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屍走肉,還是要繼續

用喪屍來形容現代生活或人生,不算什麼新奇事。但是長久允的首部長電影We Are Little Zombies(港譯:喪青獻世樂團),卻仍然帶出無盡新意,看得人心情複雜。

看這電影,或者要連他的短片そうして私たちはプールに金魚を(And so we put goldfish in the pool一起看,那你就更明白他的風格及思路。

We Are Little Zombies的好,不只是它在音樂到視覺上的豐富精彩,不單是他參考了經典超任遊戲,而是它在這些gimmicky的外在形式外,還能保持著有血有肉的內在。

這電影很existential,亦很meta,探討的是生命的本身。它很dark亦很有希望,亦很爆笑。它的dark,不膚淺,像長久允自己透露,他童年就是被bully欺凌慣。這個負面態度,在他的短片And so we put goldfish in the pool亦然,這些都是確實從生活裡的體會,不用賣弄亦扮不出。

它的好,亦是因為它亦對現代生活及社會的觀察評論。這電影用不過半小時,就將樂壇或商業社會的虛偽及問題一針破血地點出。那些拿著電話的zombies,那些追星的zombies,那些只求賺錢的zombies,是他也是你和我,我們都是zombies。

這部電影是日版This is England,都是有關Coming-of-age成長,但又有著很強社會文化元素的故事。它比The End of The F**king World這類型同類作品更真實更誠㦝。

它有virtual cinema,未睇的,在家睇咯。


流星總喜愛趁人疏忽的一剎 橫越那靜默稻田

聽藍奕邦版本的《流星月台》,因為藍奕邦演繹的用力與音樂混入了爵士的編法,不及Shine原版天佑唱的《流星月台》動人,原版的鋼琴,美麗,如流星,一粒一粒音輕輕而鏘鏘進入你耳朵你腦海你心砍,天佑那把innocent 的聲音,不是關於演唱技巧或唱功,就是那份無力軟弱又帶點情絲的質感。

Shine 雖然已成歷史,但留下的歌曲卻比磨爛蓆的歌手有更多出色作品。如果黃偉文給了最好的給Shine,那藍奕邦也交了接近最好的Shine。藍奕邦的詞,是秀麗。若然沒有了如「才驟覺很想鬢辮」這類過份簡化而又有點流於俗套刻板典型的意象,這首詞就會更美。

俗語說轉眼又一世,踏過的春季和秋季,那轉動錢幣,,隨著那歲月流逝,仍會轉了再轉到了最尾終於跌低。

明天可否會變晴朗,或者猜不透已明天,流星總喜愛趁人疏忽的一剎,橫越那靜默稻田。


Shine – 流星月台 歌詞

流星月台 – Shine


美麗的貓咪

認識Chase,讓我感動得比起看那些那些俗套煽情的電影千倍,我不知說什麼,亦不想長篇大論,但是Chase這隻貓,確實讓我看到生命力的頑強與及人性的美麗一面。

呢個世界已經變得太恐怖,主流思想中人的目標只有要靚同要錢,當電視上只容得下那些濃妝艷抹的所謂俊男靚女之時,街邊的乞丐、那些在街上染上皮膚病怪病殘障的異族是不會可能在純潔的電視上出現的。我們好像習慣了「美好」的東西,面對不好的,我們選擇不去看,看到的,都扮看不到,是呀,呢個世界好多人好慘,你理到人咁多?又或者更恐怖的,車,呢個人好慘咩,大把仲慘啦。這是香港電視的傳統,也成了我們的基本概念,是嗎。

當然,叫我們這些人生一直在追求要過著穿上滿身名牌的奢華人生的人,買不到一個名牌買唔到一款公仔波鞋皮膚敏感一下肥左一d同人口角一下是好大件事的。人家的事,邊理得咁多?

唉,只願人如能貓般堅強。亦希望呢個世界有Chase媽媽這般美麗的人。

小 貓 「 蔡 絲 」 ( Chase ) 4 周 大 的 時 候 遇 上 車 禍 , 嚴 重 毀 容 ,但 這 隻 「 無 面 貓 」 性 格 開 朗 又 友 善 , 獲 邀 成 為 動 物 大 使 ,到 學 校 和 醫 院 探 望 傷 殘 人 士 , 助 他 們 重 拾 自 信 , 還 「 撰 」 網 誌 ( http://chasenoface.blogspot.com ) , 廣 交 各 地 朋 友 。

現 年 3 歲 的 蔡 絲 沒 鼻 子 、 眼 瞼 和 臉 皮 , 看 似 沒 臉 孔 , 更 失 去 腿 。 幸 好 在 美 國 肯 塔 基 州 一 間 動 物 醫 院 任 技 術 員 的 主 人 樣 疼 愛 牠 , 讓 牠 擔 任 動 物 大 使 幫 助 人 類 , 還 幫 牠 設 網 , 以 蔡 絲 的 角 度 記 下 日 常 生 活 。

