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胖女孩的「瘋狂」日記

沒有耐性睇整篇文的朋友,長話短說,這是一套幽默又誠實的「青春劇」,當中的青春適合任何年紀的,因為當中是他也是你和我,大家都有過的成長問題。同時,BRIT POP 迷就更加要睇,因為成套劇係由BRIT POP 經典串成。

原文刊載於3月21日明報副刊沙發薯

近年「贏在起跑線」成家長格言,還未戒奶的小童已經開始要學這學那;幸好現在不少人開始唱反調呼籲快樂童年的重要,最近有研究就指出港童受精神問題困擾的數字激增,就更顯問題的嚴重。成長期本身已荊棘滿途,每個青年總有一籃子不能說的疑慮困惑,就像這一套英國電視劇My Mad Fat Diary裏的主角Rae一樣,她問題多得要走進精神病中心,而她就把所有成長問題一一用日記記下。

成長現實 每日上戰場

改編自小說My Fat Mad Teenage Diary的My Mad Fat Diary,是作者Rae Earl自己的真實成長故事,所以特別具說服力。故事由十六歲的Rae在精神病中心三個月後,重返校園,重新過正常生活開始。在首集開頭,她便這樣說「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打開我這本日記,閱讀後認為我是crazy——那他們就完全正確。」在這裏,crazy 一字可圈可點,正反映故事與Rae的智慧及幽默。她,因為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絕對符合正常人眼中的「黐線」;同時,她只不過是忠於自我,直腸直肚,加上她有豐富的想像力,才會特別「瘋狂」。

一般有關年輕人的故事,離不開青春的美好,男女主角如何沉醉於puppy love,如何展望美麗的未來。但是,Rae的成長故事,卻是一個充滿着掙扎的瘋狂旅程:執著於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對父親的離開耿耿於懷,身形肥胖帶走自信及安全感——她的生活每天就像戰場。難怪她這樣說:「很多人從夢魘中醒來會感到解脫,但對於我,我則不想醒過來,因為現實比夢魘更可怕。」

迷失欺凌 人人有共鳴

雖然My Mad Fat Diary是一個受精神問題困擾的肥胖女生的成長日記,但這不代表電視劇就是沉重悶蛋。全因Rae生動自然的幽默陳述,令電視劇既真摯動人,亦瘋狂搞笑;劇情本身亦有時爆笑得令人哭笑不得,有時則令人鼻酸。劇集獲得各界好評,觀眾不論有否精神問題都表示對Rae的經歷很有共鳴;同時劇集雖然在目標觀眾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平台E4播出,卻贏得很多較年長的觀眾支持,讚賞劇集捕捉了年輕人的成長心態及年輕人在90年代英國小鎮成長的實况。

無他的,試問誰又沒有試過因為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迷失?誰又沒有妒忌過身邊萬人迷朋友?誰又沒有試過被同學取笑欺凌?Rae經歷過的,我們大多都經歷過。她身邊的朋友,一樣有血有肉,總有一個在你附近。像她的最好朋友Chloe就是Rae的正正相反,她身材好外貌好,為求出風頭博取注意而不擇手段,令你有時亦搞不清孰友孰敵;Archie是萬人迷男生,青靚白淨且文武兼備,卻原來藏着大秘密;Finn是內向寡言的性格靚仔,活躍於運動場上;Rae母親是個表面兇神惡煞毫不讓步的鐵娘子,但實則卻對Rae愛護有加。

令劇集錦上添花的是音樂。Rae討厭由唱片公司控制的主流音樂,她是獨立流行與pop rock支持者,由Suede到James,劇中播的音樂全是Rae喜愛的Brit Pop及90年代音樂經典,樂迷如我都會看得特別投入特別有感覺。一集講述Rae嘗試融入「正常女生世界」,在Backstreet Boys與Beastie Boys的唱片二選一的抉擇下,Rae竟選擇前者來討好那班新認識的女生,那一刻,你目擊了青春的崩潰,自我的逝去——音樂、自我以及如何融入主流社會價值正正是故事的核心。


