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後現代生活

postmo.jpg
導演︰ 許鞍華 ︱ 地區︰ 中國 ︱年份︰ 2007

在死亡時期到戲院欣賞《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很好看的電影,電影很好笑,也很傷感,一啖沙糖一啖屎,死未?

起初我會有個疑問,為何這樣一套黑色幽默的電影,會選用久石讓的插曲?屬於壯麗淒美的音樂,似乎與故事前半段的活潑諧趣有點格格不入。不過,看到後段,我便知道久石讓的音樂的作用了。

斯琴高娃飾的姨媽在前半部面對姨甥的歡顏,那些誇張的荒誕表現,是故事前半部為姨媽打造的形象,不過略感這段姨媽與姨甥的感情不是太過深刻。然後,來了,來燃亮姨媽的男人出現了,周潤發飾演的潘知常。

周潤發演繹的潘知常是如此的生動過癮,雖然上了年紀,不過滿口文彩底下那身風度台形十足的軀體確是依然瀟灑遍遍。讓他去撩動姨媽的寂寞芳華,適合不過。他們的故事確實讓整間戲院的人笑不合攏,周潤發雖是騙子,確是一個有品的騙子,在最後他要看守姨媽整晚才肯滾蛋,似乎是為他塑造了一個很有情有義的形象,他以MARK哥的姿勢離去,似不留下一點情感,卻狠狠奪下了姨媽的整個人生。

尾段姨媽的人生毀了,吹牛說在L.A.的女兒趙微原來只是在東北,回來帶走她,讓她重返現實,一切一切,都好像夜裏看見的那個就在咫尺的月亮一樣不真實。回到了東北,姨媽應該算是死了。不過,在最後的部份,我卻從斯琴高娃的雙眼裏看到了童真,誰又會真的接受現實?她,心底裏似乎還活於在上海的幻想吧。

在這個荒謬現代的社會裏,誰不是活在自己的陰影下?寬寬年紀小小叫自己是瘸子,口口聲聲都是瘸子;飛飛活於半邊臉被毀容的毀容人身,對婆婆愛恨兼備;趙微飾的劉大凡年少被姨媽年少拋棄,背後卻似是遺傳了母親的不甘於平凡,追尋夢想志向的人生;最後誰慘得過姨媽,經歷了文革,避難期間組織了家庭,卻放不下大學生的尊嚴,放不下對上海的憧境,拋夫棄女,獨個兒在上海追求她的忠貞人生,過著後現代生活。

在「現代」不斷更新的社會下,我們都會變得後現代,姨媽帶著很多現今社會的人的影子,原來,我都很後現代。

pmloma_6.jpg

喜歡他們在上樓梯那段再老套不過的劇情,跌下的西瓜,姨媽放下儀態徒手吃西瓜,已經表達了姨媽守禁了數十載的寂寞一下子湧出來,情感很露骨澎湃。

延伸閱讀︰《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小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官網


07年香港國際電影節

hkiff.jpg

一年一度電影節,你選購了哪幾部電影呢?基於之前幾年都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而缺席了電影節,今年終於得償所願,可以在首天便購下電影節門券。

原本大概選了二十套,再因時間金錢而最後取捨成八部,一些大片例如朴贊郁的新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惡童》都因為往後可以在普通戲院欣賞而除名,其他主要是中國電影、歐洲電影及北歐電影都是我的選擇,張愚子等問看不看Avant Garde,不看了,沒時間,往後再看吧。我的選擇如下︰

《浮生》 導演︰盛志民 ︱中國
《我自求我道(PREMONITION)》原名︰Pressentiment, Le
導演︰Jean-Pierre Darroussin︱法國
《愈扮愈開心(THE BOSS OF IT ALL)》原名︰Direktøren for det hele
導演︰Lars von Trier︱丹麥
《仔仔一堂(SONS)》原名︰Sønner 
導演︰Erik Richter Strand︱挪威
《亡命英倫(LONDON TO BRIGHTON)》 
導演︰Paul Andrew Williams︱英國
《花樣迷情(GOD WILLING)》原名︰Om Gud vill 
導演︰Amir Chamdin︱瑞典
《暮色燈火(LIGHTS IN THE DUSK)》原名︰Laitakaupungin valot
導演︰Aki Kaurismäki︱芬蘭
《超完美地獄(THE BOTHERSOME MAN)》原名︰Brysomme mannen, Den
導演︰Jens Lien︱挪威

