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孤寂的奥斯陸

之前提到好音樂能推動生活,其實任何好的文化東西,都一樣有如此作用,尤其是當你發現某些作品與你的視野vision接通並能夠擴闊你的想像,増加你喜歡的東西的信心的話,那就是最高境界。

這幾年最喜愛的電影,還是Joachim Trier 的《Reprise》與及《Oslo 31 August》,因為由他的訪問到電影的真實內容,都可以知道他一樣喜歡探索時間、記憶、城市、歴史、身份認同等的主題。再在一個訪問中,他強調拍什麼電影都應該要push 一下limits,說「Being general is never interesting」,就知道這個在英國National school of Film and Television 畢業的導演確實是不能不愛的。

不過,提到《Reprise》與及《Oslo 31 August》,當然不可以忽視co-writer Eskil Vogt 的contribution吧,之前就一直知道Eskil Vogt將會有自己執導的作品《Blind》,但隔了一陣子就忘記了。原來電影已上映了一陣子,一知道戲院還有在放映電影時就趕緊在五月一日勞動節去看。

看完《Blind》,我就只能肯定Eskil Vogt與及Joachim Trier 這個組合是缺一不可的,因為《Blind》的出色,正証明Eskil Vogt是equally talented 的;同時,這亦令我知道這兩個人是現今世界上最出色的電影人才之一,所以就更對他們緊接的首部英文電影《Louder than Bombs》有無比的期待。當然,更加弔詭的是,電影名字正是The Smiths其中一compilation的名稱。當然,他們之前的兩部電影已經知道他們音樂品味好好了,而《Reprise》更有很多對Joy Division 的指向⋯⋯再看Joachim Trier的這個訪問,就知道他實在是一個很資深的樂迷了。所以呢,我亦特別好奇當中會有什麼元素會影射到The Smiths 的東西在內。

不過,說回正題,《Blind》是一部很聰明地玩弄storytelling 與time and space的電影,而且處理起來很細眉細眼,每一個小節都是緊緊扣著的,十分緊密;電影亦觸及了很多方面的主題,寂寞、城市生活、感情生活與及姻婚係等等。電影講述女主角最近失明,令到她長期躲在家中,開始與世界脫節,開始與她的老公發生磨擦。她,開始忘記影像是怎樣,就連丈夫的樣貌亦可能開始模糊;又或者是這樣,真或假,或者已不重要了,因為她根本就看不見亦不會再能望見了。

電影玩弄真實與虛構,將meta-narrative這類已經有點玩到悶的把戲,放在一個失明女士身上,卻成功在拍攝手法上與敘事手法上令到整個傷感的故事變得又玩味又憂愁,就是成功的地方。整個故事講述的基本上就是孤獨與不安感,不安感帶來孤獨,亦會變成缺乏自信;沒有自信就會很容易想像很多東西,可以是悲劇可以是喜劇,但到底,都是發生在自己的頭腦裏——不過,對一個失明人士來說,究竟那些是空想那些是虛構,其實有關係嗎?

她說「沒有人能夠可以與有問題的人一起生活的(Inge orker vel være sammen med en som har problemer)」,或者,就說中了很多對自己不安份的人的心聲。或者,就因為這種underdog 的心態,很自然女主角亦是Morrissey的樂迷吧。

不過,要留意的是電影不像《Oslo 31 August》一樣那麼沉重,它沉重,中間卻充滿幽默,有不少令人笑出聲的位置;同時,這電影其實真正發生的東西很少,亦是整個電影最出色,最難得的地方。如何可以用一部長電影來做一部有關自身,有關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故事。發生不多,卻其實有很多發生,就是電影奇妙的地方。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其實亦是很Oslo的電影,每一個場口都是Oslo,我都知道其實在什麼地方。基本上主角住的地方,就是我住的地方。看起來,對我來說,就有種說不出的奇妙感覺,是一種身同感受?還是一種虛榮?還是一種身份認同?所以,這部電影又可以加入在有關Oslo的電影系列上。

