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與罐頭午餐肉無異?

在香港的頒獎禮或舞台上,歌手音樂人都愛吐苦水,製造出煸情感人畫面。不是說作為歌手不辛苦,成名之路不崎嶇,而是他們銀行戶口中的百萬甚至千萬收入以及他們享受的名氣呢,總是隻字不提。現在新一輩歌手的收不不如前,總算有一個較坦白的風氣,歌手都不介意透露自己如何潦倒。不過,香港音樂工業到傳媒仍然喜歡繼續神化「樂壇」,作為樂迷的我們至今還是對香港工業的運作所知不多,透明度這麼多年沒有增加過,尤其是當你能看完像現在BBC Four 播放最新有關音樂工業的電視特輯Hits, Hype & Hustle: 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Music Business,你亦會像我一樣感慨良多。

這一連三集的特輯講述音樂工業如何製造大熱作(hits)及賺大錢。每一集由不同的音樂工業工作者主持,首集是曾打理Katy Perry及Jeff Buckley,負責A&R (Artists and repertoire)的經理人Emma Banks 講述唱片公司如何A&R,即指導歌手成名(在英文他們以A&R作為動詞);第二集是主要與U2合作的音樂宣傳人員(music promotor) John Giddings透露更多有關現場演出的幕後真相;最後一集是傳奇PR Alan Edwards,他與像The Rolling Stones、Amy Winehouse等歌手合作無間,他這次探討樂團如何重組巡迴演出賺錢。

流行音樂不是藝術,這是此特輯很重要的出發點。三集中以有關A&R的首集中最有趣,在A&R的角度上,基本上歌手與罐頭午餐肉無異。A&R就是要找適合的方法,用適合的包裝,在合適的場地表演,在記者大眾前如何說話或說什麼——最後最重要是細心幫他們選擇最好、最獨特的歌曲去推出。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在五十到七十年代出產無數大熱作的Motown,他們成功將黑人soul music 打入主流,除了膽量及才華外,背後都是經過細密的計算及𧗽量,所以像Mihcael Jackson 及Diana Ross 等日後紅星當年才會有機會Motown 上嶄露鋒芒。

首集另一重點是Blur 的低音結他手 Alex James 分享樂團如何在最初差點被唱片公司放棄,全因他們未能成功寫出hits。在1991年推出的首張專輯Leisure口碑雖然不錯,但卻沒有任何一首作品走紅。當他們已完成第二張Modern Life Is Rubbish所有歌曲的製作後,唱片公司還是不滿意,加壓要求樂隊要為這張專輯寫出大熱單曲。主音Damon Albarn 與唱片公司周旋一陣後,他在聖誕假期出走,回家時就帶著專輯的首兩支單曲For Tomorrow及 Chemical World回家。前者成為樂團的重要大紅單曲,當時他們的唱片監製Stephen Street 即時說這是他製作過的單曲中最出色的一首。Alex James 笑言︰「或者你不能操控創意……但你能夠將他們(歌手寫出的歌曲)反彈回頭。」

有成功自然有失敗,節目亦訪問六十年代活躍樂團The Zombies ,了解他們如何被毀於失敗的A&R管理。他們形象老土,宣傳照失敗,對比同期活躍的The Beatles 及The Rolling Stones他們完全被比下去。他們當年只出兩張唱片便玩完。第二張唱片Odessey and Oracle 當時反應冷淡,但現今則被普遍認為是六十年代其中一張最出色唱片。

想回頭,其實香港亦有很多有趣的個案值得研究及製作紀錄片。如果可以,可以考慮走到幕後了解黎明當年A Music 的運作,一個又一個堪稱A&R災難的歌手或唱片企畫是如何製造的,那大家就能從錯誤中學習,實會獲益良多。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2月8月沙發薯


黑鏡第四季︰科技版本的幻海奇緣

有打過麻雀的大都聽過「四人一同歸西」的無聊笑話。曾幾何時,七八十年代有關鬼靈的cult單元電視劇【幻海奇緣】就將這個冷笑話寫成生動故事,成為少少詭異多多幽默的港式鬼故經典。

