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是今年電視界的熱門題材,ITV在秋季播出大製作Victoria,由於Doctor Who中飾演Clara走紅的Jenna Coleman擔演維多利亞女王,取得不錯成績。十一月頭Netflix推出他們耗資過一億英鎊的重頭劇The Crown,由英女王結婚一刻說起,講述她如何由「爛漫」母親蛻變成女王。此劇由專寫政治、英國王室的編劇家Peter Morgan(代表作The Queen)創作,剛巧亦有當年Jenna Coleman在Doctor Who的拍檔Matt Smith出演菲臘親王。
雖然BBC 常被垢病過份唱好皇室,但今年他們沒有跳入這個皇室狂熱,反而推出了一系列探討黑皮膚、有非洲血統的英國人在英國社會及歴史上的地位的紀錄片。基於其殖民歴史,現今的英國是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社會,「黑人文化」在近代英國文化及歴史上均佔了重要位置是常識,但意想不到的是,原來黑人在英國歴史上的痕跡最早可以追遡到1700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
黑人縱跡最早追遡到羅馬帝國時代
說到英國歷史,通常都是皇室主導,「白茫茫一片」,黑人通常都沒有什麼位置;同時當代傳統英國人對自己的白人英國人身份十分自豪,「傳統英國」幾乎就只會想到中產白人家庭在嘆茶吃餅,那有一點黑?在 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中,歷史家David Olusoga則告訴我們或者「傳統英國」的形象其實並不應是那麼「純白」的:他帶領我們追尋黑人在英國歷史上擔當的角色,發現原來在英國歷史中有很多黑人的痕跡都是被遺忘及忽略的。例如原來1700年前羅馬帝國時代,在英國有非洲藉的羅馬人生活在當時的英國,根據人類學家進行的考古抽樣研究,在York省中,當年著名的羅馬城市會有一成人會是非洲人,即是當時York的這些地方比起現今的York更多元文化。考古學家更表示雖然羅馬人都是不好惹,十分兇狠,但膚色呢,他們卻不會戴有色眼鏡看待——即是原來社會現在對膚色的偏見與分類,可能只是在近幾百年隨著文化發展而成的產物,亦意味著,樂觀地看的話,可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種族歧視亦會不再存在。
之後David Olusoga帶我們追查英國十八世紀Georgian年代。影響甚深的英國文人Samuel Johnson在牙買加Jamica 帶了Francis Barber回英國成為他的僕人。二人感情甚深,最後SJ 把Francis Barber的名字加入遺囑中,成為其中一遺產承繼人(residual heir),而Francis Barber的畫像現今亦在SJ的故居中。SJ死後Francis Barber 移居到SJ 故鄉,與本地人結婚生子。直至現在他在英國的血統已有五代,但由第三代打後的後人已具「白人外表」,像第五代的的Cedric Barber,他一直以「傳統英國人身份」而自豪,對自己有非洲血統全不知情。直到他過了五十歲,認真調查家族的根,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Francis Barber的後人。考古人類學者估計在十八世紀大概有一萬至萬五的黑人人口,按計算即現今大概有二至三百萬英國白人都有黑人祖仙,而大部份自己都不知情。
黑人家庭輸在起跑線
另一邊廂,演員David Harewood 則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同時是其紀錄片的名字:英國會否有黑人首相(Will Britain Ever Have a Black Prime Minister)?紀錄片調查究竟在英國成長的黑人有多大機會成為英國首相,從社會地位、經濟能力以及社會對黑人的偏見等方面切入,結果發現要有英國黑人首相,機會率是一比一千八百萬,比白人孩子成為英國總統的機會少九十倍。
要融入任何社會,其中一重要秘訣就是不要「突出」,不要不一様。作為明顯外形不一樣的黑人群族,要在白人主導的社會上成長明顯會是更加困難,事倍功半,更不要提他們背負著的悲痛黑奴歴史了。Being Black, Going Crazy? 就是調查為何黑人在英國比起白人有較高百份比有精神情緒病的紀錄片。不過,問題太多太悲觀了,最後介紹的Black is the New Black 就從正面樂觀角度出發,找來一眾英國黑人名人與成功人士講述自己的成長及身世,立意「黑」就是新的潮流。
