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劇填補後Game of Thrones空虛

這週沙發薯當然仍對Game of Thrones 第七季大結局念念不忘,並開始對兩年的等候感到不安煩躁緊張難眠⋯⋯如果你像我一樣都有這GoT症候群的話,那就急切需要找新的電視劇追看,暫將GoT拋諸腦後。

GoT級數的製作與陣容可謂史無前例,找類似種類的電視劇去填補空缺未免是雞蛋碰石頭,所以眼界應放在不同類型的劇種。由基本上是史上最佳電視劇常客的The Wire 的創作人 George Pelecanos與David Simon合作的HBO大製作The Deuce便是其中一值得追看的候選新劇。

七十年代紐約成人電影暗黑歴史

此劇不僅是有最強製作班底,連演員陣容亦屬星級︰領銜主演的是James Franco 與Maggie Gyllenhaal。劇集的內容則是創作人一直最感興趣的︰社會裏暗黑不見光歴史。這次的背景是70年代的紐約,這大蘋果最金光璀燦,流行文化包括音樂與電影的黃金時期,原來也是成人電影與賣淫事業的高峰。The Deuce 以嚴謹的製作,將七十年代不見光的紐約重現在我們的小螢幕。七十年代的Time Square,服裝到髮型都忠於時代。首集才在HBO今週推出,喜歡大製作史詩式敘事方法的沙發薯相信會被即時迷倒。

哈利波特作者的倫敦偵探劇

戀英派?鍾愛倫敦?喜歡Sherlock 喜歡偵探?喜歡英國的傳統罪案故事?或是——最重要的是——喜歡Harry Porter?那BBC的最新製作Strike: The Cuckoo’s Calling ,用來與ITV大熱作Victoria打對頭重點大劇,便是你下一套要追看的電視劇。Strike 小說系列是J.K. Rowling 的偵探小說系列,不過,她為了不讓大家先入為主,所以她用筆名Robert Galbraith推出這暫時有三輯的小說。雖然這次與魔術無關,但Strike與Harry Porter 的共通點是它們都有異常的英國文化元素,或者這就是J.K. Rowling這個高調敢言的左傾工黨支持者的其中一吸引之處。

Strike 基本上有如現代新版福爾摩斯,主角Camoran Strike 是前軍人兼著名rock star 的兒子,現則是低調偵探,窩身在London 市中心Wes End 的Leicester Square 一小單位兼辦工室;脾氣性格古怪,人際關係複雜。新秘書Robin 則有敏銳超卓的觀察力及分析力——這些設定都似曽相識?嗯。此劇非什麼破格之作,最特別的地方是他們把倫敦呈現成像Manchester 一樣帶有工業城市的破爛灰舊之感,忽略倫敦繁榮具時代感的一面,算是此劇最獨到之處。

英國市民投靠伊斯蘭國的寫實劇

另一邊廂,喜歡電視劇貼近時代命脈的,就不要忽略Channel 4的The State。不是打漏了S,而是這電視劇的背景是依斯蘭國Islamic State而非United States。由一向喜歡製作基於歴史或現實資料的導演 Peter Kosminsky創作,The State 講述的是一班由英國秘密前往敘利亞為IS服務的英國市民。

現今數據顯示大概有850英國市民飛到敘利亞Syria 或伊拉克Iraq為 jihadist組織服務。難以想像任何人會由一個文明國家,世界傾慕的開放國度,選擇前往一個宗教主導,自由欠奉的地方——這正是The State 引人入勝之處。製作團隊花了十八個月時間研究主題,當中的劇情都是有根有據,並非純屬虛構。此劇引起保守右傾小報Daily Mail 批評,指他們歌頌Isis,但這些指控當然站不住腳,因為就連在大學研究極端化 radicalisation 的高級研究人員都表示劇集忠於現實。

好了,現在有三部新劇追看,我們暫時可以忘記GoT吧?香港也幾乎沒有冬天了⋯⋯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8月31日沙發薯


無王管的成長天空

成長從來充滿挑戰,不僅兒童本身,對父母而言亦然。父母的抉擇直接影響兒童的未來,所以孕育了普遍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變成「怪獸家長」,什麼都要赢在起跑線,孩子的每一步包括什麼學校都要苦心思量。在歐美的家長當然一樣緊張兒童的將來,他們對教育則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孩童自由發展比起其他一切更重要。歐美教育不是強制性,所以近年就有新趨勢,鼓張孩童完全脫離傳統教育,不上學之餘,家長更不會給兒童任何規矩,稱為無規則教育(no-rules parenting)。