其實本來有好幾套中國電影,好幾套東南亞電影,但全都除名,因為哪有那麼多時間?
芬蘭的《暮色燈火》成為我與張愚子及顯示器的唯一共同電影,也許是那些偏藍偏綠的screenplay 所吸引吧?讓我想起DAVID LYNCH 的電影起來。瑞典的《花樣迷情》其實本應與冰島的《浮生難忍》一樣被除名,因為黑白電影原來不是我的一杯茶,最後留下是因為演員名單竟然有Nina Persson,對,The Cardigans的那位,所以基於好奇,便選了。

我們有甚麼共同電影?也許到時在戲院打個招呼吧!哈哈。


盛夏光年的幾多秘密

esummer001.jpg
導演︰陳正道︱地區︰台灣︱年份︰2006

騎單車的歲月,是否代表青春?
電單車順理成章就是長大了的不羈歲月。

【盛夏光年】中你可以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這是一套很老套的電影,手法很老套,故事可以說是很老套的,電影很多東西都感到蠻刻意、蠻幼嫩,但你懶理,單是選角,找來青春大男孩張孝全加上擁有一雙怨婦一般的眼睛的張睿家,再加上具備反叛與純情一身的女主角楊淇,你就會覺得整件事是很對的。

電影最好看的應是張考全飾演的余守恒的有趣角色,他本身個性的孩子氣,而且他對康正的著緊,那些細微細眼的著緊康正行的場面,很過癮。當他與惠嘉一起又不肯放棄正行時,卻又產生了另一有趣的地方。欠缺浪漫一點想,可以乾脆當他是想齊人之福;他不是同性戀,是雙性戀吧?

如果說電影很有一種青春的感覺,我想全是靠三位主角的演繹入肉才能達到的,反觀電影鏡頭剪接音樂以至道具服裝,都反而帶著刻意未圓熟之感,而且在很多場面與設計都給人兀突、刻意之感。想起青春,似乎【藍色大門】勝了很多籌,在詩意與及拍攝手法上。不過【盛夏光年】中的台灣卻是很有個性很立體地呈現,那些藍藍的天,油油的草,空間不大較為殘舊的房間,很深刻。

esummer002.jpg

片中各人的苦悶與不安感覺最是突出的,像是惠嘉的孤獨,而朝向反叛的方向表達;守恒的硬要康正陪伴,又是令人看得怪怪的;反而康正行的角色除了在公園與陌生人一夜情的那一幕較立體外,其他的哀傷都好像來得表面與不深入。不過,最大問題還是這個結局,彷彿抹殺了那場Love Scene的出現,即時反應是「唔係呀嘛!?」,確實是看畢電影最不滿又是最多話題的地方(網上搜到一位叫諾韻姐姐寫了一篇與我的想法很接近的文章,看看)。

總之,我覺得看的過程是很過癮的,因為張孝全飾的守恒確實很令人摸不著頭腦。其他康正的怨婦眼神也確實很傳神;只可惜楊淇的角色被完全浪費掉,其實以她知道正行是愛守恒而與守恒的相愛的身份理應是帶著很複雜的情感,也應該有更多的舉動。可惜,最後一點也沒看見。

無聊話一︰不知是否要製造台北學生生活的潦倒,康正的房間床後的那幅牆,那些漬,實在太擾亂我的眼睛。
無聊話二︰正式的電影海報我認為很一般,反而網上找到的這張更好,雖然太王家衛。
無聊話三︰片尾的歌曲《盛夏光年》縱使星級陣容效果卻一般,反而《明白》簡單的情歌還可接受。
無聊話四︰Kubrick入的碟源好了很多,以後買碟可以去Kubrick 買了,很多想買的都有。

盛夏光年官網延伸閱讀


滿城盡帶黃金甲

golden.jpg
導演︰ 張藝謀 ︱ 地區︰ 中國 ︱年份︰ 2006

廢話少說,好好睇,好少對一套商業大片感到如此喜悅。

與相識十載的獸泳羅拔贊叔一起去「倫敦」看《滿城盡帶黃金甲》。被那些閃閃發光的黃金甲吸引,被那些色彩剔透的宮廷色彩吸引而入場。哇,原來這麼好看。

很坦白說,我沒有看過很多張藝謀導演的戲,《英雄》及《十面埋伏》我都沒看過,因為最怕看商業大片;而且我對中國政治一向冷感,我看此戲沒有深究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只是單純地看,然而,也看到很多好看的東西。

初段那些大型宮廷畫面其實已令我很吃驚,將古代的繁華包裝成現代的摩登繁榮,將宮廷的人變成現代的機器,每一個機械性的動作產生出的規律性聲音,讓我想起工廠的機器,也讓我想起《Metropolis》那些六七十年代向現代科技朝拜的電影畫面。

