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胖女孩的「瘋狂」日記

沒有耐性睇整篇文的朋友,長話短說,這是一套幽默又誠實的「青春劇」,當中的青春適合任何年紀的,因為當中是他也是你和我,大家都有過的成長問題。同時,BRIT POP 迷就更加要睇,因為成套劇係由BRIT POP 經典串成。

原文刊載於3月21日明報副刊沙發薯

近年「贏在起跑線」成家長格言,還未戒奶的小童已經開始要學這學那;幸好現在不少人開始唱反調呼籲快樂童年的重要,最近有研究就指出港童受精神問題困擾的數字激增,就更顯問題的嚴重。成長期本身已荊棘滿途,每個青年總有一籃子不能說的疑慮困惑,就像這一套英國電視劇My Mad Fat Diary裏的主角Rae一樣,她問題多得要走進精神病中心,而她就把所有成長問題一一用日記記下。

成長現實 每日上戰場

改編自小說My Fat Mad Teenage Diary的My Mad Fat Diary,是作者Rae Earl自己的真實成長故事,所以特別具說服力。故事由十六歲的Rae在精神病中心三個月後,重返校園,重新過正常生活開始。在首集開頭,她便這樣說「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打開我這本日記,閱讀後認為我是crazy——那他們就完全正確。」在這裏,crazy 一字可圈可點,正反映故事與Rae的智慧及幽默。她,因為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絕對符合正常人眼中的「黐線」;同時,她只不過是忠於自我,直腸直肚,加上她有豐富的想像力,才會特別「瘋狂」。

一般有關年輕人的故事,離不開青春的美好,男女主角如何沉醉於puppy love,如何展望美麗的未來。但是,Rae的成長故事,卻是一個充滿着掙扎的瘋狂旅程:執著於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對父親的離開耿耿於懷,身形肥胖帶走自信及安全感——她的生活每天就像戰場。難怪她這樣說:「很多人從夢魘中醒來會感到解脫,但對於我,我則不想醒過來,因為現實比夢魘更可怕。」

迷失欺凌 人人有共鳴

雖然My Mad Fat Diary是一個受精神問題困擾的肥胖女生的成長日記,但這不代表電視劇就是沉重悶蛋。全因Rae生動自然的幽默陳述,令電視劇既真摯動人,亦瘋狂搞笑;劇情本身亦有時爆笑得令人哭笑不得,有時則令人鼻酸。劇集獲得各界好評,觀眾不論有否精神問題都表示對Rae的經歷很有共鳴;同時劇集雖然在目標觀眾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平台E4播出,卻贏得很多較年長的觀眾支持,讚賞劇集捕捉了年輕人的成長心態及年輕人在90年代英國小鎮成長的實况。

無他的,試問誰又沒有試過因為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迷失?誰又沒有妒忌過身邊萬人迷朋友?誰又沒有試過被同學取笑欺凌?Rae經歷過的,我們大多都經歷過。她身邊的朋友,一樣有血有肉,總有一個在你附近。像她的最好朋友Chloe就是Rae的正正相反,她身材好外貌好,為求出風頭博取注意而不擇手段,令你有時亦搞不清孰友孰敵;Archie是萬人迷男生,青靚白淨且文武兼備,卻原來藏着大秘密;Finn是內向寡言的性格靚仔,活躍於運動場上;Rae母親是個表面兇神惡煞毫不讓步的鐵娘子,但實則卻對Rae愛護有加。

令劇集錦上添花的是音樂。Rae討厭由唱片公司控制的主流音樂,她是獨立流行與pop rock支持者,由Suede到James,劇中播的音樂全是Rae喜愛的Brit Pop及90年代音樂經典,樂迷如我都會看得特別投入特別有感覺。一集講述Rae嘗試融入「正常女生世界」,在Backstreet Boys與Beastie Boys的唱片二選一的抉擇下,Rae竟選擇前者來討好那班新認識的女生,那一刻,你目擊了青春的崩潰,自我的逝去——音樂、自我以及如何融入主流社會價值正正是故事的核心。


【沙發薯】學美國劇集拍法?

vs__31VS016_

香港電視王維基要製作組模仿美劇拍法,網上電視迷當然大聲讚好,但與我一樣挑剔的朋友在facebook卻即冷言說「學拍法?應學如何創作」,另一個朋友即回應「故事才是重點」。當然,大家的重點都不是要潑冷水,看見香港電視肯發憤圖強,當然高興;大家感慨的,不過是香港電視的落後,一台獨大令香港電視生態與電視質素衰過發展中國家,怎能不唏噓。

朋友指出的創作與故事,當然正中要害。劇集的好壞,最重要還是當中內容,技術反而是次要。對普通觀眾就更不用說,關注拍攝手法,打燈打得靚唔靚?觀眾更在乎陳法拉靚唔靚吧?我相信,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整個創作生態,當創作環境改善,製作水平自然會逐步提升,自然有空間能接納好故事,所有層面都會陸續配合了。

一樣有劣質節目

港劇學美劇,其實港劇本身就接近美國電視的writer room集體、分工創作;要學,或者更要向英國學習。英國電視通常由創作人主導整個劇集的編寫及製作方向,就更容易培育創作人才。BBC就有一個叫Writers Room的組織,讓新編劇投稿。近年不少出色英國新劇及新編劇都是由這裏走出來。