就讓世界充滿「顏色」,我們的內心則愈純潔無色吧。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11月17日沙發薯
我們現在活在的是講求表達自我的年代,亦有不少人批評這是自戀狂的一代,全因交社網絡鼓勵年輕人分享自己大小二事,Selfie 甚至私房照都是新一代的正經事,這亦成就一些喜歡出風頭帶領人群的人紛紛崛起,KOL 或網絡紅人老是常出現。網絡給大家史無前例的空間及自由去讓大家成為自己想做的人,這令小眾的興趣、生活態度及性別認同都可以找到空間去發揚光大及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當中最大受益者一定是年輕一群裏頭越來越受歡迎及有型的Veganism 純素食主義,另一最大得益的群體就應是異性戀以外的所有性別認同sexaulity。
互聯網讓大家可以找到小眾(niche)志同道合的人,令到性別認同愈來愈多元化。同性戀、雙性戀(Bisexual)及跨性別(Transgender)等早被包括在LGBT內的分類,這些大家應早有認識,但原來sexuality還可更多元化。無性戀(Asexual)不算新,早在1980年代The Smiths時Morrissey已經發揚光大;Gender neutrality則是較新的運動,基本上即是將男女分類徹底摒棄,再無分他與她,在瑞典已流行一時,英文亦開始有用them來代替him或her;最後gender fluid就是最新最少人認識的了,指有些人既不覺得自己是徹底男性或女性,或者可能今日我覺得自己是較多男性,明日則較女性。
英真人騷把性別認同討論放在郊野小鎮
若然你不熟識LGBTQ,這些資訊一時兩刻相信難以消化,要認同及完全理解則更是不容易事。英國的Channel 4 就有妙計,新節目Genderquake就是想讓大家對不同的sexaulity 有更深的認識,探討廿一世紀的英國對男與女兩性的新看法。節目抄了日本爆紅真人騷電視 Terrace House(雙層公寓)的概念,將十一個陌生人放在郊外的公寓上,讓他們一起生活一星期。
這十一個人當然都是精心細選,當中有對性別認同十分保守傳統的異性戀,有較典型的同性戀,有剛開始進行性別轉變及已完成轉換性別的跨性別的人,這班對性別認同都充滿意見及想法的人聚在一起當然充滿著火爆的討論。他們在自我介紹時已經接近鬧交收場,全因傳統的參賽者指她對男與女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男的看起來像男且有男性器官,而女的看起來是女並有女性器官,及能夠有生育的功能。
她一說出口,引起全場鼓躁,尤其是跨性別的女參賽者,在她的定義她們永遠都不會成為她口中的真正女性,因為她們不會有生育功能。節目不像Big Brother 等直人騷低俗無聊,確實是有關他們如何理解大家不同的觀點,故此有不少很有意義的討論。其中十九歲來自小鎮的異性戀男生直言他在日常生活就不會遇到這樣多元不同的人,與他們生活讓他學到一世也學不到的知識及對不同性別認同的人的理解,大開眼界。
看到一群主流以外的性小數能夠暢所欲言,互相了解,實是美麗。這與Ryan Murphy的最新電視劇Pose就形成很大的對比,這是有關八十年代紐約同性戀與跨性別人士活在「地底」的故事,除了家人社會嗟棄外,更是AIDS肆虐的年代。廿一世紀雖然有Trump 或極右崛起,但我們還是要謹記珍惜現今所有,追求社會繼續開放及接受小眾。
原文刊於明報2018年6月30月沙發薯
由唱作人周華欣思索香港音樂人「飄到哪裡」的命運
獨立音樂界新唱作人周華欣剛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飄到哪裏》,唱片封套是灰濛天空的黑白相片,有一群零丁飛鳥的剪影。香港正值繼九七前移民潮後首個移民高峰(保安局剛公布上年2015年移民數字為七千,比前年更微增一百人),封套似是活在二○一六年港人的貼切寫照——既看不到安居樂業的未來,亦看不到民主自由的希望——於是我主動聯絡這個剛完成大學課程的周華欣,了解這年輕唱作人的落泊心情。