就著近年英國有65%更多的家庭把孩子脫離傳統教育,英國電視台Channel 4 最近就推出Feral Families (Feral 指自由無管制,多指被人類飼養的動物出走變為野生自由),了解這些家庭。這一小時的節目跟隨三個不同no-rules家庭,他們的孩子都有一共通點,就是都不喜歡上學,上學的日子令他們每天愁眉苦臉,令家長決定要將他們由學校送回家。

傳統教育限制孩子發展,無規則教育給多最大自由及獨立

在英國他們只要寫一封退學信(De-registration letter),就能正式脫離傳統教育,不用再參與任何考試,條件是他們要給予孩童適當的教育。Gemma 與Lewis 育有七童,屬嬉皮一族,認為沒王管成長能給予孩子自由、獨立,相比起傳統教育只會令孩童變得軟弱。不會say no 的管教,就代表孩童可做一切瘋狂決擇,沒有大人板起臉say no,例如剃頭、染髮等通常家長不容許的事,在他們的家庭就可以隨心而為。

單親家長Jenna有三兒子,她將十三歲的大仔Archie 在六年前退學,原因是他根本不喜歡閱讀上學,跟不上進度。上學不開心,回家不開心,令到家庭也不開心。結果她決心自己教育她的兒子,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對Archie 而然就是打鼓。不過,她的父親就不同意她的決定,二人一度鬧反絕交。

絕對自由亦包括選擇傳統教學的權利

作為祖父的他認為這會令孫兒沒有社交活動及正常學識,所以他堅持他會付錢請私人教學給Archie,以確保他至少能寫能讀;Archie 最後亦願意接受私人教學,開始慢慢改善其遠比同年學童差的讀寫能力。絕對自由,意味著孩子亦能選擇傳統的教學,選擇嘗試上學。Gemma 與Lewis 的大仔Finley 與大女Skye 則決定他們想一嚐上學的滋味,試學數天,再決定他們會否繼續。對Finley而然,他喜歡較規律的生活,亦希望有更多的練習及學習,所以似乎上學會更適合他的性格。

他們的父母雖然尊重決定,但暗地裡卻擔心他們最後真的會選擇上學,離棄他們的想法。不過,試學後,二人雖則都喜歡上課,但都決定留在家。FInley 對著鏡頭說︰「我雖然喜歡規律,但上學的規律是有區限的規律;學習是有趣,但在學校一些的學習是沒意思的。」好天氣的日子,他可以自由在山野遊玩,這就是他選擇的自由。

這些家長認為他們的選擇是他們家庭與孩童最適當的選擇,傳統教學是羊群心理,不過是人做我做,不顧及孩童真正所需的做法。或者這也不無道理,像最新改編自漫畫的出色電視劇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就是最佳寫照,有關兩個不能融入社群的青年離家出走的故事。對香港而言,學童不僅沒有空間自由發展,近年教育更充滿政治色彩,撤底脫離傳統洗腦填鴨式教育,或者也不是太瘋狂的決定。

BTW, Blur 的Graham Coxon負責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配樂。

原文刊於明報2017年11月2月沙發薯


投入歐洲電視的「小眾」美學

最近連看了幾套眼高手低的英國大製作,BBC的McMafia及由Luther創作人負責的Hard Sun都是舊酒新瓶,尤其後者,講述地球將在五年後滅亡,劇情推進等所有東西都一團糟。幸好,沙發薯如我其實早已明白,眼光不可以只投放在一個國家的製作上。身處香港,要看好電視,首先要放眼到日韓台灣,再擴展至英美。當這些地方電視工業製作的劇集開始有滯留感覺,創意不夠時,就代表眼光要放更廣遠:要看世界各地的電視劇!

