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最後一年可以用學生優惠的關係,加上終於一年是沒有功課或是其他事務的束縛,電影節,我搏到盡。
原本揀了三十部,左減右揀,最後剩下十九部,很想看的顧長衛的新作也因為知道DVD很快會有而不看,不是種族歧視,有興趣的絕多是歐洲電影,今年東歐與德國佔了大多數,日本僅一套。Ingmar Bergman選了《The Silence》,而楊德昌則是選四小時的經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戲院裏欣賞。
不過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怎麼樣,往時同學與我都覺得那個短短的電影簡介都是寫得很有水準的「商業性文字」來的,將每部電影都寫得天上有地下無,看完介紹已經會讓你恨不得即時看這部戲了,而每每這些恨不得看的,最後看完都會恨不得殺了寫稿的那位,因為寫得比電影本身吸引多了。今年,則相反,中文名字改得不夠以往玩味有趣,連段文字也寫得沒有以往醒神,盡是平庸,是甚麼原因?
《I’m Not There》 導演︰Todd HAYNES︱美國
《Shall We Kiss?(Un baiser s’il vous plaît)》
導演︰Emmanuel MOURET︱法國
《The Counterfeiters(Die Fälscher)》
導演︰Stefan RUZOWITZKY︱奧地利/德國
《You, the Living (Du levande)》
導演︰Roy ANDERSSON︱瑞典
《Divided We Fall (Musíme si pomáhat)》
導演︰Jan HREBEJK︱捷克
《Cosy Dens (Pelísky)》
導演︰Jan HREBEJK︱捷克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原名︰Jirí MENZEL
導演︰Aki Kaurismäki︱捷克/斯洛伐克
《One Hand Can’t Clap (Jedna ruka netleská)》
導演︰David ONDRICEK︱捷克
《Empties(Vratné lahve)》
導演︰Jan SVĚRÁK︱捷克/英國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導演︰Ken LOACH︱英國
《Milky Way (Tejút)》
導演︰Benedek FLIEGAUF︱匈牙利
《Reclaim Your Brain(Free Rainer)》
導演︰Hans WEINGARTNER︱德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楊德昌
《Jar City(Mýrin)》
導演︰Baltasar KORMÁKUR︱冰島
《The Silence (Tystnaden)》
導演︰Ingmar BERGMAN︱瑞典
《Erik Nietzsche The Early Years(Unge år: Erik Nietzsche sagaen del 1, De)》
導演︰Jacob THUESEN︱丹麥
《The Other (El Otro)》
導演︰Ariel ROTTER︱阿根廷/法國
《Import / Export 》
導演︰Ulrich SEIDL︱奧地利/法國
《日光‧小島‧眼鏡女 》
導演︰荻上直子︱日本
《The Band’s Visit 》
導演︰Eran KOLIRIN︱以色列
痴鬼線,往年廿五蚊學生飛,有幾套更十七蚊,今年大圍學生飛都36蚊,只有Roy Andersson那套不知何解26蚊,加價咁多?搞乜野。令我即時減了三套,《I’m not there》直接買DVD算了。正價變了六十蚊,下年睇兩三套算數。
導演︰Olivier Dahan︱國家︰法國︱ 年份︰2007
口碑這東西其實很弔詭的,對沒有口碑的電影你的評價可能會有有十幾個,好好,幾好,唔錯,ok la,唔好睇,爛片……然而對口碑好的電影,多數只有兩個反應,「好睇!」同「過譽!」。2007年印象中,看過過譽的,叫《Juno》;而口碑甚好,已經橫掃了BAFTA四個獎項的法國電影《粉紅色的一生(La Vie en Rose/Môme, La》,我的反應是「好睇!」
