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森林,卡農,K歌

最近都用力認識日本文化,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當然是因為日本文化確實精彩,太多可學習。另一原因是可能對歐美文化感到有點悶,找不到驚喜新意,所以在日本裡頭找尋這些新東西。

日本電影,也成為最近的首選,因為日本電影真的太奇特。想要意想不到,看日本電影總會達到如此功能。昨日看園子溫Sion Sono在Netflix上的最新作品《The Forest of Love 愛なき森で叫べ 》,哇,雖然無《Love Exposure》這麼精彩,但依然是讓你看得滿頭問號及不安的好電影。

電影當中有日本女歌手戸川純1984年的作品《パンク蛹化の女
》,改編自Johann Pachelbel 《卡農D 調Canon in D》,唱出大家都在追求但其實不存在現實的純潔美好意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BxgWbqxMzk

聽Canon in D這樣唱,當然聯想起基本上同樣是改編/base on Canon in D的《K歌之王》,陳輝陽又一將古典融入港式流行的傑作。《K歌之王》是Canon in D的變奏不是秘密,只是香港沒太多人寫。當年彭羚翻唱,梁基爵索性用Canon in D 最經典的一段用作前奏。

陳輝陽最經典的作品通常都是這樣取樣古典樂,最經典的是《少女的祈禱》,然後或到較近期的《火鳥》。

當年陳輝陽這樣融合古典的做法,有James Ting刻意取經,為Shine製作的首支單單曲《祖與占》便是取樣Canon in D。

香港的音樂總是較含蓄保守,有些東西不寫到明,就沒有人會明;音樂總是要乖乖地唱,只識彈好聽唔好聽。戶川純的這個版本,幾時有聽過陳奕迅這樣唱《K歌之王》?


The Favourite權力跟愛與自由的競賽

Greek導演Yorgos Lanthimos 的最新電影The Favourite忽然將他由小眾變成Oscar級大眾大導,橫掃各個獎項提名,成為本年最熱門電影。

這類電影獎項提名大熱電影通常離不開overrated過譽又或是四平八穩所以赢得各評審的一票。所以我既擔心一向偏鋒,愛鑽尖銳主題的Yorgos Lanthimos會在這作品中sell out,同時我亦十分期待,因為我知道Olivia Coleman將會一如以往作出出色好笑的演出,我很想在戲院大笑一餐。

看完電影,The Favourite 沒有令人失望,確是難得的傑作,由基本劇本到演出,再到電影的深度,探討的不同主題,都令The Favourite 成為一部基乎無可挑惕的出色作品。

香港與台灣將電影譯作「真寵/爭寵」,可謂完全dumb down這電影,亦十分趕客。電影基本上不是有關爭寵,而是有關愛與權力的關係;挑戰男女性別定型;國家忠誠與個人利益的重叠;權力與自由的多盾等等。將此電影包裝成中港台的官廷婆媽劇,也只有這些電影發行商翻譯員才可以諗到的屎橋。如果有看足全電影的,也會知道基本上故事中基乎沒有任何爭寵。當Sarah Churchill失勢後,她不爭之餘,卻低調離場,只跟Abigail說「Oh my God, you really think you’ve won… We were playing very different games.」便可解釋一切。

電影最後用兔仔與Queen Anne 及Abigail的montage作結尾,明顯是一個rabbit hole,像是回應整個電影如夢眩暈的影像及風格。很久沒看過這麼好看的電影。

要讀詳細影評,看這篇︰Beastly: The Bad Women of ‘The Favourite’


Capernaum, poverty porn拼合social realism的摧淚傑作

剛看完大受好評,在2018 Cannes Film Festival的Jury Prize的Lebanese電影Capernaum,講述生長在窮困家庭的小朋友Zain的坎坷經歷。

電影一開波就出動煽情絃樂,加上主角十分有戲,擲地有聲地說「你的罪是就將我帶來這個世界。」煽情到喊。然後電影兩小時看盡既真實又好慘的第三世界現實情節,看到這十二歲男孩如何不幸,如何在窮困環境掙扎生存,還要最後要照顧一個初生嬰兒,可說是將poverty porn與social realism各推到極致然後再揉合變成繁榮社會的美好娛樂,同場喝著紅酒的充滿文化的觀眾應都看得十分心酸。

