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屍走肉,還是要繼續

用喪屍來形容現代生活或人生,不算什麼新奇事。但是長久允的首部長電影We Are Little Zombies(港譯:喪青獻世樂團),卻仍然帶出無盡新意,看得人心情複雜。

看這電影,或者要連他的短片そうして私たちはプールに金魚を(And so we put goldfish in the pool一起看,那你就更明白他的風格及思路。

We Are Little Zombies的好,不只是它在音樂到視覺上的豐富精彩,不單是他參考了經典超任遊戲,而是它在這些gimmicky的外在形式外,還能保持著有血有肉的內在。

這電影很existential,亦很meta,探討的是生命的本身。它很dark亦很有希望,亦很爆笑。它的dark,不膚淺,像長久允自己透露,他童年就是被bully欺凌慣。這個負面態度,在他的短片And so we put goldfish in the pool亦然,這些都是確實從生活裡的體會,不用賣弄亦扮不出。

它的好,亦是因為它亦對現代生活及社會的觀察評論。這電影用不過半小時,就將樂壇或商業社會的虛偽及問題一針破血地點出。那些拿著電話的zombies,那些追星的zombies,那些只求賺錢的zombies,是他也是你和我,我們都是zombies。

這部電影是日版This is England,都是有關Coming-of-age成長,但又有著很強社會文化元素的故事。它比The End of The F**king World這類型同類作品更真實更誠㦝。

它有virtual cinema,未睇的,在家睇咯。


愛的森林,卡農,K歌

最近都用力認識日本文化,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當然是因為日本文化確實精彩,太多可學習。另一原因是可能對歐美文化感到有點悶,找不到驚喜新意,所以在日本裡頭找尋這些新東西。

日本電影,也成為最近的首選,因為日本電影真的太奇特。想要意想不到,看日本電影總會達到如此功能。昨日看園子溫Sion Sono在Netflix上的最新作品《The Forest of Love 愛なき森で叫べ 》,哇,雖然無《Love Exposure》這麼精彩,但依然是讓你看得滿頭問號及不安的好電影。

電影當中有日本女歌手戸川純1984年的作品《パンク蛹化の女
》,改編自Johann Pachelbel 《卡農D 調Canon in D》,唱出大家都在追求但其實不存在現實的純潔美好意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BxgWbqxMzk

聽Canon in D這樣唱,當然聯想起基本上同樣是改編/base on Canon in D的《K歌之王》,陳輝陽又一將古典融入港式流行的傑作。《K歌之王》是Canon in D的變奏不是秘密,只是香港沒太多人寫。當年彭羚翻唱,梁基爵索性用Canon in D 最經典的一段用作前奏。

陳輝陽最經典的作品通常都是這樣取樣古典樂,最經典的是《少女的祈禱》,然後或到較近期的《火鳥》。

當年陳輝陽這樣融合古典的做法,有James Ting刻意取經,為Shine製作的首支單單曲《祖與占》便是取樣Canon in D。

香港的音樂總是較含蓄保守,有些東西不寫到明,就沒有人會明;音樂總是要乖乖地唱,只識彈好聽唔好聽。戶川純的這個版本,幾時有聽過陳奕迅這樣唱《K歌之王》?


迷幻太空廣播

香港又踏入「另一」寒冬,心情沒有剩下多少,唯有寄情於其他事,幸好新的好電視劇有不少,像Netflix上的Midnight Gospel。

這幾年看的動畫很少,一來已脫離日本動畫,二來也沒有太多時間。唯獨Adventure Time成為本人心頭好,點解,我諗唔到有邊部長籌受歡迎動畫有同樣的創意及膽量,無論在劇情到主題到動畫技巧上都敢處處創新破格。

所以特別期待Midnight Gospel,等了這麼久,終於可以看到。Midnight Gospel是Adventure Time的原創人Pendleton Ward與Duncan Trussell的合作。Pendleton喜歡Duncan的podcast 《The Duncan Trussell Family Hour 》,所以主動聯絡,因此成為朋友,更決定將它改編為動畫。

所以Midnight Gospel每集基本上是從Duncan的podcast裡取樣再創作的。每一集穿插於一個離奇古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古靈精怪的星球,而主角同樣是一個獨自生活的年輕人Clancy,他在第二集便開有個狗同伴。

基本上這就是Adventure Time的變奏。有人說Midnight Gospel是成人版的Adventure Time,實質上Midnight Gospel根本上是Adventure Time的延續。Adventure Time從來都是「成人向」,一樣有trippy 迷幻到傻的劇數。Midnight Gospel 讓我想起朋友為港台做的Documentary animation作品,同樣都是為段落加上動畫,注入更多生命。

