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填充,Car Seat Headrest的新「青春」挽歌

生活雖然忙,但總是落力找最多的新音樂,讓生活可以繼續有歌伴我行。或者因為美國的社會經濟背景的影響,特別出產到一些較「硬朗」的反叛聲音。Ezra Furman是上半年我的喜愛,用懐舊rock唱出drag guy 的樂與怒,這次愛上的美國之音則是來自, Virginia的樂隊Car Seat Headrest的大碟【Teens Of Denial】。

Car Seat Headrest的聲音主體是很簡單的,就是Garage、grunge 搖滾唱出的underdogs的青春。而這首單曲《Fill in the Blank》則是首既甜又苦的「情歌」,有關depression。

You have no right to be depressed,
You haven’t tried hard enough to like it
Haven’t seen enough of this world yet
But it hurts, it hurts, it hurts, it hurts

單是副歌這句已聽得我整個人軟下來。

青春,為何總是如此的又苦又甜?


夏日心情,Whitney 湖頂的光

時間飛,轉間眼來到夏天,Oslo 這邊一下子突然踏入盛夏,每天太陽猛烈地照,天天溫度達至近三十度。

挪威凍的日子比暖的多,所以一到夏天就是大家急著出外享受陽光的時候。雖然我喜歡冬天,但也不能否認來自太陽的維他命D是最接近快樂的東西。在乾爽烈日下,什麼都好像變得更好了。

這陣子都在聽幾隊很喜歡的新樂隊,其中一個是其實是二人身的Whitney,由Secretly Canadian 出版,正是這個夏日的淸涼懷舊之選。

Whitney 即是Max Kakacek及 Julien Ehrlich組成的樂團,二人前身在 Smith Westerns,而Ehrlich 則與是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𪓨的成員。Whitney 的音樂就像是2016年翻新的六七十年country rock 及soul音樂,像首支單曲No Woman 更有點像Unknown Mortal Orchestra玩Neil Young 歌咁。

而其中最有趣的係二人創作嘗試用「虛構人物」Whitney 角度出發,二人分飾一角,想像Whitney 會寫什麼歌。

We were both writing as this one character, and whenever we were stuck, we’d ask, ‘What would Whitney do in this situation?’ We personified the band name into this person, and that helped a lot. We wrote the record as though one person were playing everything. We purposefully didn’t add a lot of parts and didn’t bother making everything perfect, because the character we had in mind wouldn’t do that.

不講咁多,自己睇Secretly Canadian的介紹,寫得很詳盡了。同時Whitney 將與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及 Wild Nothing作tour,而他們的音樂是一貫美國近年「新懷舊」式的爽朗indie 作品,他們應會越來越受歡迎吧。


Tom Hickox 北部男人的浪漫

不只Game of Thrones,在很多地方南與北都是有兩個很強的個別身份認同的,英國就當然是其中一個有最淸楚南北分歧的地方。不計Scotland,英格蘭北部一向是與整個以London 為中心的南部角力。當然,稍有音樂常識的人都知其實北部一直都出產很多文化產物,尤其是音樂,很多出色英國樂隊其實都是來自北部。

不過,英國的樂隊多,倒是Singer-songwriter 不算太旺,尤其男生好像總比女的少。即時記起的就只有來自Manchester(Bolton)的Badly Drawn Boy 的Damon Gough,Sheffield 的Richard Hawley,或是最近新加入的Jimi Goodwin,Manchester 樂隊Doves的主唱。其他出名的都是南部人,Elvis Costello 或Billy Bragg (Essex)都是London lads。

北部的音樂確實是有自己的聲音的,或者是來自北方的工業城市的背景,工人階級的社會,較平叫化及暗淡的前景與出路。不過,Tom Hickox 的聲音不是完全很北,著名指揮家的兒子當然有較posh 的成長背景,他的音樂亦較多傳統音樂樂器,以及較接近classical 音樂的美學與處理。但這正正是他好聽的地方。

廢話少說,今年才推出首張專輯【War, Peace and Diplomacy】,九首歌曲都好聽到喊,他的演唱方法在每首歌曲都稍有不同,有時較Richard Hawley,有些人則將他放在Tom Waits、Nick Cave 或leonard cohen的Singer-songwriter 的類別。而可能因為我是The Smiths 的大樂迷,在吐字方面與音域他多是讓我想到Morrissey,尤其是這首我最喜歡的《Lisbon Maru》,在演唱方法上就明顯是很Morrissey。(其實大碟的名字亦有似reference The Smiths的「Love Peace and Harmony」⋯⋯