不過,電影最後的一個twist,卻將整個滿口糖衣的局面扭轉:電影最後的訊息或是問題是有關人性的陰暗面,表面是「點解你照顧不到自己,還要生孩子?」,實際卻是「點解人咁自私,冇能力但仍然只為自己諗而仲要生仔,等D仔女受無辜的苦?」

當目睹了兩小時Zain的經歷,這個控訴就突然變得很有意思,亦算是可以令整個電影make sense起來。電影亦成功subtle地把父母單方面的觀點表達,令電影有足夠的寛度。

我們在聖誕暴飲暴食瘋狂購物後,看一看Capernaum,記得其實世界上其實仍然有很多窮貧動蕩的國家,那自然心靈可飽滿一點,然後又可繼續繁華地生活。


哪來的Shame,哪來的壞

終於看了Steve McQueen的【Shame】,與想像中的類似,情緒複雜得令人亦看得心情極度緊張,當中fucked up 複雜的兄妹關係亦是真實得令人沮喪,把家庭這概念寫得到肉到一個令人感受到當中的痛的程度。某程度上【Shame】其實有點像stripped down 版的【Antichrist】,當中探討性與家庭的主題其實蠻相似,尤其是當聯系到主角Irish 背景的那些保守宗教元素就最是接近。

【Shame】其實是套很簡單的電影,Michael Fassbender的演出,他這個人很奇妙,很適合整部電影,既有種hollow 感覺亦有一種摸不著他底牌的感覺,正正是電影需要的,有關一個人在大城市的寂寥。電影寫得最出色的確實是他與其妹的關係,家庭既是祝福亦是一頭咒,正正是從這電影中充份表達。反而性的探討我則有點保留,或者我認為Steve McQueen放了太多道德註腳,有一點over,尤其是Carey Mulligan飾的Sissy說「We are not bad people, we just come from a very bad place」這句實在寫得有點太過cheesy及melodramatic,是整部電影的big turn off。

總之,哪來的那麼多shame?shame 從何來?哪來的壞?好啦,由道德高峰上慢慢爬落來,小心。

I want to catch something that I might be ashamed of


夢亦有夢,【Inception】反轉三百六十度

inception

(冇spoiler的各位,即管睇)

看Christopher Nolan新作【Inception 潛行凶間】,基本上可以說抱有極大期望,亦可以說沒有期望,因為不大知道在片裏除了期待那些360度反轉再反轉的場景外,我還能期待什麼。當然,單是Hans Zimmer的那個重低音score 已經叫人夠吊胃了,什麼胡蘆賣什麼藥呢。

早由朋友口中知道電影獲得一致好評,再在飛機上看了幾本權威性的雜誌也對電影有讚無彈,拋開什麼Freud什麼是最佳有關夢的電影,唔,好,應該是比【Memento】的更勁吧這次。

自覺【Inception】其實像是【Memento】的荷里活頂級重製作,由主題到主角背負的命運及目標都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不過,Nolan並非是有大投資便忘記本質的人,相反,【Inception】讓我見識到Nolan或者是其中一個最有良知的導演,充分用盡荷里活式大製作的場面及特技,配合他那個字字誅璣卻未能成篇的故事主線。

【Inception】讓人見識到Christopher Nolan在說故事技巧到並行剪接的把握已是大師到不能再大師(還記得【The Dark Knight】裏的船爆炸那段的parallel 進行嗎,緊張到死了)。坦白說,我覺得故事來說,【Inception】是頗弱的,除了玩那些夢的概念及意識的東西,劇情主線其實是頗隨著荷里活大片型式的走向而走。Nolan 把玩的故事技巧,那些層層揭盅的洋蔥式說故事技巧,其實說的故事也頗是陳腔濫調。所以,最叫人犀利的係Nolan 的說故事技巧與及visual的效果完全補足這些故事結構上的不足,作為一套荷里活式Blockbuster,你還能要求什麼?

