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搞得清英國與英格蘭的分別嗎?或是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關係嗎?坦白說,這些基本常識對香港生長的朋友來說不算是特別「普及」,我年幼時也是一嚿雲,只靠成年時WIKI增長知識。雖然英國現在大致天下太平,但北愛爾蘭在英國的地位及政治定位仍然尷尬。新政府由保守黨與北愛右翼保守的民主統一黨DUP組成,加上在退歐Brexit討論中,愛爾蘭與北愛的邊境問題依然關鍵,所以北愛突然再次成為焦點。這或間接使有關愛爾蘭和北愛的電視劇忽然流行起來,像Channel 4新劇Derry Girls,冷門地成為英國最近的大熱劇。
Derry Girls 是一季六集,頗為「典型」的Channel 4製作的喜劇節目,像經典的Inbetweeners 或近期的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同樣是短小精焊有關年輕人成長的瘋狂喜劇。最特別的是這次故事是發生在極少被媒體關注的北愛,年份是九十年代——更偏門的是背景不是北愛首都Belfast而是第二大城市Derry(又稱Londonderry)。
在九十年代北愛成長的年輕人當然與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一樣,都是聽著那些boybands girlbands跳舞流行看著那些cheesy 電影長大。不同的,就是他們成長在英國與愛爾蘭的糾爭之中,俗稱「The Troubles」。他們活在IRA隨時會進行暴力反抗的陰影,軍人每天在城市各角落巡邏監視,「愛爾蘭人」因政治及宗教理由而被撕裂分離——這都是Derry Girls 中主角每天面對的處境。
不過,這些沉重的背景自然都成為搞笑的養料。它成功地將那個時代以誇張喜劇形式弔詭地表達,但卻不失寫實感,令觀眾特別投入。不少在Derry 成長的人都在網絡表示此劇確實寫出他們的成長故事。主角Erin首集以牛仔褸取代校褸,借此來表達自己獨特個性,但她被她母親迅速制止,更被她罵過狗血淋頭;又或是曬相舖因為她們未能展示單據而拒絕讓他們領取相片,結果她們一家用盡氣力找尋單據。這些情節,都是那些年大家必有經歴的事。
這些經歴都是創作人Lisa McGee參考自己在Derry 成長的故事。她2013年的喜劇 London Irish講述來自北愛Belfast 的年輕人在倫敦的故事,亦有類似的角度,不過此劇水準與反應都一般,結果只出一季便被取消。
另一邊廂,愛爾蘭同期又出產了受歡迎的電視劇The Young Offenders,正在BBC Three 播放。The Young Offenders原是導演 Peter Foott在2016年的電影,講述兩個在Cork 的問題少年Conor 及Jock 的成長故事。創作人將電影的故事The Young Offenders延長及重新編寫,由所有原有演員演出,令這個帶有寫實社會主義風格的喜劇故事在小螢幕重生,結果比原電影有更多的感情,內容更充實。兩個主角雖然常常在學校及街上製造麻煩,但這些問題原來都是家庭環境造成,他們實質心地善良,這相信是創作人為一眾問題青年人而寫的平反剖白。
當然,由電影變電視,你或者會聯想到This is England,確實兩者的焦點︰低下的草根階層與及街坊情懷是蠻接近。不過此劇的喜劇原素遠超寫實,實質更接近另一經典英國喜劇Shameless 。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3月9月沙發薯
最近英國Brexit (脫歐)是最重要的茶飯後話題,將在六月公投決定留不留在歐盟。脫歐與否,英國人越來越睇得多歐洲電視劇就是䥫一般事實,像早前介紹過的德國大熱Deutschland 83,不過,似乎總括來說他們最熱愛的還是是北歐電視。
由丹麥的 The Killing 、The Bridge及Borgen等開始後,英國電視頻道播放北歐電視劇集可謂長播長有,尤其以罪案劇集nordic noir的劇集最為熱門。今年年頭北歐電視大有氣勢,先介紹剛在英國播放完畢的大熱冰島劇Trapped (冰島文Ófærð)。
冰島小鎮寒風下的困獸鬥