將小聰明或小小的點子寫成故事不算特別困難的事,但要用映像配合就不容易,因為當中涉及成本,製作與及演員的配合,就算編劇幾叻,缺一還是會整個塌下。所以無綫經營不了類似【幻海奇緣】的都市怪談是很正常,遠觀海外,也只不過唯有黑鏡(Black Mirror)能成功將小點子化作警世的科技寓言;亦慶幸,到第四季,仍然上盛。

黑鏡比英國更早退歐。在英國Channel 4 2011至2014年三年內推出了七集(兩季加一集聖誕特別版)後,Charlie Brooker 拿著「黑鏡」轉投Netflix,面對全球觀眾,用更大的製作費,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便砲製了總共六集的第三季。相隔不過一年,一樣六集的第四季便在零八年前來臨,算是為動蘯的2017年送上了美好的結尾。

美國版的黑鏡著重「講故事」多於「要警世」

英國版本的黑鏡之所以能夠慢熱地令全球瘋狂討論,除了極具前瞻性的科技預測令人讚嘆外,劇本中對社會的敏銳觸覺及觀察都是令這些故事更具真實感,更令人心寒。這些都是全賴鬼才Charlie Brooker 不一樣的背景︰他大學修讀媒體學,曾當電玩記者與及一直身兼政治評論員。

美國版的黑鏡定位變動了。第三季故事中虛構的未來科技仍然是故事的重心,將記憶上載到cloud 「長生不老」的科技、機械蜜蜂、超級VR電玩體驗與及每人等級互評等的科技全都是會在不久未來或在極不幸的「平衡宇宙」有機會出現的未來。不過,來到第四季,故事成主打,每集變成是不同類型的電影故事——恐怖、懸疑、偵探、喜劇、愛情小品。

第四季有更多對人性與命運的探討

這季的故事最深刻的共通主題是對人性與命運的探討,當中以The Smiths 的單曲Panic 歌詞取材的一集「Hang The DJ」、Jodie Foster 執導的「Arkangel」、有當代其中一位最出色演員Douglas Hodge 出演的「Black Mirror」及玩Star Trek的「USS Callister 」都能體驗這兩個主題。Brooker 形容最短兼黑白的「Metalhead」為本季的「punk single」;「Crocodile」則是在冰島拍攝卻有重重英國北部口音的北歐罪案電視Scandi Noir。

本季最發人深省的,首選愛情故事「Hang The DJ」。相比上季的愛情故事「San Junipero 」,這次的劇情較深奥︰反思拍拖甚至人生的意義。拍拖為了什麼?何謂愛?何謂真愛?當然,這不是林夕為楊千嬅黃耀明寫的哲理愛情觀,黑鏡嘛,對愛情的表達當然是更黑暗,更虛幻,同時亦問最有意義亦最黑鏡的問題︰我們能信任科技及「權力部門」?

Brooker一早透露他是受美國五六十年代的經典奇異電視劇【The Twilight Zone(迷離境界)】影響。媒體亦早說黑鏡已成我們年代的The Twilihgt Zone,來到第四季,黑鏡真真正正成為sci-fi 詭異劇︰娛樂性遠超前瞻性,黑色幽默比可信性更重要,盡是按照荷里活傳統敘事起承轉合元素的故事,而科技的可能性已取代鬼怪,成當代的夢魘。

當然,這可視為負面批評,但若然你看得出每集不少細節都呼應黑鏡中出現過的科技現象,那你就可明白Brooker 的野心︰像其他出色的sci-fi 或fantasy 故事一樣建立一個完整黑鏡universe,可獨立把玩的世界觀,像Star Wars、Harry Potter 一樣的Franchise,那或可就能抵銷這季的不足。

最後,若然你是笑盡國際大事的Charlie Brooker’s Screenwipe支持者,那你一定失望。因黑鏡關係,一年一度的聖誕節目取消了,延遲到下年年頭才出。嗯,延續黑鏡精神,祝大家Happy New Year——黑鏡中的科技會更快出現了!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12月29月沙發薯


睇政治魔幻 不如睇奇幻劇集

看最近的香港新聞很易會令人迷茫再認不清真偽,太多政治演員,太多政治劇場,太多明明是錯卻說成是真的道理及理據。香港淪落到像冷戰時期的東歐國家的狀態,上有蘇聯的控制,下有蘇聯秘密滲透的政治宣傳人員及人口移植,不少人仍然蒙在鼓裏被這些政治龍鳳迷惑誤導,信以為離奇過小說,看不穿全是耗資過百萬的政治大製作。

