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總喜愛趁人疏忽的一剎 橫越那靜默稻田

聽藍奕邦版本的《流星月台》,因為藍奕邦演繹的用力與音樂混入了爵士的編法,不及Shine原版天佑唱的《流星月台》動人,原版的鋼琴,美麗,如流星,一粒一粒音輕輕而鏘鏘進入你耳朵你腦海你心砍,天佑那把innocent 的聲音,不是關於演唱技巧或唱功,就是那份無力軟弱又帶點情絲的質感。
Shine 雖然已成歷史,但留下的歌曲卻比磨爛蓆的歌手有更多出色作品。如果黃偉文給了最好的給Shine,那藍奕邦也交了接近最好的Shine。藍奕邦的詞,是秀麗。若然沒有了如「才驟覺很想鬢辮」這類過份簡化而又有點流於俗套刻板典型的意象,這首詞就會更美。
俗語說轉眼又一世,踏過的春季和秋季,那轉動錢幣,,隨著那歲月流逝,仍會轉了再轉到了最尾終於跌低。
明天可否會變晴朗,或者猜不透已明天,流星總喜愛趁人疏忽的一剎,橫越那靜默稻田。
《流星月台》反而最感染我的一句係「就趁青春去看黃昏中的巴黎,才是最美麗可貴」,即刻可以在腦內想到一個畫面,一部電影等等。
Shine既歌真係好耐聽,就算平凡如《荷蘭水蓋》都是煲極都唔厭。
另,洪卓立今年兩張碟聽落就好有Shine既feel.
我記得當初第一次聽到shine的版本時,立即便覺得這一句「俗語說轉眼又一世 踏過的春季和秋季 隨著那歲月流逝 那轉動錢幣」
跟黃耀明的《春光乍洩》很相像。就是以下這句「意亂情迷極易流逝 難耐這夜春光浪費 難道你可遮掩著身體 分享一切 愈是期待愈是美麗 來讓這夜春光代替 難道要等青春全枯萎 至得到一切」
我不是說抄歌,只是覺得旋律很像,感覺上我會認為是咁岩得咁蹺…
希望Shine不是個歷史..
相比其它偶像, Shine算偶像中的實力吧
可是最近上華納的網站,都被除名了
真是以後都再沒有Shine了嗎?
如無意外應該是這樣了
其實也不算是壞事
整個discography 也不壞,算是有個很好的交代。
再唱落去可能只會是為唱而唱,再保持不住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