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再沒有大雄,Mikhael Paskalev首張專輯

電影有電影設定,角色有角色設定,我們總好像不經意的去投入某些自己或人家給予的設定。星座如是,其他形容詞如是。我們愛依從,有時候真的很悶;但當始終一天,北韓不再邪惡封閉,技安不再霸道,胡杏兒不再煩到想打爆電視,TVB不再製造垃圾節目,這不是你所希望的嗎,為什麼這刻你反而會覺得若有所失呢。

挪威的Mikhael Paskalev的首張專輯標題就是【What’s Life Without Losers】。Mikhael Paskalev絕對是挪威的最新最出色的音樂輸出。


Mikhael Paskalev神經質著底褲愛跳舞

點解要寫Jonas Alaska?因為不寫他,那Mikhael Paskalev 就沒有一個reference point。

應是保加利亞名字但實情是挪威/保加利亞人的Mikhael Paskalev在2012 的urort中贏得冠軍,其首支單曲被電台NRK P3 大播特播。這個年輕人同様與Jonas Alaska 一樣在利物蒲的The Liverpool Institute for Performing Arts(這學校又被稱為「Paul Mccarrtney’s school」)讀音樂。有趣地,Mikhael 同様玩有極懷舊的音樂元素,與Jonas Alaska的Dylan’s vibe可謂相映成趣。

Mikhael Paskalev的《I Spy》一聽就知道是像Edward Sharpe and the Magnetic Zeros或Of Monsters and Men 的民謠及新psychedelic 系列。剛推出的首張同名 EP則展示其音樂的闊度,尤其第二單曲《Jive Babe》取出懷舊美式jive曲式改良,玩了勁多音樂元素及樂器,神奇好玩程度實在爆燈。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Mikhael Paskalev 的音樂錄像更出奇地製作認真及好睇。《I Spy》的上身恤衫下身底褲跳神經舞到《Jive Babe》的美國西部罪案片的色情與暴力,去片。

Mikhael Paskalev – I spy from André Chocron on Vimeo.

MIKHAEL PASKALEV | Jive Babe [Official Video] from Jack Whiteley on Vimeo.

Read also: The Guardian


Robbie Williams跳挪威Todd Torje歐洲舞步

挪威專產電子樂手,早前的Prins Thomas或Lindstrøm 或到這兩三年火熱的Todd Terje。Todd Terje 已成新一代Remix 王,其運用帶點retro音色及感覺的disco 作品實在玩得出神入化,早前remix的 Roxy Music 《Love Is the Drug》,就可見其功力,絕對是瑞典Studio 後的 Remix 王。或者因為這樣最近他便被Bryan Ferry 邀請到其studio 「同作樂」。

今日則知道Robbie Williams的新單曲《Candy》除了是Gary Barlow作曲監製外,原來音樂底就是用上Todd Terje的《Eurodans》!睇來Todd Terje 將會更紅更紅了。

今日派台的《Candy》MV由Joseph Kahn做執道,亦十分好睇,除了神奇特技外,更有Skins的Effy(Kaya Scodelario)演出。好玩過癮。


你有冇搞錯,你返屋企食屎

挪威本土官台NRK 節目【Folk i Farta】其實簡單來說就係挪威版本的尋找他鄉的故事,搞笑瘋狂的主持Alex Rosén走遍世界各地找居住在不同地方的挪威人。這集正正便是到香港找在香港生活了廿一年的挪威女士Cecilie。

Cecilie在香港教廣東話已有一段時間,其犀利處係佢講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並成立Jelly Fish Language Bureau去教人廣東話,一直鍾意拍得意短片教人。佢最近更推出首隻dvd去教人講廣東話。

言歸正傳,今集【Folk i Farta】Alex Rosén一樣在香港搞搞鬼鬼,學功夫,學廣東話,其中最正一幕係講左「你有冇搞錯,你返屋企食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睇片


電車,咖啡店,酒吧,八月三十一日Oslo

廿四小時,廿四小時可以發生很多事,可以建成一層樓,可以拖倒一層樓;生命可以誕生;生命可以完結。

【Oslo 31 august】,Joachim Trier繼首套電影【Reprise】後沉寂五年的第二部作品,終於面世。這是一個發生在Oslo廿四小時裏面的一個故事。

記得當年看【Reprise】已經讓我看得心情七上八落,那些對青春對理想對人生的描述,很赤裸,亦很真實。想不到,【Oslo 31 august】便更是一套帶有強烈寫實感覺的一套電影。

電影故事很簡單,就是有關三十四歲的Anders是道友,將會走出戒毒所,面對新的生命。Anders並非那些我們認識的典型道友,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對生命有追求,有意見,之前從事報紙的一個人。電影沒交代為何他會染上毒癮。然而,我們卻感受到,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經歷了人生的低潮。現在他想從低潮中走出來,不過,人生並非如電影或是一個未經歷過相同經歷的人口中所說的簡單容易。

當中,他這樣說,我三十四歲了,要我一切都沒有,重新開始?

【Oslo 31 august】是一部沒花巧的電影,單純用電影最單純——映像的力量來讓你感受電影角色的情緒及氣氛。電影厲害的是他可以用俗套手法來不落俗套表達一些很簡單的感覺及氣氛。這電影,固名思義,是有關Oslo的一天。一天,其實已有一個很symbolic 意思,天是時間的一個重要單位,人生基本上就是一天又一天地過。而Oslo,就更是表達,這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事,是Oslo的故事。

Joachim的電影語言很簡單,亦可以說是很學術派,電影都很冷靜,卻在冷靜中有很多細微的東西讓電影變成一部十分哀傷美麗的作品。電影用舊的Oslo城市footage 開端,以2000年Oslo拆倒Philips Building的一幕來開始,當中的指向,已明顯可見。電影其中一個signature 就係在long take 中有很多慢慢在zoom in 的處理(讓我想起Wavelength?!)。電影還利用簡單的剪接,創造了一些很簡單卻很美麗/poetic,令人難忘的畫面。

Well,講咁多,其實係【Oslo 31 august】真係一部好哀愁的電影。它的哀愁是有關城市的哀愁,有關生命的哀愁,有關人與人之間的哀愁。若然想看一部如何可以用幾乎沒有任何happenings 或climax 的電影,只用一些基本conversations 及生活過程便能構成一部這麼令人深刻的電影,那【Oslo 31 august】便是一部好好的示範作。


挪威單車選手剃腳毛減風阻

挪威報,看到一個男人剃腳毛也在首頁,當然好奇click 來看看。原來是廿二歲的單車選手在分享其備賽心得,說單車配備之重要,更即席剃腳毛,說可減風阻,每一小時40公里就可省4-5秒。哇哈哈,我真係唔多信啦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