現實很煩,中國好可怕,香港好傷心。有時候也羨慕可以high 到上太空的人。high 不起的,唯有看Midnight Gospel,看出色的創作,安慰一下自己。


沙發薯:2019年沙發薯回顧

新年伊始,去年香港經歷太多,一眾沙發薯平時的生活方式及節奏都應被嚴重打亂,看電視的時間大幅減少。就趁新年,我為大家整理2019年的重要電視劇,讓大家在假期間有望追回失去的沙發時間。

Game of Thrones:虎頭蛇尾

2019年是電視史上重要一年,因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電視劇Game of Thrones休息1年後,終於推出最後一季——僅有6集的第八季。不過,最後一季播出後引來廣泛不滿,劇集忠實支持者紛紛在Reddit等網上平台表達他們的失望。Reddit的Freefolk副台成為失望劇迷的集中地,出產無數爆笑memes及金句,恥笑最後一季的劣質編劇質素。

同時大眾都將憤恨投射在劇集製作人David Benioff及D. B. Weiss(普遍被稱為D&D)身上,因為網民認為D&D為了接拍最新Star Wars系列而想快速將GoT結束,因而影響劇集質素。

The Virtues:英式悲哀

相隔4年,導演Shane Meadows完成一連三季的This is England後終推出最新電視作品The Virtues。The Virtues一如Shane Meadows一貫風格,捕捉英國working class低下層的悲哀與浪漫,保留他獨立電影風格,結合家庭電影片段及沒劇本即興拍攝方法。今次故事圍繞由北愛爾蘭移居到英國北部的Joseph。他兒時在孤兒院被性侵犯,被迫與妹妹分離。長大後成為酗酒者,經歷婚姻失敗。他因兒子被送到澳洲而崩潰,前往北愛尋找妹妹。當然不得不提PJ Harvey為劇集提供音樂。

Gentleman Jack:19世紀剛烈女同志

近年沙發薯已在電視上看了不少LGBTQ主題的電視劇,大熒幕上亦剛欣賞過The Favourite,18世紀的宮廷女同性戀故事,但有關19世紀的呢?我們或者都沒有認識。英國著名編劇Sally Wainwright一向喜歡寫有關她家鄉Yorkshire郡Halifax的女人故事,這次首部與HBO合作的Gentleman Jack就更進一步,講述19世紀郊區女同性戀故事。

故事根據英國地主Anne Lister的日記來編寫,主要圍繞她與她的愛人Ann Walker波折重重的感情關係。Anne的男性打扮讓她在當地有Gentleman Jack之稱。她無視當時社會給予女性的包袱,亦不甘踏上一般女性結婚生子的傳統人生。劇集中她與Ann的關係不是轟天動地的愛情,但基於當時社會的道德傳統的界限,這段關係有着說不出的感動,令人看得特別心酸。

This Way Up:麻煩人生,一直向上

近年大熱的喜劇家Aisling Bea用自己失意的生活經驗,寫出這部笑中有淚的喜劇This Way Up。此劇有點接近Fleabag,都是講述一個經歷創傷的年輕女生如何從谷底爬出來。Aisling伙拍同是來自愛爾蘭的Sharon Horgan(她的劇集代表作是Catastrophe)。二人共同擔任監製之餘,亦飾演姊妹。This Way Up成功捕捉當代年輕人生活的快樂與哀愁及城市生活的冷漠,很易讓人看得投入,當中情感細節很真很細膩。

去舊迎新,今年自然亦會有一大堆出色電視出爐。叫人引頸以待、由Sherlock班底製作的Dracula已於元旦播出,戲迷又可以為着充滿扭橋及緊張的情節而大呼過癮。

原文刊於明報2020年1月3日沙發薯


沙發薯:飛上太空笑一笑

原本以為香港人終可以在農曆新年抖抖,怎知武漢肺炎又令香港踏入另一個危機。不宜出街,煲劇自然是明智之選。不過,揀劇切記小心,盡可能避免太接近現實的劇情,不然得不到安慰之餘,更會觸景傷情。

避開不看《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hernobyl),因為不想在電視都要看到隱瞞資訊,令人民受苦的害人政權。HBO的最新太空喜劇Avenue 5,反轉Star Trek等一眾sci fi太空電視電影設定,看似是逃避現實的好選擇,只有離地上太空的笑彈吧?那不如先看看以下的小小劇透。

故事講述太空郵輪Avenue 5因為一場意外而脫離軌道,短期度假一下子變成3年監禁。滯留在豪華郵輪上,應尚未算是世界末日?怎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原來船長不是船長,真正那位早在意外中離世;現在由Hugh Laurie(House中飾Dr. House)飾演的船長原來只是被請回來的演員,目的只是擺出一個專業有型太空船船長的款,說盡模稜兩可、振奮人心的空洞領袖式說話,令乘客感到安心。