這個道理,英國電視在近十年已領會,隨著丹麥的The Killing 牽起Scandi Noir 的北歐罪案風後,他們便開始大量引入歐洲電視,睇外語字幕電視現已成習慣,比利時的The Spiral、丹麥/瑞典的The Bridge 等,都是仍在進行的受歡迎歐洲電視,質量亦一直保持。Channel 4 在2016年更直式開設Walter Presents 的網上頻道,專播外購外語電視;Netflix 等頻道亦始積極拍攝及購買各地的電視劇,瞬間墨西哥伊朗西班牙電視突然與你只差手指尖的距離。

二十年代紙醉金迷的Babylon Berlin

2017年有不少出色的歐洲電視劇,例如在英國由Sky TV 購買與播放的徳國大熱劇Babylon Berlin 便是其中一套。歐洲電視到電影如果是古裝劇,通常都取材二戰,尤其德國,納碎題材早已被挖得空空,重覆又重覆,所以這次單是Babylon Berlin 取材在二十年代的Berlin這點,已足以令人興奮。

劇集改編自 Volker Kutscher的暢銷小說,暫時兩季,總共十六集,是德國暫時為止製作費最龐大的電視劇。故事發生在1929年,第一次大戰後的威馬共和國時期的柏林,那個年代貧富懸殊嚴重,貪污處處,亦是新思潮(社會/共產主義)及電子媒體剛起步之年。劇集中重構的柏林與平時在螢幕上看到柏林(通常冷戰時期東西柏林)是截然不同。二十年代的柏林像 1927年 Fritz Lang的經典Sci-fi 電影Metropolis中的敵托邦,充斥著Art Nouveau與Art Deco 美學,看似紙醉金迷,實際當然是敗絮其中。

故事主線則是有關年輕警探Gereon Rath由 Cologne 被調職到柏林 ,調查一宗有關色情電影工業的罪案,卻意外(或不意外地)發現原來這個色情電影工業與當地的黑邦有千絲萬柳的關係,進而牽涉那個年代如共產組織運動及政治糾紛。所以說,單是故事的背景取材已給大家大量新鮮感,更不要說當中故事緊湊的推進及高度專業的製作了,不難明白為何此劇早被認定會成今年的全球大熱劇。

1969年布拉格:為自由而自焚

另一邊箱,如果你還是喜歡樸實更貼近當代zeitgeist的歐洲背景的,那捷克的 Burning Bush便會是你下一套要看的電視劇。HBO 製作,由著名波蘭導演 Agnieszka Holland執導,Burning Bush講述1969年蘇聯操控的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歴史系學生 Jan Palach在布拉格的廣場上自焚,抗議蘇聯與其他東歐國家(華約)在1968年入侵,並留下遺書,表明他是為自由而犧牲。

自焚事件發生後,當時的共產政府當然想扭曲事件。但Palach 的母親不屈服,與她另一兒子嘗試找律師與政府打官司;同時大學的學生運動及媒體亦因此事而受到打撃,不確定究竟作出什麼抉擇……

僅得三集的Burning Bush 在導演Holland的處理下根本就是一套歐洲文藝電影,映象極美之餘,當中更加插真實found footage,令你有時甚至忘記這是改編歴史故事的劇集,信以為是真實紀錄片。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1月18月沙發薯


來自(北)愛爾蘭的清新笑彈

你搞得清英國與英格蘭的分別嗎?或是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關係嗎?坦白說,這些基本常識對香港生長的朋友來說不算是特別「普及」,我年幼時也是一嚿雲,只靠成年時WIKI增長知識。雖然英國現在大致天下太平,但北愛爾蘭在英國的地位及政治定位仍然尷尬。新政府由保守黨與北愛右翼保守的民主統一黨DUP組成,加上在退歐Brexit討論中,愛爾蘭與北愛的邊境問題依然關鍵,所以北愛突然再次成為焦點。這或間接使有關愛爾蘭和北愛的電視劇忽然流行起來,像Channel 4新劇Derry Girls,冷門地成為英國最近的大熱劇。

Derry Girls 是一季六集,頗為「典型」的Channel 4製作的喜劇節目,像經典的Inbetweeners 或近期的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同樣是短小精焊有關年輕人成長的瘋狂喜劇。最特別的是這次故事是發生在極少被媒體關注的北愛,年份是九十年代——更偏門的是背景不是北愛首都Belfast而是第二大城市Derry(又稱Londonderry)。

在九十年代北愛成長的年輕人當然與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一樣,都是聽著那些boybands girlbands跳舞流行看著那些cheesy 電影長大。不同的,就是他們成長在英國與愛爾蘭的糾爭之中,俗稱「The Troubles」。他們活在IRA隨時會進行暴力反抗的陰影,軍人每天在城市各角落巡邏監視,「愛爾蘭人」因政治及宗教理由而被撕裂分離——這都是Derry Girls 中主角每天面對的處境。

