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Oslo的生活冷盤

lunch

對比起其他北歐電影,挪威電影是格外展示到北歐/挪威人的生活步伐與態度,尤其是這套【冷飯人間(Cold Lunch)Lønsj 】。

【Lønsj】這套電影,各方面電影技術/語言層面上確實稱不上是一套很優秀電影,然而,當中最大的賣點其實就是當中故事要帶出的訊息︰日常生活的無奈與不穩定。

你可以這麼想,若然這不是一個有關五個人在挪威奧斯陸這樣的一個和平城市,這電影不會有這麼的說服力的。那些輕盈輕鬆的步伐裏,那些平靜美麗的風景背後,其實存在著很多暗湧與危機。

由Prologue開始,電影便開始著那個屬於挪威生活不慌不忙的步伐,那些subtle的黑色幽默,都是源於很基本的生活無奈與人性醜惡。由這樣一個序幕,帶起真正故事的主線;由主角Christer的一個魯莽不顧別人的行為,令其他幾個角色的生命泛起微波。

從成為電影motif的優美配樂的不斷響起,看著幾個角色生活在風景實在是讓人愛憐的奧斯陸,你便會看到平淡美好的生活背後其實是這麼波濤洶湧,是奧斯陸,是挪威。Sea Gull成為電影的一大象徵,大群海鷗的出現成為電影的一次「災難性」高潮,這種意象,像Roy Andersson的電影語言。

故事就是這麼的走向,佔據慾、處地位上風的人繼續在他的如意生活中找尋填補心靈缺口的快感,在欠缺地位的人身上獲得快慰,令這些卑微位置的人繼續活於自己生活上的自怨自艾,自我安慰,繼續活於生活的不如意的萬劫不復當中。反而,有社交恐懼的Leni卻能夠在無求無慾下找到僅有的生活快感,亦以簡單的目標出發,最後尋求到一個Resolution。

當然,或者最讓人看得一頭煙是那個安排在敘事高潮出現後的結局,這種刻意去顛倒傳統敘事走向的處理方法,讓我聽到很多觀眾都在討論,亦在討論prologue 那個看似九唔搭八的一片故事。我則覺得最不對勁的只是用Eurythmics的《I Saved the World Today》作結,聲音與戲內其他音樂來說太過兀突。

其實如果你看這電影看到有點迷失,其實看看導演Eva Sørhaug 說的話你便會明白︰「My goal is that everyone who has ever dreamt about sailing around the world will sell their apartment and set sail after having seen the film.」。

要走的,便走了,別再在生活裏的圈圈裏兜圈折騰自己。


《Unmade Beds》床上的風景

關於Alexis Dos Santos執導的《迷樂英倫 Unmade Beds》其實我都忘了我為什麼會選這電影,也許是因為英國電影,因為關於音樂,應該是。

或者是我真是對於英國那種南轅北轍的青少年荒淫生活感到無比興趣與幻想,所以對於英國這類型關於青春的電影特別感興趣。所以看電視劇如《Skins》如《Inbetweeners》,都會讓我尤如登陸了月球的奇妙。

看《Unmade Beds》對我來說是太多cliche,太過倚賴那些好聽的歌曲了。像那些「影著手指在摸著欄杆」的影像,實在是太濫了;那些躺在床上的影像亦然。英國的肉慾生活,在《9 songs》便已經很是發揚光大,對比起來,《Unmade Beds》則賣弄太多影象上與劇本上的小聰明了。

其實電影最有趣的只是男主角Axl喝完酒便會忘記了所有東西這一點罷,還有描寫得最深刻的,唯獨是他與另一男角錯摸後的打擊。其他的,都很薄弱,不知為何,整體感覺像學生作品般。


電影節首映︰匈牙利的銀河影像


導演︰Benedek Fliegauf︱國家︰匈牙利︱ 年份︰2007

因為事前沒有清楚看電影簡介,所以作為小弟電影節kick-off電影的《Milky way(銀河影像)》實在頗為驚喜,初看頭幕竟讓我回想起「當年」上堂睇《Wavelength》的記憶。

Milky Way即是銀河、天河之意,而匈牙利導演Benedek Fliegauf的這套《Milky way(Tejút)》,拍的雖然是地球,但出來的畫像也確實有如在看外太空的一樣超現實。

電影由十個Tableaux shots組成,加上全是long take 再加絕大部份都是long shot或是extreme long shot,可想而知單想要娛樂的,這電影就一定是得個悶字。然而,電影就是要玩弄觀眾對敘事的期望,先以第二個場景,那個露營者在山上的dramatic故事來先讓大家以為往後都是全暗藏這樣的戲劇化情節。當然,這是誤導。