這些「政治魔幻」實在讓人身心疲憊,香港人反抗決心不夠,唯有逃離現實,看看電視,看真正的「奇幻電視」。

魔術打仗

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的BBC電視劇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是電視劇的大製作,充滿特技效果,製作取景一絲不苟。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是架空歷史小說,背景是十九世紀拿破崙戰爭時期,講述當時英國已有三百年沒有魔術師(practising magician)出現,僅有研讀魔術書籍的學者(theoretical magicians)及一班只懂吹牛行騙的假魔術師。

不過,這班魔術學者發現在York的魔術師Mr Norrell,而他亦真正能夠施展法術。Mr Norrell因此決定到倫敦去利用他的魔術貢獻國家,在戰爭上運用魔術。當他及所有人以為他是唯一一個魔術師時,他遇上了一個詭秘的街頭魔術家Vinculus,Vinculus告訴Mr Norrell一個預言,指英國其實有兩個魔術師——另一個魔術師就是Jonathan Strange。Jonathan Strange誤打誤撞下學到一些簡單魔術,並到倫敦會見Mr Norrell,故事由此真正開始。

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吸引的地方是一貫英式的古裝劇period drama的歷史要素,以及原著本身的有趣設定,將故事放置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中,並討探當時的「英國人」Anglo-Saxon 及 Anglo-Dane的文化及「英國」文化及身分認同,令這個魔幻故事有更多層次。

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暫時只播到第二集,口碑好壞參半,要對整個電視劇下判斷言之尚早。另一套要介紹的則是只有三集並剛播完的The Enfield Haunting則是貨真價實的精彩,不過,單看劇名就知,這個奇幻與魔術不一樣,這是一部講術靈異活動poltergeist的恐怖電視劇。

阿女撞鬼

倫敦北部Enfield的撞鬼個案poltergeist真有其事,發生在1977年。當年在Enfield的Brimsdown的一間屋被報告有頻密的靈異活動,因此引來報章的注意,最後成為傳媒及坊間熱話。事緣母親Peggy Hodgson報警指她兩個女兒,十三及十一歲,目擊屋企上的物件被移動及不斷有敲門聲,日後更指有魔鬼聲音及石頭與玩具在空中飄浮。當然,到最後專家及學者都認為這個「撞鬼活動」是惡作劇及掩眼法,但它的存在卻為流行文化及恐怖電影提供了充分的養料及題材,到今時今日它仍然常被改編,像這電視劇及Blockbuster恐怖片The Conjuring 續集亦是取材這故事。

The Enfield Haunting的精彩是當中小演員的自然精彩演出,循序漸進的故事陳述以及劇集不止有恐怖的氣氛,更用一個實寫調子拍出故事主角的個性及整個家庭的關係,超越了一般恐怖片的層次。當然,劇集的精彩有賴有份導演原版The Killing的丹麥導演Kristoffer Nyholm的功力吧。

嗯,魔術撞鬼普遍大家都知道是假是魔幻題材,但點解仍然咁多香港人相信香港現在流傳的謊言鬼話?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5月29月沙發薯


英國電視中的政治

英國作為古老的民主國家,政治一直是民生議題上的重要部分。有別不少香港人有政治潔癖,不愛事物「政治化」,英國人正是香港人眼中「開口埋口講政治」的社群,普遍明白所有民生就是政治,要改變社會問題就必從政治入手;而改變就一定要先由廣泛的社會討論開始,所以政治討論在電視或收音機上都佔上一大位置。

BBC One就有自1979年開始播放的Question Time,邀請至少三個政黨以上的政客再加上其他公眾人物與現場觀眾一起討論政治話題,比起「城市論壇」既短促又多審查來得有意思,在Question Time的觀眾通常爆出尖銳性問題,而不是學生哥讀稿客氣過招的級數;同時為照顧年輕觀眾,BBC在第三頻道設同類型的討論節目Free Speech,觀眾一樣暢所欲言。就像早前QT最轟動的一集,就是右翼新起黨派Ukip的Nigel Farage與支持不投票不參與這個「沒意思的民主進程」的Russell Brand ,兩人正面交鋒,一集中有不少soundbites及啜核回應,罕有地以政治節目類別身分成為該周英國最受討論節目。