「離開」是音樂人一直探討的主題。「離開」引申就是自由及理想未來的追求,但「離開」卻要付出無家Homeless與離根Rootless 等有如拼棄過去的代價。John Lennon1977年寫的Free as a Bird 正唱出了追求自由背後的矛盾掙扎心情。范曉萱在1996年的《消失》是她受不了音樂工業剃頭出走前的渴望消失於世的內心寫照。又或是影響了二千年後唱作歌手的文青代表陳綺貞首支單曲《讓我想一想》亦是圍繞類似主題——音樂裏有陳綺貞音樂影響的周華欣同樣探討這主題自然不會令人驚訝了。
周華欣的「離開」則更卑微。她提問的不是飛,而是「飄到哪裡」。那種無法控制的無力感,不單是個人感會,切合她缺乏自信及自貶的個性(像訪問中她不斷說「覺得自己真係做乜都係做得唔好」);這沮喪更是廣泛,在社會上大家都感受到的——這亦是使周華欣的「離開」主題更有意思的地方:與香港的「移民、遷散」現像及港人渴望脫離困境的心態重叠。
以水喻大眾,無法掌管自己命運
如周華欣自己都坦白承認,想逃離現實的心情,最主要原因還是自身生活的種種挑戰,才是「飄到哪裡」最主要的原因,而政治形勢只是大圍環境的影響,引自專輯中《水》的「飄到那裡」正是她活在當下的體會。「我們在社會上都是很被動的,而《水》正是這個意思。我常覺得我們就像是『水』,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形態,而是被外界環境強迫改變自己的形態。」
周華欣說大學這四年內很想去旅行,但不是實質,而是思想的旅行——原因是太多困擾。她需要思想的空間,要逃避煩囂的社會。有趣的是,原來剛完成大學課程的周華欣不是沒有離開過,2014年在香港發生雨傘佔領運動時,她就在前南斯拉夫Yugoslavia的歐洲國家斯洛民尼亞Slovenia作交換生,因此對「離開」有不一樣的體驗,亦對受俄羅斯影響、較動蕩的中東歐有較深切的認識。
「佔領時那時候我每天都在Facebook追看消息,亦在網上當義工幫忙聯絡,除了沒有訓街外,做的都是你在香港會做的事,根本就好像沒有離開過香港一樣。」這除了是「心繫香港」的最佳寫照,亦說明了在很多人眼中活在異國是風流快活的移民生活背後的真正挑戰。
在不公義下,政治、社會音樂是「零作用」
作為關心社會,熱心時事,並在浸大主修國際關係(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大學生,首張專輯的音樂卻沒有牽連到政治,以及直接連系到香港的時事議題。在「政治」成為吃香的熱門主題,主流到獨立音樂紛紛唱起香港政治話題的時候,笑言是讀「沈旭輝d friends」國際關係的周華欣為什麼沒有任何社會主題的音樂?難道沒有要用音樂來回應政治的壓力嗎?
「其實我自己也有做一系列回應政治事件的歌曲的,但這首張專輯我自己一個人做所有東西,一人沒能力編這些social作品,亦不想破壞歌曲氣氛,所以首張專輯便做我一個人能力範圍能夠做到的音樂。」原來她的創作亦有回應社會事件,例如雨傘佔領運動或是前提及的烏克蘭革命,她不著急將這些歌曲公開搏取曝光機會,反而是等待將來可以將這些作品編上豐富的編曲,有更好的表達。她對自己的音樂有追求,笑言現在自己「太acoustic」,希望在未來音樂上有更多的層次表達。
對於這種政治音樂風,周華欣覺得評價歌曲好不好不應從政治考慮,很多人在雨傘佔領一事後「跳得太快」,逢牽及政治就「斷定是好」;她亦覺得政治音樂得到額外注意,「這樣對其他音樂人的音樂有點不公平。」或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周華欣才不跳進「政治音樂」這熱潮。
政治音樂成主流音樂的大熱噱頭,更不乏歌手均高調以政治議題作旗號,視音樂為政治手段甚至是社會運動,令大家不禁思考音樂在動蕩社會環境的作用,以及政治音樂的價值。周華欣則沒有普遍「文青歌手」的浪漫,她直言「坦白說,我覺得social歌100%影響不到政治形勢,是零作用的,因為這是大圍的因素,要改變社會或推翻極權不公義,是需要真實的行動,是要revolution的。」而對於音樂在亂世的價值,她則認為「音樂除了是感情抒發,或者是可以讓大眾認識一些社會議題,人家聽完你的音樂會再follow的;而我的音樂則只是一種記錄,像未來大家可以檢視2016年的音樂,明白這一刻大家的心情及反應。」
是她也是你和我,周華欣在典型香港環境成長