電影講述法國女歌手Edith Piaf的悲劇人生,由街頭賣藝至到舞廳歌女再成為音樂演奏廳裏的高級歌手,然而,她卻由始至終稱自己為Artist,從事的是藝術,這才是令人敬佩的一點。電影的時間線不斷跳躍,出色在沒有兀突刻意之處而成功地將Edith Piaf人生的重要事件陳述,出色在將煽情的情節變得不煽情cheesy,點到即止。不講其他,女演員Marion Cotillard出色地扮演二十歲至四十八歲的Piaf,已經值得叫你欣賞這電影了。
生於舞台,死於舞台,崛強的個性。或者你我都會想起香港的梅艷芳,其實也蠻像。
丹麥樂團Efterklang無論音樂平面設計甚至音樂錄像的水準都是稱心滿意的,【Parade】一碟還未認真品味,然而,《Illuminant》一曲的MV就出色得叫我要再重溫這張大碟。
由一向愛玩Stop-Motion拍攝怪誕風格的物件的Tobias Stretch導演及處理整個MV,雖然很一貫的北歐映像,亦很一貫Tobias Stretch,然而與歌曲的quirky、spooky的氣氛卻搭調非常,看得興奮投入。
Tobias Stretch網頁︱Efterklang網頁
我想,不論是拜Badly Drawn Boy的精彩soundtrack 所賜,或是本身【About a boy】就是套蠻好看舒服的英國喜劇,令這電影不易被忘掉。「No body’s an Island」到今時今日仍然留在我腦海,Hugh Grant與那小朋友的表現仍然神態猶全,等等,當年那位小朋友,原來叫Nicholas Hoult,當年十二歲,今年十八歲,哦哦,原來就是2007年英國E-Channel 4 裏那套話題作【Skins】的男主角Tony(拍攝期間是十六歲)。
仔大十八變,當年扮一個怪裡怪氣的小孩子,今天則在這套青年電視劇裏扮演得天獨厚的靚仔Tony,唯一共通點都是性格上都是有點怪。
等陣,其實我只是以Nicolas Hoult作引子,【Skins】才是主角。【Skins】講述一班在Bristol裏的十六至十七歲的男女青年,都是來自蠻普遍的英國中產家庭背景,單親缺乏溝通父母關係惡劣等等,帶來的青少年便是食煙精神病吸毒上床偷野逃學,最Stereotypical的英國青少年模樣,就在這電視劇裏出現。【Skins】不是【The O.C.】,正如英國電視劇也多少像英國電影一樣,不會似美國電視劇般大多跌入了荷理活的公式化(敘事層面與拍攝層面亦然),【Skins】好看在敢放敢露,夠露骨,露骨寫青少年,露骨寫青春期的反叛,然後加以戲劇化的劇情細節,將這些年輕少狂幽默化輕鬆化表現,伴以應題動聽的音樂(不是那些chessy 油膩的puppy pop)。不再是那些三角四角他鍾意我我唔鍾意佢的老套到死的戀愛情節,換來偷車子師生戀吸毒濫交,喂,呢個世界確是這樣瘋狂,所以叫主角重唱cat stevens《Wild World》,以「MV」形式作結,將整件事黑色幽默起來(我想起無線那套劍聖,真係羞家。)
【Skins】Series 1 的首四集是會令你看不停的,反而往後在拍攝與故事編排的水準就有點回落,但是,當你看到劇中每位年輕角色(他們真的全是出生於1987-1989之間,最可貴的是他們大多數的演出經驗也是很少很少)的投入演繹,幾乎自然得像不是演戲;當你看到Sid這個典型的geek描寫得到位可愛,Cassie的神經質角色的異常美麗,Tony與Michelle之間的拉剧,Chris 與Angie之間的師生戀的搞鬼,你便會找到看這電視劇的理由。當然,其實每個角色都寫得仔細之餘,又其實是很typical的年輕人縮影的(Maxxie 與Anwar則是最弱)。而我夠膽說,由Hannah Murray這女孩扮演的Cassie,其氣質與散發出的光芒,都是媲美【Heroes】Season 1裏由Hayden Panettiere飾演的Claire那樣明亮,甚至是更光芒。
【Skins】Series2 Trailer(better quality) 的出色更叫人期待,用上Radiohead新碟裏的《Nude》,戲劇化,更有張力,更內歛,更黑暗,都是可以預料的。
看【Skins】,確是會讓人覺得自己的青春,是多麼的平庸沒趣。
Sweding Internet, Sweding Old tapes,「Sweding」是「Sweden」?不是不是,這是Michel Gondry的新電影《Be Kind, Rewind》的新戲碼,找來Jack Black這個由【School of Rock】開始便炙手可熱的喜劇演員搭上Mos Def,以Michel Gondry的Lo-Fi手法重玩80s 與90s的最受歡迎電影,重玩VHS Tape這個舊的媒界。Sweding 其實簡單點便是「Remake」意思,單是網頁已經好玩。
