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鐵金鋼,無敵鐵金鋼


導演︰Louis Leterrier︱國家︰美國︱ 年份︰2008

對於一般香港兒童來說,美國漫畫都有點遙不可及,在買不起的情況下,如果你身邊沒有人會lun美國漫畫的話,你幾乎是沒有可能看到漫畫原著,當然,這些都是沒有internet年代的小孩情況,而我都尚算是沒有internet長大的小孩之一。

只是從電視與打機去認識Marvel的角色的我對他們的認識是少之又少,然而,愛Marvel的漫畫角色是源於內心一些很基本的本質,可能偏愛這些天馬行空的題材,或是源自內心那團還未泯滅的童心,又或是因為色彩鮮明的角色很好看,亦可能因為各個異能人都各有一段經而特別覺得神秘難捉摸,有種想追哂他們的故仔的衝動。當然,又或者可能因為仍然覺得呢個世界確實有呢d故仔存在的,亦相信可能呢d故仔會發生在很近的週圍,甚至是自己身上。

長話短說,先前睇Marvel Studio自己注資自己拍的首部《Iron Man》,今日一下興起睇《The Incredible Hulk》,前者爛gag多多,沒怎樣笑得出來,劇情像四集漫畫拼湊在一起,當然,我都覺得好睇,主要因為電影visualise整件事與ironman都做得好對勁。

然後,《The Incredible Hulk》因有李安的《Hulk》在前,所以可能因為這樣而慳返口氣去追溯Hulk的異變過程,一個靚靚的片頭已經交代得足夠有餘,更見功架。頗明顯地這部的導演Louis Leterrier比起《Iron Man》的導演有功架,以一套荷里活製作來說,進退有道,比起《Iron man》文戲多於打戲,《Hulk》加重觀眾最愛的動作緊張元素,而且,最重要是響細微位玩返些少感情老土元素,成功的,而且都拍得乾淨俐落,難得。

同樣地,與Iron man一樣,Hulk的整個設計都是有心思(不像《Fantastic four》般電影版完全失去了漫畫的神髓)。蠻欣賞將Hulk的綠色tune down了,變得更有真實感,亦不像一塊香口膠。尾段Abomination走上紐約街頭的一幕拍法上更像向《Colverfield》的拍法致敬,見首不見尾像市民的第一視點拍法頗為靈光。

當然,最叫人過癮的是一連串Hulk自己續集的伏筆與及為其他Marvel人物電影的伏筆,Betty的男朋友原來是Dr. Samson,Mr. Blue 其實是Samuel Sterns,滴了幾下Abomination的血,會變咩大家都知了;奸角Emil Blonsky注入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血清亦為Captain America留下伏筆;Tony Stark的出現更不用說,The Avengers熱切期待。

其實單睇到Marvel自己開始投資製作各個人物的電影,已經萬分期待,Ant-Man、The First Avenger: Captain America 、Doctor Strange …聽到已經流口水了。

不過咁,對荷里活電影,popcorn movie,當然為sheer entertainment,緊張刺激製作認真有心思已經好足夠,情況如聽pop songs一樣,pop 得來pop得好聽好哼便可以,有其本身的functions與定位的。若果是for art’s sake又或是要曲高的,我不相信可以給一班VFX artists去單單為兩三秒的血而花一年時間製作。(來源︰IMDB trivial)

It took the VFX artists over a year to construct a shot where Dr. Banner’s gamma-irradiated blood falls through three factory storeys into a bottle.


龍珠有眼無珠,冇眼睇

改編漫畫/漫畫真人版冇話要跟足原作,不過呢套龍珠真人版造形選角至美指都睇得出品味之低,好難說服人套戲會好睇囉。(全相)

睇下呢個法國的production team 做的悟飯鬥十七十八號土炮得來又捉到哂龍珠的精髓,保住龍珠的色彩鮮明同漫畫感,你睇你,會造什麼出來呀荷里活製作。


2008香港電影節,終極一擊

由於是最後一年可以用學生優惠的關係,加上終於一年是沒有功課或是其他事務的束縛,電影節,我搏到盡。

原本揀了三十部,左減右揀,最後剩下十九部,很想看的顧長衛的新作也因為知道DVD很快會有而不看,不是種族歧視,有興趣的絕多是歐洲電影,今年東歐與德國佔了大多數,日本僅一套。Ingmar Bergman選了《The Silence》,而楊德昌則是選四小時的經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戲院裏欣賞。

不過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怎麼樣,往時同學與我都覺得那個短短的電影簡介都是寫得很有水準的「商業性文字」來的,將每部電影都寫得天上有地下無,看完介紹已經會讓你恨不得即時看這部戲了,而每每這些恨不得看的,最後看完都會恨不得殺了寫稿的那位,因為寫得比電影本身吸引多了。今年,則相反,中文名字改得不夠以往玩味有趣,連段文字也寫得沒有以往醒神,盡是平庸,是甚麼原因?

