失明孤寂的奥斯陸

之前提到好音樂能推動生活,其實任何好的文化東西,都一樣有如此作用,尤其是當你發現某些作品與你的視野vision接通並能夠擴闊你的想像,増加你喜歡的東西的信心的話,那就是最高境界。

這幾年最喜愛的電影,還是Joachim Trier 的《Reprise》與及《Oslo 31 August》,因為由他的訪問到電影的真實內容,都可以知道他一樣喜歡探索時間、記憶、城市、歴史、身份認同等的主題。再在一個訪問中,他強調拍什麼電影都應該要push 一下limits,說「Being general is never interesting」,就知道這個在英國National school of Film and Television 畢業的導演確實是不能不愛的。

不過,提到《Reprise》與及《Oslo 31 August》,當然不可以忽視co-writer Eskil Vogt 的contribution吧,之前就一直知道Eskil Vogt將會有自己執導的作品《Blind》,但隔了一陣子就忘記了。原來電影已上映了一陣子,一知道戲院還有在放映電影時就趕緊在五月一日勞動節去看。

看完《Blind》,我就只能肯定Eskil Vogt與及Joachim Trier 這個組合是缺一不可的,因為《Blind》的出色,正証明Eskil Vogt是equally talented 的;同時,這亦令我知道這兩個人是現今世界上最出色的電影人才之一,所以就更對他們緊接的首部英文電影《Louder than Bombs》有無比的期待。當然,更加弔詭的是,電影名字正是The Smiths其中一compilation的名稱。當然,他們之前的兩部電影已經知道他們音樂品味好好了,而《Reprise》更有很多對Joy Division 的指向⋯⋯再看Joachim Trier的這個訪問,就知道他實在是一個很資深的樂迷了。所以呢,我亦特別好奇當中會有什麼元素會影射到The Smiths 的東西在內。

不過,說回正題,《Blind》是一部很聰明地玩弄storytelling 與time and space的電影,而且處理起來很細眉細眼,每一個小節都是緊緊扣著的,十分緊密;電影亦觸及了很多方面的主題,寂寞、城市生活、感情生活與及姻婚係等等。電影講述女主角最近失明,令到她長期躲在家中,開始與世界脫節,開始與她的老公發生磨擦。她,開始忘記影像是怎樣,就連丈夫的樣貌亦可能開始模糊;又或者是這樣,真或假,或者已不重要了,因為她根本就看不見亦不會再能望見了。

電影玩弄真實與虛構,將meta-narrative這類已經有點玩到悶的把戲,放在一個失明女士身上,卻成功在拍攝手法上與敘事手法上令到整個傷感的故事變得又玩味又憂愁,就是成功的地方。整個故事講述的基本上就是孤獨與不安感,不安感帶來孤獨,亦會變成缺乏自信;沒有自信就會很容易想像很多東西,可以是悲劇可以是喜劇,但到底,都是發生在自己的頭腦裏——不過,對一個失明人士來說,究竟那些是空想那些是虛構,其實有關係嗎?

她說「沒有人能夠可以與有問題的人一起生活的(Inge orker vel være sammen med en som har problemer)」,或者,就說中了很多對自己不安份的人的心聲。或者,就因為這種underdog 的心態,很自然女主角亦是Morrissey的樂迷吧。

不過,要留意的是電影不像《Oslo 31 August》一樣那麼沉重,它沉重,中間卻充滿幽默,有不少令人笑出聲的位置;同時,這電影其實真正發生的東西很少,亦是整個電影最出色,最難得的地方。如何可以用一部長電影來做一部有關自身,有關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故事。發生不多,卻其實有很多發生,就是電影奇妙的地方。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其實亦是很Oslo的電影,每一個場口都是Oslo,我都知道其實在什麼地方。基本上主角住的地方,就是我住的地方。看起來,對我來說,就有種說不出的奇妙感覺,是一種身同感受?還是一種虛榮?還是一種身份認同?所以,這部電影又可以加入在有關Oslo的電影系列上。

最後,看來不只Joachim Trier 喜歡Alain Resnais,Eskil Vogt亦一樣吧,電影不少空間與時間的處理都可以看到當中對敘事的不一樣處理。尤其是那一幕他們在cafe 見面的一幕的處理,就是最令我感到讚嘆的地方。

