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近十年因驗出DNS而墮胎的數字上升達四成。現時每十個驗出DNS的孕婦中,九個會放棄胎兒,而現今在英國DNS人口只有四萬。自NIPT引入私立醫院使用,墮胎數字因而增加15%,可以想見,當NIPT進一步普及化,DNS人口將會大幅下降甚至接近消失,亦即Sally Phillips口中的整個DNS社群遭滅絕(Wipe out the Down’s Syndrome Community)。
DNS人口在北歐已接近「絕種」,Sally Phillips特地飛到冰島視察,冰島經檢測發現DNS而墮胎的比率是100%,這令三十二歲的Halldora,作為一個少數DNS冰島人發表了一篇文章去爭取她的生存權(her right to life)。首個完成在English Channel接力渡海泳的DNS人士 Karen Gaffney同樣問了相同問題,她九歲時知道自己有DNS,知道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困難,但困難的人生就不應過嗎?人生不就是充滿困難,充滿起伏嗎?
最後,Sally Phillips其實就是在BJ系列中飾演BJ那個煙不離手,hippy好友Shazza,一九九九年她也曾參演英國喜劇電視裏要算「女性主義Feminism」重要時刻的全女班喜劇Smack the Pony。生理結構決定下,女性有更多牽涉生命的遭遇,或因這樣,亦可能因而更有愛更多愁善感——無論你是左膠還是女強人,是嗎?一個不能容納不完美或不幸的人的世界,還是美好世界嗎?我們的孩子都要前設地完美,去擁抱幸福,但什麼是正常的完美幸福——什麼是完美世界?
什麼是「正常」當然是深奧的課題,但做正常人最基本的宗旨就是不要被標籤。毒男、剩女、廢青、八十後等,一有標籤你就會處於社交下風,很易被stereotype,你很難走出這些樣板式的投射及刻板想像。這類由傳媒帶起的流行標籤已帶來不少焦慮,那自然可想像被醫生診斷的任何社交或精神障礙會如何影響當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英國BBC的最新電視劇The A Word就是探討一家有自閉症光譜的孩子的故事。
我們聽自閉症(Autism)就聽得多,亦一定聽過不少人用「自閉」一詞來取笑其他人,但原來對於像我沒有家庭或朋友有自閉症的人來說,對於自閉症的真正認識實在幾乎是零。改編自以色列電視劇Yellow Peppers的BBC劇集The A Word就是少有以自閉症為故事主題的電視劇,終於讓電視觀眾認識更多自閉症,以及自閉症的家庭承受的衝擊、壓力及困難。
紙包不住火,故事由Joe的祖父揭發Joe有自閉症光譜開始,令其父母不得不正面面對Joe的自閉症帶來的問題。五歲的Joe有溝通障礙,難以表達情緒,所以他就愛戴上headphone聽他父親最愛的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搖滾經典,投入到音樂世界,這樣他就可避免與外界溝通。由Pulp到The Only Ones等基本上比Joe老二三十年的經典音樂單位,Joe五歲就能逐字唱出他們的大熱單曲,亦成為電視劇其中一可愛之處。
明知此劇大受注目,我就決定提及另一出色劇集A Very English Scandal,一樣劇力萬鈞,卡士一樣強大︰由Hugh Grant和Ben Whishaw領銜主演;一樣改編自小說,但非虛構,而是真人真事。
John Preston著寫的A Very English Scandal同名原作小說在二○一六年推出,講述上世紀七十年代驚動全英國的政壇大醜聞Thorpe affair︰政客Jeremy Thorpe(Hugh Grant飾)涉嫌買兇殺舊情人Norman Scott(Ben Whishaw飾)一事。Jeremy Thorpe在五十年代開始活躍政壇,是現已解散的政黨Liberal Party的成員,在一九六七年他成為該黨領袖。事業一帆風順,家有愛妻及孩子,但原來他婚前曾與不同男人交往,因此惹上麻煩。舊情人Norman Scott被拋棄後需要Thorpe的幫忙才能拿到他的國家保險卡。雖然Thorpe事前承諾幫忙,但最後他為免惹麻煩而反口,令Scott走上困境,老羞成怒,決定報警公開事件。
