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Joachim Trier︱國家︰挪威︱ 年份︰2006
【Reprise】可以是挪威版的【This is England】,都是有關青少年、成長與國家社會環境的故事,不過【Reprise】明顯看得出導演的取向,說的是兩個23歲將青春獻給閱讀與寫作的故事,Erik與Philip,他們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緊隨的人生卻出現了不一樣的改變。
【Reprise】中的一班角色中都是沒有血沒有肉的,對生活無憂卻對生活與前途有自己的態度,卻沉醉於自我的或是狂喜或是傷懷的漩渦之中,我想,這也許頗是挪威這個富裕國家裏的青少年的某程度反映。電影中的故事其實是刻意地將其含糊,Plots其實不是故事中的重點,反而是當中的氣氛與整個故事的表達手法才是電影的重點,以第三身的旁白不停地為角色們剖白內心世界,更不斷闡述似是而非的幻想片段,都是令這電影變得複雜深化的處理。人生嘛,有幾多是真幾多是空想,有幾多挫折幾多起伏,也會隨著時間而慢慢丟淡,剩下的只有對那些事留下的一些內心悸動,一些褐淡卻糾纏的顏色,像電影中的奧斯陸的色調,淺淺淡淡,有時會覺得其實只不過全是一層灰;像電影中下細碎的片段,留在腦海中的記憶永遠也只剩下這些七零八落的略影。
看到一篇導演Joachim Trier的訪問,被問及會否拍會是Blockbuster的動作特技片,他這樣回答「 No, I have been approached on big studio movies and I’m not interested. I want to do stuff that I have a very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我想,這部【Reprise】大抵也是他的青春故事。
題外話,生於丹麥的Joachim Trier一看名字,便會令人好奇︰他與Lars Von Trier有什麼關係,原來,真的有關係,遠房親戚。單是看他的樣子,也覺得兩人長得也有丁點相像了。(你唔好同我講話北歐人個個差唔多樣)恰巧是,Lars Von Trier也剛有《少年尼采De Unge år: Erik Nietzsche sagaen del 1 》。
p.s.再google 一下,原來【Reprise】有在台灣上映及推出dvd,譯為【愛重奏】,點解香港冇?
延伸閱讀1(訪問)
導演︰Roy Andersson︱國家︰瑞典︱ 年份︰2007
《You, the Living(人啊,你為甚麼)》,Roy Andersson 在網頁中,這是「A film about the grandeur of existing」。
取材於一敘事詩,當中的警語是「Man is man’s delight」,而Roy Andersson的解讀是,Man is man’s fascination,除了喜悅,人亦是人的煩惱根源,包括痛苦、危害、威脅。
人生啊,很坦白說,越年輕的創作人,越喜歡去探討人生的問題,然而,他們所探討的,總覺得只像紙上面的一層灰,陳腔又故作聰明,怎樣也不夠一個已經六十多歲的老人家來說人、說人生來得具說服力。
《You, the Living(Du Levande)》,依然與舊作《Song from the second floor》相承著同一個調子︰塗白臉的中年人,荒誕的悲劇,卻是得來最是哭笑不得的窩心反應。電影中依然是沒有主流的敘事,似是而非的一個又一個故事,半夢半醒的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碎片,莫得莫失的一種又一種的失落感受,就是捕捉了一些生活上的細節或是感覺,化之為一幕接一幕的Tableaux vivant式的處境話劇。一如以往,電影的音樂依然是動聽,依然是充滿著音樂與音樂感,像人生。
不過,雖說人可以是人的快樂,但在電影中我看不到多少歡樂,唯一歡樂可能是那個塞車途中,說起那個趣怪的夢的那個︰他在夢中被送到電椅執行死刑,荒謬地。至少,這只是夢,換來一笑,比起另一角色Anna,迷上那個Rock star Micke Larsson,卻只能在白日夢中與他有個美滿的結局。
