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唐氏的世界,很美好? 基因測試道德爭議

「BJ」系列最終回Bridget Jones’s Baby中,Bridget Jones意外懷孕,作為高齡產婦(geriatric pregnancy),她的胎兒要接受DNA測試,看見醫生「刺向」其肚子的銀針,她打退堂鼓,立即逃離現場。其實這所謂入侵性基因測試(invasive testing)已是舊時代的事,不少國家包括北歐,已開始採用非入侵性基因測試NIPT,而英國亦即將開始在NHS公立醫院為孕婦提供NIPT,同時將驗出嬰兒患有Down’s Syndrome(唐氏綜合症,簡稱DNS)的準確率由從前的85%提升至99%,檢查並可於懷孕更早期進行,更重要是孕婦不會有流產風險。

似是喜訊,但對於演員Sally Phillips,育有十一歲DNS兒子Olly的母親來說,卻是前所未有的痛心,更觸發她首度嘗試拍攝紀錄片A World Without Down’s Syndrome?來探討及反思當中的道德問題。

Sally Phillips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當所有DNS都因為這個新推出的測試而不復存在的時候,世界會變成怎樣?她清楚明白論據是有偏頗,因為她愛Olly,覺得他的存在令她的家庭及人生更美好,令她更能看到事物的美。紀錄片中她訪問專家、DNS兒童的家庭及曾因測試結果顯示胎兒患有DNS而墮胎的人士,從而提出一連串發人深省,有關生命價值、生存意義及社會功用等問題:

核心問題 我們希望活在怎樣的社會?

英國近十年因驗出DNS而墮胎的數字上升達四成。現時每十個驗出DNS的孕婦中,九個會放棄胎兒,而現今在英國DNS人口只有四萬。自NIPT引入私立醫院使用,墮胎數字因而增加15%,可以想見,當NIPT進一步普及化,DNS人口將會大幅下降甚至接近消失,亦即Sally Phillips口中的整個DNS社群遭滅絕(Wipe out the Down’s Syndrome Community)。

她理論道,唐氏綜合症不是疾病,只是染色體不同的一群人,是一類型人。他們有不同程度的智商,只是有更高機會有嚴重學習能力障礙及有連帶的健康問題,不應被歸類為疾病。英國專家Sue Buckley為DNS學童開設的課程,發現他們只要經過適當教育及輔助,八成以上可於日後上「正常」學校,接受「正常」教育,「正常」工作,過「正常」生活。

她於是調查從什麼時候起Down’s syndrome被視為「疾病」,社會並將DNS胎兒打掉變成道德上可以接受?何以測檢DNS前,社會上事先沒有廣泛辯論?她到NHS與負責研發NIPT的Lyn Chitty對話,訪問中Lyn Chitty拒絕承認NIPT篩選或滅絕Down’s Syndrome,亦否認這必定會令墮胎率急升,認為她只是給母親選擇權,及可得知這些「假設」情况,她反問Sally Phillips有沒有想過當她離世後,兒子Olly怎麼打算。

Sally無以應對,但冷靜說:「我只覺得這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應是墮胎……當我們的社會不能照顧某一群人的時候,我不認為當中的問題是出於那群人」。

社會給孕婦錯誤信息和印象?

Sally Phillips承認她最初知道Olly有DNS時都以為是悲劇,但最後卻意外變成喜劇,因為發現Olly美好善良。她因此質疑,社會及社工是否向孕婦給出了錯誤的信息,視DNS是重擔,疾病,而不知不少有DNS孩子的家庭都有快樂的家庭生活,甚至更堅固快樂的關係?

她訪問了兩位女士,一位是已有一DNS女兒及懷有第二孕的女士,女士說她縱使不知道胎兒是否「正常」,她不會到公立醫院做測試,因為醫護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並勸告她不要生育第二個DNS嬰兒。她認為他們不了解有DNS兒童的實况。另邊廂,Sally訪問了於DNS胎兒測試中驗出陽性的女士,女士表示自己對DNS的情况有充分了解,縱然知道患有DNS的人士亦可有成功人生,例如Chelsea Werner就是出色的DNS自由體操運動員,但她決定,不想她的孩子有比平常人更困難的人生。

什麼是美滿人生,完美孩子?

