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美夜鶯,美在心頭

這陣子都太多事發生,人在低潮,已逐漸不怎樣覺得是高潮,或者這就是生存之道吧,在再低的位,就沒有下降的空間,唯有慢慢重新做人。

還是很多東西在做,最基本還是先找一份工,而找一份工需要很多配套,單是這些配套已經讓我忙得不可開交。

聽到The Nightgales這隊來自Birmingham 樂隊的《Unpretty》,讓我突然間滿胸都是愛。

很希望打破這個彊局。

At the end of the day I have myself to blame.


Britpop 「國歌」Common People

BBC 6 Music 叫聽眾選出Britpop Anthem,結果,其實幾正路,由Pulp 《Common People》得第一。

Pulp《Common People》的成功象徴著Britpop年代的高峰,歌頌「普通人」,有很多重意義,是一隊原來玩了很多年的一隊Indie Band Pulp 終於在商業上取得大成功,見證著英國各地indie scenes湧入主流;是Brit Pop的「做自己」,indie精神的pinnacle;是來自英國工業城市Sheffield,一個在英國人眼中甚為落後灰暗的城市孕育出一首屬於草根階層的軍歌;是有art school background 的流行音樂的主流成就⋯⋯

本人有幸看到Pulp 之前reunion的演出,亦算是人生其中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最高點,心情好了幾日。Jarvis Cocker 台上演繹的「狂」,不是那些普通歌手的acting,而是來自他本身的性格及文化修養,記得一首一首他們的大作響起,台下的觀眾已經興奮得跳到顛了(這亦有別看Blur,Blur的歌因為編曲的twist,通常有種Karaoke 元素,感覺似是大合唱多於Pulp 作品的那種一鼓作氣的編排)。而到到《Common People》,當然唔駛講,現場已經癲左。

好了,《Common People》一定是Brit pop anthem,那如果要我選其他,我又不知會選那幾首⋯⋯我諗,Blur 《Parklife》,Blur《TracyJack》,Pulp《Do You Remember the First Time》,Longpigs《She Said》, Suede《Animal Nitrate》,Suede《So Young》,Ash《Girl from Mars》,The Divine Comedy 《National Express》,Catatonia 《Road Rage》⋯⋯⋯⋯

最後係William Shatner的cover。

Pulp @ Øya Festivalen

Blur @ Øya Festivalen


我要不損人利己的Angels’ share

最近真的很fed up with 香港那些「文化人」,寫文寫來寫去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同一邏輯,離不開「樂觀地展望將來」「師奶」「感情用事」「和理非」,很悶很悶好鬼悶。又或是那些鍾意寫一篇文章卻quote 不少「學者」說話,甚至要在最後加埋footnotes的,喂大佬,你寫academic 文章咩,讀過書都知quote 人說話其實係學術小學雞啦,咪玩啦,乜一D幾十年前甚至上個世紀的學者講的一句話就特別有份量有說服力?香港人的思想這麼狹隘,還是多得這些「文化人」;香港從來有一班自視過高的文化人將自己身份抬高與一般普羅大眾分隔,難以貼近社會,亦係多得呢班「文化人」。

所以,看電影亦很怕看到那些同一logic 的電影,很悶很悶;亦最怕看一些pretentious 作者的ego 過大的電影,都是no no。前幾天因為朋友無意到訪,於是就看套戲,。朋友在一堆我買了但還未看過的DVD中揀看什麼,他挑了《The Angels’ Share》,理由是「This is Scottish so it must be crazy and funny」。我同意就把DVD放到機上播放。

那晚大家都想看一些笑料,怎知原來《The Angels’ Share》既不是十分搞笑亦不完全瘋狂,原來是有關一個成人「Ned反叛青年」的故事,如何發現自己的hidden talent 並做了一點「不損人卻利己」的罪行而過新生活。電影的平淡處理確實讓我吃驚的,因為我真的以為這是一部蠻dramatic 的一貫英國電影,怎知最後原來是一套充滿著左派、社會主義思想的agenda 的電影。