人生啊,Anna那個美夢成真的白日夢,一切都美好得讓人忍不著為她感到喜極而泣,然而,也只是夢。很難用一言一語說Roy Andersson 的電影是怎麼樣,至少我也沒有這樣的企圖。很喜歡這電影,看電影節其中一重頭戲便是想看這電影,縱使明知道網絡上這電影是隨手可得,依然堅持要到戲院看,因為看《Song from the second floor》便讓我感到在戲院看必然會動人得多。
由此至終很喜歡Roy Andersson的風格。2007年的最佳電影,甚至是人生的最佳電影,我會選這套。
導演︰Jens Lien︱國家︰挪威︱ 年份︰2006
先放下寫了一半的挪威電影《仔仔一堂Sønner》,即寫這套《超完美地獄den Brysomme mannen》。
首先對於這套有意識地拍成的荒唐電影,已經超出傳統電影分類的方法了,當然,諷刺的幽默是電影最大部份,但同時我會加上「Horror」驚慄片,當中製造的心理上的恐懼沉重非常,也可以與喜劇部份媲美了。
電影的Prologue就是主角Andreas在地鐵跳軌自殺。跟著,他便在一個荒蕪的地方,獲得新工作,新的家,重新繼續他的人生。電影便是這樣發展,關於一個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的男人。他擁有極順境的新人生,人人笑口迎迎,老闆對他吹寒問暖,見他愁眉苦臉就想辦法滿足他,結識美女女朋友,再認識另一令他心動的女孩。
在一切看似美好的社會裡,擁有物質上的豐盛,性慾上的豐盛,但是得不到心靈上的豐盛,才是生存的地獄。這矛頭直指看似天堂的北歐城市,例如電影中出現的那個外間仰慕的、罪案率低、福利好的奧斯陸。電影對現今社會的冷漠玩了一場精彩的黑色幽默,每一場戲都諧趣之極,叫人難忘,與女朋友有性沒愛,機械式的上床換來只是男女朋友的同居關係;全心全意去打算與新認識的女朋友展開新關係,發現這個女朋友同時與數個男人有關係。每一個場境設置都放了細眉細眼對現今社會的寄意,令這電影有更多空間得以慢慢咀嚼。尾段牆上裂縫的意象更為電影加添濃厚文學氣息,有廣闊的想像空間。
這電影確實有很多值得寫,但確實焦急得沒時間好好整理地寫,只能說電影的Cinematography真的很精彩,色彩也很Well-tuned,很少單以畫面也有那麼高的享受;電影的整個製作真的很嚴謹出色,我會推選為這年電影節自己看過的電影中最出色的一套。最後無聊說說,我對電影的畫面感到頗有熟識感,因為當中捕捉的奧斯陸都是逛得太多的Centre部份,就是連Andreas自殺的那個新簇簇的車站我也認得是Nydalen車站,就是連荒蕪的景色我也清楚知道是冰島景色,應與奧斯陸離幾百萬丈,這是我對這電影另類的滿足感。
P.S.翻看一下導演的資料,原來也看過他的舊作《Jonny Vann》,也是關於人生的灰諧幽默的故事。
電影官網︱延伸閱讀
導演︰Aki Kaurismäki︱國家︰芬蘭︱ 年份︰2006
從未看過芬蘭導演Aki Kaurismäki的作品,因此對所謂的窮鬼三部曲,這部第三部的《暮色燈火Laitakaupungin valot》才是我首部欣賞的作品。
我只從他身上感到足以令人窒息的孤寂與絕望。整部電影建構出的Helsinki,並非大家想像中的美麗北歐首都,而是充滿六七十年代色彩的不見日的酒吧與房子。而由Janne Hyytiäinen飾演的主角Koistinen,便是在這個城市裏的失敗者,當夜更的護衛,卻不甘心一生只是當一個護衛,打算自己幹一番事業,但向銀行借貸被惡言拒絕,他的心不知道蒙上了多厚的灰。
整個電影中,人物的內心與背景都是鎖上了千萬個鎖的,我們窺探不到角色的內心,更不能從電影的過程去更了解這些角色的底細。我們不能看到Koistinen為何會如此迷上那個與她並無足夠細節與對話的「致命女神femme fatale」Mirja;看不到為何Koistinen為何會甘願被她欺騙、陷害;看不到Koistinen的一切心思。在高飽和的色彩,構圖與擺設唯美的畫面下,緘默的角色滲漏的情感中愈堆愈深的,只有角色的寂寥與及主角Koistinen心中的絕望。
刻意的留白,精心為角色保持神秘,令傷感黯然的氣氛像沉積雲一樣隨著時間而悄悄地越積越龐大,而沒有普通戲劇裏的情感暴發,最後主角一下子的怒火也驅不走這團濃濃的雲霧。
