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荒謬很英式的政治醜聞

沙發薯最近運程不錯,有不少新的出色電視劇作選擇。我知大家一定有留意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Patrick Melrose,由Deutschland 83的德國導演Edward Berger執導,改編自經典的同名小說。電視劇的編導演均一流,主題與故事本身的震撼程度都讓你一看難忘,毫無意外將問鼎今年最佳電視劇的寶座。

明知此劇大受注目,我就決定提及另一出色劇集A Very English Scandal,一樣劇力萬鈞,卡士一樣強大︰由Hugh Grant和Ben Whishaw領銜主演;一樣改編自小說,但非虛構,而是真人真事。

John Preston著寫的A Very English Scandal同名原作小說在二○一六年推出,講述上世紀七十年代驚動全英國的政壇大醜聞Thorpe affair︰政客Jeremy Thorpe(Hugh Grant飾)涉嫌買兇殺舊情人Norman Scott(Ben Whishaw飾)一事。Jeremy Thorpe在五十年代開始活躍政壇,是現已解散的政黨Liberal Party的成員,在一九六七年他成為該黨領袖。事業一帆風順,家有愛妻及孩子,但原來他婚前曾與不同男人交往,因此惹上麻煩。舊情人Norman Scott被拋棄後需要Thorpe的幫忙才能拿到他的國家保險卡。雖然Thorpe事前承諾幫忙,但最後他為免惹麻煩而反口,令Scott走上困境,老羞成怒,決定報警公開事件。

二人結交在一九六七年前,當時在英國同性戀仍然不合法,同性戀者如發生性行為會被拘捕。Thorpe因為其政治力量及關係,令Scott的指控無效。往後他再公開二人的關係以作報復,但最終也因為Thorpe的政治影響力而被化解,讓坊間以為Scott的指控只是大話。由二人相識到分手大概十年後,Thorpe在一九七五年重遇Scott。Thorpe失分寸,認定他是攪屎棍,最終除了會令他事業告終外,更會令他的政黨倒下,所以他決定買兇殺人,一了百了。怎知他的手下請了個無用殺手,向Scott開槍,射死了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狗。心水清的Scott一口咬定是Jeremy Thorpe想殺死他,結果警方介入,整個醜聞終被揭露,將Jeremy Thorpe的事業送上斷頭台。

坊間促警方重新調查

經過漫長審訊後,全靠他律師的表現及那不公正的法官出口數臭Norman Scott,他被判無罪。這個戲劇化的故事就成了小說及現在電視箱上的出色戲劇。除了卡士外,此劇由拍過The Queen與Philomena的導演Stephen Frears執導,編劇則是原著作者John Preston與英國殿堂級編劇Russell T. Davies主理。一向專注LGBT主題的Russell T. Davies擅長寫節奏明快,引人入勝的故事,此劇在他的處理下就充滿他一貫的幽默及緊湊風格。

由於審訊明顯不公正,劇集在本周播完後在英國媒體引起廣泛討論。同時BBC播出有關Jeremy Thorpe的紀錄片,揭露原來警方誤信殺手已死,不知道他原來改名換姓到今天今日仍在生,這令不少人認為警方應再調查案件,查出真相。不過,負責調查此案的威爾斯警方早已失掉面子,堅拒重開案件,認為此案沒有調查的需要。

真實情節往往荒謬過小說,此劇就正正再證此道理。Jeremy Thorpe在二○一四年已離世,但殺手與Norman Scott今時今日原來仍在生。不知二人在看着A Very English Scandal的時候心情如何?視之為喜劇悲劇還是鬧劇一場?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6月8日沙發薯


「政治馬騮」笑看脫歐公投

英國脫歐Brexit公投六月二十三日進行,脫歐陣營一路走來由沒什麼可能到在最近的opinion poll中領先,這令英國甚至全世界都對最後結果感到無比緊張,最後結果,本文見報之時料有分曉。

每逢這種國家政治大事,英國電視台都會推出一系列節目作配合,以幫助觀眾了解議題及刺激討論。這次也不例外,不過討論節目就不提,這次要介紹的是在Channel 4的兩個搞笑節目,以幽默回應Brexit。