忽略專家意見 唱反調顯「威信」

另一邊廂其他航員原來一樣是假貨,只是為了滿足老闆貪靚需要而請回來的俊俏演員。什麼老闆才會只求視覺效果?當然是缺乏同理心的「典型」富豪,他懶理船上人安全,只顧自己生意;缺乏基本常識,經常忽略專家意見之餘,更喜歡與乘客唱反調,藉以突顯自己的威信。

工作人員沒有頭緒怎樣解決這次危機,全因他們實際上是一群烏合之眾,缺乏專業操守與道德而且經常犯上嚴重技術錯誤。每一個錯誤,小的令少數人喪命受傷,嚴重的則可令全船人一鑊熟。船員可吃喝玩樂,忘記清空屎渠,結果爆屎渠,太空上出現前所未見的「屎」河;整艘船則面臨中輻射毒的危機,因為屎渠的屎同時亦是保護太空船的保護膜。坐上一條這樣的船,乘客反抗沒作用,走也走不到,只能自求多福了。

Avenue 5由英國神枱級喜劇編劇Armando Iannucci創作,英美兩地經典的政治喜劇Veep(美)與The Thick of It(英)均出自他手筆,他最近的作品是電影The Death of Stalin,同樣是政治喜劇。所以此劇劇情雖是純屬虛構,但其實內容暗地裏極具政治性,盡在冷嘲熱諷政客與商人的無賴與無能。

劇集播出後口碑一般,但個人認為其實仍然有不少精彩之處。首先Hugh Laurie飾演一個扮美國人的英國演員,十分meta,單是這點已經可令一眾看House長大的電視迷滿足。另外來自近年其中一最出色喜劇This Country的演員Daisy May Cooper亦有份出演,她在第四集中送上爆笑演出。劇集最精彩的地方當然亦要數由經典英國演員Rebecca Front飾演的乘客Karen Kelly的部分。「發國難財」的Karen表面上為乘客爭取福利,但實質上已被船公司收買,吃兩家茶禮。乞人憎,卻依然十分好笑,這正是其出色之處。

若然嫌Avenue 5的幽默太dry,太政治化,那或者可以試試Apple TV+的Mythic Quest: Raven’s Banquet,同樣與遊戲、科幻有關。此劇由長壽處境喜劇It’s Always Sunny in Philadelphia的班底創作,所以有一貫美式處境劇的笑料。這個時勢,要笑多一點。

原文刊於明報2020年1月24日沙發薯


沙發薯:避世之選 2019最佳青春劇

由六月「反送中」運動爆發至今,用家無寧日來形容這半年來香港人的生活可謂十分貼切。亂世當中,娛樂也好像是錯,看電視輕鬆一下亦難免感到有點羞愧,好像對不起在街頭被暴力對待被拘捕的抗爭者。

如果你都有這心態,那不如讀讀林夕寫給港人的《最後的信仰》。如他所言,要打倒妖怪,還需要「心理愉快」,必須好好活下去。佳節將至,或者就躺在沙發上慵懶休息,趁機看幾套今年出色具娛樂性的青春劇,逃避現實,讓腦袋休息一下。

今年年頭Netflix的Sex Education是佳節期間消磨時間的其中一個選擇,事關它淫而不賤,十分爆笑,就像是電影American Pie的廿一世紀有品味版本。劇集圍繞高中生Otis與死黨Eric及Otis的暗戀對象Maeve的校園生活。Otis對性毫無興趣,但因為母親是性治療師的關係,他學到豐富的性知識。Maeve住在旅行拖車過着貧苦生活,發現Otis的才能後,決定與他在學校合辦「性診所」,幫助校內同學解決性疑惑及難題,從中掙取外快,幫補家計。有型有格的她亦無意中啟動Otis的性趣。

Sex Education有齊出色胡鬧喜劇的必要元素。它有具個性的角色,出色的演出,爆笑的橋段——少不了令人突眼的尺度。Otis是典型的「宅男」,聰明內向怕醜,經常做出尷尬行為;死黨Eric是黑人同志,風騷幽默,一舉一動都好笑;Otis母親Jean則是聰明計算的另類母親,飾演她的是Gillian Anderson(X-Files)。

不一樣的世界末日

首季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早在2017年推出,但最新一季才剛在Channel 4/Netflix出爐。這是有關一對年輕人離家出走的公路電影故事。兩個不合群的另類青年(misfits),在家庭及學校都找不到容身之處,結果誤打誤撞偷了家人的車,無意中踏上不歸路,成現代英國版Bonnie and Clyde。

