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2019年沙發薯回顧

新年伊始,去年香港經歷太多,一眾沙發薯平時的生活方式及節奏都應被嚴重打亂,看電視的時間大幅減少。就趁新年,我為大家整理2019年的重要電視劇,讓大家在假期間有望追回失去的沙發時間。

Game of Thrones:虎頭蛇尾

2019年是電視史上重要一年,因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電視劇Game of Thrones休息1年後,終於推出最後一季——僅有6集的第八季。不過,最後一季播出後引來廣泛不滿,劇集忠實支持者紛紛在Reddit等網上平台表達他們的失望。Reddit的Freefolk副台成為失望劇迷的集中地,出產無數爆笑memes及金句,恥笑最後一季的劣質編劇質素。

同時大眾都將憤恨投射在劇集製作人David Benioff及D. B. Weiss(普遍被稱為D&D)身上,因為網民認為D&D為了接拍最新Star Wars系列而想快速將GoT結束,因而影響劇集質素。

The Virtues:英式悲哀

相隔4年,導演Shane Meadows完成一連三季的This is England後終推出最新電視作品The Virtues。The Virtues一如Shane Meadows一貫風格,捕捉英國working class低下層的悲哀與浪漫,保留他獨立電影風格,結合家庭電影片段及沒劇本即興拍攝方法。今次故事圍繞由北愛爾蘭移居到英國北部的Joseph。他兒時在孤兒院被性侵犯,被迫與妹妹分離。長大後成為酗酒者,經歷婚姻失敗。他因兒子被送到澳洲而崩潰,前往北愛尋找妹妹。當然不得不提PJ Harvey為劇集提供音樂。

Gentleman Jack:19世紀剛烈女同志

近年沙發薯已在電視上看了不少LGBTQ主題的電視劇,大熒幕上亦剛欣賞過The Favourite,18世紀的宮廷女同性戀故事,但有關19世紀的呢?我們或者都沒有認識。英國著名編劇Sally Wainwright一向喜歡寫有關她家鄉Yorkshire郡Halifax的女人故事,這次首部與HBO合作的Gentleman Jack就更進一步,講述19世紀郊區女同性戀故事。

故事根據英國地主Anne Lister的日記來編寫,主要圍繞她與她的愛人Ann Walker波折重重的感情關係。Anne的男性打扮讓她在當地有Gentleman Jack之稱。她無視當時社會給予女性的包袱,亦不甘踏上一般女性結婚生子的傳統人生。劇集中她與Ann的關係不是轟天動地的愛情,但基於當時社會的道德傳統的界限,這段關係有着說不出的感動,令人看得特別心酸。

This Way Up:麻煩人生,一直向上

近年大熱的喜劇家Aisling Bea用自己失意的生活經驗,寫出這部笑中有淚的喜劇This Way Up。此劇有點接近Fleabag,都是講述一個經歷創傷的年輕女生如何從谷底爬出來。Aisling伙拍同是來自愛爾蘭的Sharon Horgan(她的劇集代表作是Catastrophe)。二人共同擔任監製之餘,亦飾演姊妹。This Way Up成功捕捉當代年輕人生活的快樂與哀愁及城市生活的冷漠,很易讓人看得投入,當中情感細節很真很細膩。

去舊迎新,今年自然亦會有一大堆出色電視出爐。叫人引頸以待、由Sherlock班底製作的Dracula已於元旦播出,戲迷又可以為着充滿扭橋及緊張的情節而大呼過癮。

原文刊於明報2020年1月3日沙發薯


沙發薯:飛上太空笑一笑

原本以為香港人終可以在農曆新年抖抖,怎知武漢肺炎又令香港踏入另一個危機。不宜出街,煲劇自然是明智之選。不過,揀劇切記小心,盡可能避免太接近現實的劇情,不然得不到安慰之餘,更會觸景傷情。

避開不看《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hernobyl),因為不想在電視都要看到隱瞞資訊,令人民受苦的害人政權。HBO的最新太空喜劇Avenue 5,反轉Star Trek等一眾sci fi太空電視電影設定,看似是逃避現實的好選擇,只有離地上太空的笑彈吧?那不如先看看以下的小小劇透。