十個場境,都是精心設計,選取了特別的cityscape與landscape拍攝,卻配以不真實的soundscape配搭,就是奇異的空間感。場境上刻意的讓畫面變得平面化,好flat,將畫面變成最基本的平面磚塊,聰明地將每塊磚塊都調動得宜,讓觀眾要逐格逐格去觀察有否「QK」。再將所有電影中的人物變得「怪物化」,沒有人會說話,卻會走得奇奇怪怪,像個機械人。又將整個環境變得異化…或者,一個「defamiliarization」字眼可以概括這個超現實的空間。

坦白講,十個場境中,不是個個好看,尤其不喜歡老人家跌低那個與尾二道別的那個,前者畫面上變得不夠FLAT,後者劇情上變得太CHEESY明顯。不過,露營那幕或是單車那幕或是泳池那幕,或是閉幕那幕的奇怪肢體動作與舞蹈,都很好看。或者,導演的自述會更易概括這電影︰

“the place where we live for what it really is: one planet in an infinite universe. In this film there are no countries, cities,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Instead we see the biosphere, timeless landscapes, and the curious and mysterious beings living in them: ourselves. Milky Way is a unique kind of nature film, where instead of giraffes and penguins, we see humans”.

連結Barbican的簡介


2008香港電影節,終極一擊

由於是最後一年可以用學生優惠的關係,加上終於一年是沒有功課或是其他事務的束縛,電影節,我搏到盡。

原本揀了三十部,左減右揀,最後剩下十九部,很想看的顧長衛的新作也因為知道DVD很快會有而不看,不是種族歧視,有興趣的絕多是歐洲電影,今年東歐與德國佔了大多數,日本僅一套。Ingmar Bergman選了《The Silence》,而楊德昌則是選四小時的經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戲院裏欣賞。

不過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怎麼樣,往時同學與我都覺得那個短短的電影簡介都是寫得很有水準的「商業性文字」來的,將每部電影都寫得天上有地下無,看完介紹已經會讓你恨不得即時看這部戲了,而每每這些恨不得看的,最後看完都會恨不得殺了寫稿的那位,因為寫得比電影本身吸引多了。今年,則相反,中文名字改得不夠以往玩味有趣,連段文字也寫得沒有以往醒神,盡是平庸,是甚麼原因?

《I’m Not There》 導演︰Todd HAYNES︱美國

《Shall We Kiss?(Un baiser s’il vous plaît)》
導演︰Emmanuel MOURET︱法國
《The Counterfeiters(Die Fälscher)》
導演︰Stefan RUZOWITZKY︱奧地利/德國
《You, the Living (Du levande)》
導演︰Roy ANDERSSON︱瑞典
《Divided We Fall (Musíme si pomáhat)》 
導演︰Jan HREBEJK︱捷克
《Cosy Dens (Pelísky)》
導演︰Jan HREBEJK︱捷克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原名︰Jirí MENZEL
導演︰Aki Kaurismäki︱捷克/斯洛伐克
《One Hand Can’t Clap (Jedna ruka netleská)》
導演︰David ONDRICEK︱捷克
《Empties(Vratné lahve)》
導演︰Jan SVĚRÁK︱捷克/英國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導演︰Ken LOACH︱英國

《Milky Way (Tejút)》
導演︰Benedek FLIEGAUF︱匈牙利
《Reclaim Your Brain(Free Rainer)》
導演︰Hans WEINGARTNER︱德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楊德昌

《Jar City(Mýrin)》
導演︰Baltasar KORMÁKUR︱冰島
《The Silence (Tystnaden)》
導演︰Ingmar BERGMAN︱瑞典
《Erik Nietzsche The Early Years(Unge år: Erik Nietzsche sagaen del 1, De)》
導演︰Jacob THUESEN︱丹麥
《The Other (El Otro)》
導演︰Ariel ROTTER︱阿根廷/法國
《Import / Export 》
導演︰Ulrich SEIDL︱奧地利/法國
《日光‧小島‧眼鏡女 》
導演︰荻上直子︱日本
《The Band’s Visit 》
導演︰Eran KOLIRIN︱以色列

痴鬼線,往年廿五蚊學生飛,有幾套更十七蚊,今年大圍學生飛都36蚊,只有Roy Andersson那套不知何解26蚊,加價咁多?搞乜野。令我即時減了三套,《I’m not there》直接買DVD算了。正價變了六十蚊,下年睇兩三套算數。


離奇過小說

stranger.jpg
導演︰Marc Forster︱國家︰美國︱ 年份︰2006

忽然收到莊先生出讓/送贈的電影節戲票,便在九點半到香港文化中心的大劇院看這套久聞其名的《Stranger than fiction離奇過小說》。在這麼大的劇院裏,全場都是開心到爆的,笑笑笑,笑笑笑,拍手掌,連電影完結時全場也拍手掌,加上電影完結時也聽到其他人好評如潮,難得的受歡迎影片。