不過,這些沉重的背景自然都成為搞笑的養料。它成功地將那個時代以誇張喜劇形式弔詭地表達,但卻不失寫實感,令觀眾特別投入。不少在Derry 成長的人都在網絡表示此劇確實寫出他們的成長故事。主角Erin首集以牛仔褸取代校褸,借此來表達自己獨特個性,但她被她母親迅速制止,更被她罵過狗血淋頭;又或是曬相舖因為她們未能展示單據而拒絕讓他們領取相片,結果她們一家用盡氣力找尋單據。這些情節,都是那些年大家必有經歴的事。

這些經歴都是創作人Lisa McGee參考自己在Derry 成長的故事。她2013年的喜劇 London Irish講述來自北愛Belfast 的年輕人在倫敦的故事,亦有類似的角度,不過此劇水準與反應都一般,結果只出一季便被取消。

另一邊廂,愛爾蘭同期又出產了受歡迎的電視劇The Young Offenders,正在BBC Three 播放。The Young Offenders原是導演 Peter Foott在2016年的電影,講述兩個在Cork 的問題少年Conor 及Jock 的成長故事。創作人將電影的故事The Young Offenders延長及重新編寫,由所有原有演員演出,令這個帶有寫實社會主義風格的喜劇故事在小螢幕重生,結果比原電影有更多的感情,內容更充實。兩個主角雖然常常在學校及街上製造麻煩,但這些問題原來都是家庭環境造成,他們實質心地善良,這相信是創作人為一眾問題青年人而寫的平反剖白。

當然,由電影變電視,你或者會聯想到This is England,確實兩者的焦點︰低下的草根階層與及街坊情懷是蠻接近。不過此劇的喜劇原素遠超寫實,實質更接近另一經典英國喜劇Shameless 。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3月9月沙發薯


電視上的真真假假

在香港我們都是看「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的電視劇長大。同一班演員,換套制服轉個髮型,就變醫生或消防員,幾十年來還是沒有多變。

相反歐美電視劇改編代真實事件或人物屬平常事,而如何將「現實」與「虛構」適當地融合,甚至是是否有需要將真實事件——尤其是慘劇——戲劇化,仍然是媒體上重要的討論話題。最近這些話題再次重現,全因美國911、挪威2011年恐襲以及意大利時裝名牌Versace的創辦人 Gianni Versace等都全被搬上大小螢幕。

Versace 謀殺案變為Camp 連續劇

Versace的時裝見得多,但Gianni Versace的離世則不是大家掛在口邊的話題,或者這就是American Crime Story創作人Ryan Murphy把故事搬上小熒幕的原因。Murphy在2016年帶來The People v. O. J. Simpson,將在美國幾乎是家傳戶曉的O. J. Simpson經典官司戲劇化。這次則改編Maureen Orth的著作,把Gianni Versace在1997年的謀殺案變為一連九集的娛樂。

雖然是改編真事,但The Ass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一劇camp 味十足,充滿著引人入勝的起承轉合。單是首集開場以極度浮誇的手法來表達Versace 的輝煌金碧人生,便可知此劇的定位。知道Ryan Murphy的背景會對了解此劇有幫助︰Ryan Murphy 是美國電視劇的金牌製作/創作人,大熱劇Nip/Tuck、American Horror Story 以及camp爆全球的青春劇Glee全都是出自他手筆,所以由他主理這套有關同性戀的電視劇,算是一個完美的循環。

Gianni Versace在1997年在他Miami 的大屋前被當年廿七歲的連環殺手Andrew Cunanan開槍擊弊。此劇雖然以Versace的謀殺作為主題,但真實主線其實是Andrew Cunanan如何走上不歸路,殺害五人的故事。Cunanan是專門勾搭上年紀的有錢男人的男妓,並利用他們的地位來在當地的上流同性戀社群過活。根據此劇,Cunanan刺殺Versace不是純屬意外,二人曾有關係。

媒體描述Cunanan為「幻想家fantasist」,全因他滿口謊言,今日他是飛機司,明日他是名軍人的兒子。這些大話,都是他用來在上流社會游走的手段。飾演他的Glee演員Darren Criss在此劇大發光芒,他既演繹出這人物的冷血可怕,同時又能把他的脆弱及魅力呈現——他出色的演繹是此劇的脈胳。