故事講述太空郵輪Avenue 5因為一場意外而脫離軌道,短期度假一下子變成3年監禁。滯留在豪華郵輪上,應尚未算是世界末日?怎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原來船長不是船長,真正那位早在意外中離世;現在由Hugh Laurie(House中飾Dr. House)飾演的船長原來只是被請回來的演員,目的只是擺出一個專業有型太空船船長的款,說盡模稜兩可、振奮人心的空洞領袖式說話,令乘客感到安心。

忽略專家意見 唱反調顯「威信」

另一邊廂其他航員原來一樣是假貨,只是為了滿足老闆貪靚需要而請回來的俊俏演員。什麼老闆才會只求視覺效果?當然是缺乏同理心的「典型」富豪,他懶理船上人安全,只顧自己生意;缺乏基本常識,經常忽略專家意見之餘,更喜歡與乘客唱反調,藉以突顯自己的威信。

工作人員沒有頭緒怎樣解決這次危機,全因他們實際上是一群烏合之眾,缺乏專業操守與道德而且經常犯上嚴重技術錯誤。每一個錯誤,小的令少數人喪命受傷,嚴重的則可令全船人一鑊熟。船員可吃喝玩樂,忘記清空屎渠,結果爆屎渠,太空上出現前所未見的「屎」河;整艘船則面臨中輻射毒的危機,因為屎渠的屎同時亦是保護太空船的保護膜。坐上一條這樣的船,乘客反抗沒作用,走也走不到,只能自求多福了。

Avenue 5由英國神枱級喜劇編劇Armando Iannucci創作,英美兩地經典的政治喜劇Veep(美)與The Thick of It(英)均出自他手筆,他最近的作品是電影The Death of Stalin,同樣是政治喜劇。所以此劇劇情雖是純屬虛構,但其實內容暗地裏極具政治性,盡在冷嘲熱諷政客與商人的無賴與無能。

劇集播出後口碑一般,但個人認為其實仍然有不少精彩之處。首先Hugh Laurie飾演一個扮美國人的英國演員,十分meta,單是這點已經可令一眾看House長大的電視迷滿足。另外來自近年其中一最出色喜劇This Country的演員Daisy May Cooper亦有份出演,她在第四集中送上爆笑演出。劇集最精彩的地方當然亦要數由經典英國演員Rebecca Front飾演的乘客Karen Kelly的部分。「發國難財」的Karen表面上為乘客爭取福利,但實質上已被船公司收買,吃兩家茶禮。乞人憎,卻依然十分好笑,這正是其出色之處。

若然嫌Avenue 5的幽默太dry,太政治化,那或者可以試試Apple TV+的Mythic Quest: Raven’s Banquet,同樣與遊戲、科幻有關。此劇由長壽處境喜劇It’s Always Sunny in Philadelphia的班底創作,所以有一貫美式處境劇的笑料。這個時勢,要笑多一點。

原文刊於明報2020年1月24日沙發薯


沙發薯:避世之選 2019最佳青春劇

由六月「反送中」運動爆發至今,用家無寧日來形容這半年來香港人的生活可謂十分貼切。亂世當中,娛樂也好像是錯,看電視輕鬆一下亦難免感到有點羞愧,好像對不起在街頭被暴力對待被拘捕的抗爭者。

如果你都有這心態,那不如讀讀林夕寫給港人的《最後的信仰》。如他所言,要打倒妖怪,還需要「心理愉快」,必須好好活下去。佳節將至,或者就躺在沙發上慵懶休息,趁機看幾套今年出色具娛樂性的青春劇,逃避現實,讓腦袋休息一下。

今年年頭Netflix的Sex Education是佳節期間消磨時間的其中一個選擇,事關它淫而不賤,十分爆笑,就像是電影American Pie的廿一世紀有品味版本。劇集圍繞高中生Otis與死黨Eric及Otis的暗戀對象Maeve的校園生活。Otis對性毫無興趣,但因為母親是性治療師的關係,他學到豐富的性知識。Maeve住在旅行拖車過着貧苦生活,發現Otis的才能後,決定與他在學校合辦「性診所」,幫助校內同學解決性疑惑及難題,從中掙取外快,幫補家計。有型有格的她亦無意中啟動Otis的性趣。