紀錄片帶觀眾走入國會

適逢今年5月英國大選,各電視台早由幾個月前開始推出不少相應選舉及政治的節目,例如稍前的Inside the Commons就是帶觀眾走入國會,跟隨不少全新或經驗老到的議員的紀錄片,除了可認識當中只因為守舊遵守傳統而存在的繁複程序外,亦能窺見國會內的政治張力及政治家鏡頭前後的大不同。

同時Channel 4亦繼續播放他們以Ukip的Nigel Farage為中心的紀錄片節目。這兩年間Ukip在英國火速冒起,除了因為該黨利用因經濟低迷市民對移民人口的不安外,Nigel Farage的「市井」、敢言形象亦令他成為政界的新icon(他的經典是在歐盟EU的會議內的言論,有興趣的要看YouTube)。喜歡他的覺得他風趣親民有領袖風範,看穿他的移民政策的人就深深明白他是投機及排外,與種族歧視無疑。他在鏡頭前常煙酒不離手,早已成他的trademark,紀錄片亦令他說出更多令人咋舌的言論。

政治劇重現大選風雲

紀錄片外,當然少不了政治劇。離英國大選就只剩一個月,Channel 4就剛推出了政治電視劇Coalition,以2010年的英國大選為藍本,真人真事,全部角色都是用回本身的名字,就連選角造型都與真人有至少七分似。Coalition,顧名思義,就是講述2010年英國保守黨與Lib Dem組成聯合政府的過程。

當年Lib Dem主席Nick Clegg就在一電視討論中一夜成名,他承諾會帶給英國人一個新政府,會帶給英國改變;並在大學收費政策上表明絕不會增加費用,因此Lib Dem在英國突然間取得很多年輕人尤其學生的票。不過,最後選舉結果不理想,終選擇與保守黨組成聯合政府,令他們背上了「出賣選民U Turn」的指摘。引起最大反應的就是大學增加收費,令英國全國學生嬲到爆,紛紛上街抗議,造成當年倫敦遊行。

政治劇集從來引人入勝,除了因為政治人物的性格都通常複雜、難以猜測外,最重要是因為當中的現實元素,或真實或間接反映現實政事,讓觀眾特別容易代入故事的世界。香港的《選戰》、美國的House of Cards、丹麥的Borgen或是英國如The Thick of It的一系列經典政治喜劇,都或是大家今個復活節假期可考慮類別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4月沙發薯


網絡洐生的新類型電視劇

HBO的Girls終於在第六季完結整個系列。創作人Lena Dunham將當代紐約年輕女生的情慾生活真實呈現在電視,不僅為HBO吸引更多年輕觀眾,更屬當代以寫實手法反映年輕人面貌的電視風格代表作。

隨著網絡短片與社交網絡興起,年輕人習慣追看網絡紅人用短片分享生活瑣事與及業餘製作,舊式電視敘事與人物描述的方法已不合時,難令年輕人投入。像不久前介紹的挪威青春劇Skam,就是撤底擁抱新媒體的最佳例子,為每個角色開啟社交網絡帳戶,並不時有圖片與短片更新,官網定期發送幾分鐘的短片,再在電視上整合播出完整集數,屬當代混合媒介的電視新方向。

瑞典Hipster男生追求音樂夢

美國有Girls講述中產白人女生社群,瑞典兩年前則有Boys,講述兩個來自北歐潮流、文化首都Stockholm的年輕潮人Hipster追尋自我,向音樂發展的故事。與一系列新世代電視劇一樣,Boys每集僅大約十五分鐘,劇集重點不是劇情或主故事的推進,而是以自然的演技與對話捕捉瑣碎生活感、城市的年輕面貌與及年輕人的心理狀況。

Boys不只切實地把從事文化創意行業的瑞典年輕人的生活呈現,更可愛的是它以自嘲幽默的筆調,將國際傾慕的Stockholm創意環境裹頭的自戀輕狂的一面風趣浪漫地呈現,令Boys成為一套獨一無二的瑞典當代小品。兩個男主角無論是其瘦削身形,身上充滿個性的二手古著,到他們玩的那些迷離飄逸的電子流行音樂都是北歐hipster寫照。尤其是如果你是scandiphile北歐迷,Boys就正能滿足你的好奇,能窺探瑞典年輕人如何幸運,能夠置身在一個充滿文化的城市中,有空間與自由地追尋自己喜歡的創意事業,不會像香港一樣連過基本生活都被迫得喘不過氣。

