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小鎮共產黨裏頭的個人情與慾

gymnapedersen

記得兩年前曾向「挪威同好」loching輕輕提及想買/看挪威電影《Gymnaslærer Pedersen》(Highschool teacher Pedersen),她類似回答「我看了,我不太喜歡」之類,最後我便沒有買到dvd。再之後托朋友買,也就是一些理由得不到dvd。

如是者就是一直沒機會看,沒想到要到三年後再來挪威才終於於大學的電影放映節目裏看到。

其實是這樣的,就算看之前,我再去imdb 看一看,怎知大眾評分都是以外的差,只有五點幾…那一下真的有想過會不會是一套真的不太行的電影。

怎料,看畢後,又是一套個人喜歡的電影。

其實是這樣的,改編自小說的《Gymnaslærer Pedersen》是套有關冷戰時期一班住在lavik這個挪威小鎮的共產黨的故事。當然,主角是Pedersen,那我們就是觀看他由移居到lavik到他怎樣成為共產黨裏的成員的人生了。

電影由序幕開始態度與角度便很鮮明的,首先電影基調是輕鬆幽默的,而Pedersen就是咸濕。他移居到Lavik當高校老師,其實為的是找尋一個安定生活,組織家庭。所以電影便很成功利用Pedersen的個人角度去把歷史背景與過程輕描淡寫地呈現,而也把那些「共產黨員」的虛假形象變得很小男人,亦很真實。

其實Pedersen就是一個容易受影響的人,由開始他因為一個學生成為黨員,再到之後因女人而成為最後一個黨員,都帶出其實有時候什麼政治態度,人生決定,無非都是很膚淺的理由,或是一些很個人的理由。

電影把那些文化大革命到列寧至所有共產footages的運用其實很兒戲,但卻因此很配合Pedersen角色的思想空間。他的人生因Nina(Ane Dahl Torp)而改變,而電影亦因Nina出現而變得更瘋狂。

由兩人沉醉於性愛到Nina「良心」發現要與已婚的Pedersen斷絕關係重回黨大事,Pedersen才像找到人生真意義。他的人生因此圍著Nina這個極端黨員轉,一直尋求復合,亦因此一直在黨忠心不二。

電影由這裡開始變得把這個小鎮這個小共產黨的情況描寫得很到肉,亦很幽默。其實無論是要武裝起義又或是那些走入人群招攬信眾的行為,其實只是不設實際,人是要隨著生活走,隨著毛澤東逝世,這班黨員亦跟著崩潰,先是因為再受不了「工人生活」,二來是因為理想國度已毀。

看《Gymnaslærer Pedersen》就讓我覺得,其實有時一些認真政治議題可以不用明刀明槍,找到一個適當切入點及活生生的故事是更為重要。看著電影的結局,只有感到很悲哀,亦很浪漫,屬於北歐童話國的灰白浪漫的意象。

題外話,從來看電影都是很主觀的,所以我與phd哥哥談及此電影,我們都喜歡;跟另一位德國同學談,他卻覺得太不真實。

trailer


Leave a Reply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