推後製作死線 追上時事熱話

公投形勢隨時都有不同的發展,要製作應題的政治電視劇反映民意可謂十分之難,畢竟創作人既非神亦無法預知未來,所以近年有關公投的電視劇都有不同方法應對,像上年Channel 4的數碼電視頻道More4的The Vote就乾脆以話劇現場形式進行錄影;又或是等到公投前哨才投入最後製作,像上年的Ballot Monkeys便是在大選前才正式完成劇本及投入拍攝,更是在劇集出街前數小時才完成。這樣可將最新的選舉形勢及政治新聞放在劇本中,讓劇集更真實,能夠回應最新時事議題。

繼上年Ballot Monkeys的成功後,創作人Andy Hamilton及Guy Jenkin(英國大熱劇Outnumbered的創作人)再接再厲,今年有續集Power Monkeys,這次不僅回應英國公投,更將美國大選及俄羅斯對英國脫歐等的回應一一加進劇中。Power Monkeys依舊不分黨派,對各個政黨,無論是支持脫歐或留歐的,都不留餘地取笑一番。對不少人來說政治太深奧,難以明白亦難以投入,但如果將政客變為一個又一個喜劇中的搞笑角色,將政治議題變為連續劇橋段,那政治也可以成茶餘飯後的輕鬆娛樂了。

移民給移民的「移民手冊」

脫歐,除了英國外,歐洲當然就是最直接影響了。脫歐與否,不止英國人關心,歐洲人亦一樣緊張,因為這關乎歐盟的命運,更關乎那些已或將移居到英國定居的歐洲人的命運。

歐盟其中一德政就是歐洲人口自由流動,歐盟居民能自由進入任何歐洲國家打工移居。若然英國脫歐,在英過一百七十萬的歐盟人口就會是其中一問題。當然,將他們踢出境的機會極微,但在英國未與其他歐洲國家有新協議前,未來想到英國打工發展的歐洲人的命運則是最不明朗。由在英國成名的德國喜劇家Henning Wehn創作的An Immigrant’s Guide to Britain便是對這背景的有趣回應。

已在英十四年的Henning Wehn在訪問透露這是「For Immigrants by Immigrants」的一個節目,以第一代移民身分用幽默搞笑角度去了解英國文化。節目中除了他外,還有其他來自不同國家有移民背景的駐英喜劇家各自用不同手法及角度去演繹英國文化,其中Mark Silcox的部分更是非看不可。例如他介紹英國的「男生夜蒲lads’ night out」的飲酒文化,他與一眾男生在酒吧大玩飲酒遊戲,卻以茶代酒,一晚飲了七杯,最後他以其冷面笑匠風格說出lads’ night out是何其好玩,如果你只飲茶的話。

六月二十三日公投之日亦撞正了英國音樂到電視的年度盛事Glastonbury,Glastonbury期間BBC將會全力轉播直播,所以各大報章到音樂節有關方面早已呼籲到音樂節的年輕人記得及時登記做選民,不要忘記投票。對參與音樂節的人來說應是有趣的經驗吧︰在英國西南部郊外的營幕裏,半睡半醒酒氣未清的清早醒來,自己的國家或已經走進了一個未知的領域。


講故事新趨勢﹕電影電視同步

近來有兩則電視界的壞消息,第一是香港電視會在9月播完存貨後就停拍新劇,正式敗於香港的黑暗政治。其次,經過一連串請願運動及反對聲音後,BBC信託正式承認取消英國年輕人電視頻道BBC Three,將整個平台搬到網絡,可節省每年3000萬英鎊的支出。