此劇畫面充滿型格,不乏抵死劇情與對白,有出色的選曲配樂(由Blur結他手Graham Coxon主理),加上故事本身是有關不能與社會及其他人兼容的「異類」,所以一早成為喜歡小眾獨立電影或文化朋友的心頭好。如果你喜歡Juno、500 Days of Summer等電影,那這劇絕對是你聖誕的最佳伴侶。

說到今年出色的青春劇集,Euphoria相信會是在榜首。由hip hop界巨子Drake監製,Euphoria像是美國暗黑激進版Skins。與Skins一樣,它圍繞一班面對着不同問題的高中生。不一樣的是,此劇的角色處於更黑暗的位置,與濫藥、自害、欺凌、性侵犯等等的嚴重問題糾纏。

Euphoria雖然處理沉重主題,但卻不屬那種令人心情低落的作品。劇集的製作水準極佳,出色的拍攝手法及畫面基本上已令人目不暇給。加上其獨特的敘事手法,Euphoria有着令人一看沉迷的魅力,能將你吸進這班心靈空洞且充滿裂縫的年輕人的內心世界。

身在自由世界的歐美年輕人沉淪在自我的世界當中,經歷無數掙扎,而世界另一端的香港年輕人則為着社會、集體的未來而經歷心靈及肉體的挑戰。或者,某程度上,最壞的時代,也真的是最好的時代。

原文刊於明報2019年12月6日副刊沙發薯


沙發薯:香港電台的機會來了?

上周港台辯論節目《視點31》原本請來黃秋生及何君堯辯論,怎知當日黃秋生有急事,臨時缺席,結果要主持利君雅頂上,與何生討論。節目出街後當然引起很大反應,正常人看到的是「我睇唔到我唔知情」式浪費時間的詭辯,但「幫港出聲」等「愛國愛港」政治平台上的觀眾及網軍當然有別樹一格的視野:他們大罵港台偏頗,紛紛叫「早日解散香港電台」,然後群起對有巴基斯坦血統的利君雅作出種族歧視的羞辱。

相隔兩日,巧合地BBC長壽時事辯論節目Question Time上周一集在英國同樣引起類似的小風波。該集討論Harry與其妻Meghan Markle脫離王室一事,談及媒體針對Meghan,處處對她作出負面報道。現場女觀眾直指這是因為她的混血血緣之過,是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在座的演員Laurence Fox即時反白眼嘆氣,輕佻地否認此說法,他以「愛國論」回應,指英國是歐洲其中一最大愛國家——這絕不屬種族歧視,更形容這種racist指控已變得很「boring」。

現場觀眾回應:「最令我擔心的是這是出自你口,一個有特權的白種男性(White privileged male),你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經驗。」Laurence即時以「Oh god」回應,辯護自己是「生成這樣」的,反指觀眾是種族歧視;他亦批評這種過分政治正確,什麼都用「racist」來用作理據的風氣。節目一出街,即時炒熱社交網絡。網民普遍大數Laurence的不是,稱他為「上等的高傲白人」。左翼媒體亦當然群起批評,就連本地演藝人協會都直指他是演員界之恥。

四面受敵 BBC地位岌岌可危

同一時間,不少文化評論人亦慨嘆節目水準下降,常請明星作嘉賓,變得娛樂化。然而,討論的重心不是單在Question Time ,而是整個BBC身上——QT不是唯一一個變得比以往通俗的節目。面對其他商業電視台的競爭,以及大眾與政客持續的批評,公營、自主及非商業的BBC一直尋求製作更高收視、更多人收看的節目。這十年保守黨執政,英國政府節財,大幅縮減所有公眾開支,BBC一直是政客的攻擊對象,所以BBC就變得更是歇斯底里。

這幾年像Netflix為首的串流電視服務愈來愈普及,年輕人觀看BBC的人數跌入新低點,令BBC的地位就更岌岌可危。今周BBC的總裁Tony Hall離職,保守黨就再次把握機會,要求BBC改革融資模式,以及終止電視牌照費。BBC正式進入寒冬期,英國文化人再開始為BBC的前途感到十分擔心。

BBC免受商業壓力及影響,製作獨立自主、具教育意義及科學邏輯的節目,可抗衡劣質流行文化。所以英國需要BBC;同一道理,香港在這個政治緊張的時勢亦特別需要任何獨立自主的媒體。雖然公營的香港電台以往影響力有限,眼界不夠,但是現今年輕人在網上看電視的習慣,正正給香港電台一個新機會。政治節目如《視點31》或具創新精神的外判電視劇如《萬輻瑪利亞》都能夠在網上找到一班支持者,引起討論。加上現在港人積極尋找TVB以外的選擇,24小時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或者就有潛力成為電視迷的新選擇。不過,當然,大前提是港台可以更進取,以及至少能夠繼續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自主,不會跪低吧。

原文刊於明報2020年1月24日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