《I’m Not There》 導演︰Todd HAYNES︱美國

《Shall We Kiss?(Un baiser s’il vous plaît)》
導演︰Emmanuel MOURET︱法國
《The Counterfeiters(Die Fälscher)》
導演︰Stefan RUZOWITZKY︱奧地利/德國
《You, the Living (Du levande)》
導演︰Roy ANDERSSON︱瑞典
《Divided We Fall (Musíme si pomáhat)》 
導演︰Jan HREBEJK︱捷克
《Cosy Dens (Pelísky)》
導演︰Jan HREBEJK︱捷克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原名︰Jirí MENZEL
導演︰Aki Kaurismäki︱捷克/斯洛伐克
《One Hand Can’t Clap (Jedna ruka netleská)》
導演︰David ONDRICEK︱捷克
《Empties(Vratné lahve)》
導演︰Jan SVĚRÁK︱捷克/英國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導演︰Ken LOACH︱英國

《Milky Way (Tejút)》
導演︰Benedek FLIEGAUF︱匈牙利
《Reclaim Your Brain(Free Rainer)》
導演︰Hans WEINGARTNER︱德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楊德昌

《Jar City(Mýrin)》
導演︰Baltasar KORMÁKUR︱冰島
《The Silence (Tystnaden)》
導演︰Ingmar BERGMAN︱瑞典
《Erik Nietzsche The Early Years(Unge år: Erik Nietzsche sagaen del 1, De)》
導演︰Jacob THUESEN︱丹麥
《The Other (El Otro)》
導演︰Ariel ROTTER︱阿根廷/法國
《Import / Export 》
導演︰Ulrich SEIDL︱奧地利/法國
《日光‧小島‧眼鏡女 》
導演︰荻上直子︱日本
《The Band’s Visit 》
導演︰Eran KOLIRIN︱以色列

痴鬼線,往年廿五蚊學生飛,有幾套更十七蚊,今年大圍學生飛都36蚊,只有Roy Andersson那套不知何解26蚊,加價咁多?搞乜野。令我即時減了三套,《I’m not there》直接買DVD算了。正價變了六十蚊,下年睇兩三套算數。


藍色的《粉紅色的一生》


導演︰Olivier Dahan︱國家︰法國︱ 年份︰2007

口碑這東西其實很弔詭的,對沒有口碑的電影你的評價可能會有有十幾個,好好,幾好,唔錯,ok la,唔好睇,爛片……然而對口碑好的電影,多數只有兩個反應,「好睇!」同「過譽!」。2007年印象中,看過過譽的,叫《Juno》;而口碑甚好,已經橫掃了BAFTA四個獎項的法國電影《粉紅色的一生(La Vie en Rose/Môme, La》,我的反應是「好睇!」

電影講述法國女歌手Edith Piaf的悲劇人生,由街頭賣藝至到舞廳歌女再成為音樂演奏廳裏的高級歌手,然而,她卻由始至終稱自己為Artist,從事的是藝術,這才是令人敬佩的一點。電影的時間線不斷跳躍,出色在沒有兀突刻意之處而成功地將Edith Piaf人生的重要事件陳述,出色在將煽情的情節變得不煽情cheesy,點到即止。不講其他,女演員Marion Cotillard出色地扮演二十歲至四十八歲的Piaf,已經值得叫你欣賞這電影了。

生於舞台,死於舞台,崛強的個性。或者你我都會想起香港的梅艷芳,其實也蠻像。


The Dark Knight與Heath Ledger

戲如人生,當Heath Ledger的離去,與Batman裏的歹角Joker扯上聯繫,這就如當年李小龍之子李國豪在《The Crow(烏鴉)》拍攝期間意外過世一樣,又或者如張國榮拍罷《異度空間》自殺過世一樣,讓電影與死亡構成電影以外的神秘空間,讓觀眾隨意解碼猜想。

我沒看過《斷背山》,從來對演員的認識近乎零的我,不認識也未聽過Heath Ledger。對於他的過世,我只感到生命的脆弱,人生確實如戲。至少,他也能夠留名千古,拍過出色的電影,而《The Dark Knight》單看這個出色的海報,我也猜想到這是部出色的電影。

R.I.P.