將轟動的真事改編成娛樂性十足的電視劇當然會有批評及討論。 Versace一家就批評此劇的原著是「work of fiction(虛構小說)」,而Versace 的在生時的男友 Antonio D’Amico亦批評電視劇的情節不真實。不過,電視台FX則高調地強調此劇是經過嚴謹調查及資料搜集,他們對Maureen Orth有完全的信任。同時紐約網站Vulture 邀請當年有份報導Cunanan的謀殺案的記者,對此劇每集進行fact check,可見縱使此劇已澄淸是「戲劇化的真實情節」,但大家仍然對「真實」的成份充滿執著,毫不妥協。

不過,時裝家Versace的一生普遍被視為是娛樂版的內容,加上事發至今已過廿年,所以媒體及大眾的反應都不屬凌厲。相反,911或挪威恐襲的影響及意義則完全在另一幅度。前者的Hulu電視劇The Looming Tower避重就輕,只是有關FBI的調查;相反後者Netflix 的新電視電影Norway 卻是將2011年恐襲戲劇化,由Anders Danielsen Lie (Reprise, Oslo, 31. august)飾演在襲撃中殺害了七十七人的殺人犯 Anders Behring Breivik。Norway 與同樣改編恐襲的電影Utøya 22. juli 都會在2018年登場,卻在挪威未上映前就引起廣泛討論,更有人上街示威抗議,覺得這樣的戲劇化既「無需要」,亦是「太早」。

無論觀點如何,電視劇能帶起社會有認真、科學性的討論都是正面的事。總好過講來講去仍然是邊個明星正邊個做得好吧。

編輯擬的題目為《真人真事改編?》,刊於明報2085年4月6日沙發薯


廿一世紀的性別認同大地震

我們現在活在的是講求表達自我的年代,亦有不少人批評這是自戀狂的一代,全因交社網絡鼓勵年輕人分享自己大小二事,Selfie 甚至私房照都是新一代的正經事,這亦成就一些喜歡出風頭帶領人群的人紛紛崛起,KOL 或網絡紅人老是常出現。網絡給大家史無前例的空間及自由去讓大家成為自己想做的人,這令小眾的興趣、生活態度及性別認同都可以找到空間去發揚光大及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當中最大受益者一定是年輕一群裏頭越來越受歡迎及有型的Veganism 純素食主義,另一最大得益的群體就應是異性戀以外的所有性別認同sexaulity。

互聯網讓大家可以找到小眾(niche)志同道合的人,令到性別認同愈來愈多元化。同性戀、雙性戀(Bisexual)及跨性別(Transgender)等早被包括在LGBT內的分類,這些大家應早有認識,但原來sexuality還可更多元化。無性戀(Asexual)不算新,早在1980年代The Smiths時Morrissey已經發揚光大;Gender neutrality則是較新的運動,基本上即是將男女分類徹底摒棄,再無分他與她,在瑞典已流行一時,英文亦開始有用them來代替him或her;最後gender fluid就是最新最少人認識的了,指有些人既不覺得自己是徹底男性或女性,或者可能今日我覺得自己是較多男性,明日則較女性。

英真人騷把性別認同討論放在郊野小鎮

若然你不熟識LGBTQ,這些資訊一時兩刻相信難以消化,要認同及完全理解則更是不容易事。英國的Channel 4 就有妙計,新節目Genderquake就是想讓大家對不同的sexaulity 有更深的認識,探討廿一世紀的英國對男與女兩性的新看法。節目抄了日本爆紅真人騷電視 Terrace House(雙層公寓)的概念,將十一個陌生人放在郊外的公寓上,讓他們一起生活一星期。

這十一個人當然都是精心細選,當中有對性別認同十分保守傳統的異性戀,有較典型的同性戀,有剛開始進行性別轉變及已完成轉換性別的跨性別的人,這班對性別認同都充滿意見及想法的人聚在一起當然充滿著火爆的討論。他們在自我介紹時已經接近鬧交收場,全因傳統的參賽者指她對男與女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男的看起來像男且有男性器官,而女的看起來是女並有女性器官,及能夠有生育的功能。