Sex Education有齊出色胡鬧喜劇的必要元素。它有具個性的角色,出色的演出,爆笑的橋段——少不了令人突眼的尺度。Otis是典型的「宅男」,聰明內向怕醜,經常做出尷尬行為;死黨Eric是黑人同志,風騷幽默,一舉一動都好笑;Otis母親Jean則是聰明計算的另類母親,飾演她的是Gillian Anderson(X-Files)。

不一樣的世界末日

首季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早在2017年推出,但最新一季才剛在Channel 4/Netflix出爐。這是有關一對年輕人離家出走的公路電影故事。兩個不合群的另類青年(misfits),在家庭及學校都找不到容身之處,結果誤打誤撞偷了家人的車,無意中踏上不歸路,成現代英國版Bonnie and Clyde。

此劇畫面充滿型格,不乏抵死劇情與對白,有出色的選曲配樂(由Blur結他手Graham Coxon主理),加上故事本身是有關不能與社會及其他人兼容的「異類」,所以一早成為喜歡小眾獨立電影或文化朋友的心頭好。如果你喜歡Juno、500 Days of Summer等電影,那這劇絕對是你聖誕的最佳伴侶。

說到今年出色的青春劇集,Euphoria相信會是在榜首。由hip hop界巨子Drake監製,Euphoria像是美國暗黑激進版Skins。與Skins一樣,它圍繞一班面對着不同問題的高中生。不一樣的是,此劇的角色處於更黑暗的位置,與濫藥、自害、欺凌、性侵犯等等的嚴重問題糾纏。

Euphoria雖然處理沉重主題,但卻不屬那種令人心情低落的作品。劇集的製作水準極佳,出色的拍攝手法及畫面基本上已令人目不暇給。加上其獨特的敘事手法,Euphoria有着令人一看沉迷的魅力,能將你吸進這班心靈空洞且充滿裂縫的年輕人的內心世界。

身在自由世界的歐美年輕人沉淪在自我的世界當中,經歷無數掙扎,而世界另一端的香港年輕人則為着社會、集體的未來而經歷心靈及肉體的挑戰。或者,某程度上,最壞的時代,也真的是最好的時代。

原文刊於明報2019年12月6日副刊沙發薯


沙發薯:香港電台的機會來了?

上周港台辯論節目《視點31》原本請來黃秋生及何君堯辯論,怎知當日黃秋生有急事,臨時缺席,結果要主持利君雅頂上,與何生討論。節目出街後當然引起很大反應,正常人看到的是「我睇唔到我唔知情」式浪費時間的詭辯,但「幫港出聲」等「愛國愛港」政治平台上的觀眾及網軍當然有別樹一格的視野:他們大罵港台偏頗,紛紛叫「早日解散香港電台」,然後群起對有巴基斯坦血統的利君雅作出種族歧視的羞辱。

相隔兩日,巧合地BBC長壽時事辯論節目Question Time上周一集在英國同樣引起類似的小風波。該集討論Harry與其妻Meghan Markle脫離王室一事,談及媒體針對Meghan,處處對她作出負面報道。現場女觀眾直指這是因為她的混血血緣之過,是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在座的演員Laurence Fox即時反白眼嘆氣,輕佻地否認此說法,他以「愛國論」回應,指英國是歐洲其中一最大愛國家——這絕不屬種族歧視,更形容這種racist指控已變得很「boring」。

現場觀眾回應:「最令我擔心的是這是出自你口,一個有特權的白種男性(White privileged male),你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經驗。」Laurence即時以「Oh god」回應,辯護自己是「生成這樣」的,反指觀眾是種族歧視;他亦批評這種過分政治正確,什麼都用「racist」來用作理據的風氣。節目一出街,即時炒熱社交網絡。網民普遍大數Laurence的不是,稱他為「上等的高傲白人」。左翼媒體亦當然群起批評,就連本地演藝人協會都直指他是演員界之恥。