Trapped 屬典型的罪案片Whodunit格局,故事逐步揭開謎團,直至最後找出兇手破案。劇集講述在冰島東部一個偏遠小鎮Seyðisfjörður在海中打撈到一巨沒頭巨肢體的屍體;當地警長果斷決定要剛泊岸的旅遊郵輪滯留在當地,直接案件解決為止。同時因為冬天強勁風雪關係,小鎮與世隔絕,首都未能派增援協助當地只有三個人手的警局調查案件,所以片名叫Trapped。
Trapped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劇集有如另類冰島風情話一樣,展現冰島黑暗冷峻的風景與氣氛。劇集製作認真,真的在僅有不夠七百人的小鎮Seyðisfjörður拍攝,更要真正在冬天拍攝,所以劇集講述的極端風雪等都全部真材實料,沒花沒假,觀眾自然容易投入到這個極端天氣下的緊張氣氛。
其次此劇編劇可謂沒有底線,通常這類Whodunit的劇都有時會發展得溫溫沌沌,但Ttrapped 劇中的進展實在有點難以置信,別的編劇通常每次只行一步棋,trapped 的編劇則要跳夠三格,令故事不斷推進,越來越複雜,更令整個被困設定越來越入肉緊張。
丹麥向環保商界取才,扭轉丹麥完美環保形象
Trapped 剛播完,BBC 4 就接播在丹麥大受歡迎的Follow the Money (丹麥文Bedrag)。Follow the Money的故事圍曉著一間環保能源公司,先是當中的員工在工作意外;中離世,然後再將故事主線捲入到公司的商業詐編。
有別Trapped,此劇用美劇荷里活式拍攝手法,剪接十分急促快密,劇情節奏亦十分明快,整個製作的成熟得與HBO等美國製作無異,令觀眾被整個緊湊的故事牽著走。此劇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它扭轉了大家一向對丹麥的投射︰與世無爭,快樂,環保。劇中你親歴丹麥經濟到政治界的腐敗情況,驚見環保公司竟然草菅人命,搵錢至上,發現原來常被喻為最快樂國家的丹麥人一樣問題多多,終日愁眉苦臉。
瑞典問題家庭,考驗血濃於水
最後Channel 4 播放的瑞典劇Thicker than Water (瑞典文Tjockare än vatten)則是有關一個問題家庭的劇集,較接大家較認識的Ingmar Bergman 式北歐影像的風格及節奏——亦是較適合想看輕鬆一點的劇集的觀眾的最佳選擇。至少,此劇發生在夏季,陽光四射,綠草悠悠,較貼近大家喜歡的北歐想像。
北歐各國雖然人口市場俱小,但依然可以輸出出色的電視到海外,其實亦是香港電視甚至其他流行文化未來的借鏡。語言從來不是對任何普及藝術的阻礙,只要是有價值的製作,總可以被翻譯到海外,贏得世界口碑——不貪心,只要不為求遷就觀眾而影響內容,像昔日電影一樣能拍出別出一格的作品的話,中國大陸及台灣亦會大有輸出的機會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3月31月沙發薯
在香港我們都是看「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的電視劇長大。同一班演員,換套制服轉個髮型,就變醫生或消防員,幾十年來還是沒有多變。
相反歐美電視劇改編代真實事件或人物屬平常事,而如何將「現實」與「虛構」適當地融合,甚至是是否有需要將真實事件——尤其是慘劇——戲劇化,仍然是媒體上重要的討論話題。最近這些話題再次重現,全因美國911、挪威2011年恐襲以及意大利時裝名牌Versace的創辦人 Gianni Versace等都全被搬上大小螢幕。
Versace 謀殺案變為Camp 連續劇
Versace的時裝見得多,但Gianni Versace的離世則不是大家掛在口邊的話題,或者這就是American Crime Story創作人Ryan Murphy把故事搬上小熒幕的原因。Murphy在2016年帶來The People v. O. J. Simpson,將在美國幾乎是家傳戶曉的O. J. Simpson經典官司戲劇化。這次則改編Maureen Orth的著作,把Gianni Versace在1997年的謀殺案變為一連九集的娛樂。