世界盡頭裏的快樂與自由

theworldend

其實什麼事物都有個終結的,關係有終結,事業有終結,生命當然亦有終結。生命的終結,其實不是很實際的層面,而是可以是在精神層面上,或是思維、理論層面上的終結。這種終結並非生理上的改變,當然,它亦可以是有生理上的改變——但,這種改變只是同時發生而已,它的轉變不像徵終結,但卻會或多或少地暗示這種終結正要來臨,不過,這種暗示或是明顯的轉變,與真正的終結卻總有著一種尷尬的關係,似是而非,令人誤讀。

沒有想過Edgar Wright 的cornetto trilogy的終站《the World’s End》會是一部如此自省的作品,相對《Shaun of the Dead》的玩轉zombie film genre,《Hot Fuzz》玩轉action film,最後一集竟然是一套有關人生有關青春的主題。等了幾年,入場前只打算會笑個夠,看得滿足離場;入場後,就知道這電影是與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可以聯上很多線的電影。

由Edgar Wright的電視劇看起,他永遠都是那麼貫幑始終,幽默聰明。《the World’s End》依舊幽默聰明,但不單只是Simon Pegg, Martin Freeman 等老了外,你感受到的是連Edgar Wright 亦老了。這次的主題不是要再玩什麼新東西,而像是回顧他整個Cornetto Trilogy 以到他一直以來的電視劇作品。他的世界裏總離不開超級英雄、外星人、動漫、音樂、電玩、酒吧、飲酒、不work out的愛情與及那個接近gay love 的bromance。這次意外增加的是nostalgia。

或者Nostalgia在他的作品裏一直存在,由Spaced 的漫畫開始,他的角色總有一些離不開被認定是「小朋友」的「玩樂世界」。不過,這次變本加厲的是這次正正是講述一行五人的年輕老友重臨成長的hometown,講述的是Gary King仍然沉醉在自己認為是having a good time的世界。

看《the World’s End》讓我覺得這根本是一部有關自己人生的電影,除了我也是一個geek 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片內的所有歌曲都是Brit Pop,都是伴著自己長大的歌,亦是自己喜歡的歌。由The Beautiful South, The Housemartins, Suede, Primal Scream, Pulp 到Blur,那有一首不是自己playlist 裏會播的歌,這種Nostalgia,相信亦是會令很多同樣背景的朋友看得百上心頭,特別感慨。或者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看完電影後我當然高興,但同時卻突然心情一沉,不能把當中故事的失落感

其實,人生嘛,還不過是想自由地過得開開心心,想have a bit of fun, have a big laugh,都是很簡單的,應該要是這樣的,至少這個是精神上的理想層面。現實嘛,或者真的要等到世界末日,才能真正重現。


Django Unchained的正義暴力,再看香港

一如一貫Quentin Tarantino電影,【Django Unchained黑殺令】好長。用一般電影語言來說,一定會有人說「這才是電影啊,每一格每一秒亦有用途」之類。確實是,【Django Unchained】長而不悶,緊張又好笑,玩western spaghetti西部電影這Genre(western spaghetti是美國電影六十年代的特別產物,有特別時代意味,是美國電影史必讀一章)玩得出神入化,由鏡頭用色到配樂都暢快有型得不能再型,難怪不少人都說這是他繼《Pulp Fiction》後最出色的作品。

對我來說,除了一貫大家都知道的事外,就覺得這次這個復仇主題實在是特別有力,處理得特別精彩。美國黑奴這主題是大家都不太敢處理的主題,將這樣一個歴史大背景fit in 到一個英雄式卡通故事,就令這部有如卡通的作品變得特別神奇。一般暴力電影最易令人反感的是電影的過份暴力,令人覺得這是over the top 太多。不過,【Django Unchained】就罕有地把這些暴力justified 合理化,以美國白人對黑人的暴力作backdrop,再把Django 的暴力變為一種「do it justice」的行為——即所謂的出師有名。

同時提醒我們的是,其實人類文名歴史還是很短的。百多年前黑人還是受盡欺壓,被認為是次等。這不過是百幾二百年的事。女人呀,性取向呀,一切一切,都其實只是在近百年的社會運動裏爭取的。看這電影我當然又聯想到香港了。看著Stephen這種對不公義隻眼開隻眼閉的人,明明是受欺壓的族群卻甘願出賣靈魂,對自己被欺壓的民族踢多幾腳,認同不公義的勢力。到最尾,他的下場就應是如Stephen 一樣,死得轟烈,血債血還。


《瘋狂歷史補習社》抄都抄得好D哇?