我一直擔心電影結局會是主角會最後被拘捕,因為大家都知,其實「壞人有壞報」是電影審查的其中一大綱領,這是為求不讓我們「道德淪亡」及「鼓勵罪惡」的電影審查的大道理。所以通常主流電影都會有著壞人有壞收場的走向,未必要被拘捕,但一定唔可以係purely good,點都要暗示一下一D 壞處。所以看到《The Angels’ Share》對一向在媒體裏頭「聲名狼藉」的「問題市民」作出一個大平反,我真有少少驚訝,慶幸電影不是走著那「被規範的」logic 。點知到今日睇返《The Angels’ Share》資料,哈,原來係 Ken Loach 的作品,難怪,我亦唔記得自己在英國買這碟時有冇留意此作是Ken Loach 之作。

好啦,Angels’ share,確實踩在道德灰色地帶。但係,唔好跟著單一logic 或理據吧,一點angels’ share又傷害得了誰?


【沙發薯】胖女孩的「瘋狂」日記

沒有耐性睇整篇文的朋友,長話短說,這是一套幽默又誠實的「青春劇」,當中的青春適合任何年紀的,因為當中是他也是你和我,大家都有過的成長問題。同時,BRIT POP 迷就更加要睇,因為成套劇係由BRIT POP 經典串成。

原文刊載於3月21日明報副刊沙發薯

近年「贏在起跑線」成家長格言,還未戒奶的小童已經開始要學這學那;幸好現在不少人開始唱反調呼籲快樂童年的重要,最近有研究就指出港童受精神問題困擾的數字激增,就更顯問題的嚴重。成長期本身已荊棘滿途,每個青年總有一籃子不能說的疑慮困惑,就像這一套英國電視劇My Mad Fat Diary裏的主角Rae一樣,她問題多得要走進精神病中心,而她就把所有成長問題一一用日記記下。

成長現實 每日上戰場

改編自小說My Fat Mad Teenage Diary的My Mad Fat Diary,是作者Rae Earl自己的真實成長故事,所以特別具說服力。故事由十六歲的Rae在精神病中心三個月後,重返校園,重新過正常生活開始。在首集開頭,她便這樣說「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打開我這本日記,閱讀後認為我是crazy——那他們就完全正確。」在這裏,crazy 一字可圈可點,正反映故事與Rae的智慧及幽默。她,因為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絕對符合正常人眼中的「黐線」;同時,她只不過是忠於自我,直腸直肚,加上她有豐富的想像力,才會特別「瘋狂」。

一般有關年輕人的故事,離不開青春的美好,男女主角如何沉醉於puppy love,如何展望美麗的未來。但是,Rae的成長故事,卻是一個充滿着掙扎的瘋狂旅程:執著於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對父親的離開耿耿於懷,身形肥胖帶走自信及安全感——她的生活每天就像戰場。難怪她這樣說:「很多人從夢魘中醒來會感到解脫,但對於我,我則不想醒過來,因為現實比夢魘更可怕。」

迷失欺凌 人人有共鳴

雖然My Mad Fat Diary是一個受精神問題困擾的肥胖女生的成長日記,但這不代表電視劇就是沉重悶蛋。全因Rae生動自然的幽默陳述,令電視劇既真摯動人,亦瘋狂搞笑;劇情本身亦有時爆笑得令人哭笑不得,有時則令人鼻酸。劇集獲得各界好評,觀眾不論有否精神問題都表示對Rae的經歷很有共鳴;同時劇集雖然在目標觀眾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平台E4播出,卻贏得很多較年長的觀眾支持,讚賞劇集捕捉了年輕人的成長心態及年輕人在90年代英國小鎮成長的實况。

無他的,試問誰又沒有試過因為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迷失?誰又沒有妒忌過身邊萬人迷朋友?誰又沒有試過被同學取笑欺凌?Rae經歷過的,我們大多都經歷過。她身邊的朋友,一樣有血有肉,總有一個在你附近。像她的最好朋友Chloe就是Rae的正正相反,她身材好外貌好,為求出風頭博取注意而不擇手段,令你有時亦搞不清孰友孰敵;Archie是萬人迷男生,青靚白淨且文武兼備,卻原來藏着大秘密;Finn是內向寡言的性格靚仔,活躍於運動場上;Rae母親是個表面兇神惡煞毫不讓步的鐵娘子,但實則卻對Rae愛護有加。