NIPT只是在現代基因學上的一小角,NIPT所帶來的真正問題涉及人性及導向精英主義的道德問題。今日我們篩走DNS兒童,未來是否會將全部有機會經家族遺傳導致情緒病、糖尿病等等的孩子篩走?未來社會是否只能容許資優兒童存在?為了解究竟「基因篩選」的科學真正會走幾遠,Sally Phillips到美國加洲——在基因學研究中最先進、最集中的地方——訪問Razib Khan,他是全球首個將未出生胎兒DNA成功排序的科學家,他兒子便是這個全球首例——他不單預知他兒子是否DNS,還有其他基因科學上已知的疾病。

緊接Sally訪問美國基因工程學家George Church,問及科學如何考慮道德,他指出道德隨着社會發展而改變,可能今日有爭議,十年後或已成正常,正如Razib Khan所言,這就是未來,他只是促使未來更快到臨:他現在為兒子做的今天可能令人覺得震驚甚至可怕,但他預測,未來十年徹底測試胎兒將變成平常事。George Church強調這是社會壓力的問題,並非科學的責任,而是教育的責任。

我們如何去證明生命的存在價值?

DNS人口在北歐已接近「絕種」,Sally Phillips特地飛到冰島視察,冰島經檢測發現DNS而墮胎的比率是100%,這令三十二歲的Halldora,作為一個少數DNS冰島人發表了一篇文章去爭取她的生存權(her right to life)。首個完成在English Channel接力渡海泳的DNS人士 Karen Gaffney同樣問了相同問題,她九歲時知道自己有DNS,知道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困難,但困難的人生就不應過嗎?人生不就是充滿困難,充滿起伏嗎?

是他也是你和我,引起「生命的價值」的討論

節目播出後引起廣泛討論,這個由母親角度出發的節目真摯感人,令人讚歎母愛偉大,不少母親聲援指對兒女的愛應是無條件的。另一邊陣營則批評Sally Phillips是「左膠」、「基督教」、漠視DNS為社會及不少不及她幸運的家庭帶來的負擔及問題,過分感情用事;也有女權主義者強調,女性應有權去了解嬰兒的狀况。確實,Sally Phillips在節目中亦沒有否認婦女有檢視嬰兒狀况的權利,但她只是從一個人性化、較靠向社會主義的角度提問了有關生命很根本的問題。

最後,Sally Phillips其實就是在BJ系列中飾演BJ那個煙不離手,hippy好友Shazza,一九九九年她也曾參演英國喜劇電視裏要算「女性主義Feminism」重要時刻的全女班喜劇Smack the Pony。生理結構決定下,女性有更多牽涉生命的遭遇,或因這樣,亦可能因而更有愛更多愁善感——無論你是左膠還是女強人,是嗎?一個不能容納不完美或不幸的人的世界,還是美好世界嗎?我們的孩子都要前設地完美,去擁抱幸福,但什麼是正常的完美幸福——什麼是完美世界?

小資料﹕

.只因一條染色體

人的細胞有四十六條染色體,內有各種遺傳基因,一旦染色體出問題便有機會是唐氏綜合症(Down’s Syndrome,DNS),譬如第廿一對染色體上多了一條染色體,95%唐氏綜合症人士屬於這種情形,他們的細胞中有四十七條染色體。

.因「唐氏」之名

唐氏綜合症是於一八六六年,由唐.蘭登醫生發現,當時他觀察到一群人有相同特徵,便以他姓氏——Down定名此症狀。此症的成因仍然是謎,但統計顯示,父母年紀愈大,其誕下的子女有唐氏綜合症的機會愈高。據世界各地統計,平均每六百個嬰孩中,會有一個唐氏綜合症人士出生。

.四至六成患心漏

外表以外,DNS患者生長速度較慢,肌能、認知和語言等各方面都需要較多時間訓練;四至六成出生便有心漏症,需接受心臟手術,心臟問題又會導致其他併發症;眼和耳的毛病;易因癡肥而患睡眠窒息症。
香港現行由衛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與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轄下產科部門合作,為孕婦提供一套產前護理計劃,照顧孕婦整個懷孕及生產過程。在現行計劃下,醫管局產科部門負責為在公營醫療系統登記的孕婦提供唐氏綜合症的篩查測試。

