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雨傘運動」開始,「世代之爭」此論述進入香港主流,八十後九十後或最近的「廢青」,都屬香港媒體有組織地簡化與醜化年輕一代的label。分世代不只香港會做,由baby boomer到Generation X,Y或Z,又或是泛支現今年輕成年人的millennial,外國一様流行,只是這些稱號都沒有被媒體渲染,用法中性,學術文章到主流媒體都照用。經典Teenage Drama劇集Skins正是反叛Millennial的最佳寫照,此劇今年踏入十週年,標誌著像微著問題天天都多,所以天天瘋狂派對濫藥飲酒的歐美年輕人「Skins」一代已經逐漸遠離我們,青春不再。
新一代的年輕人即所謂的Z 世代明顯處於一個不同的局面,豐裕穩定的家庭環境與不明朗的政治局勢及愈縮愈少社會資源形成強型的矛盾,便是當代在白人家庭成長的歐美年輕人的基本背景。這十年還未有一套Teenage Drama及Skins劃時代及震撼,但兩年前在挪威意外地大紅的Skam,在這兩年間紅遍整個北歐到全世界,被拿來與Skins比較,則至少反映出部份當代年輕人的面貌。
挪威富有新一代,羞愧源於太幸福
Skam 在挪威文即是Shame羞恥的意思,電視劇以「羞愧」作題不無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年輕一代常被詬病「太幸福」,不進取。劇集挪用這一代莫須有的「羞愧」,巧妙地用來講述這班如何在富裕環境成長下的新一代,在享樂主義大前提下,面對成長路上各方面的心理挑戰——這些挑戰常被成年人刻意忽略,但那個青年未經歴過?年輕人㦬患精神病的數字在歐美持續增加,證明這些成長問題絕不可看輕。劇集主線雖還離不開情情愛愛,但當中以額外平實及直接的敘事手法,具說教意味的劇情來探討更大如同性戀、家庭問題、心理問題等的議題,都是贏取觀眾的原因。
不能不提此劇充分利用multiplatform 多媒體平台來讓年輕人更投入劇集亦是賣點之一。製作此劇的挪威電視台NRK P3為這些角色開啟他們的社交網絡戶口,並實時在社交網絡發佈劇集最新的片段及各各人的訊息談話內容。
Skam 剛播完三季,2016年最多人用的新生嬰兒名字統計數字剛公佈,順理成章是Skam第二季的男主角William與女主角Nora的名字,便知此劇在挪威多受歡迎。美國娛樂圈巨人Simon Fuller亦已買下版權會將Skam 拍成美劇,我們來年便可以見證這卷北歐年輕風會否成功征服歐美市場。
年輕就要有前途?
Skam外,挪威國營電視台NRK有關當代年輕成年人的電視劇Ung og Lovende亦異曲同功,刻劃了當代挪威年輕人的面貌。挪威是世界上其中一最富有國家,石油為國家帶來大量財富,普遍挪威家庭都屬中產生活水平,加上社會福利與保障優良,基本生活所需無所憂的新一代面對的通常都是像Skam出現的「第一世界First World Problems」,是思考存生存與人生意義的心靈掙扎。
Ung og Lovende(Young and Promising),便是講述三個年輕女性追逐她們藝術夢想的故事。此劇的題目與Skam同樣有趣,因為三個主角才華都不怎樣耀眼,她們的事業與人生都不怎樣promising——故事主線與Skam 亦一樣平平無奇。或者,劇集就是要問一個問題,年輕人,是不是就一定要背負著要成功,要有前途的包袱?
