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見證紀錄片黃金年代
今年年尾是劇集淡季,如果不喜歡大熱的Westworld的讀者如我,一定感到有點納悶。但不要緊,正好The Guardian有一篇名為「From Weiner to Making A Murderer: this is the golden age of documentaries」的文章,提出現在正是紀錄片的黃金年代,各種各樣不同題材的出色紀錄片陸續被製作推出——今週就順勢來總結今年出色的紀錄片電視節目。
文章標題提及的Making A Murderer 就是Netflix 在上年年尾推出大受歡迎的紀錄片,有關被誤判性襲擊及謀殺的美國男子 Steven Avery坐了十八年監後被䆁罪的過程,盡顯美國司法制度存在的盲點。今年接力的美國紀錄電視,則是同樣引起大眾討論的OJ: Made In America,由ESPN Film製作,講述黑皮膚的美式足球球星O. J. Simpson「巨人倒下」的故事,如何在60年代成為美國家庭的心肝發展到之後因謀殺其妻及甚妻好友而入獄,探討黑人在美國社會地位等的議題。
用蘇聯的「超正常現象」比擬現今社會
另一部堪稱本年紀錄片之冠的是在BBC 播放,由Adam Curtis創作的Hypernormalisation,在上月播出後即成為英國文化界的熱門話題。Adam Curtis視自己為記者而非film maker,這解釋為何他的作品總充滿著詳盡的資料,敘事角度及政治立場特別明確。這次Hypernormalisation 探討的是為何現在世界局勢再亂,有再多的政治改革運動或社會運動,但卻沒有帶來真正改變?
他帶領大家去了解社會如何由70年代開始被商家銀行牽著走,以及在60年代活躍的社會運動如何「撤退」,由集體意識,集體具力量的行動變成僅是個人的思想、信息或藝術的表達。他以作家Alexei Yurchak用來形容蘇聯社會的Hypernormalisation來形容現今的社會,指大家都活在一個似是而非的超正常世界,大家明明知道很多在媒體看到的東西是假的,但卻選擇當成真,因為我們看不到這個現行世界以外的可能——是否也很適合香港社會的現況?
紀錄片雅俗共賞,不再死板
當代紀錄片有很大進展,而這個進展最能在紀錄片的品種與類型的數量表現出來。現在的紀錄片多元化,在目標、角度、紀錄手法到敘事技巧上往往有所不同,創新處處,更不用提千變萬化的題材。不過,其中最大的改變,是紀錄片已擺脫以前大眾對紀錄片已成的刻板、沉悶印象,多得更多的新電視平台以及網絡平台如Vice等製作更多紀錄片類型的節目,電視紀錄片的受歡迎程度及普及已絕對不比劇集差。紀錄片亦不只是中產或高學歷人士的玩意,廉俗不計質素的商業電視台如英國的Channel 5等,就以製作嘩眾取寵話題的低質紀錄片搶眼球而聞名,有一定捧場客。
同時主流電視台亦越來越開放,讓不同界別的創作人製作紀錄片節目。演員歌手專家科學家紛紛成紀錄片製片人,其中喜劇家製作的尤其具娛樂性,比很多肥㫐劇更搞笑好看︰他們採用喜劇手法探討較輕鬆的題材,經典代表要數David Gervais 與Stephen Merchant創作,由Karl Pilkington出演的An idiot Abroad,成為暢銷電視系列;而今年小弟看到兩部少有來自澳洲的紀錄節目,亦來自這系列。
由六十年代嬉皮hippie發展到優皮yippie到今時今日已到水尾的「文青」hipster,對小眾藝術沒甚認識的主流總會對counter culture 皺眼眉,不解的演員Samuel Johnson便在紀錄片Hipsters 帶大家了解何謂hipster文化,探訪世界各地著名hipster 城市,由咖啡、懷舊設計到厚厚的鬍鬚都一一用幽默方法深入了解。
最後要提的是Luke Warm Sex,由stand-up comedian Luke McGregor創作,他表示自己對性愛有恐懼,不能持續勃起,所以希望製作這個有關性愛的節目讓同樣有類似經驗及問題的朋友都能勇敢面對,學習性愛。乍聽可能沒什麼特別,但Luke McGregor用其awkward 尷尬的喜劇手法串通整套紀錄電視,將當中的性題材變得搞笑及溫暖人心,解悶一流。
我們常擔心子女看電視多會變蠢,當然,如果只看香港免費頻道,確實一定變蠢。但若然選優質紀錄電視劇的,我則相信知識一定天天增高,不比看書差。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12月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