四面受敵 BBC地位岌岌可危

同一時間,不少文化評論人亦慨嘆節目水準下降,常請明星作嘉賓,變得娛樂化。然而,討論的重心不是單在Question Time ,而是整個BBC身上——QT不是唯一一個變得比以往通俗的節目。面對其他商業電視台的競爭,以及大眾與政客持續的批評,公營、自主及非商業的BBC一直尋求製作更高收視、更多人收看的節目。這十年保守黨執政,英國政府節財,大幅縮減所有公眾開支,BBC一直是政客的攻擊對象,所以BBC就變得更是歇斯底里。

這幾年像Netflix為首的串流電視服務愈來愈普及,年輕人觀看BBC的人數跌入新低點,令BBC的地位就更岌岌可危。今周BBC的總裁Tony Hall離職,保守黨就再次把握機會,要求BBC改革融資模式,以及終止電視牌照費。BBC正式進入寒冬期,英國文化人再開始為BBC的前途感到十分擔心。

BBC免受商業壓力及影響,製作獨立自主、具教育意義及科學邏輯的節目,可抗衡劣質流行文化。所以英國需要BBC;同一道理,香港在這個政治緊張的時勢亦特別需要任何獨立自主的媒體。雖然公營的香港電台以往影響力有限,眼界不夠,但是現今年輕人在網上看電視的習慣,正正給香港電台一個新機會。政治節目如《視點31》或具創新精神的外判電視劇如《萬輻瑪利亞》都能夠在網上找到一班支持者,引起討論。加上現在港人積極尋找TVB以外的選擇,24小時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或者就有潛力成為電視迷的新選擇。不過,當然,大前提是港台可以更進取,以及至少能夠繼續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自主,不會跪低吧。

原文刊於明報2020年1月24日沙發薯



用Black Mirror 黑鏡預知科技未來

「預知未來」未必需要特異功能,只要掌握一種可對社會有深刻觀察及體會的科學,即可以粗略預知未來;科學寓言Black Mirror被捧為「神劇」,英編劇Charlie Brooker完美示範如何單憑智慧及知識,便能預測科技引導社會發展的路向。繼在全球引起廣泛討論及注意後,劇集第三季由英國Channel 4移步至國際舞台Netflix,衝出英倫接觸更大的觀眾群。

看過首兩季Black Mirror的都知道,Charlie Brooker如何將電視變成看透未來科技世界的水晶球,上演一場又一場科技敵托邦dystopia,此劇屬Sci-fi恐怖寓言——單是「黑鏡」取名之言簡意深,已見智慧。Netflix總共order十二集,首六集,即第三季先在今年十月二十一日示人,基本上單第三季的分量已等於首兩季的總和。Charlie Brooker解釋將Black Mirror轉陣是因為Netflix一次過推出所有劇集的做法與劇集本身每集一個獨立單元的性質切合,亦不會因每集非連貫而誤導觀眾拖累收視。

經過在全球引起廣泛討論及注意後,Charlie Brooker將Black Mirror由英國Channel 4 移步到國際舞台Netflix,總共十二集,首六集先在今年十月廿一日以第三季形式示人,基本上單第三季的份量已等如首兩季的總和。Charlie Brooker 解釋將Black Mirror 轉陣是因為Netflix一次過推出所有劇集的做法與劇集本身每集一個獨立單元的性質切合,亦不會因每集非連貫而誤導觀眾而拖累收視。

這決定惹來「忘恩負義」離棄Channel 4的批評,不少人包括筆者在內,都曾擔心Black Mirror因要迎合美國市場口味而影響劇集質素,畢竟英劇變美版十次有九次都是災難級的爛。幸而繼續由Charlie Brooker親自主理的第三季不止沒變壞,反而是回到第一季的鋒利創新,大膽出色,更巧妙地利用美國這背景而令某些主題有更荒誕超現實的表達——筆者敢說這是今年,不止今年,是21世紀必看的電視劇。

必看,因為這六個發生在不久將來因科技而起的敵托邦社會,可供汲取教訓,防止這些未來成真。如Charlie Brooker透露,這季的故事都是他在思考科技的what ifs的未來;這等往往都是因科技而起的可怕未來。當然,科技是中性的,科技發展亦是無法阻擋的急流,社會怎樣運用科技才是我們真正能掌控的範圍。有見及此,在不劇透的大前提下,我在此概括第三季探討幾個重要科技主題,先讓大家反思科技潛在的邪惡。