平庸的我們在平淡生活靜靜地追逐真我或者就是這一代年輕一輩的共同特性,而將其平板地敘述亦諷刺地成為我們最擁戴最受落的娛樂文化內容。羞愧?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3月沙發薯
英國對quiz show問答節目特別着迷,由日間到晚間電視都充斥着不同的問答節目,如香港經典的《百萬富翁》及《一筆Out消》亦都是來自英國。有趣地,全多得社交網絡如Twitter或Instagram,這幾年問答節目的受歡迎程度有增無減。大家可即時上載分享精彩場面,令它們的壽命不再局限在電視︰無數爆笑或震驚的短片繼而產生,再衍生無窮不盡的meme或再創作,證明這就是問答節目的新黃金年代——長籌節目University Challenge就是最佳證明。
始播於1962年,University Challenge 是英國電視文化不可或缺之一。由資深記者Jeremy Paxman 主持,University Challenge 就像是港台小學生常識問答比賽的大學原版,基本上就是各英國大學院校派出不同參賽團隊參與的年度問答循環賽。不同香港小學版被放在冷淸的週末淸晨播放,University Challenge在BBC 2 晚上黃金時段播出,早成英國家庭餸飯必備之選。問題的艱辛及專門往往是觀眾投入的原因,電視前的你能答對一題所獲的滿足感基本上可令你滿足一晚。不過,年輕觀眾的目光卻不在問題上,而是參賽者的外形打扮行為舉止。
問答節目參賽者,越怪越愛
University Challenge 近年已成年輕人的搜奇節目,在一眾通常書生打扮的參賽者中稍有不同的,通常都會在Twitter 上被廣傳取笑。剛在月中播放的本季決賽成最近英國電視界的盛事,全因「星級」參賽者Eric Monkman有份出賽。代表Cambridge Wolfson 的隊長Eric Monkman來自加拿大,早在上年九月首次出賽後便即時而成為網絡紅人,專屬他的hashtag如流星雨般誕生,如#Monkmania就是他的流行見證。
作為隊中搶答王的他基本上解答大部份問題,每次搶答按鐘後他都以肉緊的表情,中氣十足字正腔圓地用其加拿大口音鏗鏘地說出答案——這就是他受歡迎的原因︰三分外形(有人形容他像「獨男版」Matt Damon),四分是他充滿能量的答題技巧,三分出色表現。
這幾個月間他的人氣隨著他在更多比賽中出現而持續增長,網友不只在Youtube 上把他的片段remix 挪用,更為他的片段剪輯,不少短片都有數十萬點撃率。他在網絡的受歡迎程度亦令新聞報紙爭相報導,最近更上了英國的The One Show(像是英國的「東張西望」),比起不少明星歌手引起更多話題。
最蠢答案被廣傳恥笑
英國問答節目實在太多,除了University Challenge 外,Pointless 亦是經常「上報」及在社交網絡被廣傳的節目。Pointless 的節目形式頗反傳統,你不只要答對問題,而是要答最偏門最少人知道的答案,越少越高分。由於參賽要打孖上,所以參賽者都是情侶或好友,加上需與主持有不少交流對答,節目通常有很好的火花,比一般嚴肅的問答節目更具娛樂性。參賽者亦因此通常都不是知識滿分的精英,而是他也是你和我的普通人,笑料就自然更多了。
像今年一月播出的一集中,大學生Sarah就在網絡上引起嘩然,她的答案被批評為「史上最差答案」,而與她一起參賽的好友的表情,亦是吸睛之處。她的問題是「列出一個以兩個輔音(consonant)結尾的國家」,極為緊張的她介紹自己,提到自己A-Level有修讀地理後,她閉上眼惶恐地答「Paris?!」。當她望到站在身旁的好友翻白眼的反應後,她也心知不妙,即時作哭「我乜都唔知,我乜都諗唔到,一片空白。」結果網上大家爭相指她如何無知,而報章則在她好友的反應上落篇輯,成為一時佳話——大概她也只是太緊張才答出這離譜答案吧。
時代變,不只電視的生態轉,就連收看電視的文化與習慣亦與傳統模式很不一樣。電視以外在網絡引申的創作與短片,已成為電視節目的價值的一部份,是電視節目的第二生命。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4月27月沙發薯
台灣有望成為首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地區。可知這段改變社會的里程是經長年累月合四方八面的努力才能走到終點—不僅社運,台灣的流行文化亦擔當了影響社會觀點的重要角色。台灣流行歌手像蔡依林張惠妹等巨星不時主動支持LGBT運動,更不乏有LGBT主打單曲,蔡依林2014年撐同性婚姻的《不一樣又怎樣》是一經典,引起廣泛支持與討論。