兩個壞新聞,兩個都算是政治氣候帶來的犧牲品。前者港視受政治迫害而沒法取得電視牌照,沒法登陸每家每戶的電視上,令這個以傳統電視台手法及規模經營的香港電視注定事倍功半,難以成事。後者BBC Three的終結則是因為英國保守黨的Austerity節省開支策略而造成,為英國電視界的年輕創意帶來一個重大打擊。BBC Three出產了不少最受歡迎的合家歡「大婆台」不敢製作及嘗試的電視節目,沒有BBC Three就不會有抵死啜核的Little Britain的經典出現;就沒有天馬行空的Cult劇The Mighty Boosh;更沒有Sci-fi大熱Being Human的出現。

網絡平台取代電視

網絡電視平台要取得穩定的收視確實是不容易的事,正如BBC以網絡平台是未來電視的主流為由,將BBC Three作Online Only的頻道,但他們亦不能承認如此一着該頻道將會流失近一成數量的目標觀眾。無可否認,網絡平台是未來電視的主流,但是傳統電視的架構及內容並不能只是搬字過紙就能適應網絡平台,成功例子如電視串流服務Netflix,都是在製作及其他方面有完全不同的策略。Netflix是「外判公司」,只會投資在話題極大的作品以及那些被主流電視台揚棄的受歡迎電視節目,以確保電視劇有一定的收看人數。

以前提及過,電視早已凌駕電影這敘事媒體,無論是在話題性及受歡迎程度來說,電視的重要性早已勝過電影。最近的趨勢更是特別,電視與電影並排進行,以電視作為電影的補完或成為電影故事的後續。Marvel是其中一個首先同用電視與電影共同拓展其漫畫世界觀的公司。

將戲迷拉到電視

2013年啟播的Agents of S.H.I.E.L.D.就是與Marvel電影(Iron Man, Thor, Avengers…)同步(他們稱為「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tie-ins」)為基礎,與Marvel電影拉上關係及補充其內容,同時可帶來更多電影的捧場客到電視。又或是最近最新電影Terminator: Genisys亦會有類似處理,製作人表示他們正在為電影創作總共13集的電視續集來延續電影的故事。

這種電影與電視的跨媒體合作將會是未來的新趨勢,相信以後的故事創作因此會變得更有彈性更為完整,尤其是改篇小說的作品的好消息,以前不少電影改編電影都因為將原作斬頭斬尾而變得不知所謂,現在他們就有更多空間將原作重現了。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7月16日沙發薯


電視台的「創意」維穩工程

前幾天在「聽」電視時突然嚇一跳,全因一眾歌星在認真大談一個「甚不尋常」的主題及字眼,就是「創意」二字。立即轉身看電視,發現原來是無綫電視正在舉行一個名為「2014打開創意天空」的節目建議書招募計劃,旨在鼓勵創意。嚇一跳,當然是因為在這個與「零創意」幾乎接近掛鈎的電視台裏竟有認真對待創意的時候吧。或者是良心發現?又或是面對着香港電視即將的挑戰,要來個終極洗牌吧?無論如何,亦是電視界的喜訊吧?

符合觀眾口味的破格?

到訪其網站後,則眉頭緊皺,活動與想像中有誠意的鼓勵創意的建議書招募計劃似乎有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含糊不清的文字是整件事令人最懊惱的地方。其官方文案是這樣寫着︰廣邀全港影視製作人才提交節目建議書。首先,究竟何謂影視製作人才?我這一介凡夫俗子可以申請嗎?好了,就算不執著這字眼,計劃的要求是這樣寫着的:「所有創新、破格、高質素、符合觀眾口味的內容,一概歡迎」 ,「符合觀眾口味」 與「破格」不就是正正南轅北轍嗎?好了,就算我們接受那種「創意是要能夠在雅俗共賞的層面,不能太過破格挑戰觀眾」的說法,那麼,其網頁又提到節目需要帶給觀眾「正面信息」,又是什麼意思?即是那些「跳起yeah」快樂團圓式思維嗎?

是要打開電視創意天空?還是要提高電視台形象?