對本地年輕人來說,北歐未至於是天堂,但肯定是遙不可及的概念。看這一系列能了解北歐年輕人生活的劇集難免會葡萄,或是對這些美好生活感到難以置信。香港年輕人生活充滿壓迫,像連性空間都沒有的問題最近才獲注視,看丹麥最新的電視劇Yes No Maybe就一定充滿感慨。此劇講述作者男主角Mads因為被女朋友離棄而開始用像是Tinder的dating app Yes No Maybe 的尋偶故事:一集一新歡,每集講述透過交友app結識的女生的故事。

生活瑣事成電視新潮流

香港不算特別流行的Tinder在歐美則是十分普遍,要雙方都有興趣才能開始對話的設計讓用家浪費較少時間,並免受自己無興趣的對像苦纏騷擾,更重要的是每次相約都像是全新的小冒險——這亦是Yes No Maybe 吸引的地方。Mads搭上不同類型的女性,有神秘藝術家、單親母親及其女兒,全都就像在經歷身邊朋友的Tinder 故事。

不過,挪威的NRK就更忠於真實,他們有一系列超短單元網劇都是公開收集真人真事,再將他們拍成精短故事。早前Dumpa是有關情人掟煲的故事,最新的På Fylla就是飲醉酒的故事︰酒後做的各種傻事怪事瘀事,他們如實拍出,真事有時比虛構更荒謬。

電視科技不只要與時並進,電視的內容及敘事,都應緊隨年輕人的習慣而改變,不然電視就與時代脫節,變成師奶或白髮軍茶餘飯後無所聊賴才看的都市閒情般的娛樂。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7月21日沙發薯


5個看Stranger Things 的理由

這個夏天的開心話題,除了奧運、Pokémon Go外,就是有關Netflix最新原創電視劇Stranger Things。Stranger Things首季八集在七月登陸Netflix,在美國極速成為大熱劇,成Netflix其中一部最多人觀看的劇集。有數據指首三周已有過八百萬人次觀看,受歡迎程度超越Daredevil。

Stranger Things是一部徹頭徹尾向八十年代科幻恐怖片致敬的電視劇,由造型、音樂到服裝甚至選角,都是一絲不苟。

劇集講述在1983年一個虛構美國小鎮Hawkins發生的一連串奇異事件,而故事則由一個十二歲的孩童失蹤開始。電視劇最具名氣的演員是飾演「瘋母」的Winona Ryder,而其他主要角色是失蹤兒童的好友及其兄姐,全是童星。還未感受到這套在這夏天歐美最熱門的電視劇的魅力?

我試列舉五大原因為何這劇會如此受歡迎而且你一旦開始便停不了。

一、給愛八十年代的你——故事篇

小孩、BMX單車、Walkie-talkie、森林、發電廠都令人聯想起不少八十年代科幻電影的佈置,最明顯就是E.T.了。當中的扭曲平行時空,亦是八十年代最愛橋段,Winona Ryder被人以為失去理性試與失蹤兒子聯絡的一段,更特別令人想起日本經典漫畫《漂流教室》中,其母如何在現實世界嘗試拯救迷失在未來的兒子。

二、給愛八十年代的你——音樂篇

出色的經典電視均需有令人一聽難忘、應題的原聲音樂,Stranger Things亦不例外:電視劇一開始便用懷舊合成器處理的簡約音樂引入,令人迅即明白電視的迷離科幻格調。這個向John Carpenter(The Thing, Tangerine Dream)致敬的合成器音樂前奏,是由美國不為人所知的樂隊Survive成員負責。

三、給愛八十年代的你——設計篇

不止音樂,整個opening sequence都令人瞬間記住了Stranger Things。這個出色的開場由在美國炙手可熱的設計公司Imaginary Forces(他們做過Mad Men、Chuck的開場)負責,Duffer Brothers給他們一些七八十年代的科幻小說作參考,最後選取了Benguiat的字型,同是Stephen King及Dungeons & Dragons(劇中小朋友的最愛玩意及解謎天書)八十年代舊版書封面字型。他們用analogue方法錄製片頭,故整個sequence都有點搖搖晃晃,是正宗八十年代美學。