Lisbon Maru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美軍撃沉的日本客輪,發生在香港淪陷的1942年,不幸的是,船中除了有日本軍隊外還有近二千個英國人質。

好,聽歌,今年又多一個音樂大發現,Tom Hickox。

Fuck Buttons 的同名作品都好得


冰島電動墨西哥

跟朋友說起,原來這個夏天意義重大。意義重大的時候,總是特別多事發生,意外地,幸好,都應是好事。

意義重大,離不開改變——不過,我是很矛盾的人,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喜歡改變。說起改變,我總想起海洋,因為海洋就是改變,這是我從小說裏看到的,自此亦成為我對改變,或是海洋的聯想。我其實,很害怕改變,但你選擇不了改變,這是由改變選擇你,這才是改變的真正義義吧。

說起改變,我亦會記起郭富城的歌,「改變是美麗,事實上舊時代亦應退位」。郭富城的歌是很婆媽老土的,但這首講他要成王成新世代天王的,卻說出了一點有趣的東西。

說起王,又令我記起剛看了戴佩妮拿金曲獎女歌手的片段,林憶蓮頒獎時,要逐個介紹入圍女歌手,那些稱號,真的是很要命,這就是現在中港台的假大空亂咁吹唱片文案風氣,原來金曲獎係反智到拎埋呢類反智稱號搬上台,難怪整個風氣咁盛行。什麼歌后什麼天后什麼什麼,其實蠻有趣的,很多人對社會上成規的東西是不會反思的,什麼天王天后其實已經是上世紀傳媒用來愚民幫手宣傳的技倆,今時今日大家仍然樂意用樂意叫,証明社會還是沒有多進步過吧?王或后,本身就已經是遠古時期的產物,歐洲仍行monarchy 的地方亦已不多,王或后其實早已變成為傳統的傳統,偏偏大家就是仍然迷戀這些能夠賦予的權力及地位的文字,除左因為自悲同真係要靠吹水外,係咪咁迷戀古代?唔怪知得對人權對自由冇感覺亦冇反應啦。

係囉,不過我講咁多也只係想講我冰島樂隊GusGus的新碟【Mexico】,當GusGus幫John Grant 監製左上一張大碟大獲好評後,GusGus自己的新碟就一定係上力之作,會引到更多人注意,所以新碟真係好醒神。其中《Obnoxiously Sexual》真係obnoxiously sexual ,好聽到飛起;而《Crossfade》的MV則走北歐theatrical 的absurd風格,十分好睇。

BTW, Gusgus之所以叫Gusgus原來係因為咁,哈哈

The band’s name refers to the 1974 German film Ali: Fear Eats the Soul by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where a female character is cooking couscous for her lover, pronouncing it Gus Gus. The band regards it as a sex reference.


你不用討厭政治,政治又與你何關

就算在有民主的世界,很多政治遊戲還是由不到你來理會,何況在香港?這個腐敗沒有良心沒有基本常識的地方,大家都要愛中國的時候,割什麼地又有什麼關係?因為這就是本身預定要上演的了,你一日在這個制度內,你還只能夠繼續忍受,忍得幾耐我唔知,但我幾相信香港人真係好捱得好好忍的,捱到死果日都應該仲忍到,獅子山精神嘛。

在FACEBOOK 看到那些「好嬲」之類的status,我已經覺得是好笑的程度,喂,呢D 荒謬事發生左好多年啦,你地嬲呀失望呀離哂譜都講左咁多年啦,同那些泛民繼續話會繼續抗爭之類的,基本上不就是重覆又重覆,係Deja Vu,好唔好咁煩氣?一日呢個政府存在,一日呢個機制仍在,一日大陸仲存在,香港就只會慢慢下沉架啦,你睇無綫劇又或是荷里活戲都成日估到劇情啦,點解偏偏呢D 咁簡單的事你又要一次又一次估佢唔到又要講到係「香港最黑暗的一天」之類的說話?黑左咁多日啦,不如認真睜大你對眼啦。

我已經嬲到冇乜可以再嬲的程度,因為我嬲的已經唔係個政府,同一班人渣垃圾妖魔嬲,係SIDE氣的。嬲的,只係香港人本身。

當外國民主社會如英國,連明人好似Russell Brand 最近提倡不提票,認為政治無意思,而Morrissey新碟亦打正旗號同你講「World peace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而香港仍然在無希望下爭取乜野中國認可的民主,難怪香港所有野都冇進步落後左幾十萬年。又難怪極右的英國UKip走populist 路線,而家唱著要増加公投次數會咁受低下市民歡迎⋯⋯不過,講返Morrissey,佢當然仍然是主張Anarchy吧,當中唱警察濫權之類的已經是老調重談,最新的還是當中「不投票」的主意,everytime you vote you support the process,就是咯,有民主都這麼無力無奈,冇民主的香港人,真係活在地獄。