公視推白先勇《孽子》改變台電視生態
台灣電視一樣走得前,將LGBT主題帶到主流,多得台灣有比香港成熟得多的非商業獨立的公共廣播,尤其是1998年才成立的電視台公視(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以高質素,非商業及知識節目作主導,製作過不少出色經典節目,像2003年改編白先勇,有關七十年代台北同性戀社群的《孽子》便是華語電視的代表作。
曹瑞原執導的《孽子》媲美BBC經典小說改編的史詩式電視劇的質素。它有完整的世界觀,有出色的演出,有動人的故事——更甚的是它有由影像與音樂湊合出來的文藝鄉土浪漫。由音樂人范宗沛所製作的原聲是華語電視的原聲傑作,當中淒美低徊的絃樂,正是那些雖年輕盛壯卻滿懷壓迫哀愁的男孩流連在公園與及溜冰場的最佳配樂——他們由當時的新晉演員范植偉楊𧙗寧張孝全等演譯。
提《孽子》,不能忽略導演曹瑞原。他對電視與藝術創作有高尚的情操及追求,他曾在雜誌訪問批評民視劇集對生命沒自己看法,僅廉價煽情,說:「他們把人的情感看得很簡單,不斷的從觀眾掏那種很cheap的感情,來完成商業利益,這是很不道德的。」他相信電視質素與人民生品質有直接關係,這或者就能解釋為何他的電視作品總是口碑滿道,並積極把白先勇的傑作搬上電視的原因。
台灣文化風開放,電視廣播教育大眾,將LGBT議題帶入主流討論,都製造了台灣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的重要環境。文化大國英國也只不過在四年前2013年才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天主教座大的北愛仍未合法),而當中的路亦一樣漫長崎嶇——兩地其中一共通點是英國電視也積極將LGBT帶入主流。
英電視Queer Britain 探索不同LGBT 議題
除了近代英國電視極具影響力的Russell T Davies 創作的經典Queer as Folk 及他其他LGBT 創作如Cucumber、Bob & Rose、Torchwood 外,就算是全球大熱的電視劇亦不乏LGBT角色。大熱青春劇 Skins 每一輯都有LGBT 主題,就是婆媽肥皀劇如EastEnders, Coronation Street等亦早加入LGBT 主線,最近合家歡長籌的Sci-fi Doctor Who 亦在最新一季加入首個女同性戀夥伴,可見LGBT 在英國滲透度之高。
年輕人電台BBC Three 近年積極製作有關敏感題材的節目,LGBT 主題是座上客。最近由Youtuber Riyadh Khalaf 主持的紀錄片系列Queer Britain便探索不同LGBT 議題。第一集他嘗試了解究竟宗教信仰與LGBT可不可和諧共存,當中訪問有因為被開放教會接納而重拾自信的變性男生與及被Jehovah’s Witnesses的父母斷絕關系的同性戀男生,從不同角度了解議題。
眼見民主的台灣越走越開放,跟上其他民主國家腳步,也無法避免為香港的落後而感到落寞。當然,香港的LGBT 運動已有進步,但LGBT 的討論多仍局限在LGBT社群的範圍,公開承認是同性戀的名人仍然被邊緣化。如香港異性戀名人明星與及主流電視能夠積極加入討論甚至支持,或就能給予LGBT 平權發展一個良好環境。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6月9月沙發薯
國際局勢是劃分時代的重要指標,亦是大家創作的背景與靈感,一向緊貼時事的電視亦不例外。中東糾紛𣶹生的伊斯蘭國ISIS與恐襲都是自911 以來最嚴重的國際議題,尤其這幾年在歐洲頻密發生的恐怖襲擊,已標誌著戰場已延展到平民身處的繁榮城市。
近年英國境內極端份子數目的增長是令人憂累的問題,英國電視台亦陸續製作紀錄片去探索這些極端份子的背景與及被「極端化」的經過。電影創作人 Robb Leech為BBC Three 製作的My Brother the Islamist(2011)與及My Brother the Terrorist(2014)尤其特別。他展開一系列的調查,了解與他一同長大的繼兄被極端化的過程及原因。其繼兄 Richard Dart與他一樣都是生長在英國的白人,他自在2009年經認識Anjem Choudary與其 Islam4UK組織後便成為極端份子,疏遠其他人。