招募計劃中的那些模糊以及矛盾的用字,其實與香港政府那些似是而非的文字遊戲沒有分別,而整件事的性質,亦甚有政府那些「家是香港」維穩運動的影子。基本上,建議書招募計劃的出現正正就是建基於整個電視創作生態不健康的封閉滯留狀態,招募建議書本來就應是電視台一直要做的事;突然煞有介事張揚他們要推動創意,卻在理應就是要天馬行空的「創意」二字的頭上加了要「符合觀眾口味」及「提供正面信息」的奇異條件,正好露出底牌。說穿了,其實更像形象工程,純屬做大龍鳳,為求改善公眾形象,與假諮詢有異曲同工之用。

想起愛吃屎的小孩

當然,我不是反對「符合觀眾口味」這要求,只不過,我更相信大眾的口味是需要挑戰的,因為口味是會因應不同原因而轉變又或是變得更廣闊、更包容的;而電視台的角色理應是利用創意,發掘更多可能性給觀眾,帶給他們新的電視口味,引發更多討論與思考,而不是一味「符合」的。正如早前挪威電視的「慢電視」,竟然敢連續播放數個小時的火車旅程,及後播放數天的挪威船程;這個正常人都會覺得是違反大眾口味的意念,結果引來全國關注,成為最受歡迎節目,更成為全球電視現象及挪威電視台的獨家電視系列,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電視台以「符合觀眾口味」來作節目製作的宗旨,其實還不只是懶惰play safe,以最穩陣的內容來吸納觀眾的手段吧?寫到這裏,我記起之前有某明星的精警發言︰「你總不能因為你的小孩喜歡吃屎,而你就給他一直餵屎吧」,也蠻應景。

原文刊於明報2014年2月沙發薯


英惡搞喜劇公投廢除王室

最近在英國Channel 4上認識了兩個有趣的家庭,先是在The Windsors中的英國王室溫莎Windsors家族。在這劇看到的英國王室,與大家常在媒體上看到的完美華麗的英國王室有很大出入,像劇裏的Kate不是那個親民高貴的穩重女士,而是出身自以拾荒為生的家庭的吉卜賽人。因為這不是那些你在BBC One普遍看到的「唱好王室」系列的節目,而是由喜劇創作人George Jeffrie與Bert Tyler-Moore聯手創作的政治satire喜劇,明目張膽地取笑英國王室君主制monarchy。

「王室家庭」爆笑橋段百出

對於有久遠的民主傳統的國家如英國,君主制的存在一直是大眾的一個wonder及討論話題。從純潔完美的角度出發,確實沒有要廢除王室的必要,首先這是國家的悠久傳統,他們高貴美麗,是大家對童話般完美生活的最佳投射,亦在旅遊業上帶來不少收入——只要你不提及英國每年用天文數字去養活這班王室(2011-2013年每年花費在王室的費用多於三百萬英鎊),更不要提他們奢豪的花費,有時的不檢點私生活,阻止BBC行使言論自由製作或播出敏感題材等等……

君主制去留與否,阿Q精神一點,至少,若然不是有這麼iconic的英國王室,我們就不會看到這部完全把英國王室的人物變得如此滑稽諧趣的諷刺喜劇。劇中你會看到威廉王子因為學識如何使用洗衣機自己照顧自己而沾沾自喜,又或者看到查理斯王子如何想像自己有神奇力量可以單憑念力普度眾生。
王室角色在喜劇當中不時被嘲諷,但完整地將整個王室家庭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荒謬爆笑橋段,在電視來說十分具意義——不怕得罪小器王室也怕得罪為數不少的小器市民。更更更重要的是,劇情真的有公投廢除王室一情節,是全劇高潮所在,娛樂與政治意義兩兼。

「異形」角度觀察英國家庭

跟着另一個家庭則是電視劇Flowers中的花家(Flowers)。Flowers講述住在英國遠郊的Flowers一家。這家人是屬嬉皮類的個性文藝家庭,Mr. Flowers(Julian Barratt)是兒童書作者,Mrs. Flowers(Olivia Colman) 則是音樂教師;兩人的子女成年後仍然與父母同住,哥哥Donald是個專門發明像是太陽能電筒般的騎呢發明,而妹妹Amy則個性陰沉孤僻,喜歡彈琴作極度陰暗的歌曲。
文藝與哀愁通常更多的掛鈎,這家文藝家庭亦一樣︰故事始於父親上吊自殺失敗,為免家人發現他就把上吊的繩隱藏。這條繩是實體亦是意象,象徵着Mr. Flowers的種種心結,同時這些結亦令其神經質的家庭帶到崩塌破裂的邊緣。電視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深刻地探討一個在精神健康上有缺陷及挑戰的家庭,以及討論生死,家庭關係及人性美好的一面。