導演︰Lars von Trier︱國家︰丹麥︱ 年份︰2006
這個世界有種東西叫狀態的,要進入狀態總不能一時三刻話進就進的,總需要一些時間來漸入佳境。我想,演戲也一樣,一開始演繹一個角色,總不及已經演了一會兒後的那麼入戲。《越扮越開心The Boss OF It All》的主角Kristofer情況便是這樣「越扮越開心」。
對劇作家Antonio Stavro Gambini拜若神靈的Kristofer,被一直其實已經是老闆卻因為要集資以及推卸責任,因而聲稱自己只是老闆的助手的陰險懦夫Ravn聘請,飾演Ravn 口中所杜撰的The Boss of it all 來與冰島的商家Finneur簽下一紙之約,在欺騙整間公司其餘五名高級職員之下,賣出整間公司而自己獨享財富。由一開始對自己演的角色The Boss of it all缺乏信心,至到慢慢演上癮,佔過女同事便宜,得到同事信任及友情直至不肯再擔當醜人去開除這班可憐的員工。最後,又卻因為演員的靈魂令故事出現出奇的結局。
導演Lars von Trier 大概是當代導演之中涉及最多學術理論與及革新思維的俵俵者,與丹麥同事Thomas Vinterberg 曾提出Dogme 95 manifesto主張不打燈、不修聲等來強調拒絕人工化的拍攝手法,令電影多了Dogme Film這Gnere。這套《 The Boss OF It All》便運用了Automavision®,以方程式控製Framing 與收音來拍攝,所以整部電影均由不同angls的構圖的Jump Cuts組成,既配合電影的怪雞荒誕喜劇片種,亦令我聯想起【The Office】的仿Documentary風格。
整部電影走的是劇情擺明不合理的荒誕喜劇,導演正是挑戰喜劇這個Genre,利用旁白來貫穿整部電影,說穿了喜劇的Forumla,結果就是整部電影都充滿笑料,沒有冷場,算不上是笑到捧腹大笑的作品,但以精準幽默的劇情配合另類的拍攝手法來說,這部電影已是喜劇Genre的奇葩。當然,你別抱著看【Dogville】或是【Dancers in the Dark】的心態入場,這次擺明Comedy。
題外話︰我多多少少覺得這是帶點丹麥版的【喜劇之王】的影子的。而且,白色字幕在勁光的畫面上,實在難睇,全套戲大部份時間都有以下問題,同時發現其他國家影迷早已有投訴,不明為何仍然不改善。
官方網頁︱延伸閱讀
導演︰Amir Chamdin︱國家︰瑞典︱ 年份︰2006
Amir Chamdin 自編自導自演的《花樣迷情(Om Gud Vill)》是講述70年代小數民族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的小故事,主角Juan在三十度的高溫的六月盛夏,在老婆正要到達Stockholm前的一個星期,與由The Cardigans的女主音Nina Persson飾的芬蘭美女Juli 偶遇的戀愛故事。
故事很簡單,我們倒不如理解一下電影的背境。Amir Chamdin 本是Hip Hop 組合Infinite Mass的主腦,然後更開始當MV導演,替其他樂隊拍攝MV,曾為The Cardigans 【Long Gone Before Daylight】專輯中的兩支單曲《You’re the Storm》及《For What It’s Worth》拍攝MV。然後,便是Amir Chamdin 邀請Nina Persson 拍攝這個七十年代的瑞典,有關他父親的故事,獻給他父親的故事。
電影的節奏時快時慢;氣氛時浪漫時幽默時傷感;簡單美麗的映像,既熟識又陌生的「70s」Stockholm;加上運用Long Take但利用了Handy Cam的動態,打造出這套賞心悅目的愛情小品。除了愛情元素,電影輕輕加入反映社會的寫實元素也頗得宜的,單是Juan在泳池被小童嘲笑他黑是異族時,Juan 孩子氣地推其中一小童下水,然後因被救生員恕斥而跳下水遇溺已是很有力量。
而由Juan與Juli 相隔玻璃手貼手的偶遇,然後在打佯的麥當勞裏嬉戲,在傍晚的街道上狂歡,最後在機場也是隔著玻璃手貼手的離別。導演就算不加入那些我個人頗為不欣賞的「是Juan的幻想」的尾巴,大家也明白在這樣一個看似刻板沒色彩的新移民的生活裏,在妻子來臨之前,遇到這裡可愛浪漫的情節,是不是虛構的已不是重點吧?