Channel 4 在2015年推出的My Son the Jihadi與及2016年推出的The Jihadis Next Door亦是出色的紀錄片,前者贏得BAFTA的最佳獨立紀錄片獎項,後者對倫敦Jihadis 的調查令人有更深入的認識——最近在London Bridge 的襲擊者Khuram Butt便出現在這紀錄片中,證明此片的調查認真及可靠。
電視上缺乏亞洲面孔與主題
了解伊斯蘭教與歐美的糾紛不應僅將焦點放在極端組織身上。在多文化的社會上,娛樂性質的電視劇亦有需要觸及更多非中產白人為主導的話題,這才會使不同族種宗教的人能夠有權發聲,或有被社會大眾看見的機會。可惜由有亞洲血緣的演員主導的電視劇仍然不多,美國較受歡迎的僅有The Mindy Project 與及在Netflix 剛播放第二季的Master of None,亦不是探討伊斯蘭教主題的電視劇。
最近英國Channel 4 的新劇Ackley Bridge 則用一個很有趣的角度探討伊斯蘭教社群與英國生長的白人的關係。發生在英國貧困的社區,中學Ackley Bridge由兩所截然不同的學校合拼︰一是移民人口佔多數的中學,另一是白人佔多成績欠佳的中學。此劇講述這中學如何處理兩班學生的衝突, 伊斯蘭教的女學生不屑開放坦蕩的英國白人女學生;反叛白人學生如何對視伊斯蘭教,認為是入侵者等等都反映現實,令人對當中的議題有不一樣的反思。
伊斯蘭教本身的世界觀與國際社會著重的普世價值的差異或者就是所有問題的基本根源。身處在西方社會,伊斯蘭教徒難免感到孤立,難以融入。挪威的大熱青春劇Skam亦踏上另類青春劇始祖Skins 的步伐,加入伊斯蘭教角色。Skam 更走前一步,在最後一季(第四季)以伊斯蘭教女生Sana作主角,故事圍繞著她——一個生長在挪威的虔誠年輕伊斯蘭教徒——生活上面對的挫折。
一直甚富教育、說教意味的Skam在最新一季繼續嘗試以電視教育大眾,嘗試將伊斯蘭教的年輕人的問題呈現成一般年輕人面對的問題——劇集亦把亞洲人潮起來,將當中的男生掃造成性感型男。在一眾視飲酒、性行為與及藥物為平常的挪威年輕人當中成長,作為一個遵守伊斯蘭教教義的女生來說,每一天都充滿挑戰,不只是對性或愛有不同的意見,在生活遇到的歧視及偏見,就更難面對。
我們不時用電視來作娛樂避世,但利用電視來入世了解國際問題,也是很不錯的娛樂呢。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6月沙發薯
由英國Brexit 到Trump 當選,極右派座大,活在此刻的我們都是疑問天天都多,時刻都需要對這世界認識更多,BBC Two 探討時事議題的This World 就是當代恩物。
了解時事話題的懶人包
二月頭播出的一集 After Brexit: The Battle for Europe 是由記者 Katya Adler走遍歐洲去了解Brexit 對歐盟作出的衝擊,為理解極右民粹派在歐洲的崛起,她到意大利訪問Five Star Movement ,到荷蘭接觸Party for Freedom,這邊反歐盟反移民陣營均相信歐盟將即將解體;她到比利時及德國與歐盟成員對話聽取歐盟的回應,他們則信歐盟不倒,只需重組。這一集是歐洲局勢懶人包,一小時內讓你掌握基本局勢。
最新一集 The Attack: Terror in the UK 以docu-drama 形式講述伊斯蘭教徒Joseph 在監獄時被極端化radicalise的故事,闡述被迫上絕路的回教徒如何在軟弱時被極端化的情況。上一集的 Born Too White 由有白化症 Albinism 的醫生 Oscar Duke 到訪全世界最高比例患有白化症的國家坦桑尼亞Tanzania,了解albino(患有白化症的人)在東非的處境。
白化症是不能製造黑色素(melanin)的遺傳病,在全球二萬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症,但在坦桑尼亞卻是1429比1,總共有16000人口患有此症,估計是因為近親繁殖的原因。自十年前albino在坦桑尼亞 被迫害謀殺的新聞登上國際新聞頭條,當地政府才開始幫助這群人口,教育大眾。在東非大部份人口都是黑皮膚,教育知識水平不夠高的情況下,albino不只在外表上不合群而被歧視,不少人更視迷信以為他們身體有更好的體質,這些體質更會令他們富有,故Albino 在當地有Dili (錢)的外號。這就是他們一直被迫害的原因︰不少人買兇將他們謀殺解體,用來製做巫藥。