最後,看來不只Joachim Trier 喜歡Alain Resnais,Eskil Vogt亦一樣吧,電影不少空間與時間的處理都可以看到當中對敘事的不一樣處理。尤其是那一幕他們在cafe 見面的一幕的處理,就是最令我感到讚嘆的地方。

P.S. 挪威樂團The White Birch 再次提供音樂。


沙發薯﹕電視甜點 破格驚喜

對電視迷來說,剛從精彩的True Detective喘過氣來,這周就是迎接Game of Thrones回歸的大日子。不過,追劇有時真的挺累的,出色的劇集往往需耐性及腦力去欣賞;有時自己狀態不佳時,還是希望在一系列劇力萬鈞的劇集以外,有一些輕鬆幽默的劇集平衡心情。這次想說的正是兩個英國節目用來調劑一下陰暗的GoT世界。

同志音樂劇婚禮

同性婚姻在英格蘭與威爾斯於三月份正式合法,首批同性婚姻在三月廿九日在兩地正式舉行,而Channel 4就轉播當日其中一個同性婚禮,來紀念這個平權的重要日子。雖則首個同性婚禮別具意義,但也只是婚禮一個吧,有何特別?確實,如果這只是普通婚禮當然是悶蛋沒啥特別,但如果婚禮其實是個專業的音樂劇呢?節目Our Gay Wedding: The Musical顧名思義,既是婚禮亦是音樂劇——亦很「gay」。

這個同性婚禮是來自文化圈的Benjamin Till與Nathan Taylor的婚禮,Benjamin是作曲人,而Nathan是演員兼歌手,所以成就了這樂韻悠揚的音樂劇婚禮;就算是主持、牧師都是用音樂劇形式唱出,就連立誓「我願意」亦唱出來,可算是史上最別出心裁的婚禮。除了婚禮有星級嘉賓如Kylie Minogue等送上祝福外,節目亦由Stephen Fry作旁白。Stephen是英國著名電視主持/演員,亦是公開的同性戀及平權人士。他在節目開頭說「終於,一路走來,我們gays終擁有真正的平等」就已經令整個節目更具意義更具分量。

另一邊廂,BBC最近亦有大新聞,BBC Three未來將會在免費電視頻道上消失,僅以數碼形式在網絡上生存。這個電視界的壞消息之外,這幾年BBC已經不斷被垢病,指摘包括保守、揮霍;再加上之前新聞部的錯誤及在以前維護戀童的Jimmy Savile一事,均令BBC無日安寧,令身任BBC Trust主席的最後港督彭定康無覺好瞓。不過,即使BBC再衰,都能保留自嘲的英式幽默及厚道,最新劇集W1A就是一套BBC諷刺自家管理層的喜劇。

BBC拍劇自嘲管理層

兩年前BBC的Twenty Twelve是一部有關倫敦奧運的策劃團隊的mockumentary,隨着奧運完結,這次創作人John morton將場地由奧運改至倫敦BBC廣播大樓裏頭,以大樓的郵號W1A作劇集名稱,講述主角在BBC擔任新的Head of value(主角Ian Fletcher由Downey Abbey的Hugh Bonneville主演)的故事。

像BBC這具威信,身為全球最顯赫的廣播公司,管理層必定辦事認真,一絲不苟吧。如果持着這想法,看W1A就肯定大開眼界。高層大耍語言偽術,推卸責任不願擔大旗、盡量用含糊用語,原來都是BBC裏頭司空見慣的平常事,可能高級管理層真是天下烏鴉一樣黑吧?當中還有一個呆滯笨拙的實習員工,就連最基本買咖啡的任務亦辦不妥當,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員工:驚嚇地準確

這類設定在現實場景的電視劇,劇集所描述的情况的可信性通常是整個劇集能否成立、是否有說服力的重要關鍵。我則可以給大家派定心丸,事因不少BBC員工都異口同聲表示劇集反映BBC的現實工作情况,更有不少人驚訝地表達這劇集「驚嚇地準確」。別以為要一個大企業自嘲容易,這是認真的電視台或企業才有的風範,想想香港那些面對批評都只懂在藏頭露尾的電視台及機構?真的拍馬都追不上。