四、超好戲兼超可愛童星

這是三個熱愛科幻故事及遊戲的十二歲男生嘗試找回失蹤好友的故事,他們三個外形「騎呢」兼極度geeky,各有不同個性,全是出色角色;飾演童星的演出更贏得全世界的讚賞。

五、給不甘願平凡的你

Stranger Things的幾位童角均是常被校內惡霸欺凌的「怪學生」,只因他們熱愛科幻故事,不注重打扮及外表不一樣。無論你是熱愛科幻玩物的geeks、較女性化的男生或是較男性化的女孩,抑或只是因為有不同的背景而曾在學校被欺凌或取笑,這劇就是一個為不一樣的小孩平反的故事。

總括而言,如果你是喜歡八十年代的科幻電影,那你就一定不要錯過此劇——而Netflix亦已證實他們將製作第二季,講述第一季描述的事件發生後,對所有角色及小鎮Hawkins的影響。準備好薯片凍飲,一次過睇晒第一季去啦。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8月26日沙發薯


虔誠崇拜Twin Peaks 25年的理由

1990年首播的經典電視劇Twin Peaks(電影Fire Walk with Me在1992年上映),距今相隔25年,將於下周在Showtime回歸小銀幕。這次不止再度由David Lynch與Mark Frost合作,演員方面亦是原班人馬,繼續有Kyle MacLachlan飾演經典FBI偵探角色Dale Cooper。自2014年Showtime正式公布劇集回歸後,全球影迷視迷早引頸以待。

為方便Twin Peaks播放時未出世或者只得幾歲的讀者,特此簡介數個Twin Peaks可以成為經典的理由:

1.每集解謎創先河

Twin Peaks的主線劇情很簡單,講述小鎮內的警察如何找出殺害女生Laura Palmer的兇手。近年最經典的Lost、Broadchurch或最新的Riverdale,都是圍繞一個謎團的故事。不過,在1990年,這種每集都在解謎的手法在電視上算是首創,尤其當年沒有Netflix,大家都要等足一星期才可以繼續解謎。劇集首季播放時在歐美大受歡迎,競猜誰是兇手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相傳當時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亦是Twin Peaks迷,更打給George Bush轉接問David Lynch誰是兇手。

Twin Peaks最破格是它就算在首季結局——通常傳統故事的高潮點——都沒有透露誰是兇手,直到第二季早段因遭受電視台ABC壓力才公開兇手身分,劇集的流行度以至質素亦因此下降。收視下沉的另一原因,是當年David Lynch與Mark Frost都在忙其他工作,對第二季參與及熱情不足。David Lynch亦透露,基本上他從無打算在劇中公布兇手身分。

2.難以定義的風格

Twin Peaks的cult劇地位離不開其「難以定義」的風格。它的骨幹是偵探查案,本來正經嚴肅,但劇集卻刻意加插很多笑料與肥皂劇式的肉麻,產生強烈對比。Dale Cooper基本上是個冷面笑匠,不時彈出像「damn good coffee」的金句,愛吃愛冬甩的他根本就是靚仔真人版Homer Simpson。另邊廂,James及Donna肉麻婆媽的愛情線亦是David Lynch刻意加入的肥皂劇元素。

除David Lynch的招牌場口與詭異,更涉及靈異的騎呢元素,跳舞侏儒或是log lady等角色也很經典。迷離古怪氣氛,一看難忘。

3.懾人配樂 經典中經典

如果你是David Lynch影迷,那你應對他長期合作伙伴Angelo Badalamenti的配樂不陌生。Blue Velvet與Mulholland Drive低徊糜爛的原聲碟都由他主理,但他最經典的幾粒音,一定是Twin Peaks主題曲裏頭用Fender Rhodes鍵琴彈出的幾粒合成器音,完美表達Twin Peaks詭秘迷離氣氛,冷酷美麗的音色異常懾人。當年軟硬天師在電台節目《老人院時間》的整蠱電話環節,就以此作為單元主題曲,2013年軟硬重組時更推出單曲《整蠱電話》來想當年。

篇幅有限,大家趁今個周末親自體驗箇中奇妙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5月19日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