難以相信21世紀的地球上,在貧困落後的國度中長得不一樣仍然是原罪,每天過著膽驚受怕的生活。不過,莫說整個世界,單是在同一個國家甚至城市,只要活在不同的角落上,生活環境到遭遇都會是南轅北轍。就像在英國,活在郊野小鎮,與活在倫敦等大城市就是完全兩個世界,BBC Three 的最新喜劇This Country就正是有關年輕人活在英國南部效野小鎮的故事。
爆笑描述郊野小鎮生活
Mockmentary偽紀錄片形式的This Country是由Daisy May Cooper與Charlie Cooper兩姊弟創作,分別飾演劇中的表姊弟Kurtan 與Kerry,將年輕人無所事事的小鎮生活爆笑呈現。他們雖然二十多歲,但仍與小鎮中十歲多的兒童結伴暢遊,成為他們的頭領作惡。他們亦會幼稚得因為中學時的老師死去而在街上歡呼歌唱。
This Country將侷促的小鎮社群幽默地呈現,卻不失真實性,皆因劇集是根據Cooper姊弟在Cotswolds生活的真實經歴而創作。二十多歲的他們兩人在大學過後因發展不如意而搬回小鎮Cirencester與父母居住。他們自感生活停滯不前,當所有朋友都踏上青雲路搬到倫敦,他們卻重回小鎮。他們利用這些生活經驗與及他們朋友的趣事創作了This Country,算是一炮而紅,現取得不錯收視更贏得好評。世界之大,絕處亦可逢生。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3月沙發薯
以癌症為題材的創作離不開煽情慘情故事,疾病和生離死別固然沉重,但不代表一定要哭哭啼啼,Breaking Bad就是一經典例子,以主角患癌切入,真正的故事是他如何為籌醫藥費與及趁自己在生,為家人準備一大筆錢而走上製冰毒的罪犯之路。
BBC的最新電視劇Ill Behaviour的取材接近,幾乎是英國版的Breaking Bad;不同的是,Ill Behaviour中犯法的不是患癌的角色Charlie,而是他兒時好友男主角 Joel 。
Ill Behaviour 是喜劇編劇Sam Bain 的首套單飛作品。堪稱為千僖年最好笑的英國喜劇Peep Show 與及有關大學學生生活的Fresh Meat 都是他與拍檔 Jesse Armstrong的作品。這次Ill Behaviour與他舊作的形式很不一樣,只是三集的mini series,相同的是同樣充滿黑色幽默。
男主角 Joel 與結婚多年的老婆離婚,因而從她身上獲得一大筆錢。正在從心靈創傷康復的他發現Charlie患上癌症卻不願接受正統醫學治療,只以草本與及果汁療法治療。他拒絕化療,不只是因為他是崇尙自然另類療法的嬉皮一族,更重要的理由是其母死於癌症,他不想重覆她死前接受化療所承受的折磨。
Joel 發現Charlie所患的癌症若然及早接受化療,㑹有逾九成機會成功康復。還未走出離婚打擊的他便產生瘋狂念頭︰為救好友一命,他不介意綁架禁固Charlie三個月,強行為他進行化療,直至化療完成。這就是故事主線,夠瘋狂吧?不過,除了搞笑顛倒的劇情外,此劇引人入勝的是它真正探討的主題—友誼。
與家人情侶一樣,朋友之間的關係其實一樣極度複雜。除了友誼外,朋友間總有說不出的恩怨複雜感情。相識越長,關係就更難用筆墨形容,不只間中的爭執或口角,不同的價值觀的磨擦及無意中的權力角力都令當中的關係除了有愛外,亦會有一定的妒忌、不滿甚至是丁點的仇恨。此劇真正探討的就是朋友之間這些複雜情感,亦是編劇Sam Bain他自己個人生活經驗的體會。
同性戀比殺人放火更下流
上月是英國的LGBT Pride 週,BBC 在各個頻道亦特意推出專題及特別節目。其中Against The Law是結合改戲劇與真實訪問的電視劇,探討在同性戀合法前同性戀社群的狀況(1967年英國才將同性戀合法化)。當中的故事改編自記者 Peter Wildeblood 的真人真事,一晚他偶遇海軍士兵 Eddie McNally,二人從此成為情侶。不過因為Peter 與上流社會有來往,因而被警方盯上,截收他們二人的情信再將他們拘捕,藉以將上流社會的同性戀者一網打盡。
同性戀當時是犯法,所以同性戀社群需極度小心低調,因為一舉一動都會讓人有藉口將你定罪。被訪者表示在街上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被視為同性戀行為,而警方截查信件在當時是十分流行,不少人因此而被拘捕入罪。長在海上的海軍亦是同性戀的「溫床」,其中一被訪者當時就是在船上被補。他若向警方提供更多同性戀者名字,他就可以由五年刑減至數月。因此他透露了一高級海軍的名字,結果這高級官員吞槍自殺,令他一生都承受這悔疚。