雖然是改編真事,但The Ass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一劇camp 味十足,充滿著引人入勝的起承轉合。單是首集開場以極度浮誇的手法來表達Versace 的輝煌金碧人生,便可知此劇的定位。知道Ryan Murphy的背景會對了解此劇有幫助︰Ryan Murphy 是美國電視劇的金牌製作/創作人,大熱劇Nip/Tuck、American Horror Story 以及camp爆全球的青春劇Glee全都是出自他手筆,所以由他主理這套有關同性戀的電視劇,算是一個完美的循環。
Gianni Versace在1997年在他Miami 的大屋前被當年廿七歲的連環殺手Andrew Cunanan開槍擊弊。此劇雖然以Versace的謀殺作為主題,但真實主線其實是Andrew Cunanan如何走上不歸路,殺害五人的故事。Cunanan是專門勾搭上年紀的有錢男人的男妓,並利用他們的地位來在當地的上流同性戀社群過活。根據此劇,Cunanan刺殺Versace不是純屬意外,二人曾有關係。
媒體描述Cunanan為「幻想家fantasist」,全因他滿口謊言,今日他是飛機司,明日他是名軍人的兒子。這些大話,都是他用來在上流社會游走的手段。飾演他的Glee演員Darren Criss在此劇大發光芒,他既演繹出這人物的冷血可怕,同時又能把他的脆弱及魅力呈現——他出色的演繹是此劇的脈胳。
將轟動的真事改編成娛樂性十足的電視劇當然會有批評及討論。 Versace一家就批評此劇的原著是「work of fiction(虛構小說)」,而Versace 的在生時的男友 Antonio D’Amico亦批評電視劇的情節不真實。不過,電視台FX則高調地強調此劇是經過嚴謹調查及資料搜集,他們對Maureen Orth有完全的信任。同時紐約網站Vulture 邀請當年有份報導Cunanan的謀殺案的記者,對此劇每集進行fact check,可見縱使此劇已澄淸是「戲劇化的真實情節」,但大家仍然對「真實」的成份充滿執著,毫不妥協。
不過,時裝家Versace的一生普遍被視為是娛樂版的內容,加上事發至今已過廿年,所以媒體及大眾的反應都不屬凌厲。相反,911或挪威恐襲的影響及意義則完全在另一幅度。前者的Hulu電視劇The Looming Tower避重就輕,只是有關FBI的調查;相反後者Netflix 的新電視電影Norway 卻是將2011年恐襲戲劇化,由Anders Danielsen Lie (Reprise, Oslo, 31. august)飾演在襲撃中殺害了七十七人的殺人犯 Anders Behring Breivik。Norway 與同樣改編恐襲的電影Utøya 22. juli 都會在2018年登場,卻在挪威未上映前就引起廣泛討論,更有人上街示威抗議,覺得這樣的戲劇化既「無需要」,亦是「太早」。
無論觀點如何,電視劇能帶起社會有認真、科學性的討論都是正面的事。總好過講來講去仍然是邊個明星正邊個做得好吧。
編輯擬的題目為《真人真事改編?》,刊於明報2085年4月6日沙發薯
我們現在活在的是講求表達自我的年代,亦有不少人批評這是自戀狂的一代,全因交社網絡鼓勵年輕人分享自己大小二事,Selfie 甚至私房照都是新一代的正經事,這亦成就一些喜歡出風頭帶領人群的人紛紛崛起,KOL 或網絡紅人老是常出現。網絡給大家史無前例的空間及自由去讓大家成為自己想做的人,這令小眾的興趣、生活態度及性別認同都可以找到空間去發揚光大及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當中最大受益者一定是年輕一群裏頭越來越受歡迎及有型的Veganism 純素食主義,另一最大得益的群體就應是異性戀以外的所有性別認同sexaulity。
互聯網讓大家可以找到小眾(niche)志同道合的人,令到性別認同愈來愈多元化。同性戀、雙性戀(Bisexual)及跨性別(Transgender)等早被包括在LGBT內的分類,這些大家應早有認識,但原來sexuality還可更多元化。無性戀(Asexual)不算新,早在1980年代The Smiths時Morrissey已經發揚光大;Gender neutrality則是較新的運動,基本上即是將男女分類徹底摒棄,再無分他與她,在瑞典已流行一時,英文亦開始有用them來代替him或her;最後gender fluid就是最新最少人認識的了,指有些人既不覺得自己是徹底男性或女性,或者可能今日我覺得自己是較多男性,明日則較女性。