令劇集錦上添花的是音樂。Rae討厭由唱片公司控制的主流音樂,她是獨立流行與pop rock支持者,由Suede到James,劇中播的音樂全是Rae喜愛的Brit Pop及90年代音樂經典,樂迷如我都會看得特別投入特別有感覺。一集講述Rae嘗試融入「正常女生世界」,在Backstreet Boys與Beastie Boys的唱片二選一的抉擇下,Rae竟選擇前者來討好那班新認識的女生,那一刻,你目擊了青春的崩潰,自我的逝去——音樂、自我以及如何融入主流社會價值正正是故事的核心。


世界盡頭裏的快樂與自由

theworldend

其實什麼事物都有個終結的,關係有終結,事業有終結,生命當然亦有終結。生命的終結,其實不是很實際的層面,而是可以是在精神層面上,或是思維、理論層面上的終結。這種終結並非生理上的改變,當然,它亦可以是有生理上的改變——但,這種改變只是同時發生而已,它的轉變不像徵終結,但卻會或多或少地暗示這種終結正要來臨,不過,這種暗示或是明顯的轉變,與真正的終結卻總有著一種尷尬的關係,似是而非,令人誤讀。

沒有想過Edgar Wright 的cornetto trilogy的終站《the World’s End》會是一部如此自省的作品,相對《Shaun of the Dead》的玩轉zombie film genre,《Hot Fuzz》玩轉action film,最後一集竟然是一套有關人生有關青春的主題。等了幾年,入場前只打算會笑個夠,看得滿足離場;入場後,就知道這電影是與自己的生活與生命可以聯上很多線的電影。

由Edgar Wright的電視劇看起,他永遠都是那麼貫幑始終,幽默聰明。《the World’s End》依舊幽默聰明,但不單只是Simon Pegg, Martin Freeman 等老了外,你感受到的是連Edgar Wright 亦老了。這次的主題不是要再玩什麼新東西,而像是回顧他整個Cornetto Trilogy 以到他一直以來的電視劇作品。他的世界裏總離不開超級英雄、外星人、動漫、音樂、電玩、酒吧、飲酒、不work out的愛情與及那個接近gay love 的bromance。這次意外增加的是nostalgia。

或者Nostalgia在他的作品裏一直存在,由Spaced 的漫畫開始,他的角色總有一些離不開被認定是「小朋友」的「玩樂世界」。不過,這次變本加厲的是這次正正是講述一行五人的年輕老友重臨成長的hometown,講述的是Gary King仍然沉醉在自己認為是having a good time的世界。

看《the World’s End》讓我覺得這根本是一部有關自己人生的電影,除了我也是一個geek 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片內的所有歌曲都是Brit Pop,都是伴著自己長大的歌,亦是自己喜歡的歌。由The Beautiful South, The Housemartins, Suede, Primal Scream, Pulp 到Blur,那有一首不是自己playlist 裏會播的歌,這種Nostalgia,相信亦是會令很多同樣背景的朋友看得百上心頭,特別感慨。或者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看完電影後我當然高興,但同時卻突然心情一沉,不能把當中故事的失落感

其實,人生嘛,還不過是想自由地過得開開心心,想have a bit of fun, have a big laugh,都是很簡單的,應該要是這樣的,至少這個是精神上的理想層面。現實嘛,或者真的要等到世界末日,才能真正重現。


Dear Lincoln, 為什麼緊張?