當Like 成為我們存在的印證

現時網上Social Networks好像只存在兩種極端用戶:一種是自戀狂,將自己的無所事事公諸於世,與全世界分享,爭取曝光,全天候呃like;另一種則是不活躍一群,受不了這種popularity competition的壓力,通常在share前一刻就按下取消。社交網絡有多少like已成為我們存在的印證,要受歡迎就要多製造更多人見人愛的post,正能量是必備,無人鍾意睇人日日傷春悲秋,所以food porn或「曬命相」是大路主流。

What if,未來的社會每人都有一個公開評級,做每一件事,無論是在社交網絡或現實,人人都可以評分,同時人人都可以看到你的公開評分?想想,現在的社會我們也有類似的評分制度,只不過是評分單位較隱蔽,換成是財產、智商、獎項或名氣等作評分標準。又或是,細想,像Uber,我們不就可以給司機或乘客的「表現」直接評分?OpenRice評分呢?機場上或公共機構上那些「你多滿意這次的服務?」呢,其實不就是已在發生了嗎?

人氣評級,就是終極的社會監察工具。如果人人都可以各自評分,絕大多數的人自然都會充滿正能量,做「人見人愛」的東西,那人氣指數就一定不會差到哪了。這就是所謂的人氣,這就是所謂的「受歡迎」,這會是我們的未來?

VR AR,什麼是Reality?

記得今年稍早前VR正式推出到家用市場,網絡流傳一個挪威女士在玩喪屍Game The Brookhaven Experiment的片段,她失控地氣喘尖叫,投入程度就如真的遇上喪屍一樣。「好似真一樣」正是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的真正底蘊,目的就是製造真實以外的另一層「現實」。

另一邊廂,由Google Glass到Pokémon GO,將現實世界與虛擬重疊,稱為Augmented Reality。不用說遠,已有主題公園推出VR過山車,上山落海看盡懸崖絕嶺原來亦不及在槍林彈雨太空飛馳那麼刺激(想深一層,其實迪士尼一直在做Lofi的「虛偽現實」了)。縱使VR與AR到今天還未真正普及,但這兩三年市場已預測未來數年至2020年VR與AR將會滲透市場,成為主流,所以你才會見到facebook買下Oculus Rift,Microsoft也急不及待要發展Hologram科技。

What if,不久將來AR與VR兩個科技可以重疊,只要我們透過視鏡甚至植入組件到身體,就可以看見另一個真實的影像?從此眼見未為真,你的樣子如何也不再緊要,大家只看到想看的,投射出你想看見的樣子;愛打機的你,視聽以外現在感官刺激變為真實,不僅睇到聽到還能捉摸到感受到,這是勇敢新世界,還是Sci-fi災難世界的材料?

What makes us human?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其中一個流行亦被廣泛接受的答案是我們的記憶。美國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上年已宣布他們開始進行可植入人腦的記憶卡實驗,目標是解開人腦記憶如何運作之謎。這計劃背景是幫助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服役期間不幸有腦創傷的士兵拾回記憶(估計有逾三十萬士兵),名為Restoring Active Memory project。

長生不老的「人生」?

What if,不久將來無論我們的肉身如何,我們的記憶都可以被儲存,上載到Cloud;而在Cloud上我們的記憶與知覺可以自由活動生存,更可以與其他人的記憶互動,等同活於夢中。就算我們死了,我們的知覺記憶仍能永久活在雲層上的夢境,永久生存,毋懼生死病痛,happily forever,這樣的長生不老,很想要嗎?