原文刊登於四月十八日明報副刊沙發薯


我要不損人利己的Angels’ share

最近真的很fed up with 香港那些「文化人」,寫文寫來寫去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同一邏輯,離不開「樂觀地展望將來」「師奶」「感情用事」「和理非」,很悶很悶好鬼悶。又或是那些鍾意寫一篇文章卻quote 不少「學者」說話,甚至要在最後加埋footnotes的,喂大佬,你寫academic 文章咩,讀過書都知quote 人說話其實係學術小學雞啦,咪玩啦,乜一D幾十年前甚至上個世紀的學者講的一句話就特別有份量有說服力?香港人的思想這麼狹隘,還是多得這些「文化人」;香港從來有一班自視過高的文化人將自己身份抬高與一般普羅大眾分隔,難以貼近社會,亦係多得呢班「文化人」。

所以,看電影亦很怕看到那些同一logic 的電影,很悶很悶;亦最怕看一些pretentious 作者的ego 過大的電影,都是no no。前幾天因為朋友無意到訪,於是就看套戲,。朋友在一堆我買了但還未看過的DVD中揀看什麼,他挑了《The Angels’ Share》,理由是「This is Scottish so it must be crazy and funny」。我同意就把DVD放到機上播放。

那晚大家都想看一些笑料,怎知原來《The Angels’ Share》既不是十分搞笑亦不完全瘋狂,原來是有關一個成人「Ned反叛青年」的故事,如何發現自己的hidden talent 並做了一點「不損人卻利己」的罪行而過新生活。電影的平淡處理確實讓我吃驚的,因為我真的以為這是一部蠻dramatic 的一貫英國電影,怎知最後原來是一套充滿著左派、社會主義思想的agenda 的電影。

我一直擔心電影結局會是主角會最後被拘捕,因為大家都知,其實「壞人有壞報」是電影審查的其中一大綱領,這是為求不讓我們「道德淪亡」及「鼓勵罪惡」的電影審查的大道理。所以通常主流電影都會有著壞人有壞收場的走向,未必要被拘捕,但一定唔可以係purely good,點都要暗示一下一D 壞處。所以看到《The Angels’ Share》對一向在媒體裏頭「聲名狼藉」的「問題市民」作出一個大平反,我真有少少驚訝,慶幸電影不是走著那「被規範的」logic 。點知到今日睇返《The Angels’ Share》資料,哈,原來係 Ken Loach 的作品,難怪,我亦唔記得自己在英國買這碟時有冇留意此作是Ken Loach 之作。

好啦,Angels’ share,確實踩在道德灰色地帶。但係,唔好跟著單一logic 或理據吧,一點angels’ share又傷害得了誰?


【沙發薯】胖女孩的「瘋狂」日記

沒有耐性睇整篇文的朋友,長話短說,這是一套幽默又誠實的「青春劇」,當中的青春適合任何年紀的,因為當中是他也是你和我,大家都有過的成長問題。同時,BRIT POP 迷就更加要睇,因為成套劇係由BRIT POP 經典串成。

原文刊載於3月21日明報副刊沙發薯

近年「贏在起跑線」成家長格言,還未戒奶的小童已經開始要學這學那;幸好現在不少人開始唱反調呼籲快樂童年的重要,最近有研究就指出港童受精神問題困擾的數字激增,就更顯問題的嚴重。成長期本身已荊棘滿途,每個青年總有一籃子不能說的疑慮困惑,就像這一套英國電視劇My Mad Fat Diary裏的主角Rae一樣,她問題多得要走進精神病中心,而她就把所有成長問題一一用日記記下。

成長現實 每日上戰場

改編自小說My Fat Mad Teenage Diary的My Mad Fat Diary,是作者Rae Earl自己的真實成長故事,所以特別具說服力。故事由十六歲的Rae在精神病中心三個月後,重返校園,重新過正常生活開始。在首集開頭,她便這樣說「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打開我這本日記,閱讀後認為我是crazy——那他們就完全正確。」在這裏,crazy 一字可圈可點,正反映故事與Rae的智慧及幽默。她,因為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絕對符合正常人眼中的「黐線」;同時,她只不過是忠於自我,直腸直肚,加上她有豐富的想像力,才會特別「瘋狂」。