Flowers的創作人Will Sharpe是生於英國的日裔英國人,年幼時在日本短住過數年才到英國定居,所以他這首個電視創作從額外「異形」、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英國家庭。不得不提的是劇中他親自飾演的日本人角色亦罕有地在英式的黑色幽默的基礎上加入日式較卡通化的搞笑元素,是正宗lost in translation的日式幽默。

這兩部都是喜劇上的精品,The Windsors是spoof處境喜劇,演員出色稱職地刻意作狀以及扮蠢,盡顯編劇的政治諷刺幽默;Flowers則是令你又笑又哭的美麗敘事,劇情發展更是意想不到,絕對有能力問鼎近年英國最佳喜劇。

原文刊載於明報2016年6月2日沙發薯


Fleabag上演的Femininist悲劇

兩性關係是深奧課題,圍繞這主題的創作亦源源不絕,香港有幸終擺脫三四五角戀的爛劇方程式,最近ViuTV的《瑪嘉烈與大衛》帶有現代觸覺的愛情故事就有不錯的反應。英國最近亦有一系列探討兩性關係的節目,其中BBC Three的最新喜劇Fleabag則最為矚目。

女主角沉迷性愛 自認Feminist

Fleabag在英國指極為混亂、不整理的人,而這正正是電視劇女主角的最佳寫照。她不修邊幅同時幽默狡猾,她沉迷性愛及看鹹片看到不能自拔卻自認是Feminist,她好吃懶做但又好勝更營運一Cafe——故事正正是由她的好友兼Cafe合伙人在交通意外離世開始,講述她如何面對好友離去,獨自打理Cafe的新生活——還有與男友同牀時看奧巴馬演講片段自慰而第N次與他分手的獨身生活。

電視劇由飾女主角的Phoebe Waller-Bridge創作,改編自其同名在2013年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中獲獎的solo話劇。她原活躍於話劇界,近年則成電視的新寵兒,參演大牌劇集,例如第二季的Broadchurch,以及早前Channel 4有關Squatting的新喜劇Crashing亦是她的創作並飾演女主角,同樣大膽粗俗,不過卻沒有像Fleabag般玩轉Feminist的形象的獨到。

可知左翼、學術及文藝圈子都充滿着以女性主義者的身分而自居的女性,強調女性身體自主,不受媒體定型及父權思想控制;尤其在外國更是隨處可見,左翼媒體通常都是Feminist主導,時被詡笑是掌握話語權。電視上有關Feminist甚為罕見,更莫說敢以Feminist的故事作為笑料及挑戰Feminism的定義,這正是Fleabag獨特之處。最能概括到劇集精髓的場口是她與家姐出席女性主義講座,當講者問誰希望用生命換取更完美性感身體時,全場僅有她們二人舉手,尷尬之餘她們也只能自我幽默:「我們竟然連Feminist也做不好。」

無底線dating show 裸體擇偶

笑完Feminist,我們低俗一點,看單身人士裸體約會,單憑對方最基本的身體外在美來作擇偶條件。沒錯,這節目除了主持外,所有參賽者都會全裸上陣,無遮無格。每位參賽者會有六個全裸求偶者,均全裸站在個別的箱上,最初只展露下半身,然後上半身及最後露臉。參賽者以「原始感官」逐個點評其身體部分,無論是性器太細陰袋太大或乳頭過黑都可是參加者踢走求偶者的原因,最後被選中的會與參賽者來個裸體擁抱,將會正式約會,圓滿結束這個Channel 4最新dating show Naked Attraction的配偶過程。