當然,雖然這些what ifs全都有根有據,但不無「諗多咗」成分。不過,如果你還質疑Charlie Brooker的Black Mirror的真實性,那你就要記得第一季的第一集The National Anthem早就成功預測了現實,向公眾先展示了英國首相與豬發生性行為,即是早前轟動英國David Cameron的Piggate的戲劇版本。

Black Mirror是具智慧、前瞻、幽默於一身的當代警世科技寓言,它會令你對科技以及現今社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及反思。聽來匪夷所思?剛還有報道說,Netflix的行政總裁Reed Hastings在一個訪問中說,錄像串流的競爭者不單電視電影電子遊戲VR之類等,二三十年後,人們可能啪一粒藍丸就去了另一個世界,啪粒白丸就回來。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10月18日沙發薯


電視探索被忽略的英國黑歷史

英國王室是今年電視界的熱門題材,ITV在秋季播出大製作Victoria,由於Doctor Who中飾演Clara走紅的Jenna Coleman擔演維多利亞女王,取得不錯成績。十一月頭Netflix推出他們耗資過一億英鎊的重頭劇The Crown,由英女王結婚一刻說起,講述她如何由「爛漫」母親蛻變成女王。此劇由專寫政治、英國王室的編劇家Peter Morgan(代表作The Queen)創作,剛巧亦有當年Jenna Coleman在Doctor Who的拍檔Matt Smith出演菲臘親王。

雖然BBC 常被垢病過份唱好皇室,但今年他們沒有跳入這個皇室狂熱,反而推出了一系列探討黑皮膚、有非洲血統的英國人在英國社會及歴史上的地位的紀錄片。基於其殖民歴史,現今的英國是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社會,「黑人文化」在近代英國文化及歴史上均佔了重要位置是常識,但意想不到的是,原來黑人在英國歴史上的痕跡最早可以追遡到1700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

黑人縱跡最早追遡到羅馬帝國時代

說到英國歷史,通常都是皇室主導,「白茫茫一片」,黑人通常都沒有什麼位置;同時當代傳統英國人對自己的白人英國人身份十分自豪,「傳統英國」幾乎就只會想到中產白人家庭在嘆茶吃餅,那有一點黑?在 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中,歷史家David Olusoga則告訴我們或者「傳統英國」的形象其實並不應是那麼「純白」的:他帶領我們追尋黑人在英國歷史上擔當的角色,發現原來在英國歷史中有很多黑人的痕跡都是被遺忘及忽略的。例如原來1700年前羅馬帝國時代,在英國有非洲藉的羅馬人生活在當時的英國,根據人類學家進行的考古抽樣研究,在York省中,當年著名的羅馬城市會有一成人會是非洲人,即是當時York的這些地方比起現今的York更多元文化。考古學家更表示雖然羅馬人都是不好惹,十分兇狠,但膚色呢,他們卻不會戴有色眼鏡看待——即是原來社會現在對膚色的偏見與分類,可能只是在近幾百年隨著文化發展而成的產物,亦意味著,樂觀地看的話,可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種族歧視亦會不再存在。

之後David Olusoga帶我們追查英國十八世紀Georgian年代。影響甚深的英國文人Samuel Johnson在牙買加Jamica 帶了Francis Barber回英國成為他的僕人。二人感情甚深,最後SJ 把Francis Barber的名字加入遺囑中,成為其中一遺產承繼人(residual heir),而Francis Barber的畫像現今亦在SJ的故居中。SJ死後Francis Barber 移居到SJ 故鄉,與本地人結婚生子。直至現在他在英國的血統已有五代,但由第三代打後的後人已具「白人外表」,像第五代的的Cedric Barber,他一直以「傳統英國人身份」而自豪,對自己有非洲血統全不知情。直到他過了五十歲,認真調查家族的根,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Francis Barber的後人。考古人類學者估計在十八世紀大概有一萬至萬五的黑人人口,按計算即現今大概有二至三百萬英國白人都有黑人祖仙,而大部份自己都不知情。

黑人家庭輸在起跑線

另一邊廂,演員David Harewood 則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同時是其紀錄片的名字:英國會否有黑人首相(Will Britain Ever Have a Black Prime Minister)?紀錄片調查究竟在英國成長的黑人有多大機會成為英國首相,從社會地位、經濟能力以及社會對黑人的偏見等方面切入,結果發現要有英國黑人首相,機會率是一比一千八百萬,比白人孩子成為英國總統的機會少九十倍。