與周華欣的對談,「生活」是周華欣她常提及的詞語,而對她來說,她真正的生活原來只始於大學生活。「我中學時好大壓力淨係讀書乜都冇做過」,她與其他一眾學生一樣,中學生活只有學業;在音樂上,她亦隨波逐流,只跟其他同學一起聽容祖兒、吳雨霏及Twins等的廣東主流音樂;家庭也沒有給她良好音樂成長背景,父母迷戀廣東歌,母親的偶像黎明是她成長的家庭音樂背景。這些種種背景令她就算是由中一已開始寫歌,也寫不出滿意創作,盡是她口中很單一及很「pop」的歌曲。
四年前參加的文藝復興夏令營(由黃耀明創辦的文藝復興基金會擧辦)則成為了她創作上的啟蒙,令周華欣重新認識音樂創作及遇到一群音樂創作上的朋友及前輩。得到夏令營的啟發及音樂良友的支持,她對自己及創作更有自信,由以前「做乜都唔好,好差好差」進步到「現在也不是好,只是好一點點,沒那麼差」,所以希望在大學期間試音樂路的可能性,在畢業前自資推出首張唱片。既然生活不易,社會紛亂,再加上在不健康的香港音樂環境的情況下,周華欣在自己的音樂路上看到一點方向嗎?「對於未來我真是超級超級超級迷惘的。」
「我不會當全職音樂人,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經驗與生活都不夠。」對周華欣來說,暫不當全職音樂人,不單是錢問題,亦是經驗與生活不足的問題。周華欣解釋自己中學時期就「唔係讀書就係讀書」,所以她的人生就像剛始於大學,真正的生活經驗就只得四年;如果自己即時投入全職音樂人的工作,那她就會只與音樂圈打交道,思路相同的音樂人相處,同聲同氣,那就不會有任何生活及思想上的體會。「所以我想花一些時間打不同的工與不同的人有interaction,有不同的交流。」
經常緊張地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長得不夠美,在單調的音樂環境長大,這些都是大家的故事,亦是今天周華欣的音樂故事。再不夠自信,她亦自己一個人落實推出唱片的願望,敢面對大眾唱Ugly People Song,默認「ugly」,以她所謂的「因自悲而自大」的勇氣去唱出社會上對長得不夠靚的人的不公平;再不夠好,她也敢追逐自己的音樂道路,面對觀眾表演自己只係「好了少少」的音樂,並正為CD Release Party 落力籌備。或者,不要再小看自己,我們被風吹到哪裡,都總會找到雲邊的那線閃爍的光。繼續上路。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6月4日星期日生活
提外話︰
一,文中不提及蘇格蘭的Highland的Scottish Gaelic 及Lowland Scots語言,因為語言情況在蘇格蘭較複雜,字數有限,難以討論;再者,Gaelic 近年,尤其是這次公投一事再度重回大家的討論範圍,2005年最終英國政府亦通過了Gaelic Language (Scotland) Act 2005以保護Gaelic 的官方語言地位。英國各種小數語言以前都被英國政府壓止並嘗試毀滅,不只Welsh 及Gaelic,Irish 亦然。提及Welsh是因為Welsh 的情況是其中一個最多文字記錄的例子,同時亦是最的成功「復興」例子。反觀看Gaelic使用一直少,Gaelic 現僅有少於六萬的使用者。
二,整了一個Spotify Playlist 收集Scottish 的音樂。
原文刊於明報2014年9月14日星期日生活
第一次到蘇格蘭是在2006年世界盃擧行之時,尤記得英格蘭在八強戰被德國踢出局,忽然各方傳來轟動歡呼,格拉斯哥Glasgow 街頭即時有蘇格蘭人三五成群跑出洒吧,高歌跳舞。英格蘭與蘇格蘭,同一國家,卻原來可以這麼「不和諧」——這就是最古老民主國家的實況。
那時我對英國本身就是一個聯合國家的概念實在不深,這個國家之中其實包含很多不同的身份認同,存在著不少矛盾與政治權力鬥爭。我和普遍香港人一樣,對歴史及地理認識原來都是BB班——說來慚愧,A-Level還要讀世史,我的歴史常識原來仍是極度貧乏。也許,是本身「國」在中文的概念就極度狹隘,同時又可能是我們都被那種中國「統一」思想洗腦,從不明白什麼是共和國Republic又或對「United States/Kingdom」等都不求甚解。所以讀歴史以至國際新聞最好讀英文原稿,盡量減少中文翻譯,避免意思簡化,翻譯不傳意的問題。
英國人British 這個身份原來大多只是會在英格蘭人English身上出現。不少研究顯出會直接擁抱英國人身份的大多局限在英格蘭人。心水淸的,亦會留意坊間大部份英格蘭以外的英國人都會以自己的身份自居,絕少會聽到蘇格蘭人向你介紹「I am British我是英國人」。除了是因為各民族有自己文化個性外,也與「大英」這種國籍概念基本上是一個政治體多於一個由下而上自發的身份認同有關。說起來,帝國主義的結束也不過是近數十年的事,英國不爭做大呀哥的日子還不過是過百年。英國下放權力(devolution)到蘇格蘭、北愛與威爾斯,讓它們的政權成立正正也是在二十世紀尾才發生。