這個關於由擁有六呎多吋魁梧身形的Will Ferrell飾的Harold Crick由原本是個不僅刻板悶蛋,甚至是有輕微強迫症︰計算身邊事物的數量的高級稅務員的故事。原本每一樣事情都是按照他的手錶的響鬧提示而循規蹈矩地進行,亦如他計算他刷牙的刷動次數又或是他計算他到巴士站所走的步數一樣準確無誤的。然而在某一個星期三他忽然聽到一把女聲在旁述他的人生,他的一舉一動,用更美好的詞彙,修飾了他的一生,看穿了他的內心,更預言了他的死亡。

故事便是牽涉及Harold Crick找尋文學的博士—由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飾的Professor Jules Hilbert協助解開謎團;悶蛋Harold愛上工作上的Client Ana,然後兩人終於墮入愛河;沒人生志向的Harold重拾兒時的小小願望,再度彈起結他起來;還有就是那把女聲的主人Karen Eiffel(Emma Thompson)在找尋靈感如何讓他故事的主角Harold好好的死去的過程同步劇情。

論娛樂性,這套電影確實佈盡幽默的,對白設計實在出色,每一句都引你笑的,尤其是Harold 與Professor在進行問答以解開究竟Harold是不是泥人、科學怪人當中的主角那段實在引來全場爆笑。而且畫面設計上加入大量的Graphic令整個畫面很生動,彷The Sims般的心理與身理呈現也很過癮。

不過,我對這電影有很大的保留。撇除故事的欠缺驚喜,由刻板人生變到追尋自我衝開自己的枷鎖,再由單身寡佬變成有一個年輕可愛的女朋友這些陳腔濫調。基本上我也喜歡劇本的出發點,小說中的人物原來是真實的人物這點已經夠好玩,而且主角能聽到故事中的旁述也是一絕。我更喜歡Harold Crick自彈自唱《Whole Wide World》那一段,很浪漫很有詩意,看得淚水也落下。我不喜歡是因為我極度不能接受電影的結局。

原本我真的對結局很有期望,當Harold 在Professor口中知道自己必需要死,因為他說這是作家Karen Eiffel的最出色著作,而且沒有這個死亡結局便會破壞整篇小說,而且,Professor也解釋如果你不這樣死,你不會有再Poetic的死法了。起初Harold是淚流滿面,在電影中首度如此的激動。然而,最後他看畢整篇小說也同意他是必需這樣死的時候,我便覺得這是電影中最美麗最有詩意的時候。像Dustin Hoffman口中所說一樣,人此終一死,能死得如此有詩意,還求甚麼?加上,自己一死能成全別人的出色著作,自己也總算留芳百世,有甚麼壞?

我是如此認為。然而,那時我也知道結局很大可能就是Harold 不會死了。結果,就是不死,更要在最尾說出甚麼享受人生擁抱生命的messages,那一刻我呆滯了,這正如Karen Eiffel 的小說被毀了,這正如這部電影就因為這樣一個結局徹底被毀了,一切便成了一部單純的Comedy,應有的美麗,應有的詩意,應有的深度被破壞了。反而這讓我更加對當中劇情的陳舊,劇力的理所當然,靠對白引起的過份雜散的幽默而感到不是味兒。

不過你別理我,單看笑片來說,這已經是笑中有淚的佳作。

官方網頁


我求自我道,彷彿都是預期

pressentiment07.jpg
導演︰Jean-Pierre Darroussin︱國家︰法國、年份︰2007

電影節第二天看了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法國電影《我求自我道(Premonition)》,Jean-Pierre Darroussin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不禁佩服。

一個五十歲左右的有錢律師,離開自己的豪宅,在巴黎的最貧困的區域生活,似是找尋自己的新的人生。一切都彷彿是如此的平淡,對一個已經夠富有,已經有過婚姻,已經有一個愛人的五十多歲男人來說,他只是找一個地方去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重新量度自己的前半生,與他討厭的家人劃清界線。他的轉捩點便是從他惹上一個鄰居開始,然後便令他的生活泛起不一樣的漣漪。

電影的平淡讓我陶醉於有別於如《我愛巴黎》中看見的浪漫巴黎的影象,讓我覺得主角Mr. Bénesteau在以單車穿插於巴黎街道很有詩意。電影的前半段真的很平淡,然而戲劇性的元素慢慢在後半漸漸加重,先是那個不好心腸的鄰居Isabelle的發難,再是可憐兮兮卻又長得精緻得惹人憐愛的Sabrina與Bénesteau的純愛關係,再跟著是個人最感過癮的善良戇直的角色Eugénie。電影後半的安排,也變得鬼馬起來,Bénesteau 休克忽爾的掙開眼,在公園休克的場境處理,甚至是結局中他家人與Isabelle的穿插,也是變得不尋常起來。

喜歡電影對很多地方的刻意含糊,讓很多地方留了空白,看起來更有樂趣,而且人物在電影過程中慢慢累積而變得有血有肉,讓電影後段的故事變得很有意思,而且在主角Bénesteau不斷的寫作VO當中,也讓整個故事變得像是與虛構的融合一樣,加上電影尾段的不尋常,讓這一點變得很強烈,我還是覺得尾段奔喪的那一幕很詭異,也帶著荒謬,這似是看熱鬧多於奔喪。

由對這個Bénesteau沒甚好感,至到最後發現他的善良可愛,然後為他在暮年對人生感到的百感交雜而忽爾鼻酸起來。彷彿是Premonition,是嗎?