要融入任何社會,其中一重要秘訣就是不要「突出」,不要不一様。作為明顯外形不一樣的黑人群族,要在白人主導的社會上成長明顯會是更加困難,事倍功半,更不要提他們背負著的悲痛黑奴歴史了。Being Black, Going Crazy? 就是調查為何黑人在英國比起白人有較高百份比有精神情緒病的紀錄片。不過,問題太多太悲觀了,最後介紹的Black is the New Black 就從正面樂觀角度出發,找來一眾英國黑人名人與成功人士講述自己的成長及身世,立意「黑」就是新的潮流。

就讓世界充滿「顏色」,我們的內心則愈純潔無色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11月17日沙發薯


青瓜香蕉豆腐的情慾色香味

「香港電視」正為香港電視界帶來新鮮空氣,《來生不做香港人》單是劇名已是大膽,節目的意識形態亦絕不可能在挺中國的主流電視台上出現。不過,香港電視的題材還是不夠多元,不少社會階層都絕少出現在電視上;就算出現,亦永遠停留在stereotype的刻板形象。例如近年開始引起香港大眾關注的「同性戀(LGBT)」社群,就還未在香港電視歷史上正式登陸,成為劇集主線主題。

外國電視不乏LGBT角色,以英國為例,所有合家歡的長壽肥皂劇亦有加入LGBT角色,不過,成為劇集主角及主線的卻仍是屬少數。電視歷史上最經典最gay的電視劇,應還是1999年英國的Queer as Folk,有關三個男生在「著名」同性戀城市曼徹斯特的故事,集中講述他們在有Gay Village之稱的Canal Street一帶的夜生活。

同性戀電視劇 「一雞三味」

劇集由英電視鬼才Russell T Davies編寫,他便是將Doctor Who再度帶到英國電視上成為最受歡迎的電視劇的功臣。不過,因男伴患上腦癌,他近年便沒有大型計劃。今年,他的作品終於高調地回歸電視箱,是另一個有關同性戀角色的電視劇,而且「一雞三味」,整個創作分為Cucumber、Banana及Tofu三部分。

創作人Russell T Davies解釋新作是探討在廿一世紀的英國同性戀生活。主線Cucumber在Channel 4播放,是有關在Manchester四十多歲的Henry的故事﹕與男友同居近十年,沉悶(性)生活,對(性)生活、朋友甚至男友都不特別滿意。2014年英國同性婚姻合法,男友向他求婚,因此引起一連串風波。首集結尾便因為一場「3P」而驚動警察,令Henry要「離家出走」。在另一針對年輕人頻道E4播放的Banana是與Cucumber並排進行的故事,不過主線卻是講述Henry公司的19歲Office Boy Dean的故事。Dean年輕,自信而且gay,他性開放,用交友app四處留情;他與家人合不來,亦因為性取向而常與家人有摩擦。

最後Tofu則僅在網絡播放,是結合訪問與虛構情節的節目。首集的主題是探討性,訪問大膽,答的亦大膽,全是毫無保留的有趣性事。不過,讀到這裏,你或者還是不明白為何劇集要叫做青瓜、香蕉及豆腐?當然與性事有關,但真正原因我留待大家看劇集分曉,劇集開場便解釋得很清楚。

貼近時代設定、品味

Russell T Davies透露他打算未來所有作品都會專注寫LGBT的劇集,而下一個作品將會是以八十年代愛滋病在同性戀社群蔓延為背景。不過,或者你對中年或青年的故事興趣一般,那就不如看HBO的Looking吧。

第二季剛開始的Looking有如男同性戀版本的HBO劇集Girls,講述在San Francisco三個好朋友的都會故事。Glee的Jonathan Groff飾演的男主角Patrick廿九歲,從來沒有成功的戀愛,仍被不少傳統價值觀綑綁;好友Agustin則專注藝術亦迷失於藝術,影響到與長期伴侶的關係;三十九歲的Dom則是典型playboy,從不對戀愛認真。

Looking不是什麼特別出眾之作,特別的地方是嘗試以較寫實的手法講述美國新世代的同性戀生活及年輕有型、貼近時代的設定及品味。不過,講到尾最重要的還是開部電視後有得轉吓台有得揀,不是只可以睇三色台及那間有「神秘」力量支持,執極都執不去的零收視電視台。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1月30日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