由英國語言霸權到小數語言的保育
就算英國是最古老的民主國家,還是走過了一條迂迴長路才走到今天的文明狀況,終肯公平對待國內不同文化與族群。以前在英國的語言覇權尤其嚴重,單是發音就講求「公認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在七十年代前BBC所有主播全都說這種口音,所以亦有BBC English一名。隨時代發展,各種口音逐漸能夠在主流媒體裏出現,情況才越來越改善。不過,最近亦有調查顯示,時至今日有強烈地方口音的英國人仍感到說話有影響自信或是覺得不被尊重的情況出現。
英文以外的語言的待遇就當然更差,例如Welsh威爾斯語更一度式微,有消失的危機。自十九世紀開始,因為英語被是法定的唯一教學語言,威爾斯學校因而有Welsh Not運動去勸阻學生用威爾斯語。任何學生被發現說威爾斯語,就會被罰,要在頸上掛著巨大的牌寫著「WN」;更恐怖的是,學生因為不甘受罰而會互相監視暗中擧報,成為可怕的監視風氣。
Welsh Not直至二十世紀中期仍然存在,這正是教育可以成為政治工具的最佳例子。最後威爾斯經過一連串的本土運動,包括本地電台堅持使用威爾斯語,令威爾斯語總算扭轉語言弱勢及滅亡的危機,在1998年正式通過法案使威爾斯語與英文成為該地的共同法定語言,現估計有過七十萬人能用威爾斯語。今時今日,英國政府的態度已經跟隨著時代而轉變,例如在最西南部的康和郡Cornwall近年亦在英國本土有不少討論,在今年他們正式被承認為與其他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及威爾斯人一様的小數民族,英國政府會正式投入資源來保育康和文Cornish。
蘇格蘭的獨立之路
縱使英國已下放權力,讓各地有自己的議會及部份政策的掌控權,而蘇格蘭人其實已享有特別優惠,例如只有蘇格蘭學生享有免費大學教育。然而,這仍然沒法改變英格蘭與蘇格蘭本身有著強烈分歧的事實。促成這次獨立公投,除了是因為2011年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在選舉大勝外,還因為英國政黨與蘇格蘭人民關係越來越「不投契」的緣故。蘇格蘭與一般英國北部地區一樣普遍支持工黨,痛恨保守黨Tories。自鐵娘子戴卓爾夫人開始,保守黨的政策使蘇格蘭本地經濟損手爛腳;而且,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影響往後英國執政風格,連工黨亦接受了不少保守黨風格,更關鍵的是Tony Blair逆全國民意入侵伊拉克,自此工黨在蘇格蘭的影響力每況愈下。現今保守黨執政,再加上工黨積弱,領袖Ed Miniband不只常被質疑其領袖風範,在蘇格蘭的受歡迎程度亦創新低,這都令蘇格蘭與英國越感疏離。
一方面不滿英國政府以南部倫敦為發展中心,忽略蘇格蘭的民生,另一方面傾向社會主義的蘇格蘭亦不滿英國國會極度精英主義的風氣,促成這次的獨立公投,亦使這個Yes Campaign越戰越勇,終於在最近民調突然反超前。整個劇情發展確是異常超現實,記起年多前跟英國朋友談及這個才剛開始的獨立運動,大家都斬釘截鐵說︰「不會,他們不會獨立,無可能。」幽默的英格蘭朋友會戲言「我們很愛蘇格蘭人,很夾得來,他們不捨得與我們分開」;較認真的朋友則從錢看,想現實問題,所以不覺得他們會獨立。
確實,我的朋友不是唯一在最初否定蘇格蘭有機會獨立的英國人。英國的名人,包括蘇格蘭人,最初多是表態不支持獨立。同時媒體亦開始提及很多很棘手問題,都讓人覺得蘇格蘭的獨立是接近不可能,例如如何分皇室?如何分BBC及NHS?用什麼貨幣?國債怎麼分?現在公投前一星期,這些問題仍有很多未能妥善解答的部份,但是經過逾年的認真討論後,大家陸續轉軚,認為獨立會讓蘇格蘭走出一個更好的將來,有更多發展空間。同時間,不只David Cameron與一眾政客開始慌忙,就連名人如David Bowie都要在年初刻意表態,希望蘇格蘭能留在英國。