最近因為Facebook見人提到無綫新劇《瘋狂歷史補習社》,因此又好奇看看是否真材實料。怎知又中伏。

我也不想逐個點名說,但以港姐出身的楊思琦為例,大部份演員只懂扮小丑,出盡奶力仍R不出一聲笑;全因古明華的演藝基礎,才有他的部份有一丁點好笑,。最慘係所謂的歷史教育意義,講真,呢d故仔我呀媽由細到大都同我講啦,又有幾瘋狂有幾新有幾笑?

最致命當然係創意問題。此劇抄了兩劇,一是1991年本地亞視製作《歷史也瘋狂》,其次是英國BBC的《Horrible Histories》。前者1991年的亞視仲未有今日咁低B,翻看片段,《歷史也瘋狂》仍存有英國sketch show型式,配有罐頭笑聲,風格真係無厘頭搞笑,選材亦有心思,不是old news is so exciting 的料子。

要看這一個clip,ATV會玩Boy George,笑。

其次抄的就是2009年開始播放的《Horrible Histories》。《Horrible Histories》改編原名兒童書,雖然最初在兒童頻道CBBC播放,但製作水平認真,教育意義不在話下,重點是真的又抵死又好笑,節目格式由不同時代及主題構成,這點《瘋狂歷史補習社》就明顯抄得足了。《Horrible Histories》以生動手法配合歌仔、動畫及玩偶來講歷史,製作及演員的出色令節目現被捧為最出色的電視劇之一。上年更找喜劇大前輩Steven Fry 作一個精選集,在BBC1成人觀眾電視台播放。


當然,《走過烽火大地》後,無綫再播《瘋狂歷史補習社》確實是值得欣賞,服裝或背景都算是有用心。當中輕輕諷刺時弊就最值得鼓勵。不過,欣賞還欣賞,創意層面或是娛樂層面甚至演技層面,此劇實在垃圾,對白編劇都無聊懶惰,再顯出無綫電視的創意是如何長期在沙漠氣候。我亦不明為何「歴史」如今一定要只懂談中國歴史,香港人視野而家係咪只識滯留在中國?是否已經封閉到咁?仲封閉過大陸。節目最難頂還是找鍾景輝強調什麼要以輕鬆手法教歷史等畫公仔連條腸的筋都畫埋出來,再加上「名咀」講呀媽係女人的旁述,香港電視,不僅當人係白癡,睇得多都真係會變白癡。實在令人傷心。


愛你的《天與地》但別矮化「師奶」

最近在Facebook看到不少人都在大讚無綫《天與地》怎樣破格怎樣出色,說怎樣文藝怎樣令師奶看得一頭霧水,那本人當然被誘惑地去要看看香港的電視界是否有起色了。

坦白說,看到現今為止,我只想對一些在一邊在追捧《天與地》一邊在說什麼師奶看不明的朋友,你地省d 油啦。我明白「憤青」到「偽文藝青年」看到《天與地》又講音樂,又借d講香港感到的安慰,但當佢地將自己地位提高的同時去恥笑什麼師奶睇唔明,我就真係感到不是話兒。

首先,我只能講,面向大眾的電視劇從來都有觀眾target的,即係做出來就有一班target group。你地針對一些target 師奶的電視劇,坦白講無非都係想抬高自己的品味,去表達《天與地》呢套冇咁師奶劇因為唔o岩師奶睇而收視低。well,其實坦白講咁樣做同你去左法國餐廳就覺得自己比去大排檔的人高檔冇乜分別。《天與地》唔針對師奶未就係針對「後生仔」同「偽文藝青年(對唔住,我覺得真正文藝青年係唔會睇TVB)」唔好人地講下一些其實網絡上人人講到爛的「This city is dying」、「香港只有情歌」,提下「woodstock」呢d 字眼你就開心到飛起至得架。你咁興奮無非都係因為你當無綫係一個權威,佢講左出來你覺得好有共鳴,係咪?