相關網頁


電影節首場【亡命英倫】開波

fmlondonto.jpg
導演︰ Paul Andrew Williams ︱ 地區︰ 英國︱年份︰ 2006

《亡命英倫From London to Brighton》是今年電影節首場欣賞的電影,坦白說,對於這部英國獨立電影,我是很直接被電影介紹的一句「被評為06年英國最佳電影」而購票入場的,如是這樣便看了這部電影。

《亡命英倫》刻劃出倫敦不見天日的一面,電影裏的倫敦只有黑夜,Waterloo不再是觀光點,而是找流浪少女的好地方;Westminister以至soho區也變得黯然無光,只剩下不講道理,不能講道理的黑道中人的背景,小混混Derek可以勸女朋友與朋友上床;黑幫兒子 Stuart 可以狠心一刀插向Derek的腿上,在黑道上變得最弱勢社群便是妓女Kelly。

電影最討好我的是乾淨利落的剪接手法以及不斷運用的Close up 鏡頭,Close up 成了電影的Motif,在大特寫下的人物表情更加突出。至於講述咸濕有錢老人Duncan那幕,忽然抽走了環境聲只剩下空曠的鋼琴伴奏,認為這幕蠻可以發揮的,可惜這樣的一個小節卻只有音樂的不同而沒有再被發掘。另外,Kelly 與Joanne 在海灘倒咖啡那幕,意境甚至畫面上也算不上很深遠,不過在這一套情感很暴露的電影上卻是很恰當很深刻的,帶著很多角色的感情。

至於電影的弔詭之處在於那條已經躍然紙上的主線故事,由故事開端至到結尾,你已經知道故事就是這麼發展,但你卻偏偏會不斷猜度,橋段是否會這麼容易被推測呢?我便是一直處於這樣兩方的猜度當中度過這電影的。一方面在很早段已經知道最後死的一定不是Joanne及Kelly而是黑邦兒子Derek又或是小混混Dave的了,但卻想像如果一個敘事電影如果沒有dramatic 的劇力最後被殺的就是Joanne及Kelly 又會是如何一番景象。

至於角色是這電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我們都不會疑惑為何Kelly會這麼甘願惹禍上身幫助只有十一歲的Joanne脫離苦海,因為基本的人性與及同情心都能解釋一切,不止,Kelly說的單單一句「如果我在你這樣的年紀我便不會當企街」便已經將Kelly這位妓女的角色描繪得生動有人性,解釋了一切。再加上Kelly在與Joanne及Derek談判的一幕中接近沉默的舉動,而鏡頭卻停留於她那些細微的面部表情,我們便明白Kelly對這個Joanne起的感情並非淺的。而那個描述得像個白痴的Derek 也是很立體的,唯獨剩下的黑手幫兒子Staurt 卻是電影中最單薄的角色,並非因為對他的描述不足,而是最尾的那個吃煙故事加吃煙的畫面實在太老套,太刻意,太暴露,算是我最感到欠勁的地方。

總的來說這電影說不上難看也說不上很突出吧,緊張也是有一點的,但最主要是來自角色的acting 上而非電影本身的張力。最出色都是兩個女子之間的感情勾劃,手法最輕描淡寫卻是最深刻,其他的感情很暴露卻給人兀突之感。

不過,心想,電影中Derek三番四次斥罵Kelly「枉我這麼信任你,你出賣我」;Staurt也在尾段表現出較人性及較多感情流露的一面,再加上Kelly的俠義形象,發覺頗有香港黑社會電影的道亦有道、黑社會也講感情的Cliche,哈。

故事激動位︰那個接Kelly 手機的閒雜人等竟然多口得連仔細地址都講給Derek聽,其實第一個被槍轟的應是她,而且演這個白痴的偏偏又是呆呆的,那刻看得激動。

小事︰電影開場沒有字幕,Kelly的那些口音讓我幾經思量才知道她說的是英文,然後過了Prologue 便有字幕,不知道是技術問題還是刻意安排,恰巧的是Prologue後Kelly的口音也沒有之前的難聽,玩死。你知啦,我聽得好差,聽唔到。

電影官方網頁︱延伸閱讀︰From London to Brigh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