縱使在香港同性戀的平權進程不及歐美,但也難以想像原來同性戀曾經有如過街老鼠,比殺人放火的犯人更不被尊重——更令人心寒的是當時的政府與警方真的視同性戀為嚴重罪案,誓要將更多人送入監獄。嗯,世界今時今日的自由與文明,真的不可以當是理所當然。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8月12日沙發薯
這週沙發薯當然仍對Game of Thrones 第七季大結局念念不忘,並開始對兩年的等候感到不安煩躁緊張難眠⋯⋯如果你像我一樣都有這GoT症候群的話,那就急切需要找新的電視劇追看,暫將GoT拋諸腦後。
GoT級數的製作與陣容可謂史無前例,找類似種類的電視劇去填補空缺未免是雞蛋碰石頭,所以眼界應放在不同類型的劇種。由基本上是史上最佳電視劇常客的The Wire 的創作人 George Pelecanos與David Simon合作的HBO大製作The Deuce便是其中一值得追看的候選新劇。
七十年代紐約成人電影暗黑歴史
此劇不僅是有最強製作班底,連演員陣容亦屬星級︰領銜主演的是James Franco 與Maggie Gyllenhaal。劇集的內容則是創作人一直最感興趣的︰社會裏暗黑不見光歴史。這次的背景是70年代的紐約,這大蘋果最金光璀燦,流行文化包括音樂與電影的黃金時期,原來也是成人電影與賣淫事業的高峰。The Deuce 以嚴謹的製作,將七十年代不見光的紐約重現在我們的小螢幕。七十年代的Time Square,服裝到髮型都忠於時代。首集才在HBO今週推出,喜歡大製作史詩式敘事方法的沙發薯相信會被即時迷倒。
哈利波特作者的倫敦偵探劇
戀英派?鍾愛倫敦?喜歡Sherlock 喜歡偵探?喜歡英國的傳統罪案故事?或是——最重要的是——喜歡Harry Porter?那BBC的最新製作Strike: The Cuckoo’s Calling ,用來與ITV大熱作Victoria打對頭重點大劇,便是你下一套要追看的電視劇。Strike 小說系列是J.K. Rowling 的偵探小說系列,不過,她為了不讓大家先入為主,所以她用筆名Robert Galbraith推出這暫時有三輯的小說。雖然這次與魔術無關,但Strike與Harry Porter 的共通點是它們都有異常的英國文化元素,或者這就是J.K. Rowling這個高調敢言的左傾工黨支持者的其中一吸引之處。
Strike 基本上有如現代新版福爾摩斯,主角Camoran Strike 是前軍人兼著名rock star 的兒子,現則是低調偵探,窩身在London 市中心Wes End 的Leicester Square 一小單位兼辦工室;脾氣性格古怪,人際關係複雜。新秘書Robin 則有敏銳超卓的觀察力及分析力——這些設定都似曽相識?嗯。此劇非什麼破格之作,最特別的地方是他們把倫敦呈現成像Manchester 一樣帶有工業城市的破爛灰舊之感,忽略倫敦繁榮具時代感的一面,算是此劇最獨到之處。
英國市民投靠伊斯蘭國的寫實劇
另一邊廂,喜歡電視劇貼近時代命脈的,就不要忽略Channel 4的The State。不是打漏了S,而是這電視劇的背景是依斯蘭國Islamic State而非United States。由一向喜歡製作基於歴史或現實資料的導演 Peter Kosminsky創作,The State 講述的是一班由英國秘密前往敘利亞為IS服務的英國市民。
現今數據顯示大概有850英國市民飛到敘利亞Syria 或伊拉克Iraq為 jihadist組織服務。難以想像任何人會由一個文明國家,世界傾慕的開放國度,選擇前往一個宗教主導,自由欠奉的地方——這正是The State 引人入勝之處。製作團隊花了十八個月時間研究主題,當中的劇情都是有根有據,並非純屬虛構。此劇引起保守右傾小報Daily Mail 批評,指他們歌頌Isis,但這些指控當然站不住腳,因為就連在大學研究極端化 radicalisation 的高級研究人員都表示劇集忠於現實。
好了,現在有三部新劇追看,我們暫時可以忘記GoT吧?香港也幾乎沒有冬天了⋯⋯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8月31日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