P.S. 挪威樂團The White Birch 再次提供音樂。


電車,咖啡店,酒吧,八月三十一日Oslo

廿四小時,廿四小時可以發生很多事,可以建成一層樓,可以拖倒一層樓;生命可以誕生;生命可以完結。

【Oslo 31 august】,Joachim Trier繼首套電影【Reprise】後沉寂五年的第二部作品,終於面世。這是一個發生在Oslo廿四小時裏面的一個故事。

記得當年看【Reprise】已經讓我看得心情七上八落,那些對青春對理想對人生的描述,很赤裸,亦很真實。想不到,【Oslo 31 august】便更是一套帶有強烈寫實感覺的一套電影。

電影故事很簡單,就是有關三十四歲的Anders是道友,將會走出戒毒所,面對新的生命。Anders並非那些我們認識的典型道友,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對生命有追求,有意見,之前從事報紙的一個人。電影沒交代為何他會染上毒癮。然而,我們卻感受到,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經歷了人生的低潮。現在他想從低潮中走出來,不過,人生並非如電影或是一個未經歷過相同經歷的人口中所說的簡單容易。

當中,他這樣說,我三十四歲了,要我一切都沒有,重新開始?

【Oslo 31 august】是一部沒花巧的電影,單純用電影最單純——映像的力量來讓你感受電影角色的情緒及氣氛。電影厲害的是他可以用俗套手法來不落俗套表達一些很簡單的感覺及氣氛。這電影,固名思義,是有關Oslo的一天。一天,其實已有一個很symbolic 意思,天是時間的一個重要單位,人生基本上就是一天又一天地過。而Oslo,就更是表達,這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事,是Oslo的故事。

Joachim的電影語言很簡單,亦可以說是很學術派,電影都很冷靜,卻在冷靜中有很多細微的東西讓電影變成一部十分哀傷美麗的作品。電影用舊的Oslo城市footage 開端,以2000年Oslo拆倒Philips Building的一幕來開始,當中的指向,已明顯可見。電影其中一個signature 就係在long take 中有很多慢慢在zoom in 的處理(讓我想起Wavelength?!)。電影還利用簡單的剪接,創造了一些很簡單卻很美麗/poetic,令人難忘的畫面。

Well,講咁多,其實係【Oslo 31 august】真係一部好哀愁的電影。它的哀愁是有關城市的哀愁,有關生命的哀愁,有關人與人之間的哀愁。若然想看一部如何可以用幾乎沒有任何happenings 或climax 的電影,只用一些基本conversations 及生活過程便能構成一部這麼令人深刻的電影,那【Oslo 31 august】便是一部好好的示範作。


挪威怪物獵人的幽默與真實的弔詭

trolljegeren_poster

【Troll Jegeren(The Troll Hunter)】 是挪威少有的大製作,以像【死亡習作】的手法出發,故事由大專生的作業開始,由調查無故熊人死亡事件,無心插柳上演遇上Troll 獵人的打Troll冒險。以娛樂角度,電影是十分出色的,基本上成功將喜劇與特技片、驚慓及Thriller成功混合,用1st person 的point of view製造到不少格外的張力(鏡頭的掌握及節奏等都係十分成功的),與Troll追逐的場面令你緊張之餘又不忘在不少細節上引你笑。基本上你只要知道他們找來Otto Jespersen這個挪威殿堂級Comedian演Troll Hunter,你就知道電影有多玩東西。

不過,亦因為電影本質上係一部喜劇,細節上解釋上都係用幽默感去表達,令到整部電影對我來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矛盾感覺。當一方面佢地用第一身角度handheld camera 去拍的時候,但其實整個故事是完全不make sense 的時候,我應該怎樣去make sense 整個製作?尤其是電影的tagline其實是「當你看時你便會相信(Du tror det når du ser det)」。當然,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這只是一個很paradoxical的思考而已。對我而言,電影整體就是給了一個國家級的家傳戶曉神話來了一個很肆無忌彈的幽默,純屬搞笑,扮真心,但其實不是真心的。

當然,電影最出色的莫過於電影用了很多挪威有關Troll的童話及myths作Reference,所以挪威人係會格外覺得過癮好睇,普遍挪威人對電影評價都十分之高,某程度都幾culture specific,不過,像我這樣子非挪威人也一樣看得笑到騎騎聲,只係笑的位置有差異罷,哈哈。