收視好唔好如果就咁將佢話因為「師奶睇唔明」就解釋,咁想法未免太天真。我反而想針對返其實不如諗返《天與地》本身的水平仲好。我好坦白講,開波收視低我覺得歸咎頭幾集的《天與地》悶仲實際,與師奶不師奶冇關。頭數集劇情發展得溫溫沌沌,最慘係情節依然係無綫劇集的特色,劇中幾個人總係只生活在果幾個人的世界裏面,我識你咁橋佢又識你咁橋佢又識你果種。至於所謂的「文藝」處理,well,我只能說佢只係比TVB一眾電視劇相對來講少左一d對白外,真係睇唔出有幾文藝。

技術水平來講,我好坦白講呢十年內,even 已達向數碼拍攝年代,無綫在接剪cinematography等等的東西真係冇進步過。最甚的是演員的演技到對白的談吐,真係好生硬冇乜幾個真係演出一場好戲,睇得人好難睇。

再者,再回應「師奶」呢個term。其實labelling 這東西從來都係用來簡化及stereotype的,通常都唔係好野。結左婚的女士簡單來講就已被歸為師奶,大把師奶比你地有品味睇得多戲啦講真,你憑什麼去矮化師奶?

再講,《天與地》唔師奶咩?講真我覺得劇情來講都真係好師奶。首先大把劇情真係婆媽到你唔信,由佢地一晚間化敵為友呢度我覺得個轉捩點仲簡單過d 師奶劇。同埋講到尾套劇一直都只係在舖緊戚​其義最愛的恩怨情仇,食人只係一個plot tool(rip off真人真事Uruguayan Air Force Flight 571變做melodrama,唔係仲師奶咩?),咁又有幾咁唔師奶呀?坦白講,小弟對上一套看的無綫劇集係《溏心風暴之花好月圓》,我覺得在創意技術到好睇層面,師奶劇溏心確實都技高幾籌喎。

即係咁,我只係想講,你鍾意你的《天與地》有你自由,我亦承認響取材方面算係有少少破格,但至於什麼文藝手法呀大膽手法,坦白講,真係over 哂啦。在技術層面,無論係拍攝手法、敘事手法等等,水平依舊在無綫一般水平;故事角色怎樣pretentious,我都覺得無謂講了。我覺得你去反那些無創意針對師奶的電視劇還可以,唔好不斷話師奶睇唔明至得架。師奶,打個比喻,我呀媽睇TVB劇集估劇情叻過你十倍啦,《天與地》有幾複雜?敘事手法有幾複雜真係會令人睇唔明?心照啦。

我覺得反而林若寧的片尾曲歌詞就真係幫左套戲一把就真的。


又一必撈電視汁The Fades萬千元素在一身

都是那句,自從會認真地看電視劇後,便明白電視劇也如電影一樣,美式製作總跌入formula及某些大環境因素影響,要比創意,真的比英劇輸蝕很多。英劇從來都有自己一套的Offbeat英式幽默,那種幽默從來都是英國人獨有的,那些簡單的嘴臉,全部都是在timing及對白方面各方配合的。講到尾,其實又想說最近一套【The Fades】。

The Fades 是以針對年輕觀眾的BBC3的產品,台齡還輕的BBC3之前的出色作品就有Little Britain,Gavin & Stacey
, Being Human,Him and Her及How Not to Live Your Life等等。繼Being Human後,The Fades再次是一套有關神鬼嘗試把傳統神鬼故事再以廿一世紀年輕人角度包裝,怎知結果是哇!我相信The Fades等全個series 1播放完畢後再在網絡世界circulate一陣後,會成為像Being Human一樣另一套international hit。

The Fades是一部集青春劇、科幻、恐怖劇、喜劇、懸疑、神鬼paranormal、殭屍⋯⋯⋯⋯等等元素集一身的犀利電視劇。故事講述一個geek(香港稱的宅男、電車男)的十七歲John是在學校不起眼、被欺凌的男生。不過同時佢又不斷發奇怪的惡夢並會驚到夜晚瀨尿,成為家姐笑柄,同時並能看見鬼魂。起初看似還不是另一套講鬼怪電視劇?對,頭一集確實是令人感到不少顧慮及不肯定的。但我敢說,電視劇一集比一集精彩,故事的野心及膽量一集比一集犀利,很多twsists的同時不是那種讓人覺得為扭而扭的橋,你只會一直感到整個劇本是十分聰明且是真正的being gutsy, reflective, thoughtful and creative。