她一說出口,引起全場鼓躁,尤其是跨性別的女參賽者,在她的定義她們永遠都不會成為她口中的真正女性,因為她們不會有生育功能。節目不像Big Brother 等直人騷低俗無聊,確實是有關他們如何理解大家不同的觀點,故此有不少很有意義的討論。其中十九歲來自小鎮的異性戀男生直言他在日常生活就不會遇到這樣多元不同的人,與他們生活讓他學到一世也學不到的知識及對不同性別認同的人的理解,大開眼界。

看到一群主流以外的性小數能夠暢所欲言,互相了解,實是美麗。這與Ryan Murphy的最新電視劇Pose就形成很大的對比,這是有關八十年代紐約同性戀與跨性別人士活在「地底」的故事,除了家人社會嗟棄外,更是AIDS肆虐的年代。廿一世紀雖然有Trump 或極右崛起,但我們還是要謹記珍惜現今所有,追求社會繼續開放及接受小眾。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6月30月沙發薯


英國電視中的政治

英國作為古老的民主國家,政治一直是民生議題上的重要部分。有別不少香港人有政治潔癖,不愛事物「政治化」,英國人正是香港人眼中「開口埋口講政治」的社群,普遍明白所有民生就是政治,要改變社會問題就必從政治入手;而改變就一定要先由廣泛的社會討論開始,所以政治討論在電視或收音機上都佔上一大位置。

BBC One就有自1979年開始播放的Question Time,邀請至少三個政黨以上的政客再加上其他公眾人物與現場觀眾一起討論政治話題,比起「城市論壇」既短促又多審查來得有意思,在Question Time的觀眾通常爆出尖銳性問題,而不是學生哥讀稿客氣過招的級數;同時為照顧年輕觀眾,BBC在第三頻道設同類型的討論節目Free Speech,觀眾一樣暢所欲言。就像早前QT最轟動的一集,就是右翼新起黨派Ukip的Nigel Farage與支持不投票不參與這個「沒意思的民主進程」的Russell Brand ,兩人正面交鋒,一集中有不少soundbites及啜核回應,罕有地以政治節目類別身分成為該周英國最受討論節目。

紀錄片帶觀眾走入國會

適逢今年5月英國大選,各電視台早由幾個月前開始推出不少相應選舉及政治的節目,例如稍前的Inside the Commons就是帶觀眾走入國會,跟隨不少全新或經驗老到的議員的紀錄片,除了可認識當中只因為守舊遵守傳統而存在的繁複程序外,亦能窺見國會內的政治張力及政治家鏡頭前後的大不同。

同時Channel 4亦繼續播放他們以Ukip的Nigel Farage為中心的紀錄片節目。這兩年間Ukip在英國火速冒起,除了因為該黨利用因經濟低迷市民對移民人口的不安外,Nigel Farage的「市井」、敢言形象亦令他成為政界的新icon(他的經典是在歐盟EU的會議內的言論,有興趣的要看YouTube)。喜歡他的覺得他風趣親民有領袖風範,看穿他的移民政策的人就深深明白他是投機及排外,與種族歧視無疑。他在鏡頭前常煙酒不離手,早已成他的trademark,紀錄片亦令他說出更多令人咋舌的言論。

政治劇重現大選風雲

紀錄片外,當然少不了政治劇。離英國大選就只剩一個月,Channel 4就剛推出了政治電視劇Coalition,以2010年的英國大選為藍本,真人真事,全部角色都是用回本身的名字,就連選角造型都與真人有至少七分似。Coalition,顧名思義,就是講述2010年英國保守黨與Lib Dem組成聯合政府的過程。

當年Lib Dem主席Nick Clegg就在一電視討論中一夜成名,他承諾會帶給英國人一個新政府,會帶給英國改變;並在大學收費政策上表明絕不會增加費用,因此Lib Dem在英國突然間取得很多年輕人尤其學生的票。不過,最後選舉結果不理想,終選擇與保守黨組成聯合政府,令他們背上了「出賣選民U Turn」的指摘。引起最大反應的就是大學增加收費,令英國全國學生嬲到爆,紛紛上街抗議,造成當年倫敦遊行。

政治劇集從來引人入勝,除了因為政治人物的性格都通常複雜、難以猜測外,最重要是因為當中的現實元素,或真實或間接反映現實政事,讓觀眾特別容易代入故事的世界。香港的《選戰》、美國的House of Cards、丹麥的Borgen或是英國如The Thick of It的一系列經典政治喜劇,都或是大家今個復活節假期可考慮類別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5年4月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