希望蘇格蘭留在英國的人,除了是因為經濟理由外,大多都是建基於感情,留戀舊傳統。確實,對全世界來說,蘇格蘭的獨立亦是一個重大的改變,英格蘭要與蘇格蘭的東西畫上界線,重新定義「英國」。不只Union Jack 英國旗或者會改,才剛成為77年以來首個英國人贏得溫布頓公開賽的Andy Murray ,那就不再是英國人;讓William 與Kate展開愛情故事的St. Andrews 大學,亦不再是英國。難接受,或者,明白到本身「國家」與「國籍」的概念本身就是很流動,它們的產生全因政治與權力的話,那會令我們更容易接受吧。
由一開始很多人都因現實問題而完全否決獨立的可能性,到現在坊間充斥著「不介意獨立的開始會嚴重影響經濟民生,但相信長遠來說獨立會令蘇格蘭有更好更理想的將來」的論述,忽然,蘇格蘭人再一次展示他們可愛的一面,還真是仍有Braveheart的勇武特質。由中世紀開始被英格蘭迫害到現在有真正獨立的可能,蘇格蘭人不怕面對前景不明朗的恐懼,堅決向更公平、更社會主義的社會進發,確是不簡單。將蘇格蘭的獨立運動歸究於對英格蘭的怨恨是幼稚的,不過,不能否定的是英國北方從來都是身份認同極強的一群,與南部有強烈的分歧。不僅蘇格蘭,英國北部其實亦有反南部/tory的傾向,難怪有人亦在衛報刊文表示蘇格蘭應與英國北部合拼,不要把英格蘭北部遺留在保守黨管治的魔掌。
蘇格蘭的獨特文化
蘇格蘭的文化從來都自成一格,由口音到藝術風格亦然。我從來有一執著,認為音樂與身份認同是息息相關的。正好,蘇格蘭的音樂從來都是有其獨突聲音,不計傳統Celtic民謠,當代流行搖滚方面,蘇格蘭的出色的樂團Belle and Sebastian、Teenage Fanclub、 Cocteau Twins、Mogwai、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等等全都有那種有別其他英式搖滚,是屬於北部空曠廣闊的高原,是屬於與鄉土味的小鎮式情懷,又或是那略帶潮濕霉舊的古舊氣味。倒是,或者蘇格蘭真的要走出新一頁,這三四年紅遍全球的Calvin Harris 竟亦是蘇格蘭人,由初出道的標準英式街頭打扮變為滿身名牌的型男,其酒池肉林的庸俗的舞池作品與及他現在那標準playboy 外形與一般大眾熟識的蘇格蘭人形象可是南猿北轍,哈,這就是獨立的契機了吧?
在民主開明的國度,國家與人民當然不是家人——中國傳統的「家國」概念早就不合時宜,應被唾棄——相反,更像工作夥伴關係,合得來可並存,像威爾斯與英格蘭一向合得來,可稱兄道弟;相反,合不來,就像蘇格蘭一樣,隨時另尋去路。無論最後公投結果如何,正如前首相工黨的Gordon Brown所說︰「維持(英國)現況不再是一個選擇。」有趣地,另一邊廂,在中世紀時由挪威取得的昔德蘭群島Shetland及奥克尼羣島Orkney一直亦有由挪威遺留下來的獨特文化,不怎認同蘇格蘭身份;他們亦表達如果蘇格蘭獨立,他們要有權決定他們是否離開蘇格蘭留在英國境內。這就是廿一世紀文明國度對國土問題應有的處理——想到香港,我突然感到鼻酸。
References:
http://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2014/jul/13/belle-and-sebastian-stuart-murdoch-scottish-independence
http://www.bbc.co.uk/news/uk-scotland-2327986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scottish-independence/10705477/Shetland-and-Orkney-should-get-vote-on-whether-to-leave-Scotland.html
http://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2014/sep/08/fgordon-brown-leads-scottish-labour-drive-rescue-no-campaign
http://www.theguardian.com/music/2014/mar/20/scottish-independence-what-musicians-think
http://www.scotsman.com/news/gaelic-suppressed-1-608604
http://www.bbc.co.uk/history/british/tudors/elizabeth_ireland_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