去年80確診個案 大部分中止懷孕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過去3年胎兒被驗出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合法終止妊娠個案宗數分別為:2013年108宗、2014年109宗及2015年112宗。醫管局發言人回覆,2015年共有40,207名孕婦接受公立醫院產前唐氏綜合症篩查服務,而當中有2,203名孕婦篩查結果為高風險,需進一步諮詢,提供入侵性測試選項(抽絨膜絨毛或羊水)。經過入侵性測試後,有80個案在產前確診唐氏綜合症,而大部分個案最終選擇中止懷孕。

資料來源:衛生署、醫管局、唐氏綜合症協會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10月22日沙發薯


爸媽不願說的A

每每遇到一些奇人異事,耳邊總有人說「那個人都不正常的」。確實,要在社會及社群中生存,尤其像香港這個極度單一,有反「出眾」傾向的社會,做一個「正常人」是大家的理想︰只要是「正常人」,就不會作出不正常行為引人注意,惹來點評、嘲笑甚至排擠——能夠將社交摩擦減至最低。
 
害怕標籤寧隱瞞

 什麼是「正常」當然是深奧的課題,但做正常人最基本的宗旨就是不要被標籤。毒男、剩女、廢青、八十後等,一有標籤你就會處於社交下風,很易被stereotype,你很難走出這些樣板式的投射及刻板想像。這類由傳媒帶起的流行標籤已帶來不少焦慮,那自然可想像被醫生診斷的任何社交或精神障礙會如何影響當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英國BBC的最新電視劇The A Word就是探討一家有自閉症光譜的孩子的故事。

 我們聽自閉症(Autism)就聽得多,亦一定聽過不少人用「自閉」一詞來取笑其他人,但原來對於像我沒有家庭或朋友有自閉症的人來說,對於自閉症的真正認識實在幾乎是零。改編自以色列電視劇Yellow Peppers的BBC劇集The A Word就是少有以自閉症為故事主題的電視劇,終於讓電視觀眾認識更多自閉症,以及自閉症的家庭承受的衝擊、壓力及困難。

 正如前文提及,在社交場合,除非你是自信爆燈的少數,不然「做個正常人」,不引大家注意,不想因而受到大家取笑戲弄都是大家每天的社交生存技巧——這亦是劇集中的母親Alison的想法。她不想兒子自小就被標籤上「自閉症」,因為她明白一旦她承認這個診斷,她的兒子的「正常人」一生就會被破壞。所以她與丈夫Paul就將五歲兒子Joe有自閉傾向一事隱瞞,不讓學校甚至同住的父親及阿哥知道。

 紙包不住火,故事由Joe的祖父揭發Joe有自閉症光譜開始,令其父母不得不正面面對Joe的自閉症帶來的問題。五歲的Joe有溝通障礙,難以表達情緒,所以他就愛戴上headphone聽他父親最愛的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搖滾經典,投入到音樂世界,這樣他就可避免與外界溝通。由Pulp到The Only Ones等基本上比Joe老二三十年的經典音樂單位,Joe五歲就能逐字唱出他們的大熱單曲,亦成為電視劇其中一可愛之處。

 徹底反思價值觀

 劇集用Joe作敘事的導火線,真正要探討的其實是家庭本身的溝通問題,以及家長的心理狀態。劇集採用十分冷酷赤裸的手法,令故事中的家庭作出對人生及自己的個性及價值等的徹底反思,亦即是間接讓觀眾反思很多基本的價值觀。例如像Joe的母親Alison一樣,家長們普遍都「望子成龍」又或是兒子「做個正常人」,但究竟這些願求有幾多是建基於為兒子好的無私的心,有幾多其實更在乎自己的面子及聲望?