蔡 絲 在 網 誌 「 寫 」 道 : 「 雖 然 我 樣 子 與 別 不 同 , 但 我 一 點 不 痛 ! 我 視 力 很 棒 , 最 愛 捉 蒼 蠅 和 蟋 蟀 。 」 牠 「 說 」 希 幫 人 類 明 白 就 算 身 體 殘 缺 也 可 以 過 得 快 樂 。 網 誌 上 還 有 絲 跟 家 中 貓 、 狗 夥 伴 和 主 人 玩 耍 , 以 及 去 做 訪 問 的 照 。 網 誌 至 今 有 超 過 36,000 人 次 到 訪 。

英 國 《 每 日 電 訊 報 》


挪威的灰調重奏


導演︰Joachim Trier︱國家︰挪威︱ 年份︰2006

【Reprise】可以是挪威版的【This is England】,都是有關青少年、成長與國家社會環境的故事,不過【Reprise】明顯看得出導演的取向,說的是兩個23歲將青春獻給閱讀與寫作的故事,Erik與Philip,他們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緊隨的人生卻出現了不一樣的改變。

【Reprise】中的一班角色中都是沒有血沒有肉的,對生活無憂卻對生活與前途有自己的態度,卻沉醉於自我的或是狂喜或是傷懷的漩渦之中,我想,這也許頗是挪威這個富裕國家裏的青少年的某程度反映。電影中的故事其實是刻意地將其含糊,Plots其實不是故事中的重點,反而是當中的氣氛與整個故事的表達手法才是電影的重點,以第三身的旁白不停地為角色們剖白內心世界,更不斷闡述似是而非的幻想片段,都是令這電影變得複雜深化的處理。人生嘛,有幾多是真幾多是空想,有幾多挫折幾多起伏,也會隨著時間而慢慢丟淡,剩下的只有對那些事留下的一些內心悸動,一些褐淡卻糾纏的顏色,像電影中的奧斯陸的色調,淺淺淡淡,有時會覺得其實只不過全是一層灰;像電影中下細碎的片段,留在腦海中的記憶永遠也只剩下這些七零八落的略影。

看到一篇導演Joachim Trier的訪問,被問及會否拍會是Blockbuster的動作特技片,他這樣回答「 No, I have been approached on big studio movies and I’m not interested. I want to do stuff that I have a very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我想,這部【Reprise】大抵也是他的青春故事。

題外話,生於丹麥的Joachim Trier一看名字,便會令人好奇︰他與Lars Von Trier有什麼關係,原來,真的有關係,遠房親戚。單是看他的樣子,也覺得兩人長得也有丁點相像了。(你唔好同我講話北歐人個個差唔多樣)恰巧是,Lars Von Trier也剛有《少年尼采De Unge år: Erik Nietzsche sagaen del 1 》。

p.s.再google 一下,原來【Reprise】有在台灣上映及推出dvd,譯為【愛重奏】,點解香港冇?

延伸閱讀1(訪問)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導演︰Roy Andersson︱國家︰瑞典︱ 年份︰2007

《You, the Living(人啊,你為甚麼)》,Roy Andersson 網頁中,這是「A film about the grandeur of existing」。

取材於一敘事詩,當中的警語是「Man is man’s delight」,而Roy Andersson的解讀是,Man is man’s fascination,除了喜悅,人亦是人的煩惱根源,包括痛苦、危害、威脅。

人生啊,很坦白說,越年輕的創作人,越喜歡去探討人生的問題,然而,他們所探討的,總覺得只像紙上面的一層灰,陳腔又故作聰明,怎樣也不夠一個已經六十多歲的老人家來說人、說人生來得具說服力。

《You, the Living(Du Levande)》,依然與舊作《Song from the second floor》相承著同一個調子︰塗白臉的中年人,荒誕的悲劇,卻是得來最是哭笑不得的窩心反應。電影中依然是沒有主流的敘事,似是而非的一個又一個故事,半夢半醒的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碎片,莫得莫失的一種又一種的失落感受,就是捕捉了一些生活上的細節或是感覺,化之為一幕接一幕的Tableaux vivant式的處境話劇。一如以往,電影的音樂依然是動聽,依然是充滿著音樂與音樂感,像人生。

不過,雖說人可以是人的快樂,但在電影中我看不到多少歡樂,唯一歡樂可能是那個塞車途中,說起那個趣怪的夢的那個︰他在夢中被送到電椅執行死刑,荒謬地。至少,這只是夢,換來一笑,比起另一角色Anna,迷上那個Rock star Micke Larsson,卻只能在白日夢中與他有個美滿的結局。

人生啊,Anna那個美夢成真的白日夢,一切都美好得讓人忍不著為她感到喜極而泣,然而,也只是夢。很難用一言一語說Roy Andersson 的電影是怎麼樣,至少我也沒有這樣的企圖。很喜歡這電影,看電影節其中一重頭戲便是想看這電影,縱使明知道網絡上這電影是隨手可得,依然堅持要到戲院看,因為看《Song from the second floor》便讓我感到在戲院看必然會動人得多。

由此至終很喜歡Roy Andersson的風格。2007年的最佳電影,甚至是人生的最佳電影,我會選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