Teaser


挪威的一個都ok好的人

snill_thumb1

膽粗粗,與一班學挪威文的同學到戲院看挪威電影【En gnaske snill mann】,冇字幕,考驗十足,第一次在挪威去戲院睇一套冇挪威文字幕的挪威戲。

【En gnaske snill mann】是近期在挪威最紅的電影,大量宣傳,全因贏了柏林影展的一個獎,與及各媒體的好評。叫我最對電影有興趣的部份是導演Hans Petter Moland,早有【Kjærlighetens kjøtere】經典作,然後上部電影【Gymnaslærer Pedersen】亦是自己喜歡的電影,所以也很想看這部新作。

這次找來導演愛將瑞典殿堂級演員Stellan Skarsgård再度合作(Stellan Skarsgård早在【Kjærlighetens kjøtere】擔綱演出),來當這個「一個都算幾好的人」,故事很簡單,主角Ulrik因為殺自己老婆坐了十二年監,出獄便面臨錢、家庭等等生活問題。

這次Hans Petter Moland比往時更簡單直接,故事結構簡單,典型情節,典型角色;情節簡單,logic簡單,擺明就是一套處理上不落俗套快狠辣的喜劇。你難以想像這個Ulrik何以成為女人湯丸成為身邊女人的「發洩對像」;亦難以想像他身邊的女士是如何的飢渴。當然,Ulrik的思路及個性是可以蠻簡單地總括,容易動情,容易體恤別人,不善溝通,加上牛精火爆的性格,要發洩,便要發洩在別人身上。

電影被挪威媒體評為近年最出色的喜劇,而且其一場sex scene更被形容為「挪威電影裏最搞笑的sex scene」。對的,這是一部少有的挪威大電影既能如此富娛樂性卻仍保有挪威式的直接少廢話、講求內省的風格。

Trailer


挪威的【Upperdog】

upperdog

因為看到有人把這套2009年的【Upperdog】選為十年內挪威最佳電影之一,那我便在忙裏偷了點閒看完這套封面十分荷里活不吸引的電影。

【Upperdog】還是一貫很挪威式的電影,仍然是嘗試把挪威一些很基本的社會矛盾或問題放於電影裏討論。難怪封套是那麼荷里活式的愛情喜劇,首先,這是套輕鬆的愛情喜劇(挪威電影中是蠻少有的,喜劇多,但愛情喜劇則少之又少),其次,原來導演Sara Johnsen確實加入了不少陳腔濫調式的喜劇橋段於整套電影,但卻是不是把整套電影變得陳腔濫調,反而我有感導演是將這個愛情喜劇genre玩了一下。

當然,故事的主軸仍然是一個在阿富汗當兵被傳媒借橋炒作的年輕人與及一對自被領養到挪威而分開了的亞洲姊弟。我想,【Upperdog】好看的地方是其所有地方都是到位而不過多,成功把這些沉重的話題利用一個既俗套卻含蓄的手法表現,亦很適當地留白與及保留一些「沉悶」的定鏡。而且,依然它不是那種提出解決方法的電影,反而是在尾段依然把角色的陰影再度提出。不過,電影也是少有的樂觀,最後也是以樂觀的方法來收結。

如果有時間又想看一部輕鬆得來又不俗套又讓你反思的喜劇,那【Upperdog】確是不錯的選擇。


挪威小鎮共產黨裏頭的個人情與慾

gymnapedersen

記得兩年前曾向「挪威同好」loching輕輕提及想買/看挪威電影《Gymnaslærer Pedersen》(Highschool teacher Pedersen),她類似回答「我看了,我不太喜歡」之類,最後我便沒有買到dvd。再之後托朋友買,也就是一些理由得不到dvd。

如是者就是一直沒機會看,沒想到要到三年後再來挪威才終於於大學的電影放映節目裏看到。

其實是這樣的,就算看之前,我再去imdb 看一看,怎知大眾評分都是以外的差,只有五點幾…那一下真的有想過會不會是一套真的不太行的電影。

怎料,看畢後,又是一套個人喜歡的電影。

其實是這樣的,改編自小說的《Gymnaslærer Pedersen》是套有關冷戰時期一班住在lavik這個挪威小鎮的共產黨的故事。當然,主角是Pedersen,那我們就是觀看他由移居到lavik到他怎樣成為共產黨裏的成員的人生了。