經過漫長審訊後,全靠他律師的表現及那不公正的法官出口數臭Norman Scott,他被判無罪。這個戲劇化的故事就成了小說及現在電視箱上的出色戲劇。除了卡士外,此劇由拍過The Queen與Philomena的導演Stephen Frears執導,編劇則是原著作者John Preston與英國殿堂級編劇Russell T. Davies主理。一向專注LGBT主題的Russell T. Davies擅長寫節奏明快,引人入勝的故事,此劇在他的處理下就充滿他一貫的幽默及緊湊風格。
歐盟其中一德政就是歐洲人口自由流動,歐盟居民能自由進入任何歐洲國家打工移居。若然英國脫歐,在英過一百七十萬的歐盟人口就會是其中一問題。當然,將他們踢出境的機會極微,但在英國未與其他歐洲國家有新協議前,未來想到英國打工發展的歐洲人的命運則是最不明朗。由在英國成名的德國喜劇家Henning Wehn創作的An Immigrant’s Guide to Britain便是對這背景的有趣回應。
已在英十四年的Henning Wehn在訪問透露這是「For Immigrants by Immigrants」的一個節目,以第一代移民身分用幽默搞笑角度去了解英國文化。節目中除了他外,還有其他來自不同國家有移民背景的駐英喜劇家各自用不同手法及角度去演繹英國文化,其中Mark Silcox的部分更是非看不可。例如他介紹英國的「男生夜蒲lads’ night out」的飲酒文化,他與一眾男生在酒吧大玩飲酒遊戲,卻以茶代酒,一晚飲了七杯,最後他以其冷面笑匠風格說出lads’ night out是何其好玩,如果你只飲茶的話。
Flowers的創作人Will Sharpe是生於英國的日裔英國人,年幼時在日本短住過數年才到英國定居,所以他這首個電視創作從額外「異形」、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英國家庭。不得不提的是劇中他親自飾演的日本人角色亦罕有地在英式的黑色幽默的基礎上加入日式較卡通化的搞笑元素,是正宗lost in translation的日式幽默。
電視劇由飾女主角的Phoebe Waller-Bridge創作,改編自其同名在2013年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中獲獎的solo話劇。她原活躍於話劇界,近年則成電視的新寵兒,參演大牌劇集,例如第二季的Broadchurch,以及早前Channel 4有關Squatting的新喜劇Crashing亦是她的創作並飾演女主角,同樣大膽粗俗,不過卻沒有像Fleabag般玩轉Feminist的形象的獨到。
笑完Feminist,我們低俗一點,看單身人士裸體約會,單憑對方最基本的身體外在美來作擇偶條件。沒錯,這節目除了主持外,所有參賽者都會全裸上陣,無遮無格。每位參賽者會有六個全裸求偶者,均全裸站在個別的箱上,最初只展露下半身,然後上半身及最後露臉。參賽者以「原始感官」逐個點評其身體部分,無論是性器太細陰袋太大或乳頭過黑都可是參加者踢走求偶者的原因,最後被選中的會與參賽者來個裸體擁抱,將會正式約會,圓滿結束這個Channel 4最新dating show Naked Attraction的配偶過程。
Naked Attraction不僅被觀眾正式投訴其裸露外,外界無論是Twitter到專業媒體更是猛力批評,被指為Worst programme ever,是英國電視的新低點云云。當然,口味見仁見智,這Take Me Out meets Adam Seeks Eve(荷蘭裸體dating show)節目本質與其他dating show無異,只不過它真是赤裸裸告訴你大多數人擇偶只看外表這事實。Channel 4的發言人反擊指節目是適當地安排(在晚上十一點播放),是專為新一代年輕人(Tinder generation)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