一般有關年輕人的故事,離不開青春的美好,男女主角如何沉醉於puppy love,如何展望美麗的未來。但是,Rae的成長故事,卻是一個充滿着掙扎的瘋狂旅程:執著於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對父親的離開耿耿於懷,身形肥胖帶走自信及安全感——她的生活每天就像戰場。難怪她這樣說:「很多人從夢魘中醒來會感到解脫,但對於我,我則不想醒過來,因為現實比夢魘更可怕。」

迷失欺凌 人人有共鳴

雖然My Mad Fat Diary是一個受精神問題困擾的肥胖女生的成長日記,但這不代表電視劇就是沉重悶蛋。全因Rae生動自然的幽默陳述,令電視劇既真摯動人,亦瘋狂搞笑;劇情本身亦有時爆笑得令人哭笑不得,有時則令人鼻酸。劇集獲得各界好評,觀眾不論有否精神問題都表示對Rae的經歷很有共鳴;同時劇集雖然在目標觀眾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平台E4播出,卻贏得很多較年長的觀眾支持,讚賞劇集捕捉了年輕人的成長心態及年輕人在90年代英國小鎮成長的實况。

無他的,試問誰又沒有試過因為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迷失?誰又沒有妒忌過身邊萬人迷朋友?誰又沒有試過被同學取笑欺凌?Rae經歷過的,我們大多都經歷過。她身邊的朋友,一樣有血有肉,總有一個在你附近。像她的最好朋友Chloe就是Rae的正正相反,她身材好外貌好,為求出風頭博取注意而不擇手段,令你有時亦搞不清孰友孰敵;Archie是萬人迷男生,青靚白淨且文武兼備,卻原來藏着大秘密;Finn是內向寡言的性格靚仔,活躍於運動場上;Rae母親是個表面兇神惡煞毫不讓步的鐵娘子,但實則卻對Rae愛護有加。

令劇集錦上添花的是音樂。Rae討厭由唱片公司控制的主流音樂,她是獨立流行與pop rock支持者,由Suede到James,劇中播的音樂全是Rae喜愛的Brit Pop及90年代音樂經典,樂迷如我都會看得特別投入特別有感覺。一集講述Rae嘗試融入「正常女生世界」,在Backstreet Boys與Beastie Boys的唱片二選一的抉擇下,Rae竟選擇前者來討好那班新認識的女生,那一刻,你目擊了青春的崩潰,自我的逝去——音樂、自我以及如何融入主流社會價值正正是故事的核心。


世界盡頭裏的快樂與自由

theworldend

其實什麼事物都有個終結的,關係有終結,事業有終結,生命當然亦有終結。生命的終結,其實不是很實際的層面,而是可以是在精神層面上,或是思維、理論層面上的終結。這種終結並非生理上的改變,當然,它亦可以是有生理上的改變——但,這種改變只是同時發生而已,它的轉變不像徵終結,但卻會或多或少地暗示這種終結正要來臨,不過,這種暗示或是明顯的轉變,與真正的終結卻總有著一種尷尬的關係,似是而非,令人誤讀。

沒有想過Edgar Wright 的cornetto trilogy的終站《the World’s End》會是一部如此自省的作品,相對《Shaun of the Dead》的玩轉zombie film genre,《Hot Fuzz》玩轉action film,最後一集竟然是一套有關人生有關青春的主題。等了幾年,入場前只打算會笑個夠,看得滿足離場;入場後,就知道這電影是與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可以聯上很多線的電影。

由Edgar Wright的電視劇看起,他永遠都是那麼貫幑始終,幽默聰明。《the World’s End》依舊幽默聰明,但不單只是Simon Pegg, Martin Freeman 等老了外,你感受到的是連Edgar Wright 亦老了。這次的主題不是要再玩什麼新東西,而像是回顧他整個Cornetto Trilogy 以到他一直以來的電視劇作品。他的世界裏總離不開超級英雄、外星人、動漫、音樂、電玩、酒吧、飲酒、不work out的愛情與及那個接近gay love 的bromance。這次意外增加的是nostalgia。