忽然兩個週末都有朋友來訪,先是很久沒見的大學同學及荷蘭的添飯茄粉,然後到在瑞典裏遇見的英國男生及澳洲女生。或者算是有不少的輕鬆愉快時刻,但當自己停著不幹事又總感到無比內疚。實在有太多的事要做,太少的時間。

真的要好好的運動的,最近開始抽時間每週都跑一次步,之前做thesis的時候每週末都去跑,可以跑到兩分鐘四公里,但之後一直沒再繼續,花了兩三個月都再跑不到這時間。終於上星期我跑到了。Channel 4 有一個節目叫【Hidden Talent】是在找普通人的潛能,找到潛能後也不是就是在沾沾自喜的,最重要還是push your limit,衝破更多的界限。

我不知道呢。夏天很熱,但很快又會到冬天,然後我們又會在投訴一下這個冬天多冷,又或是一點都不冷,就像在埋怨你吃的食物還是那個味道,又或是你煮的某些東西仍然是煮得不夠好。我們都不過是這樣的重覆著重覆著。

好想像Kiran Leonard這個十七歲男生一樣再次年輕過。再年輕的話我會做不一樣的事。我不會浪費某些時間,又不是說是浪費,沒有東西是浪費的,但確實我又覺得有時有些東西是浪費掉的。


【沙發薯】拿出你的尊嚴來,求愛何須作戰

dates

香港電視每逢有關「擇偶」主題,例必引起一定討論。這次《求愛大作戰》沒有如以前「剩女」的轟動,卻一樣令人看得心寒難受。單是節目名,「求愛」已經有主動的意思,還要嘩眾取寵地比擬為「大作戰」,香港真是連找戀愛對象都艱辛過人。

英國《尋伴季》輕鬆反映實

說回節目本身,看真人show形式的《求愛大作戰》像坐時光機,把我帶回十多年前的電視世界。無論製作方面的落伍或是這種reality show的形式,在外國早已變成用來攝時間的二三流檔次。而且,娛樂層次還是在嘲弄、恥笑劇中人物身上,與取笑小丑無異。

恰巧,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亦有《尋伴季》(Mating Season),製作了一系列有關「dating」的節目在這個夏天播放。幸好,我看足所有節目,亦沒有看到任何香港「戀愛節目」的惡心病態,反而全部輕鬆之餘亦反映實,實屬夏天清爽娛樂。

How to Find Love Online是輕鬆的紀錄片,剖析在英國愈發流行的網上交友的趨勢,展示一些實質數據,收集一些試過網上交友的人的意見及經驗,以及跟隨廿多個未曾使用交友網站的單身男女的首次經驗。縱使節目是「如何網上求愛」,但無任何指導,提供的僅是客觀層面或有關安全及私隱的意見。不會像《求愛大作戰》等節目中,把「尋愛」變為一種專業、潮流、資格,每每要由什麼「戀愛專家」甚至「玄學家」指導,這麼病態。

Dates則是唯一的戲劇,劇集結構鬆散,每集都是一個「約會(date)」,所以場景都是發生在餐廳中,全部靠角色的對話及演技來支撐整個劇集。劇集呈現了網絡交友的現並觸及了一些較邊緣的主題;同時亦捕捉在倫敦這個特別璀璨又格外糜爛的大城市裏發生的首個約會,目睹當中的火花浪漫,又或是尷尬難堪的冷汗時刻。製作此劇的正正是Skins的創作人Bryan Elsley及Jamie Brittain。

別將約會神化 隨心配對

紀錄片Why Am I Still Single?,則找來素未謀面的單身男女各一,讓他們交換住所,接見他們的親人朋友,讓他們了解對方與自己為何仍然單身。最後一部則是First Dates。電視台設立了一個網絡交友平台,讓單身男女登記,然後在鏡頭前與他們的對象首次約會。節目目的簡單明確,就是助這班單身男女尋找伴侶。約會失敗的人則繼續在鏡頭前呼籲大眾「應徵」與他/她約會。

其實,就如First Dates中所見,dating就是如此簡單。現實生活層面找不到,就網上找吧。Dating就如配對,喜歡的就來個2nd date,不喜歡的別再見。不用什麼指導,不用什麼drama;毋須要人生道理或是要怎樣包裝自己。甚至,戀愛is overrated,愛可以有很多形式。真的渴望找個伴的,只要謹記,葾豬頭都有盲鼻菩薩。想找就鼓起勇氣去找吧,勿作戰,更莫作賤。

原文刊於明報2013年7月10日 星期 【沙發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