英真人騷把性別認同討論放在郊野小鎮
若然你不熟識LGBTQ,這些資訊一時兩刻相信難以消化,要認同及完全理解則更是不容易事。英國的Channel 4 就有妙計,新節目Genderquake就是想讓大家對不同的sexaulity 有更深的認識,探討廿一世紀的英國對男與女兩性的新看法。節目抄了日本爆紅真人騷電視 Terrace House(雙層公寓)的概念,將十一個陌生人放在郊外的公寓上,讓他們一起生活一星期。
這十一個人當然都是精心細選,當中有對性別認同十分保守傳統的異性戀,有較典型的同性戀,有剛開始進行性別轉變及已完成轉換性別的跨性別的人,這班對性別認同都充滿意見及想法的人聚在一起當然充滿著火爆的討論。他們在自我介紹時已經接近鬧交收場,全因傳統的參賽者指她對男與女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男的看起來像男且有男性器官,而女的看起來是女並有女性器官,及能夠有生育的功能。
她一說出口,引起全場鼓躁,尤其是跨性別的女參賽者,在她的定義她們永遠都不會成為她口中的真正女性,因為她們不會有生育功能。節目不像Big Brother 等直人騷低俗無聊,確實是有關他們如何理解大家不同的觀點,故此有不少很有意義的討論。其中十九歲來自小鎮的異性戀男生直言他在日常生活就不會遇到這樣多元不同的人,與他們生活讓他學到一世也學不到的知識及對不同性別認同的人的理解,大開眼界。
看到一群主流以外的性小數能夠暢所欲言,互相了解,實是美麗。這與Ryan Murphy的最新電視劇Pose就形成很大的對比,這是有關八十年代紐約同性戀與跨性別人士活在「地底」的故事,除了家人社會嗟棄外,更是AIDS肆虐的年代。廿一世紀雖然有Trump 或極右崛起,但我們還是要謹記珍惜現今所有,追求社會繼續開放及接受小眾。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6月30月沙發薯
在香港的頒獎禮或舞台上,歌手音樂人都愛吐苦水,製造出煸情感人畫面。不是說作為歌手不辛苦,成名之路不崎嶇,而是他們銀行戶口中的百萬甚至千萬收入以及他們享受的名氣呢,總是隻字不提。現在新一輩歌手的收不不如前,總算有一個較坦白的風氣,歌手都不介意透露自己如何潦倒。不過,香港音樂工業到傳媒仍然喜歡繼續神化「樂壇」,作為樂迷的我們至今還是對香港工業的運作所知不多,透明度這麼多年沒有增加過,尤其是當你能看完像現在BBC Four 播放最新有關音樂工業的電視特輯Hits, Hype & Hustle: 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Music Business,你亦會像我一樣感慨良多。
這一連三集的特輯講述音樂工業如何製造大熱作(hits)及賺大錢。每一集由不同的音樂工業工作者主持,首集是曾打理Katy Perry及Jeff Buckley,負責A&R (Artists and repertoire)的經理人Emma Banks 講述唱片公司如何A&R,即指導歌手成名(在英文他們以A&R作為動詞);第二集是主要與U2合作的音樂宣傳人員(music promotor) John Giddings透露更多有關現場演出的幕後真相;最後一集是傳奇PR Alan Edwards,他與像The Rolling Stones、Amy Winehouse等歌手合作無間,他這次探討樂團如何重組巡迴演出賺錢。
流行音樂不是藝術,這是此特輯很重要的出發點。三集中以有關A&R的首集中最有趣,在A&R的角度上,基本上歌手與罐頭午餐肉無異。A&R就是要找適合的方法,用適合的包裝,在合適的場地表演,在記者大眾前如何說話或說什麼——最後最重要是細心幫他們選擇最好、最獨特的歌曲去推出。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在五十到七十年代出產無數大熱作的Motown,他們成功將黑人soul music 打入主流,除了膽量及才華外,背後都是經過細密的計算及𧗽量,所以像Mihcael Jackson 及Diana Ross 等日後紅星當年才會有機會Motown 上嶄露鋒芒。