由Morrissey 推出其Autobiography 後,我的日子就很The Smiths,很Morrissey。新碟【World peace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看來至少是【You are the Quarry】後的最佳作,我就覺得應該會是比起這張更出色,因為四支曝光singles 都已經覺得Morrissey 再上力,而且他的情緒應該比起Quarry時期更黑暗更深忱,《Bullfighter dies》是Morrissey 一貫的黑色幽默爽勁短打,與The Smiths的《Panic》是同系,唱著「Hurray Hurray The bullfighter dies, and no body cries, because we all want the bull to survive 」,實在是很簡單直接。

另一首《Earth is the Loneliest Planet on Earth》,則似是三十年後回應所有The Smiths 時期的傷感主題,包括How Soon is Now,Please Please Please let me get what I want 等人生如地底泥的作品,日復日他們說「始終一天⋯」,但你在錯的地方,你有一張錯的臉,而人類其實不是十分人道,地球是最寂寞的地方;永遠有一些理由令你被拒絕,而他們總責備「是你的錯」,地球是最殘酷的地方,殘酷得我們不明白,但卻沒有人能夠做任何事。

只能夠怪,我們生在錯的地方,或者,生成中國,唔係,北韓人就最快樂啦。


愛在瀉下,我們需要任何人嗎

這次再踏足英國,還是覺得英國有去不完的地方。一個地方有沒有東西參觀,不是在乎它有多少個景點,有多少個購物商場。一個地方,最重要的還是當中的人,因為有人就有文化,有文化就有值得看值得欣賞的地方。這次到了Brighton, Bristol與及再次到London,最迷戀的,或者還是East London。

East London 的複雜有趣,確不是一言兩語可以寫出來。其中自己最喜歡的地點當然是Rough Trade East。而極幸運地,我終於可以在此看到這年多以來自己最喜歡的最新樂隊Teleman的Album release gig。很多時都是講緣份的,竟然輾轉反側,最後我都可以在這裡看到他們的演出,還不是開心得跳起?

teleman2

從來都喜歡minimalist 的音樂美學,要做到簡約卻充滿力量,是最不簡單。這張專輯【Breakfast】由其中我最喜歡的label Moshi Moshi 發行,由Suede的Bernard Butler製造,它除了有其krautrock、synth pop 美學外,它多少亦有Brit Pop年代的六七十年代的舊英倫華麗爛漫感覺,像23 Floors Up的音樂甚至MV,已經是看到Blur或Pulp的美學吧?或是看較意想不到較傳統pop rock sound的《Mainline》,你就知道他們可以pull off 一首pop rock anthem吧?

這個四人樂團,兄弟班Thomas Sanders 及Jonny Sanders與及Pete Cattermoul 均是來自前樂隊Pete and the Pirates,而Pete and the Pirates早於2004年成立,而Thomas Sanders自己亦有solo project Tap Tap,玩的卻是較quirky較folkish的音樂。

好了,為了想紀錄這個樂隊這個演出我很夜還沒有睡,要睡了,睡。


Dear Lincoln, 為什麼緊張?

忽然兩個週末都有朋友來訪,先是很久沒見的大學同學及荷蘭的添飯茄粉,然後到在瑞典裏遇見的英國男生及澳洲女生。或者算是有不少的輕鬆愉快時刻,但當自己停著不幹事又總感到無比內疚。實在有太多的事要做,太少的時間。

真的要好好的運動的,最近開始抽時間每週都跑一次步,之前做thesis的時候每週末都去跑,可以跑到兩分鐘四公里,但之後一直沒再繼續,花了兩三個月都再跑不到這時間。終於上星期我跑到了。Channel 4 有一個節目叫【Hidden Talent】是在找普通人的潛能,找到潛能後也不是就是在沾沾自喜的,最重要還是push your limit,衝破更多的界限。

我不知道呢。夏天很熱,但很快又會到冬天,然後我們又會在投訴一下這個冬天多冷,又或是一點都不冷,就像在埋怨你吃的食物還是那個味道,又或是你煮的某些東西仍然是煮得不夠好。我們都不過是這樣的重覆著重覆著。

好想像Kiran Leonard這個十七歲男生一樣再次年輕過。再年輕的話我會做不一樣的事。我不會浪費某些時間,又不是說是浪費,沒有東西是浪費的,但確實我又覺得有時有些東西是浪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