 The A Word 的清淡平實是電視少有的家庭小品,尤其是Joe可愛的哼唱懷舊流行搖滾,又或是那些美麗秀麗的英國Lake District背景,都讓The A Word成為最近電視不能錯過的劇集。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4月22日沙發薯


Girl Power在電視箱︰變態女殺手到躁鬱少女

由Beyoncé到Jennifer Lawrence等明星這數年來高調宣揚女性地位,電影Wonder Woman票房報捷,最後#MeToo揭露荷李活男性主導的生態的醜惡面,讓女明星勇敢誠實分享她們被性侵犯與被不公平對待的經歷——2017無疑是女性主義真正入屋,正式走進流行文化的一年。隨着社會氣氛轉變,電視上女角色亦打破傳統,女生不再是靚女助手或秘書綠葉,尤其是在BBC America上的最新電視劇Killing Eve中就特別可見女角的大轉變。

Killing Eve 女角充滿魅力

Killing Eve改編自Luke Jennings的Villanelle小說系列。因大熱電視劇Fleabag而成為搶手編劇的Phoebe Waller-Bridge是其中一名編劇與製作人,所以不難明白Killing Eve是一部怎樣的電視劇︰節奏明快,角色具個性與怪癖,最重要的是劇中女角別樹一格充滿魅力,同時劇集暗地裏歌頌女生通常被詬病「欠邏輯」的敏銳直覺,或香港人俗稱的「女人的第六感」。

劇中兩位主角皆是女性, Eve Polastri是對女殺手充滿興趣及研究,在倫敦MI5工作的秘書。原本她只負責文職日常辦公室職責,但因為她獨特的觀察及思路,意外被MI5選中成為特工,調查在歐洲發生的一連串刺殺案。另一邊廂,在巴黎自稱Villanelle的年輕女生是Eve要追緝的犯事人,工作為專業殺手;她靚女聰明精通多國語言,同時算是心理變態的冷血psychopath,喜歡欣賞被她刺殺的人死前的掙扎。Eve在倫敦醫院,無意碰見犯案前的Villanelle——這就是故事的開端。

Eve由在美國長壽劇Grey’s Anatomy中成名的亞裔女演員Sandra Oh飾演,作為負責破案的主角,她就像是女版福爾摩斯,怪誕而具有尖銳觀察。Villanelle則由25歲的英國演員Jodie Comer 主演,她早在電視劇Thirteen與Doctor Foster中大放異彩,讓人清楚記得她的好戲;這次她飾演冷血殺手,一樣精彩,既令人心寒亦令人看不穿她的情緒及內心世界。她與同期播映的The Ass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中演繹連環殺手的Darren Criss各自演活了不一樣,卻同樣得人驚的冷血殺手,均屬叫人拍案叫絕的演繹。

Killing Eve娛樂性豐富,亦有別一般偵探破案劇的緩慢節奏與拖泥帶水,難怪第一輯未播前BBC America已公布落實拍第二季。

High Life 呈現躁鬱內心

跨過海洋,澳洲的High Life原為網劇,電視台將6短集結合為1小時的mini series,其主題亦獨到:年輕人的精神健康。精神病不止在香港,在歐美國家仍然算是較新,甚至少被重視的話題。在英國近年陸續有要求公眾醫院NHS有更多對精神病人的支持,而年輕人的精神問題,在社會上就更被忽略,所以亦有團體在上年開始要求學校有更多對精神問題的理解及支持。 High Life就正正將這問題搬上小熒幕,講述有Bipolar disorder躁鬱症的17歲女生Genevieve的故事。

Genevieve既聰明亦極具音樂才華,但卻對世界有着不一樣的認知及觀察。她因為與唯一好友鬧翻,突然行為反常,嘗試與她暗戀的教師發生關係,在她母親的畫廊上搶咪演講。她經歷情緒過山車,最後差點闖禍,這屬她人生首次躁鬱症的經歷。劇集成功將她的內心世界生動呈現,具體描述躁鬱症患者所經歷的情緒波動,是難得出色的青春電視劇。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4月27日沙發薯


很荒謬很英式的政治醜聞

沙發薯最近運程不錯,有不少新的出色電視劇作選擇。我知大家一定有留意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Patrick Melrose,由Deutschland 83的德國導演Edward Berger執導,改編自經典的同名小說。電視劇的編導演均一流,主題與故事本身的震撼程度都讓你一看難忘,毫無意外將問鼎今年最佳電視劇的寶座。

明知此劇大受注目,我就決定提及另一出色劇集A Very English Scandal,一樣劇力萬鈞,卡士一樣強大︰由Hugh Grant和Ben Whishaw領銜主演;一樣改編自小說,但非虛構,而是真人真事。