很多時鬼怪片都會跌入一個trap,就係跌入左果種對抗邪魔的二元關係。當然,近代的鬼怪zombies種類己經明白呢個缺點,所以很多時都會令到角色更活生生,更多人性及角色的陰暗面。但係The Fades就更加將呢個層面鑽入更深的程度,利用角色年輕青春期的設定,將佢的思想行為放落整個故事的發展,令到故事能夠唔係理所當然地進行。當然,點解好睇?同時係因為當中的喜劇元素依然好強,一路緊張之餘一路又有offbeat幽默令你笑,其中第五集的一幕尤其笑死人︰

「My Boyfriend’s dead and you’re a library monitor」

我真係笑翻了。

當然,曽為SKins及This is England 電視版的編劇Jack Thorne應記一功。而喜歡Skins或Misfits 的亦一定要睇,如果Misfits係Skins x Heroes,咁The Fades就直頭係The Skins x the Walking Dead x Misfits x Heroes,哈哈!仲有Skins的演員,第一季飾Chris的Daniela Nardini及黑人笑匠Daniel Kaluuya與及第二季的Naomi Lily Loveless(應該係stage name 掛)擔演。

講多無謂,下星期The Fades第一季就完,好緊張!我敢說,上年電視劇係Sherlock一鳴驚人,今年到The Fades了(今年有另一套好好笑的喜劇,遲下講)。(同時睇完The Waling Dead的第二輯首集,well,真係越來越平庸了,喜歡The Walking Dead的,試下The Fades)

閱讀更多
Have you been watching … The Fades?

From The Fades to Misfits – is youth drama leading the way?


電車,咖啡店,酒吧,八月三十一日Oslo

廿四小時,廿四小時可以發生很多事,可以建成一層樓,可以拖倒一層樓;生命可以誕生;生命可以完結。

【Oslo 31 august】,Joachim Trier繼首套電影【Reprise】後沉寂五年的第二部作品,終於面世。這是一個發生在Oslo廿四小時裏面的一個故事。

記得當年看【Reprise】已經讓我看得心情七上八落,那些對青春對理想對人生的描述,很赤裸,亦很真實。想不到,【Oslo 31 august】便更是一套帶有強烈寫實感覺的一套電影。

電影故事很簡單,就是有關三十四歲的Anders是道友,將會走出戒毒所,面對新的生命。Anders並非那些我們認識的典型道友,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對生命有追求,有意見,之前從事報紙的一個人。電影沒交代為何他會染上毒癮。然而,我們卻感受到,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經歷了人生的低潮。現在他想從低潮中走出來,不過,人生並非如電影或是一個未經歷過相同經歷的人口中所說的簡單容易。

當中,他這樣說,我三十四歲了,要我一切都沒有,重新開始?

【Oslo 31 august】是一部沒花巧的電影,單純用電影最單純——映像的力量來讓你感受電影角色的情緒及氣氛。電影厲害的是他可以用俗套手法來不落俗套表達一些很簡單的感覺及氣氛。這電影,固名思義,是有關Oslo的一天。一天,其實已有一個很symbolic 意思,天是時間的一個重要單位,人生基本上就是一天又一天地過。而Oslo,就更是表達,這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事,是Oslo的故事。

Joachim的電影語言很簡單,亦可以說是很學術派,電影都很冷靜,卻在冷靜中有很多細微的東西讓電影變成一部十分哀傷美麗的作品。電影用舊的Oslo城市footage 開端,以2000年Oslo拆倒Philips Building的一幕來開始,當中的指向,已明顯可見。電影其中一個signature 就係在long take 中有很多慢慢在zoom in 的處理(讓我想起Wavelength?!)。電影還利用簡單的剪接,創造了一些很簡單卻很美麗/poetic,令人難忘的畫面。

Well,講咁多,其實係【Oslo 31 august】真係一部好哀愁的電影。它的哀愁是有關城市的哀愁,有關生命的哀愁,有關人與人之間的哀愁。若然想看一部如何可以用幾乎沒有任何happenings 或climax 的電影,只用一些基本conversations 及生活過程便能構成一部這麼令人深刻的電影,那【Oslo 31 august】便是一部好好的示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