首集另一重點是Blur 的低音結他手 Alex James 分享樂團如何在最初差點被唱片公司放棄,全因他們未能成功寫出hits。在1991年推出的首張專輯Leisure口碑雖然不錯,但卻沒有任何一首作品走紅。當他們已完成第二張Modern Life Is Rubbish所有歌曲的製作後,唱片公司還是不滿意,加壓要求樂隊要為這張專輯寫出大熱單曲。主音Damon Albarn 與唱片公司周旋一陣後,他在聖誕假期出走,回家時就帶著專輯的首兩支單曲For Tomorrow及 Chemical World回家。前者成為樂團的重要大紅單曲,當時他們的唱片監製Stephen Street 即時說這是他製作過的單曲中最出色的一首。Alex James 笑言︰「或者你不能操控創意……但你能夠將他們(歌手寫出的歌曲)反彈回頭。」
有成功自然有失敗,節目亦訪問六十年代活躍樂團The Zombies ,了解他們如何被毀於失敗的A&R管理。他們形象老土,宣傳照失敗,對比同期活躍的The Beatles 及The Rolling Stones他們完全被比下去。他們當年只出兩張唱片便玩完。第二張唱片Odessey and Oracle 當時反應冷淡,但現今則被普遍認為是六十年代其中一張最出色唱片。
想回頭,其實香港亦有很多有趣的個案值得研究及製作紀錄片。如果可以,可以考慮走到幕後了解黎明當年A Music 的運作,一個又一個堪稱A&R災難的歌手或唱片企畫是如何製造的,那大家就能從錯誤中學習,實會獲益良多。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2月8月沙發薯
有打過麻雀的大都聽過「四人一同歸西」的無聊笑話。曾幾何時,七八十年代有關鬼靈的cult單元電視劇【幻海奇緣】就將這個冷笑話寫成生動故事,成為少少詭異多多幽默的港式鬼故經典。
將小聰明或小小的點子寫成故事不算特別困難的事,但要用映像配合就不容易,因為當中涉及成本,製作與及演員的配合,就算編劇幾叻,缺一還是會整個塌下。所以無綫經營不了類似【幻海奇緣】的都市怪談是很正常,遠觀海外,也只不過唯有黑鏡(Black Mirror)能成功將小點子化作警世的科技寓言;亦慶幸,到第四季,仍然上盛。
黑鏡比英國更早退歐。在英國Channel 4 2011至2014年三年內推出了七集(兩季加一集聖誕特別版)後,Charlie Brooker 拿著「黑鏡」轉投Netflix,面對全球觀眾,用更大的製作費,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便砲製了總共六集的第三季。相隔不過一年,一樣六集的第四季便在零八年前來臨,算是為動蘯的2017年送上了美好的結尾。
美國版的黑鏡著重「講故事」多於「要警世」
英國版本的黑鏡之所以能夠慢熱地令全球瘋狂討論,除了極具前瞻性的科技預測令人讚嘆外,劇本中對社會的敏銳觸覺及觀察都是令這些故事更具真實感,更令人心寒。這些都是全賴鬼才Charlie Brooker 不一樣的背景︰他大學修讀媒體學,曾當電玩記者與及一直身兼政治評論員。
美國版的黑鏡定位變動了。第三季故事中虛構的未來科技仍然是故事的重心,將記憶上載到cloud 「長生不老」的科技、機械蜜蜂、超級VR電玩體驗與及每人等級互評等的科技全都是會在不久未來或在極不幸的「平衡宇宙」有機會出現的未來。不過,來到第四季,故事成主打,每集變成是不同類型的電影故事——恐怖、懸疑、偵探、喜劇、愛情小品。
第四季有更多對人性與命運的探討
這季的故事最深刻的共通主題是對人性與命運的探討,當中以The Smiths 的單曲Panic 歌詞取材的一集「Hang The DJ」、Jodie Foster 執導的「Arkangel」、有當代其中一位最出色演員Douglas Hodge 出演的「Black Mirror」及玩Star Trek的「USS Callister 」都能體驗這兩個主題。Brooker 形容最短兼黑白的「Metalhead」為本季的「punk single」;「Crocodile」則是在冰島拍攝卻有重重英國北部口音的北歐罪案電視Scandi Noir。
本季最發人深省的,首選愛情故事「Hang The DJ」。相比上季的愛情故事「San Junipero 」,這次的劇情較深奥︰反思拍拖甚至人生的意義。拍拖為了什麼?何謂愛?何謂真愛?當然,這不是林夕為楊千嬅黃耀明寫的哲理愛情觀,黑鏡嘛,對愛情的表達當然是更黑暗,更虛幻,同時亦問最有意義亦最黑鏡的問題︰我們能信任科技及「權力部門」?