John Preston著寫的A Very English Scandal同名原作小說在二○一六年推出,講述上世紀七十年代驚動全英國的政壇大醜聞Thorpe affair︰政客Jeremy Thorpe(Hugh Grant飾)涉嫌買兇殺舊情人Norman Scott(Ben Whishaw飾)一事。Jeremy Thorpe在五十年代開始活躍政壇,是現已解散的政黨Liberal Party的成員,在一九六七年他成為該黨領袖。事業一帆風順,家有愛妻及孩子,但原來他婚前曾與不同男人交往,因此惹上麻煩。舊情人Norman Scott被拋棄後需要Thorpe的幫忙才能拿到他的國家保險卡。雖然Thorpe事前承諾幫忙,但最後他為免惹麻煩而反口,令Scott走上困境,老羞成怒,決定報警公開事件。

二人結交在一九六七年前,當時在英國同性戀仍然不合法,同性戀者如發生性行為會被拘捕。Thorpe因為其政治力量及關係,令Scott的指控無效。往後他再公開二人的關係以作報復,但最終也因為Thorpe的政治影響力而被化解,讓坊間以為Scott的指控只是大話。由二人相識到分手大概十年後,Thorpe在一九七五年重遇Scott。Thorpe失分寸,認定他是攪屎棍,最終除了會令他事業告終外,更會令他的政黨倒下,所以他決定買兇殺人,一了百了。怎知他的手下請了個無用殺手,向Scott開槍,射死了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狗。心水清的Scott一口咬定是Jeremy Thorpe想殺死他,結果警方介入,整個醜聞終被揭露,將Jeremy Thorpe的事業送上斷頭台。

坊間促警方重新調查

經過漫長審訊後,全靠他律師的表現及那不公正的法官出口數臭Norman Scott,他被判無罪。這個戲劇化的故事就成了小說及現在電視箱上的出色戲劇。除了卡士外,此劇由拍過The Queen與Philomena的導演Stephen Frears執導,編劇則是原著作者John Preston與英國殿堂級編劇Russell T. Davies主理。一向專注LGBT主題的Russell T. Davies擅長寫節奏明快,引人入勝的故事,此劇在他的處理下就充滿他一貫的幽默及緊湊風格。

由於審訊明顯不公正,劇集在本周播完後在英國媒體引起廣泛討論。同時BBC播出有關Jeremy Thorpe的紀錄片,揭露原來警方誤信殺手已死,不知道他原來改名換姓到今天今日仍在生,這令不少人認為警方應再調查案件,查出真相。不過,負責調查此案的威爾斯警方早已失掉面子,堅拒重開案件,認為此案沒有調查的需要。

真實情節往往荒謬過小說,此劇就正正再證此道理。Jeremy Thorpe在二○一四年已離世,但殺手與Norman Scott今時今日原來仍在生。不知二人在看着A Very English Scandal的時候心情如何?視之為喜劇悲劇還是鬧劇一場?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6月8日沙發薯


「政治馬騮」笑看脫歐公投

英國脫歐Brexit公投六月二十三日進行,脫歐陣營一路走來由沒什麼可能到在最近的opinion poll中領先,這令英國甚至全世界都對最後結果感到無比緊張,最後結果,本文見報之時料有分曉。

每逢這種國家政治大事,英國電視台都會推出一系列節目作配合,以幫助觀眾了解議題及刺激討論。這次也不例外,不過討論節目就不提,這次要介紹的是在Channel 4的兩個搞笑節目,以幽默回應Brexit。

推後製作死線 追上時事熱話

公投形勢隨時都有不同的發展,要製作應題的政治電視劇反映民意可謂十分之難,畢竟創作人既非神亦無法預知未來,所以近年有關公投的電視劇都有不同方法應對,像上年Channel 4的數碼電視頻道More4的The Vote就乾脆以話劇現場形式進行錄影;又或是等到公投前哨才投入最後製作,像上年的Ballot Monkeys便是在大選前才正式完成劇本及投入拍攝,更是在劇集出街前數小時才完成。這樣可將最新的選舉形勢及政治新聞放在劇本中,讓劇集更真實,能夠回應最新時事議題。