或者Nostalgia在他的作品裏一直存在,由Spaced 的漫畫開始,他的角色總有一些離不開被認定是「小朋友」的「玩樂世界」。不過,這次變本加厲的是這次正正是講述一行五人的年輕老友重臨成長的hometown,講述的是Gary King仍然沉醉在自己認為是having a good time的世界。

看《the World’s End》讓我覺得這根本是一部有關自己人生的電影,除了我也是一個geek 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片內的所有歌曲都是Brit Pop,都是伴著自己長大的歌,亦是自己喜歡的歌。由The Beautiful South, The Housemartins, Suede, Primal Scream, Pulp 到Blur,那有一首不是自己playlist 裏會播的歌,這種Nostalgia,相信亦是會令很多同樣背景的朋友看得百上心頭,特別感慨。或者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看完電影後我當然高興,但同時卻突然心情一沉,不能把當中故事的失落感

其實,人生嘛,還不過是想自由地過得開開心心,想have a bit of fun, have a big laugh,都是很簡單的,應該要是這樣的,至少這個是精神上的理想層面。現實嘛,或者真的要等到世界末日,才能真正重現。


【沙發薯】學美國劇集拍法?

vs__31VS016_

香港電視王維基要製作組模仿美劇拍法,網上電視迷當然大聲讚好,但與我一樣挑剔的朋友在facebook卻即冷言說「學拍法?應學如何創作」,另一個朋友即回應「故事才是重點」。當然,大家的重點都不是要潑冷水,看見香港電視肯發憤圖強,當然高興;大家感慨的,不過是香港電視的落後,一台獨大令香港電視生態與電視質素衰過發展中國家,怎能不唏噓。

朋友指出的創作與故事,當然正中要害。劇集的好壞,最重要還是當中內容,技術反而是次要。對普通觀眾就更不用說,關注拍攝手法,打燈打得靚唔靚?觀眾更在乎陳法拉靚唔靚吧?我相信,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整個創作生態,當創作環境改善,製作水平自然會逐步提升,自然有空間能接納好故事,所有層面都會陸續配合了。

一樣有劣質節目

港劇學美劇,其實港劇本身就接近美國電視的writer room集體、分工創作;要學,或者更要向英國學習。英國電視通常由創作人主導整個劇集的編寫及製作方向,就更容易培育創作人才。BBC就有一個叫Writers Room的組織,讓新編劇投稿。近年不少出色英國新劇及新編劇都是由這裏走出來。

學美劇亦有另一危機,就是其實美國電視一樣充斥大量劣質節目,像The Jerry Springer Show這類安排觀眾大打出手的節目便絕對同無師奶劇一樣會令人變蠢。除此之外,免費電視台近年的電視劇質素亦常被詬病,這些劇集空有頂級的製作水平,但內容卻其實一樣重複沒創意;近年來出色的美劇絕大部分都是HBO及AMC等這些付款衛星頻道的作品。

一樣欠公營電視頻道

美國電視與香港的電視其實同樣面對類似問題,就是大家都欠缺一個公營電視頻道。商業頻道只會放眼收視及只做迎合觀眾的節目,所以大部分資源都投放到觀眾最愛的故事劇集,具教育意義及資訊性的紀錄片等類型節目都不被重視。這正正是為什麼香港播來播去都是婆媽劇與爭產劇的原因。

跳出劇集框框

就算是故事劇集,英美電視早已發展到不僅是傳統劇集故事。真人show興起以來,電視歷史便滲透愈來愈多「現實」元素,把玩「現實」與「虛構」的概念。例如近年有一種叫Reality soap的劇集,故事圍繞一些真實存在的人物的生活,觀眾完全不知道究竟哪些真哪些假。此劇種的始祖是The Hills,近年英國的Made in Chelsea圍繞在車路士的富二代「優皮族」的戀愛生活,結合出色的攝影及最新流行音樂,結果大受年輕人歡迎。又或是以美國經典喜劇Seinfeld——Larry David的Curb Your Enthusiasm為首的劇種,在劇中演「自己」,大玩即興幽默。當然,亦要提提開拓偽紀錄片(Mockumentary)的The Office,以紀錄片手法製作喜劇,現已成流行手法,像美劇Modern Family便是這類。