2月25日上映咯。
官方網頁
記得一年前看到名為「1-18-08」的trailer時,已經很想去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2008年的今日,已經忘記了這trailer的時候,一部名為《Cloverfield(末世凶煞)》的電影廣告在電視播出時,我便驚訝,「哇」,原來它上映了,然後便急不及待要去戲院觀看。
在看之前,不少好心的朋友/家人也勸我不要浪費金錢去看這套別人口中的爛片,多謝大家忠告,我還是走去看了。(現在回想這蠻像電影中人人苦心勸告主角不要走回頭去救他的「女朋友」一樣「唔好睇呀!冇出路架!死路一條」)
看完,疑團一掃而空,對不起,我真的覺得這電影是不錯的。Handheld 手法不是甚麼新奇刺激東西,鏡頭再搖的片也看過不少,但以home movie 來作災難片/怪獸片,用來作生還者的親眼實錄這個怪物侵襲Manhattan 便嘖嘖稱奇。確確實實地,我是看得極度肉緊的,而且,電影處理也是聰明的,玩盡第一人身「目擊者」的可能性,開頭的怪物只能見首不見尾,然後女主角之一中毒身亡的那段含蓄處理,都是佩服的。
講真,劇本算不上有甚麼特別,不合理的地方也大有人在,但試問你看過有幾多災難片/荷里活電影/sci-fi係合情合理,單講永遠主角死極都死唔去而配角逐個死咖哩啡一秒可以由十百千萬計咁死已經証明根本這類電影是永遠不合情理(基本上,電影也不一定要make sense,right?)電影最好看的,是帶來了不一樣的spectatorship,像真的在看別人的home movie 來尋求真相一樣,而且,這電影其實很適合可以朋友間不斷傾計來看的。而且,傳統的怪物片也看得夠多,至少這個句夠新鮮了吧。雖然某些位置以及結尾回到他們拍拖的那一下手法上真的蠻低手而兀突。
當然,我明白為何觀眾的反應那麼兩極,至少可以理解。只是,平心而論,論特技緊張音效等等,都是水準以上,至少就算這不是一套甚麼驚世傑作,也是一套深思熟慮的聰明商業電影,怎說也未至於一套爛片。所以,最讓我不屑的是,專業的舒琪可以稱這是絕對爛片,然後留下了這樣的一段︰
「
亞伯拉罕斯在《末》片的製作資料上這樣說:「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恐懼的時代裏。一部描寫巨型怪獸襲擊大都會的電影,可以讓人們在一個極度安全與過癮(按:原文是entertaining)的情形下體驗到這份恐懼。」這句充滿吊詭的說話幾乎適用於任何一部荷李活blockbuster(或企圖成為blockbuster的)電影身上:影片的目的只是模擬某種經驗的感官效果,讓觀眾過過癮,更接近的其實是電玩遊戲。那份亞伯拉罕斯口中的「恐懼」,也只是一種sensation,多於是真正的、源自內心的憂慼與慌張。不過不幸的是正正因為一切都是那末的二手,《末》片連僅僅的一點感官刺激也無法做得到。說得再坦白一點,亞伯拉罕斯「及其黨羽們」(家明語)作的只是取巧、偷雞、博大霧。正如所有的home video都不是電影,《末》片也不配稱作電影。Period。」
其實這段蠻多「甘句」,不過以「正如所有的home video都不是電影,《末》片也不配稱作電影。」最爆。我對香港的乜琪物琪的「影評家」,真的已經無話可說,我才不屑看這樣的「爛文」。
想知套戲更多at Drinkazine
導演︰Mark Helfrich︱國家︰美國︱ 年份︰2007
有時單看電影的海報,就可以知道電影甚麼葫蘆賣甚麼藥,像《Good Luck Chuck》這套咸咸濕濕的美國喜劇,單看Poster也知道是頗為露骨的講性講愛喜劇,正是。
《Good Luck Chuck》不遮掩地賣弄色情的意識,男主角Charlie因為年幼時得罪了一名女子而被下詛咒,因而成了「Lucky Chuck」,曾與他有關係的女人都會在與Charlie分手後成功找到真愛。故身為牙醫的Charlie成為了女人的恩物,人人急著找上門讓他看診;與此同時他遇上了真命天子Cam,因此而鬧出笑話。
坦白說,我也只是因為Poster的露骨而看這部美國喜劇,典型的荒誕格局與笑料,更帶點香港喜劇的色彩。有些部份好笑,但當說到愛情時還是美國喜劇的方程式,cheesy 而不好笑,所以,更讓我感興趣的是電影動用的歌曲,竟然有The Flaming Lips到Bauhus以及Art Brut 甚至Shout Out Louds,電影不好看也不緊要,至少音樂也讓你輕鬆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