當然,話明是有音樂背景的導演嘛,當然少不了男女主角真正擦出愛火花的那段「激情」MV,還有Nina Persson 唱起芬蘭傳統民歌《Oriental Love》及另一首《Dead Leaves And The Dirty Ground》的作品吧?此外,大家還記得《For What it’s worth》人扮的兔仔嗎?這套也有穿著灰熊外套的男人出現,幽你一默。
《For God Willing(Om Gud Vill)》中文譯名是《花樣迷情》,擺名居馬是挪用《花樣年華》吧,也是個不錯的聯想吧?當蘇麗珍與周慕雲只能成見不得光的霧水愛情,那《花樣迷情》中的浪漫戀愛,也只是屬於Juan的六月仲夏夜之夢,還是會待六月完結,Juan在月歷紙的六月留滿上班的記號一樣,然後換成JULI(瑞典文七月意思)的一頁嗎?
《Hawaii, Oslo》是有關三十多度的Oslo的故事,《Om Gud Vill》則是三十度的Stockholm故事,看來不尋常的高溫對北歐來說是電影故事的溫床。
官方網頁︱延伸閱讀
一年一度電影節,你選購了哪幾部電影呢?基於之前幾年都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而缺席了電影節,今年終於得償所願,可以在首天便購下電影節門券。
原本大概選了二十套,再因時間金錢而最後取捨成八部,一些大片例如朴贊郁的新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惡童》都因為往後可以在普通戲院欣賞而除名,其他主要是中國電影、歐洲電影及北歐電影都是我的選擇,張愚子等問看不看Avant Garde,不看了,沒時間,往後再看吧。我的選擇如下︰
《浮生》 導演︰盛志民 ︱中國
《我自求我道(PREMONITION)》原名︰Pressentiment, Le
導演︰Jean-Pierre Darroussin︱法國
《愈扮愈開心(THE BOSS OF IT ALL)》原名︰Direktøren for det hele
導演︰Lars von Trier︱丹麥
《仔仔一堂(SONS)》原名︰Sønner
導演︰Erik Richter Strand︱挪威
《亡命英倫(LONDON TO BRIGHTON)》
導演︰Paul Andrew Williams︱英國
《花樣迷情(GOD WILLING)》原名︰Om Gud vill
導演︰Amir Chamdin︱瑞典
《暮色燈火(LIGHTS IN THE DUSK)》原名︰Laitakaupungin valot
導演︰Aki Kaurismäki︱芬蘭
《超完美地獄(THE BOTHERSOME MAN)》原名︰Brysomme mannen, Den
導演︰Jens Lien︱挪威
其實本來有好幾套中國電影,好幾套東南亞電影,但全都除名,因為哪有那麼多時間?
芬蘭的《暮色燈火》成為我與張愚子及顯示器的唯一共同電影,也許是那些偏藍偏綠的screenplay 所吸引吧?讓我想起DAVID LYNCH 的電影起來。瑞典的《花樣迷情》其實本應與冰島的《浮生難忍》一樣被除名,因為黑白電影原來不是我的一杯茶,最後留下是因為演員名單竟然有Nina Persson,對,The Cardigans的那位,所以基於好奇,便選了。
我們有甚麼共同電影?也許到時在戲院打個招呼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