試問,其實世間哪有這麼多故事與戲劇?要孕育出一個出色的故事不容易,出色的電視製作亦非流水作業,一時一刻便能完成。就算在英美,一年裏真正出色的電視劇其實也不過幾套,所以以香港的資源及人才狀,就一定要多開拓紀錄片等不同類型電視節目。如果仍然沉醉劇集,每晚三四套新劇,就注定離不開是是旦旦的質素及智慧。

原文刊於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明報(LINK


【沙發薯】拿出你的尊嚴來,求愛何須作戰

dates

香港電視每逢有關「擇偶」主題,例必引起一定討論。這次《求愛大作戰》沒有如以前「剩女」的轟動,卻一樣令人看得心寒難受。單是節目名,「求愛」已經有主動的意思,還要嘩眾取寵地比擬為「大作戰」,香港真是連找戀愛對象都艱辛過人。

英國《尋伴季》輕鬆反映實

說回節目本身,看真人show形式的《求愛大作戰》像坐時光機,把我帶回十多年前的電視世界。無論製作方面的落伍或是這種reality show的形式,在外國早已變成用來攝時間的二三流檔次。而且,娛樂層次還是在嘲弄、恥笑劇中人物身上,與取笑小丑無異。

恰巧,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亦有《尋伴季》(Mating Season),製作了一系列有關「dating」的節目在這個夏天播放。幸好,我看足所有節目,亦沒有看到任何香港「戀愛節目」的惡心病態,反而全部輕鬆之餘亦反映實,實屬夏天清爽娛樂。

How to Find Love Online是輕鬆的紀錄片,剖析在英國愈發流行的網上交友的趨勢,展示一些實質數據,收集一些試過網上交友的人的意見及經驗,以及跟隨廿多個未曾使用交友網站的單身男女的首次經驗。縱使節目是「如何網上求愛」,但無任何指導,提供的僅是客觀層面或有關安全及私隱的意見。不會像《求愛大作戰》等節目中,把「尋愛」變為一種專業、潮流、資格,每每要由什麼「戀愛專家」甚至「玄學家」指導,這麼病態。

Dates則是唯一的戲劇,劇集結構鬆散,每集都是一個「約會(date)」,所以場景都是發生在餐廳中,全部靠角色的對話及演技來支撐整個劇集。劇集呈現了網絡交友的現並觸及了一些較邊緣的主題;同時亦捕捉在倫敦這個特別璀璨又格外糜爛的大城市裏發生的首個約會,目睹當中的火花浪漫,又或是尷尬難堪的冷汗時刻。製作此劇的正正是Skins的創作人Bryan Elsley及Jamie Brittain。

別將約會神化 隨心配對

紀錄片Why Am I Still Single?,則找來素未謀面的單身男女各一,讓他們交換住所,接見他們的親人朋友,讓他們了解對方與自己為何仍然單身。最後一部則是First Dates。電視台設立了一個網絡交友平台,讓單身男女登記,然後在鏡頭前與他們的對象首次約會。節目目的簡單明確,就是助這班單身男女尋找伴侶。約會失敗的人則繼續在鏡頭前呼籲大眾「應徵」與他/她約會。

其實,就如First Dates中所見,dating就是如此簡單。現實生活層面找不到,就網上找吧。Dating就如配對,喜歡的就來個2nd date,不喜歡的別再見。不用什麼指導,不用什麼drama;毋須要人生道理或是要怎樣包裝自己。甚至,戀愛is overrated,愛可以有很多形式。真的渴望找個伴的,只要謹記,葾豬頭都有盲鼻菩薩。想找就鼓起勇氣去找吧,勿作戰,更莫作賤。

原文刊於明報2013年7月10日 星期 【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