繼上年Ballot Monkeys的成功後,創作人Andy Hamilton及Guy Jenkin(英國大熱劇Outnumbered的創作人)再接再厲,今年有續集Power Monkeys,這次不僅回應英國公投,更將美國大選及俄羅斯對英國脫歐等的回應一一加進劇中。Power Monkeys依舊不分黨派,對各個政黨,無論是支持脫歐或留歐的,都不留餘地取笑一番。對不少人來說政治太深奧,難以明白亦難以投入,但如果將政客變為一個又一個喜劇中的搞笑角色,將政治議題變為連續劇橋段,那政治也可以成茶餘飯後的輕鬆娛樂了。

移民給移民的「移民手冊」

脫歐,除了英國外,歐洲當然就是最直接影響了。脫歐與否,不止英國人關心,歐洲人亦一樣緊張,因為這關乎歐盟的命運,更關乎那些已或將移居到英國定居的歐洲人的命運。

歐盟其中一德政就是歐洲人口自由流動,歐盟居民能自由進入任何歐洲國家打工移居。若然英國脫歐,在英過一百七十萬的歐盟人口就會是其中一問題。當然,將他們踢出境的機會極微,但在英國未與其他歐洲國家有新協議前,未來想到英國打工發展的歐洲人的命運則是最不明朗。由在英國成名的德國喜劇家Henning Wehn創作的An Immigrant’s Guide to Britain便是對這背景的有趣回應。

已在英十四年的Henning Wehn在訪問透露這是「For Immigrants by Immigrants」的一個節目,以第一代移民身分用幽默搞笑角度去了解英國文化。節目中除了他外,還有其他來自不同國家有移民背景的駐英喜劇家各自用不同手法及角度去演繹英國文化,其中Mark Silcox的部分更是非看不可。例如他介紹英國的「男生夜蒲lads’ night out」的飲酒文化,他與一眾男生在酒吧大玩飲酒遊戲,卻以茶代酒,一晚飲了七杯,最後他以其冷面笑匠風格說出lads’ night out是何其好玩,如果你只飲茶的話。

六月二十三日公投之日亦撞正了英國音樂到電視的年度盛事Glastonbury,Glastonbury期間BBC將會全力轉播直播,所以各大報章到音樂節有關方面早已呼籲到音樂節的年輕人記得及時登記做選民,不要忘記投票。對參與音樂節的人來說應是有趣的經驗吧︰在英國西南部郊外的營幕裏,半睡半醒酒氣未清的清早醒來,自己的國家或已經走進了一個未知的領域。


講故事新趨勢﹕電影電視同步

近來有兩則電視界的壞消息,第一是香港電視會在9月播完存貨後就停拍新劇,正式敗於香港的黑暗政治。其次,經過一連串請願運動及反對聲音後,BBC信託正式承認取消英國年輕人電視頻道BBC Three,將整個平台搬到網絡,可節省每年3000萬英鎊的支出。

兩個壞新聞,兩個都算是政治氣候帶來的犧牲品。前者港視受政治迫害而沒法取得電視牌照,沒法登陸每家每戶的電視上,令這個以傳統電視台手法及規模經營的香港電視注定事倍功半,難以成事。後者BBC Three的終結則是因為英國保守黨的Austerity節省開支策略而造成,為英國電視界的年輕創意帶來一個重大打擊。BBC Three出產了不少最受歡迎的合家歡「大婆台」不敢製作及嘗試的電視節目,沒有BBC Three就不會有抵死啜核的Little Britain的經典出現;就沒有天馬行空的Cult劇The Mighty Boosh;更沒有Sci-fi大熱Being Human的出現。

網絡平台取代電視

網絡電視平台要取得穩定的收視確實是不容易的事,正如BBC以網絡平台是未來電視的主流為由,將BBC Three作Online Only的頻道,但他們亦不能承認如此一着該頻道將會流失近一成數量的目標觀眾。無可否認,網絡平台是未來電視的主流,但是傳統電視的架構及內容並不能只是搬字過紙就能適應網絡平台,成功例子如電視串流服務Netflix,都是在製作及其他方面有完全不同的策略。Netflix是「外判公司」,只會投資在話題極大的作品以及那些被主流電視台揚棄的受歡迎電視節目,以確保電視劇有一定的收看人數。

以前提及過,電視早已凌駕電影這敘事媒體,無論是在話題性及受歡迎程度來說,電視的重要性早已勝過電影。最近的趨勢更是特別,電視與電影並排進行,以電視作為電影的補完或成為電影故事的後續。Marvel是其中一個首先同用電視與電影共同拓展其漫畫世界觀的公司。