Michel Gondry 新作《Be Kind, Rewind》

Sweding Internet, Sweding Old tapes,「Sweding」是「Sweden」?不是不是,這是Michel Gondry的新電影《Be Kind, Rewind》的新戲碼,找來Jack Black這個由【School of Rock】開始便炙手可熱的喜劇演員搭上Mos Def,以Michel Gondry的Lo-Fi手法重玩80s 與90s的最受歡迎電影,重玩VHS Tape這個舊的媒界。Sweding 其實簡單點便是「Remake」意思,單是網頁已經好玩。

2月25日上映咯。

官方網頁


Cloverfield睇到嘩嘩聲

記得一年前看到名為「1-18-08」的trailer時,已經很想去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2008年的今日,已經忘記了這trailer的時候,一部名為《Cloverfield(末世凶煞)》的電影廣告在電視播出時,我便驚訝,「哇」,原來它上映了,然後便急不及待要去戲院觀看。

在看之前,不少好心的朋友/家人也勸我不要浪費金錢去看這套別人口中的爛片,多謝大家忠告,我還是走去看了。(現在回想這蠻像電影中人人苦心勸告主角不要走回頭去救他的「女朋友」一樣「唔好睇呀!冇出路架!死路一條」)

看完,疑團一掃而空,對不起,我真的覺得這電影是不錯的。Handheld 手法不是甚麼新奇刺激東西,鏡頭再搖的片也看過不少,但以home movie 來作災難片/怪獸片,用來作生還者的親眼實錄這個怪物侵襲Manhattan 便嘖嘖稱奇。確確實實地,我是看得極度肉緊的,而且,電影處理也是聰明的,玩盡第一人身「目擊者」的可能性,開頭的怪物只能見首不見尾,然後女主角之一中毒身亡的那段含蓄處理,都是佩服的。

講真,劇本算不上有甚麼特別,不合理的地方也大有人在,但試問你看過有幾多災難片/荷里活電影/sci-fi係合情合理,單講永遠主角死極都死唔去而配角逐個死咖哩啡一秒可以由十百千萬計咁死已經証明根本這類電影是永遠不合情理(基本上,電影也不一定要make sense,right?)電影最好看的,是帶來了不一樣的spectatorship,像真的在看別人的home movie 來尋求真相一樣,而且,這電影其實很適合可以朋友間不斷傾計來看的。而且,傳統的怪物片也看得夠多,至少這個句夠新鮮了吧。雖然某些位置以及結尾回到他們拍拖的那一下手法上真的蠻低手而兀突。

當然,我明白為何觀眾的反應那麼兩極,至少可以理解。只是,平心而論,論特技緊張音效等等,都是水準以上,至少就算這不是一套甚麼驚世傑作,也是一套深思熟慮的聰明商業電影,怎說也未至於一套爛片。所以,最讓我不屑的是,專業的舒琪可以稱這是絕對爛片,然後留下了這樣的一段︰


亞伯拉罕斯在《末》片的製作資料上這樣說:「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恐懼的時代裏。一部描寫巨型怪獸襲擊大都會的電影,可以讓人們在一個極度安全與過癮(按:原文是entertaining)的情形下體驗到這份恐懼。」這句充滿吊詭的說話幾乎適用於任何一部荷李活blockbuster(或企圖成為blockbuster的)電影身上:影片的目的只是模擬某種經驗的感官效果,讓觀眾過過癮,更接近的其實是電玩遊戲。那份亞伯拉罕斯口中的「恐懼」,也只是一種sensation,多於是真正的、源自內心的憂慼與慌張。不過不幸的是正正因為一切都是那末的二手,《末》片連僅僅的一點感官刺激也無法做得到。說得再坦白一點,亞伯拉罕斯「及其黨羽們」(家明語)作的只是取巧、偷雞、博大霧。正如所有的home video都不是電影,《末》片也不配稱作電影。Period。」

其實這段蠻多「甘句」,不過以「正如所有的home video都不是電影,《末》片也不配稱作電影。」最爆。我對香港的乜琪物琪的「影評家」,真的已經無話可說,我才不屑看這樣的「爛文」。

想知套戲更多at Drinkazine