學美劇亦有另一危機,就是其實美國電視一樣充斥大量劣質節目,像The Jerry Springer Show這類安排觀眾大打出手的節目便絕對同無師奶劇一樣會令人變蠢。除此之外,免費電視台近年的電視劇質素亦常被詬病,這些劇集空有頂級的製作水平,但內容卻其實一樣重複沒創意;近年來出色的美劇絕大部分都是HBO及AMC等這些付款衛星頻道的作品。

一樣欠公營電視頻道

美國電視與香港的電視其實同樣面對類似問題,就是大家都欠缺一個公營電視頻道。商業頻道只會放眼收視及只做迎合觀眾的節目,所以大部分資源都投放到觀眾最愛的故事劇集,具教育意義及資訊性的紀錄片等類型節目都不被重視。這正正是為什麼香港播來播去都是婆媽劇與爭產劇的原因。

跳出劇集框框

就算是故事劇集,英美電視早已發展到不僅是傳統劇集故事。真人show興起以來,電視歷史便滲透愈來愈多「現實」元素,把玩「現實」與「虛構」的概念。例如近年有一種叫Reality soap的劇集,故事圍繞一些真實存在的人物的生活,觀眾完全不知道究竟哪些真哪些假。此劇種的始祖是The Hills,近年英國的Made in Chelsea圍繞在車路士的富二代「優皮族」的戀愛生活,結合出色的攝影及最新流行音樂,結果大受年輕人歡迎。又或是以美國經典喜劇Seinfeld——Larry David的Curb Your Enthusiasm為首的劇種,在劇中演「自己」,大玩即興幽默。當然,亦要提提開拓偽紀錄片(Mockumentary)的The Office,以紀錄片手法製作喜劇,現已成流行手法,像美劇Modern Family便是這類。

試問,其實世間哪有這麼多故事與戲劇?要孕育出一個出色的故事不容易,出色的電視製作亦非流水作業,一時一刻便能完成。就算在英美,一年裏真正出色的電視劇其實也不過幾套,所以以香港的資源及人才狀,就一定要多開拓紀錄片等不同類型電視節目。如果仍然沉醉劇集,每晚三四套新劇,就注定離不開是是旦旦的質素及智慧。

原文刊於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明報(LINK


【沙發薯】拿出你的尊嚴來,求愛何須作戰

dates

香港電視每逢有關「擇偶」主題,例必引起一定討論。這次《求愛大作戰》沒有如以前「剩女」的轟動,卻一樣令人看得心寒難受。單是節目名,「求愛」已經有主動的意思,還要嘩眾取寵地比擬為「大作戰」,香港真是連找戀愛對象都艱辛過人。

英國《尋伴季》輕鬆反映實

說回節目本身,看真人show形式的《求愛大作戰》像坐時光機,把我帶回十多年前的電視世界。無論製作方面的落伍或是這種reality show的形式,在外國早已變成用來攝時間的二三流檔次。而且,娛樂層次還是在嘲弄、恥笑劇中人物身上,與取笑小丑無異。

恰巧,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亦有《尋伴季》(Mating Season),製作了一系列有關「dating」的節目在這個夏天播放。幸好,我看足所有節目,亦沒有看到任何香港「戀愛節目」的惡心病態,反而全部輕鬆之餘亦反映實,實屬夏天清爽娛樂。

How to Find Love Online是輕鬆的紀錄片,剖析在英國愈發流行的網上交友的趨勢,展示一些實質數據,收集一些試過網上交友的人的意見及經驗,以及跟隨廿多個未曾使用交友網站的單身男女的首次經驗。縱使節目是「如何網上求愛」,但無任何指導,提供的僅是客觀層面或有關安全及私隱的意見。不會像《求愛大作戰》等節目中,把「尋愛」變為一種專業、潮流、資格,每每要由什麼「戀愛專家」甚至「玄學家」指導,這麼病態。

Dates則是唯一的戲劇,劇集結構鬆散,每集都是一個「約會(date)」,所以場景都是發生在餐廳中,全部靠角色的對話及演技來支撐整個劇集。劇集呈現了網絡交友的現並觸及了一些較邊緣的主題;同時亦捕捉在倫敦這個特別璀璨又格外糜爛的大城市裏發生的首個約會,目睹當中的火花浪漫,又或是尷尬難堪的冷汗時刻。製作此劇的正正是Skins的創作人Bryan Elsley及Jamie Brittain。

別將約會神化 隨心配對

紀錄片Why Am I Still Single?,則找來素未謀面的單身男女各一,讓他們交換住所,接見他們的親人朋友,讓他們了解對方與自己為何仍然單身。最後一部則是First Dates。電視台設立了一個網絡交友平台,讓單身男女登記,然後在鏡頭前與他們的對象首次約會。節目目的簡單明確,就是助這班單身男女尋找伴侶。約會失敗的人則繼續在鏡頭前呼籲大眾「應徵」與他/她約會。

其實,就如First Dates中所見,dating就是如此簡單。現實生活層面找不到,就網上找吧。Dating就如配對,喜歡的就來個2nd date,不喜歡的別再見。不用什麼指導,不用什麼drama;毋須要人生道理或是要怎樣包裝自己。甚至,戀愛is overrated,愛可以有很多形式。真的渴望找個伴的,只要謹記,葾豬頭都有盲鼻菩薩。想找就鼓起勇氣去找吧,勿作戰,更莫作賤。

原文刊於明報2013年7月10日 星期 【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