Brooker一早透露他是受美國五六十年代的經典奇異電視劇【The Twilight Zone(迷離境界)】影響。媒體亦早說黑鏡已成我們年代的The Twilihgt Zone,來到第四季,黑鏡真真正正成為sci-fi 詭異劇︰娛樂性遠超前瞻性,黑色幽默比可信性更重要,盡是按照荷里活傳統敘事起承轉合元素的故事,而科技的可能性已取代鬼怪,成當代的夢魘。
當然,這可視為負面批評,但若然你看得出每集不少細節都呼應黑鏡中出現過的科技現象,那你就可明白Brooker 的野心︰像其他出色的sci-fi 或fantasy 故事一樣建立一個完整黑鏡universe,可獨立把玩的世界觀,像Star Wars、Harry Potter 一樣的Franchise,那或可就能抵銷這季的不足。
最後,若然你是笑盡國際大事的Charlie Brooker’s Screenwipe支持者,那你一定失望。因黑鏡關係,一年一度的聖誕節目取消了,延遲到下年年頭才出。嗯,延續黑鏡精神,祝大家Happy New Year——黑鏡中的科技會更快出現了!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12月29月沙發薯
英國作為古老的民主國家,政治一直是民生議題上的重要部分。有別不少香港人有政治潔癖,不愛事物「政治化」,英國人正是香港人眼中「開口埋口講政治」的社群,普遍明白所有民生就是政治,要改變社會問題就必從政治入手;而改變就一定要先由廣泛的社會討論開始,所以政治討論在電視或收音機上都佔上一大位置。
BBC One就有自1979年開始播放的Question Time,邀請至少三個政黨以上的政客再加上其他公眾人物與現場觀眾一起討論政治話題,比起「城市論壇」既短促又多審查來得有意思,在Question Time的觀眾通常爆出尖銳性問題,而不是學生哥讀稿客氣過招的級數;同時為照顧年輕觀眾,BBC在第三頻道設同類型的討論節目Free Speech,觀眾一樣暢所欲言。就像早前QT最轟動的一集,就是右翼新起黨派Ukip的Nigel Farage與支持不投票不參與這個「沒意思的民主進程」的Russell Brand ,兩人正面交鋒,一集中有不少soundbites及啜核回應,罕有地以政治節目類別身分成為該周英國最受討論節目。
紀錄片帶觀眾走入國會
適逢今年5月英國大選,各電視台早由幾個月前開始推出不少相應選舉及政治的節目,例如稍前的Inside the Commons就是帶觀眾走入國會,跟隨不少全新或經驗老到的議員的紀錄片,除了可認識當中只因為守舊遵守傳統而存在的繁複程序外,亦能窺見國會內的政治張力及政治家鏡頭前後的大不同。
同時Channel 4亦繼續播放他們以Ukip的Nigel Farage為中心的紀錄片節目。這兩年間Ukip在英國火速冒起,除了因為該黨利用因經濟低迷市民對移民人口的不安外,Nigel Farage的「市井」、敢言形象亦令他成為政界的新icon(他的經典是在歐盟EU的會議內的言論,有興趣的要看YouTube)。喜歡他的覺得他風趣親民有領袖風範,看穿他的移民政策的人就深深明白他是投機及排外,與種族歧視無疑。他在鏡頭前常煙酒不離手,早已成他的trademark,紀錄片亦令他說出更多令人咋舌的言論。
政治劇重現大選風雲
紀錄片外,當然少不了政治劇。離英國大選就只剩一個月,Channel 4就剛推出了政治電視劇Coalition,以2010年的英國大選為藍本,真人真事,全部角色都是用回本身的名字,就連選角造型都與真人有至少七分似。Coalition,顧名思義,就是講述2010年英國保守黨與Lib Dem組成聯合政府的過程。
當年Lib Dem主席Nick Clegg就在一電視討論中一夜成名,他承諾會帶給英國人一個新政府,會帶給英國改變;並在大學收費政策上表明絕不會增加費用,因此Lib Dem在英國突然間取得很多年輕人尤其學生的票。不過,最後選舉結果不理想,終選擇與保守黨組成聯合政府,令他們背上了「出賣選民U Turn」的指摘。引起最大反應的就是大學增加收費,令英國全國學生嬲到爆,紛紛上街抗議,造成當年倫敦遊行。
政治劇集從來引人入勝,除了因為政治人物的性格都通常複雜、難以猜測外,最重要是因為當中的現實元素,或真實或間接反映現實政事,讓觀眾特別容易代入故事的世界。香港的《選戰》、美國的House of Cards、丹麥的Borgen或是英國如The Thick of It的一系列經典政治喜劇,都或是大家今個復活節假期可考慮類別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4月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