Naked Attraction不僅被觀眾正式投訴其裸露外,外界無論是Twitter到專業媒體更是猛力批評,被指為Worst programme ever,是英國電視的新低點云云。當然,口味見仁見智,這Take Me Out meets Adam Seeks Eve(荷蘭裸體dating show)節目本質與其他dating show無異,只不過它真是赤裸裸告訴你大多數人擇偶只看外表這事實。Channel 4的發言人反擊指節目是適當地安排(在晚上十一點播放),是專為新一代年輕人(Tinder generation)而設。

將選偶正式變為肉市場,讓大家買前仔細量度,看清身體各部分沒有異樣才落板試用,懶理性格內涵——確是將其推至極致,亦可視為對當代即食即棄的dating風氣作一個諷刺的回應。隨着AR及VR等普及,倒是好奇下一世代的擇偶風氣又會是如何?

原題︰新世代看女性主義與擇偶條件
刊載於明報2016年8月4日沙發薯


香港沙發薯的腦袋

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引起廣泛討論,首次參選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雖不敵公民黨楊岳橋,但以學生身分,兼牽涉旺角騷動及名氣不高的他能奪下六萬多票,可見香港人的政治意識及政治取向隨着香港政治環境愈來愈染紅的情况下,已經進入了另一個層次,「本土」及香港人身分認同將在香港政治論述及未來的選舉進行徹底性的大洗牌。

另一邊廂,民建聯的周浩鼎取票率直逼公民黨楊岳橋,亦令大家嘩然感嘆︰對這班還未看清局勢的人感失望。

還不是討論緊胡諾言?

這讓我想起,這幾年網上呼籲罷看無綫電視的人呼聲愈來愈多,由早年被批評其新聞專業水準不高,「是是旦旦」變成街知巷聞;到反智公式化師奶劇重複又重複,到這幾年大家譴責無綫親中選擇性報道,誤導群眾,被揶揄為CCTVB。雖然發展到廿一世紀這個年頭,隨着網絡到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電視的概念早已超出電視箱,電視亦有別以往「由上向下」的被動模式,觀眾不再處於僅是接收信息及沒有選擇的被動角色︰觀眾現在既可選擇幾時睇點樣睇甚至自己拍畀人睇,這等都是電視的新概念——香港人雖然只有「一個」免費電視台,但隨着YouTube到Netflix到非法下載的廣泛普及,理應不再受傳統電視影響吧?不盡然。

年長一輩如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打開傳統電視機收看免費電視仍然是最普及。就以Nielsen2015年第三季的美國觀看電視的數字來作參考,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平均每周看三十九小時以上,即一天至少看五小時電視。就算年輕人多用了其他平台,減少了看傳統電視,但十二歲以上看傳統電視依然每周平均有十五小時。家母每天除了要畀電視機「休息」cool down一下外,其他時間還不是電視長開,長期無綫;與親朋戚友見面,還不是討論緊嗰個胡諾言在戲中有冇死?

ViuTV 新希望?

幼稚園到小學生也一樣早午晚看「一個」電視,朝早下午看卡通,晚間和新聞報道還不是無綫?不用從媒體或文化研究角度出發這樣深奥,簡單一想,對於缺乏對政治局勢及國際時事新聞的接觸及認識的一群,若然長期看報道偏頗劣質的新聞報道,每天看重複兼反智的無綫劇集,你想這個社會的市民怎能不會去選傳統保守的民建聯?

正如美國亦有傳統保守的Republicans,現今到Donald Trump的崛起,可見一個文明社會中往往總有一班雖然身光頸靚但思想仍然如原始人一樣的人存在。尤其是睇TVB是香港人這二三十年的生活習慣,香港空間不大,生活逼人,自住的人少,要與老一輩生活的人要改變長期開着CCTVB的這個習慣,不受其荼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希望在明天嘛,電訊盈科的ViuTV將於4月6日正式啟播,香港人終於有新免費電視台觀看,算是香港人的生活的新希望——愛國大婆台外的新選擇,希望可搵番個腦。

原文刊載於明報2016年3月10日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