電影由序幕開始態度與角度便很鮮明的,首先電影基調是輕鬆幽默的,而Pedersen就是咸濕。他移居到Lavik當高校老師,其實為的是找尋一個安定生活,組織家庭。所以電影便很成功利用Pedersen的個人角度去把歷史背景與過程輕描淡寫地呈現,而也把那些「共產黨員」的虛假形象變得很小男人,亦很真實。

其實Pedersen就是一個容易受影響的人,由開始他因為一個學生成為黨員,再到之後因女人而成為最後一個黨員,都帶出其實有時候什麼政治態度,人生決定,無非都是很膚淺的理由,或是一些很個人的理由。

電影把那些文化大革命到列寧至所有共產footages的運用其實很兒戲,但卻因此很配合Pedersen角色的思想空間。他的人生因Nina(Ane Dahl Torp)而改變,而電影亦因Nina出現而變得更瘋狂。

由兩人沉醉於性愛到Nina「良心」發現要與已婚的Pedersen斷絕關係重回黨大事,Pedersen才像找到人生真意義。他的人生因此圍著Nina這個極端黨員轉,一直尋求復合,亦因此一直在黨忠心不二。

電影由這裡開始變得把這個小鎮這個小共產黨的情況描寫得很到肉,亦很幽默。其實無論是要武裝起義又或是那些走入人群招攬信眾的行為,其實只是不設實際,人是要隨著生活走,隨著毛澤東逝世,這班黨員亦跟著崩潰,先是因為再受不了「工人生活」,二來是因為理想國度已毀。

看《Gymnaslærer Pedersen》就讓我覺得,其實有時一些認真政治議題可以不用明刀明槍,找到一個適當切入點及活生生的故事是更為重要。看著電影的結局,只有感到很悲哀,亦很浪漫,屬於北歐童話國的灰白浪漫的意象。

題外話,從來看電影都是很主觀的,所以我與phd哥哥談及此電影,我們都喜歡;跟另一位德國同學談,他卻覺得太不真實。

trailer


屬於Oslo的生活冷盤

lunch

對比起其他北歐電影,挪威電影是格外展示到北歐/挪威人的生活步伐與態度,尤其是這套【冷飯人間(Cold Lunch)Lønsj 】。

【Lønsj】這套電影,各方面電影技術/語言層面上確實稱不上是一套很優秀電影,然而,當中最大的賣點其實就是當中故事要帶出的訊息︰日常生活的無奈與不穩定。

你可以這麼想,若然這不是一個有關五個人在挪威奧斯陸這樣的一個和平城市,這電影不會有這麼的說服力的。那些輕盈輕鬆的步伐裏,那些平靜美麗的風景背後,其實存在著很多暗湧與危機。

由Prologue開始,電影便開始著那個屬於挪威生活不慌不忙的步伐,那些subtle的黑色幽默,都是源於很基本的生活無奈與人性醜惡。由這樣一個序幕,帶起真正故事的主線;由主角Christer的一個魯莽不顧別人的行為,令其他幾個角色的生命泛起微波。

從成為電影motif的優美配樂的不斷響起,看著幾個角色生活在風景實在是讓人愛憐的奧斯陸,你便會看到平淡美好的生活背後其實是這麼波濤洶湧,是奧斯陸,是挪威。Sea Gull成為電影的一大象徵,大群海鷗的出現成為電影的一次「災難性」高潮,這種意象,像Roy Andersson的電影語言。

故事就是這麼的走向,佔據慾、處地位上風的人繼續在他的如意生活中找尋填補心靈缺口的快感,在欠缺地位的人身上獲得快慰,令這些卑微位置的人繼續活於自己生活上的自怨自艾,自我安慰,繼續活於生活的不如意的萬劫不復當中。反而,有社交恐懼的Leni卻能夠在無求無慾下找到僅有的生活快感,亦以簡單的目標出發,最後尋求到一個Resolution。

當然,或者最讓人看得一頭煙是那個安排在敘事高潮出現後的結局,這種刻意去顛倒傳統敘事走向的處理方法,讓我聽到很多觀眾都在討論,亦在討論prologue 那個看似九唔搭八的一片故事。我則覺得最不對勁的只是用Eurythmics的《I Saved the World Today》作結,聲音與戲內其他音樂來說太過兀突。

其實如果你看這電影看到有點迷失,其實看看導演Eva Sørhaug 說的話你便會明白︰「My goal is that everyone who has ever dreamt about sailing around the world will sell their apartment and set sail after having seen the film.」。

要走的,便走了,別再在生活裏的圈圈裏兜圈折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