然後,劉燁的演出實在令人眼前一亮,做這樣的無能不進取之士很易,但要演得入格,演得不過火,不易。劉燁便能演出得恰到好處。很痛恨他起初的無情及貪生怕死,真的看得火滾。至於杰王子周杰倫嘛,對於一位這麼演戲初歌,我是接受得到他的演技,只是起初的那幾幕真的太惹笑,完全交不到戲,不過幸好有他的出現,才能令電影未至於太沉重。

電影的節奏進展得適中得沒話說,喜歡當中每個角色的複雜,每一位角色的動作背後的指向也很複雜,令故事很有趣;王上與王后的鬥戲也是令一個好看點,王后是全套電影中最敢愛敢恨,最敢作敢為的角色,所以被稱為「瘋子」。所以面對著沒頭沒腦的杰王子,杰王子只是他的一隻棋子,杰王子由始至終只是一個戇直王子。

當第一幕大型的士兵場面便是令我看得感動的位置,不知為何,感到那些盛大兵戰,原來只是愛與恨的交纏,只是愛與恨的具體化,看得心傷。當劉燁演的元祥被殺後,強烈感受到王后的悲哀,一切為生為死,卻盡在預料之外被毀。到最後結局,那碗藥的大特寫加慢鏡頭,甚至那個方桌的Top Shot鏡頭拉遠,雖然很老套,但是氣氛與意義卻很強,再次令我感動得內心悸動,再傳來我認不出是周杰倫主唱的《菊花台》,哇,好聽。

如果你的眼光只在於片中女性的胸脯而忽略整個宮廷的佈置及色彩的美;如果你的眼光只在於戰爭場面而忽略背後的愛恨情仇;如果你只的眼光只留停在角色表面的行動而不去花小小的腦筋猜想背後他們的思維,那你絕對可以稱呼《滿城盡帶黃金甲》是悶戲一場。
不過,我就看得十分雀躍,看完卻黯然神傷,太唏噓了,因為中國的宮廷政治,中國的皇室關係,中國人的宿命,全都像給濃縮地呈現了。


驚中帶喜《Death Note》

deathnot1e.jpg

《Death Note》電影化,從來沒有一點期待,從來沒想過會入場觀看,一班朋友要找一套沒有太大異議的電影,就《Death Note》吧。

起初以為電影版一定比漫畫差。坦白說,不愛漫畫版,看了五期便停下來,不喜歡那種出招拆招兩人妙語連珠般彈出兩人的計謀,感覺很沒癮,而且太完美,就像金田一般永遠在最後「謎題已被解開」的無趣,然而,電影版卻給我前一亮,全因為一個改動。

電影頭半部確實很爛的,那些處理確實很兒戲,例如要營造社會上對奇拿的瘋狂及熱潮等的情節,拍得真的很爛,以及對夜神月的描寫更是有點離譜,不介意夜神月沒有漫畫般完美,但那些描寫卻淺薄得過份。總之過程就是既慢也爛,唯一令我在思索的是為何會有女朋友詩織這個新加的角色,原來,是伏筆。

確實,L的造形確實是惹笑非常,將漫畫中的外形與小動作全部複製,忠於原著,不必要吧?畢竟漫畫這媒介與電影表達的畫像是完全不同,漫畫沒給人一種作狀、誇張感,因為漫畫原本就不是真實的映像;電影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和景物,這麼誇張的嗜好與小動作,只讓我很分神,覺得好好笑,加上飾演L的樣子。

說回正題,真正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尾段FBI雷的未婚妻的劇情修改,明明說出了「未婚妻」就是苯,以夜神月的才智怎能不能將其置諸死地?存在這疑問後,她在美術館的脅持就更令人感到更懊惱,還可以再苯到這麼樣嗎?所以,當一切知道原來是局後,便對電影充滿著無限的好感。而且,夜神月將女朋友殺掉,也令人對夜神月這個人更難猜測,更難想像,因為漫畫中就是一直疑惑夜神月會不會犧牲家人的性命,電影卻間接解答了我這個問題,令夜神月的人物更加突出,更加神化。

當然,電影中兩人的角力終省卻了漫畫中多得要省略不看的解釋說話也讓我感到暢快多了。電影尾段兩人的相遇也是充滿張力的,原味薯片來得實在妙。

原本都沒有繼續追看漫畫的衝動,如今卻令我興趣大增了,或者不追看漫畫版,直接等待十一月觀看第二集。咦,不過若然你沒有看過漫畫版,賣點又好像不太多,或者先看漫畫再看動畫效果會更佳。

官方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