總之電影確實是愈發展愈有趣,到最後基本上你是無法抗拒這樣的一套sci-fi thriller的,太緊湊,太多場口太有趣了。只是我有一點頂不順Hans Zimmer在結尾的那段音樂,over 了點吧。


Harold and Maude 在六十年的盡頭相遇

harold

有時候,看電影也是講緣份,要看的你避不到,像這套1971年的電日【Harold and Maude】,根本沒想過要看。不是沒有興趣,只是忙得太交關,時間一係用在社交一係用在學習上,可謂從未這樣子的「忙」。

看【Harold and Maude】,讓我想起的其實是【About a Boy】,同樣都是小品式喜劇,同樣有正斗的英國唱作人做OST,不同的是,喂,【Harold and Maude】仲要好睇好多。

【Harold and Maude】是一套很簡單的電影,沒花巧,簡單故事,卻有大如天空的人生道理,以及一大堆惹人發笑的幽默感。妙在電影的設定,使一大堆精警的對白都沒有變得淺白兀突,反而盡是變得absurd 啜核。

我們由一開始看到有錢有車有樓的十九歲Harold ,怎樣迷著死亡,怎樣厭世,有一個怎樣煩厭的老母。然後,我們看到一個七十九歲的Maude,一個擁有著也許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灑脫最前衛最勇敢最開放的人生觀及性格的女性。然後,兩人認識而相戀,Harold 有新開始,而Maude也有不一樣的開始。

當然,撇除觀者自己的那些sentiment 或是過份投入,這電影仍是一套輕鬆趣怪的一套喜劇。電影最別人著迷的地方是兩人的火花如何燃點,一個應是走到生命盡頭的人如何燃亮一個應在人生最奔放時刻的,卻是活死人的生命。

當然,Maude之所以那麼令人迷倒,是歸功於電影的電影screenplay …而有趣的是,Colin Higgins的screenplay 是based on 佢的MFA的thesis…絕!

Harold: Maude.
Maude: Hmm?
Harold: Do you pray?
Maude: Pray? No. I communicate.
Harold: With God?
Maude: With *life*.

當然,別忘了Cat Stevens的OST。Cat Stevens的音樂就像英國的主流媒體裏的靈魂,由他的大熱作到side tracks都仍然在電視劇裏聽到。或者可以想想近年喜歡的電視劇由【Skin】到【Extras】都是流著Cat Steven的血(後者用 《Tea Cup for the tillerman》)。通常這首歌一奏起我便開始鼻酸,何以Cat Stevens你的歌總是這麼簡單而矛盾?

嗯,【Harold and Maude】毫無難度成為本人生命裏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Surreal地up up to the sky

upupup

其實【沖天救兵Up】是很簡單的電影,將童心現實化,天馬行空,成為一套超現實卻帶有現實感觸情懷的輕鬆電影。

我不得不覺得【Up】是興鬆版的德國電影【Cherry Blossom】,都是關於一對老夫妻的故事,關於一個暮年老公對老婆的表達。當然,論描寫的深入程度,【Up】是完全比不上後者,然而【Up】最巧妙的是二人童年時的那個引旨,簡潔卻捉緊了很多扣著人心的元素,夢想啊,承諾啊,現實啊,都是將它們拿捏得很好,而用一個很輕鬆的方法表達。

所以不其然認為【Up】最成功的地方是電影很乾淨俐落地入題,將敘事的比例調得適當聰明。首先用篇幅交代童年,再用片段式來交待二人的時光,然後才真正揭開故事,這不禁讓我覺得Pixar自【Wall-E】開始在說故事的手法與技巧都比以往強很多了。

電影令人喜歡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不過最讓人喜歡還是那瘋狂地將一些童年幻想現實化的超現實構思,單是氣球屋已經太有詩意吧,還有,說話的狗又如何?掌軍狗軍團又如何?當然,其他基本元素也足以叫你賞心悅目吧,一樣fine的CG質素,可愛得不得了的人物設計,一貫天真過癮更加重胡鬧搞鬼的橋段……

不過,反而最讓我感到保留的是電影結尾當Carl伯伯成功把屋泊在瀑布旁的那段,他的那個決定—那個「破執」的過程實在太兒戲,幾乎把他一直所develop的形象與執著頑固掃清,這個轉折若能處理得更好相信會更感人。這又讓我想起(好像是莊先生comment)說【Wall-E】最叫人失望是尾段重回典型Pixar動畫forumla,是的,這次【Up】在這個轉折位便似是類似「問題」了。

這樣吧,【Up】不及【Wall-E】,但也足以讓你喜歡甚至喜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