將戲迷拉到電視

2013年啟播的Agents of S.H.I.E.L.D.就是與Marvel電影(Iron Man, Thor, Avengers…)同步(他們稱為「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tie-ins」)為基礎,與Marvel電影拉上關係及補充其內容,同時可帶來更多電影的捧場客到電視。又或是最近最新電影Terminator: Genisys亦會有類似處理,製作人表示他們正在為電影創作總共13集的電視續集來延續電影的故事。

這種電影與電視的跨媒體合作將會是未來的新趨勢,相信以後的故事創作因此會變得更有彈性更為完整,尤其是改篇小說的作品的好消息,以前不少電影改編電影都因為將原作斬頭斬尾而變得不知所謂,現在他們就有更多空間將原作重現了。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7月16日沙發薯


電視台的「創意」維穩工程

前幾天在「聽」電視時突然嚇一跳,全因一眾歌星在認真大談一個「甚不尋常」的主題及字眼,就是「創意」二字。立即轉身看電視,發現原來是無綫電視正在舉行一個名為「2014打開創意天空」的節目建議書招募計劃,旨在鼓勵創意。嚇一跳,當然是因為在這個與「零創意」幾乎接近掛鈎的電視台裏竟有認真對待創意的時候吧。或者是良心發現?又或是面對着香港電視即將的挑戰,要來個終極洗牌吧?無論如何,亦是電視界的喜訊吧?

符合觀眾口味的破格?

到訪其網站後,則眉頭緊皺,活動與想像中有誠意的鼓勵創意的建議書招募計劃似乎有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含糊不清的文字是整件事令人最懊惱的地方。其官方文案是這樣寫着︰廣邀全港影視製作人才提交節目建議書。首先,究竟何謂影視製作人才?我這一介凡夫俗子可以申請嗎?好了,就算不執著這字眼,計劃的要求是這樣寫着的:「所有創新、破格、高質素、符合觀眾口味的內容,一概歡迎」 ,「符合觀眾口味」 與「破格」不就是正正南轅北轍嗎?好了,就算我們接受那種「創意是要能夠在雅俗共賞的層面,不能太過破格挑戰觀眾」的說法,那麼,其網頁又提到節目需要帶給觀眾「正面信息」,又是什麼意思?即是那些「跳起yeah」快樂團圓式思維嗎?

是要打開電視創意天空?還是要提高電視台形象?

招募計劃中的那些模糊以及矛盾的用字,其實與香港政府那些似是而非的文字遊戲沒有分別,而整件事的性質,亦甚有政府那些「家是香港」維穩運動的影子。基本上,建議書招募計劃的出現正正就是建基於整個電視創作生態不健康的封閉滯留狀態,招募建議書本來就應是電視台一直要做的事;突然煞有介事張揚他們要推動創意,卻在理應就是要天馬行空的「創意」二字的頭上加了要「符合觀眾口味」及「提供正面信息」的奇異條件,正好露出底牌。說穿了,其實更像形象工程,純屬做大龍鳳,為求改善公眾形象,與假諮詢有異曲同工之用。

想起愛吃屎的小孩

當然,我不是反對「符合觀眾口味」這要求,只不過,我更相信大眾的口味是需要挑戰的,因為口味是會因應不同原因而轉變又或是變得更廣闊、更包容的;而電視台的角色理應是利用創意,發掘更多可能性給觀眾,帶給他們新的電視口味,引發更多討論與思考,而不是一味「符合」的。正如早前挪威電視的「慢電視」,竟然敢連續播放數個小時的火車旅程,及後播放數天的挪威船程;這個正常人都會覺得是違反大眾口味的意念,結果引來全國關注,成為最受歡迎節目,更成為全球電視現象及挪威電視台的獨家電視系列,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電視台以「符合觀眾口味」來作節目製作的宗旨,其實還不只是懶惰play safe,以最穩陣的內容來吸納觀眾的手段吧?寫到這裏,我記起之前有某明星的精警發言︰「你總不能因為你的小孩喜歡吃屎,而你就給他一直餵屎吧」,也蠻應景。

原文刊於明報2014年2月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